川岛芳子生死之谜新证 “新杭菜”之谜



《销售与市场》1998年第六期,作者: 孔繁任、张隽

 

  杭州市场有许多令人困惑不解的地方,一个不到2O0万人民政府口的城市成了诸多大类品的必争之地,如化妆品、药品、饮料、家电等。杭州一年四季分明,冬天阴冷,夏天酷热,空调厂家在这里展开角逐倒合乎情理,而其它产品在这里大把扔广告费,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就有些令人费解了。有人说,杭州是个葬送英雄的地方,放倒了岳飞,也放倒了梁山好汉,如今又放倒了多少“气吞山河”的厂家商家。多少企业兴致勃勃挟巨款而来,最终“归来却空空行囊”还一头雾水。看来是温柔乡里并不温柔。

  “温柔之乡”的称谓,大约不仅仅因为杭州有西湖,更是由于南宋国破家亡之际,杭州依旧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以后此风绵绵,千年不改。

  可见,杭州人好吃好玩由来已久。时至今日,杭州的娱乐业、餐饮业还是十分发达,几家名牌老店的牌号就叫做“山外山”、“楼外楼”。不过,要在杭州餐饮界立足却同样不是件轻松的事。

  众所周知,近年来“川菜”、“粤菜”横扫国内餐饮业之天下,杭州自然也不例外。然而好景不长,没有多久,川粤两支大军在这里覆没了,如今没有一家川菜馆或粤菜馆能在杭州形成气候的。更令人感叹的是,作为淮扬菜系一脉的传统“杭菜”也渐成明日黄花。曾经名扬四方的“叫化子鸡”、“西湖醋鱼”、“龙井虾仁”等,如今少有人问律;一批老店日益萧条,“天香楼”、“状元馆”、“奎元馆”、“海丰”等等老字号已是门庭冷落,车马稀少,唯有坐落在风景区的“楼外楼”生意尚可,也算是个象征。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在杭州6O00多家餐饮店中有一批餐馆却非常走红,如“张生记”、“阳光”、“开元”等酒店,规模不小,生意火爆,火爆到顾客要排队等座,按号就餐,如要预约包厢,至少需提前一个多星期,这种令行内行外人士匪夷所思的现象,便是“新杭菜”之谜。

 

 (一)

  现今的餐饮业不好做,顾客挑剔、同行竞争、厨师抬价,装修翻新……这一切都让餐饮经营者们有如履薄冰之惶恐。如此背景之下,杭州一批餐厅大红大紫就值得思量了。

  有特点的东西不一定能成功,但成功的东西却一定有其特点。那么,这些幸运的店家究竟有些什么特色呢?

  菜肴

  想知道杭州这批走红名店菜肴的总体特点,最简便的办法就是请教经常光顾街头巷尾食肆的老饕们。“家常菜,精致做”,这些民间美食 。“张生记”的看家菜是杭州主妇们最擅长的“老鸭煲”;很多人大老远地跑到龙井山下只为了品尝一下“农家乐”的“清汤本鸡”,说白了就是砂锅婉的本地鸡;“开元大酒店”的拿手菜居然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葱油腰花”。“家常菜”要走出家庭厨房登上酒楼的“大雅之堂”,关键在于精致做。比如,“炒蚕豆”原来的家庭做法就是将蚕豆焖烧至酥烂就可以了,但经过改造以后做接却极其讲究。首先注重时令,挑选鲜嫩的蚕豆下锅;其次讲究分寸与火候,一定要保持蚕豆的原味和碧绿的色泽,又要去除青生气,起锅前点缀几片金华火腿,火腿的烟薰味恰到好处地烘托出蚕豆的鲜嫩可口,旖红碧翠煞是好看。

