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乡弱村集中整顿方案 陕西集中清理整顿“特供”商品



     从10月19日起,陕西省将开展专项行动,在清理实体市场的基础上,主要对利用互联网销售涉及国家机关所谓“特供”、“专供”商品进行清理整顿,致力于网上网下一起进行清理,从源头上有效遏制这类行为的发生。

  打开电脑,输入“特供”两个字搜索,就会发现各类“某机关特供”等字样的商品,尤其是烟酒类。

  日前,央视曝光一组假冒“专供酒”的白酒制造企业,这些制造商和销售商所制造和销售的商标上印有“武警专供”、“钓鱼台专供”以及“人民大会堂专供”的商品实属假冒,目的是通过不正当手段提高产品的价格、提升产品的销量。

  对此,著名白酒营销专家、中国酒品牌中心主任水云龙说,一些高档的酒,“像茅台、五粮液等,有一些单位会专门定制,但是专供酒是不允许进入市场流通的。”

  “可以这么说,那些在市场上流通的‘特供、专供’酒,无论一些单位定制的酒,还是那些打着‘专供’、‘特供’的假冒产品,都可以称之为假酒。”水云龙称。

  陕西的整顿工作正在按照部署进行,在整顿工作结束后,我们将对外公布整顿情况。”陕西省工商局一位负责人称。

  陕西省商务厅也已经下发通知,从19日开始,对利用互联网销售涉及国家机关所谓‘特供’、‘专供’商品进行清理整顿,依法严厉查处有关违法行为,“整顿工作在10月31日结束。”陕西商务厅相关负责人称。

  多部门联手

  10月21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曝光市场上销售的所谓“专供”、“特供”商品基本都是假冒的,目的是通过不正当手段提高产品的价格、提升产品的销量。

  据央视报道,5月初,贵阳市工商局接到举报,称贵州汇文酒业有限公司大规模生产销售“武警专供”、“武警特供”、“武警接待酒”,执法人员对这家公司展开彻底清查。

  而按照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广告法》等规定,产品包装和广告宣传中,不得出现利用国家机关或类似名义,宣传“特供”、“专供”等内容。进一步调查时,执法人员还发现,除了在包装上违法使用“武警专供”字样,汇文公司销售的白酒从包装到酒瓶都和茅台酒十分相似。

  “违法当事人制造的所谓‘特供’、‘专供’酒,经中间商层层加码以后,本来一瓶酒才值几十元,但是到了消费者手里,就成了价值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酒。这样就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贵州省工商局副局长王勇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

  “2011年9月开展清理整顿部分商品滥用‘特供’、‘专供’等标识专项行动以来,实体市场清理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互联网上使用‘特供’、‘专供’等标识推销商品的现象仍大量出现。”上述商务厅负责人说,“有的利用虚假标注,进行不正当竞争;有的使用国家机关名义,高价推销商品;有的标注不明,欺骗误导消费者,这些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此次互联网整顿,是在继续抓好实体市场清理整顿的基础上,由工商总局、中央宣传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财政部、商务部、质检总局、国管局、法制办、新闻办等部门于9月29日至10月31日联合对利用互联网销售滥用“特供”、“专供”等标识商品进行集中清理整顿。

  陕西省各市区商务主管部门除了对市场上部分商品滥用“特供”、“专供”等行为开展专项清理整顿外,也将对互联网进行全面的清理。

  “这次清理整顿以大型网络商品交易类网站、网络交易平台类网站、知名的搜索引擎类网站、门户网站及团购网站、销售烟酒粮油等商品的著名企业自设网站为重点,各相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能各负其责。”上述商务厅负责人称。

  他说:“凡网上销售商品的包装、标签以及发布的商品信息,广告中有涉及‘特供酒’内容的,都属于清理范围之内。”

  此次清理整顿工作由工商总局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实施。

  工商部门主要是加强网络商品交易行为的监督检查和网上广告监测,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严厉查处有关违法行为。

  互联网信息主管部门则是指导、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加强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指导监督搜索引擎网站及有关网站删除违法违规信息,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网站。

  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主要是加强行业管理,督促相关生产企业规范自身的标签标注和宣传行为。通信管理部门要协助配合相关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关闭违规网站。

  商务部门则依据《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酒类流通企业的管理和规范,做好酒类流通行业管理工作,严格落实酒类经营者备案登记和溯源制度,严肃查处有关违法行为。

  质量监督部门要依据《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等有关规定,严厉查处企业产品标识标注违法行为。

  国管局会同有关部门对中央和国家机关涉及“特供”、“专供”标识商品的情况进行清查,提出严禁党政机关授权、同意使用本单位名义制售“特供”、“专供”等类似商品的意见措施。