  从家常菜中演变而来的菜看为数不少,“子排烤目鱼”、“黄豆猪蹄”、“酱鸭”、“咸肉千张包”等等不一而足。除了在家常莱中汲取精华,这批名店的莱式已经打乱了原有的菜系,一面大胆改造川莱、粤菜,而大量地消化吸收周边的萧山菜、绍兴菜、宁波菜之所长。绍兴菜里的“臭豆腐”、“梅菜扣肉”,萧山菜中的“罗卜干炒鸡蛋”,宁波菜中的“清蒸小黄鱼”、“大汤黄鱼”等地方特色菜在这里不仅崭露头角,而且渐渐地与杭州本地菜相互融为一体。翻翻“张生记”、“阳光”、“望族”的菜谱,比一般餐馆都厚出很多。

  价格

  “新杭莱”价格相对便宜,如果不含酒水,一般人均消费在30—50元上下。这其中固然有物价稳定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与“新杭菜”的特点有关。家常菜用料便宜,这既降低了菜价,同时也保证了店家的利润空间。海鲜一直是菜看中的“贵族”,“新杭菜”大量引进了物美价廉的小海鲜并且做法上花样翻新,如“干炸鲳鱼”、“清蒸小黄鱼”、“红烧带鱼”,—些价格低、味道鲜美的贝类也成为顾客们的首选,如蛏子、血蚶和香螺等,这就大幅度地降低了顾客的消费支出。另外每道菜的分量充足也让吃客们实在可见地感受到价格实惠。

  推广方式与服务

  这批新兴的招牌店基本上不做广告,吸引顾客主要以人际传播为主,老顾客带新顾客,很快形成消费群。由于注重品质和保持价格的稳定,以至于回头客、老客、熟客的忠诚度非常高,例如“阳光”先后开了两家店,都火爆异常;“望族”、“新望族”是夫妻各持一家,同样是“夫荣妻贵”。

  在服务上,这些店的服务员决不奉命“宰客”,而是帮助客人点一些价格适中的特色菜,并注意提醒客人“菜不要点得过多”,这让顾客感到心里舒坦。

 “新杭菜”之谜
  (二)

  其实,“新杭菜”的概念并不曾有人提出过,但它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体系却是事实;它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并成为杭城菜式的主流也是事实;至于是“新杭菜”造就了一批火爆店,还是这些火爆店创造了“新杭菜”,这暂且不去论说,但“新杭菜”在杭州餐饮业已经形成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格局,这更是个不争的事实。站在这个角度研究“新杭菜”,可以带给我们许多现代营销理念上的启示。

  纵览这几年餐饮市场的变化,人们不难发现:

  1.由于舆论监督和政府部门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国家机关公款吃喝的现象受到了抑制,以前动辄上千元、几千元的公款吃喝现象越来越少了。

  2.企业单位更加注重成本效益,同时由于市场愈来愈成熟,以吃请送礼为特色的老的销售手段已经渐惭失去效力,营销费用中吃请交际费用的比例下降并受到控制。另外,一些企业效益不好也无力承受频繁的商务宴请。总之,企业请客的“手脚”越变越小。

  3.杭州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相对提高,家庭与个人消费者多了。全国各专业调查队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显示,在城镇家庭收入与支出中,购买食品的开支虽然得以大幅提高,但总体比例却下降了,说明人们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在吃饭穿衣之外有了更多的余钱,因而杭州这几年餐饮服务业中家庭消费的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这种变化使餐饮个人消费与公款消费的距离拉近了,虽然菜价下降了,但酒店的目标消费群却由此得到了扩大,真可谓“堤内损失堤外补”,更重要的是原来餐饮市场不正常的消费渐渐向正常消费转化。

  营销学大师科特勒认为,现代营销理论中产品的核心价值是消费者的利益,营销行为的关键是满足顾客的需要,而“新杭菜”似乎有意无意地实现了这两点。

  高消费层和老吃客收入高,对于价格并不是特别在意,但因为吃得多,见得广,因而更加注重饮食的品质。既要有高档菜式,也要有精美小菜,能够吃到见过吃过的大多数菜看,又要满足厌倦了大鱼大肉海味山珍后想吃点可口家常饭菜的要求。

  中低消费层的企业老板经理,往往无法逃避—些商务吃请。一方面要顾忌到自己与企业的面子,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企业效益,不愿铺张,所以要安排在名气大、人气旺、口味好、价格自己心中有数的餐厅。

  家庭消费的增长造成了双休日一批较好的餐厅人满为患的独特景观。一家人在双休日里出来吃餐饮,既能吃到可口爽心的饭菜,又能免除厨房劳碌之苦,只要价格公道、实惠,何乐而不为!

  个人消费是指个人(也包括工薪阶层)招待亲朋好友。有朋自远方来,或朋友情面应酬,总是希望价格实惠又有说道,上了一道菜可以说说是杭州本地的特色菜或家常菜,进了饭馆能说说这家店在杭州名气大,生意好,座位难订,以显示主人的好客与诚意。

  以上四类是“新杭菜”锁定的消费者,他们上酒店的共同需求是:美味,可口,体面,与支付能力匹配。这几点者都在推行“新杭菜”的酒店中得到了满足。

  看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不是“新杭菜”,而是市场规律。

  有些生意不佳看着别人眼红的餐厅,在拜佛供神仍回天乏术的情况下,一心指望靠投机取巧改变境遇。有家规模不小的酒店曾大力宣传该店推出的“老鸭煲”仅48元(张生记的招牌菜“老鸭煲”为60元),以此来造成消费者的价格错觉,该店虽然也因此而宾客盈门过。但不久人们便发现其菜价实在不低、于是聪明过头的举措换来了顾客“上当没有第二回”的报复,现在不但生意清淡,而且很有点万劫不复的意思了。

  “新杭菜”的形成,取决于市场的认可与接受,它体现了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也体现了酒店经营者与厨师们的智慧。轻轻撩开“新杭菜”之谜的面纱,意在给读者一些启示,同时也给杭州市政府留下了一个题目:是任其发展还是加以引导推广?杭州是一个每年有2000万旅游人次的城市,难道玩在杭州不应该包括吃在杭州吗?如果“新杭菜”如西湖般名扬四海,这对于杭州的地方经济又将意味着什么呢?

  但愿“新杭菜”成为杭州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11314.html

更多阅读

川岛芳子之谜:原来10根金条换来孝女替死?图

日本军方,值得为“帝国之花”铤而走险?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川岛芳子先后参与策划实施了“皇姑屯事件”、“一·二八事变”、伪满洲国建立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使她迅速成了日本军界响当当的人物,在当时的日本更是被一些受法西斯主义毒害的

简评《川岛芳子》VS《男装丽人》 男装的丽人

中国梅艳芳版的《川岛芳子》和日本黑木明纱版的《男装丽人》,梅艳芳 身上有天生的迷醉毒气但又可转身拥有男子霸气,对于川岛芳子人格在各时期的转变有很到位甚至是浑然天成的把握,一眸一笑确有摄人心魄之魅力,可谓男女通杀,不愧为百变天

俄国末代沙皇一家生死之谜 俄罗斯末代沙皇

俄国末代沙皇一家生死之谜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罗曼诺夫王朝最后一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宣布退位,统治俄国300年之久的罗曼诺夫王朝寿终正寝。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把他赶出了冬宫,囚禁在皇村一座冷宫里。起初,他们对沙皇实行单独看守,后

日本间谍川岛芳子详细个人资料档案 档案川岛芳子

东方魔女川岛芳子详细个人资料档案 川岛芳子照片(图片7)川岛芳子秘密档案资料及照片(图)川岛芳子照片川岛芳子个人资料简介:川岛芳子(1906年5月24日-1948年3月25日)东方魔女——川岛芳子 (1906~1948),民国时期人物,本姓爱新觉罗,名显玗(玗是肃亲

大汉奸--川岛芳子 川岛芳子大陆版

川岛芳子 川岛芳子川岛芳子(1906年5月24日—?),本名爱新觉罗·显玗,字东珍,号诚之,汉名金壁辉,清朝肃亲王善耆第十四女。善耆为挽救清朝,意欲拉拢日本而抵御西方,遂将女儿送给川岛浪速做养女,显玗由此被送往日本接受严格的军国主义教育。川岛芳

声明:《川岛芳子生死之谜新证 “新杭菜”之谜》为网友火爆妖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