  从实体店到互联网,从清理下架到查处销毁,从撤除上百万件违规标识到整顿授权部门,一场针对滥用“特供”、“专供”标识的专项行动正在全国各地密集展开。

  “陕西的整顿工作从10月19日开始,到10月31日结束。”上述商务厅负责人透露。

  他表示,商务主管部门将以网络商品交易类网站、网络交易平台类网站为重点,加强广告监督和巡查,发现网络上销售含有滥用“特供”、“专供”标识商品的,除了要约谈相关网站负责人,还要网上网下一起进行清理,从源头有效遏制违法行为的发生。

  网络是重灾区

  近些年来,各种烟、酒、饮料、食品等多种产品不断贴上特供标签,打着国家机关、政府机构、大型企业的名义肆意销售。

  为规范市场,工商部门去年就掀起了一场清理特供的风暴。广东省撤除违规标识600多件,武汉市把1505种违规标签的问题食品撤出柜台。近期,洛阳市、贵阳市工商局又先后查处一批特供酒,云南省工商局正在调查数家涉嫌违规生产销售特供产品的茶叶企业。

  通过集中整顿,王老吉凉茶已抹去“人民大会堂宴会用凉茶饮品”字样,椰树牌椰汁不再使用“国宴饮料”。

  然而,近段时间来,互联网成为销售“特供”、“专供”产品的重灾区,国家工商总局再次会同相关部门进行整顿,重点清理虚拟市场的“特供交易”。

  10月26日,集中整顿工作已经开始了一周,记者在淘宝网站上输入“特供”二字,总共搜到75026件“宝贝”,其中大部分是酒类商品。

  在网购市场上,明着标为“专供”、“特供”的商品中,“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等是比较集中的“特供”单位,其中以白酒类产品最多,价钱却比市场上销售的同类产品便宜不少,而且品种也更丰富。

  比如茅台系列,就有“特供”世博会纪念的、还有国家机关接待专用的、涉及人民大会堂等等,价位基本都在三四百元。

  “可以说,网上销售的的这些‘专供’茅台酒基本上都不是茅台集团生产的,所以价钱才非常便宜。”水云龙说。

  贵州茅台高管对媒体表示,贵州茅台确实有专门单位定制的专供酒,但是这些专供酒从不进入市场流通。

  淘宝网上销售的另外一种“特供”商品,则是指区域限定的,比如“特供”北京、“特供”深圳、“特供”专卖店等。

  屡禁不止因为“有市场”

  据水云龙介绍,早在2005年,相关部门就曾经整顿过酒类‘特供’、‘专供’,“当时曾发文规定不允许再有此类产品。”

 软乡弱村集中整顿方案 陕西集中清理整顿“特供”商品
  政策三令五申,缘何违规特供现象难以禁绝?水云龙说,特供产品本不该存在。我国广告法规定,不能以国家机关的名义进行广告宣传,进入市场流通的任何形式的特供都是违法的。

  “‘特供’商品旺销主要还是因为这样的产品有市场。”水云龙说,从供给方来说,商品生产企业认为打上“特供”、“专供”这样的商标后,产品首先身价倍增;其次,和自己竞争对手的产品在市场上同时出现时,自己就多了一个砝码,让消费者更加相信它的质量安全,这样的产品可能会好卖一些,所以供应方非常有热情去这样做。

  “整顿特供产品并不难,难的是改变一些人心中根深蒂固的权力崇拜,这才是特供产品生存的土壤。”水云龙说,“特供”在很多人看来,可以说,“自己享用有面子,请客送礼有底气,消费接待有档次。”表面看这是个消费怪圈,深层次是背后难以割断的利益链。

  “另一方面,从需求方说,消费者目前对我国一些产品的质量安全存在隐忧,对于所购买的很多东西都不太放心,尤其是名烟名酒和茶叶。”水云龙分析说,这些知名品牌在市场上存在很多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不知道怎样分辨真假,这个商标提醒了消费者,使他认为有“专供”、“特供”的东西应该是质量有保证的,因此消费者把它当做辨别真伪的标识。“所以,供给方和需求方双方都觉得是必有要的,产品就有市场了,这种行为即便国家一再禁止,但因为它能创造利润,所以供给方不断采取这样的行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1217.html

更多阅读

广西巴马:中国第一长寿村 广西巴马疗养中心

广西河池市的巴马县,依山傍水,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长寿之乡,虽然只有24万人口,但每10万人中却拥有39.8位百岁老人,是国际上关于"世界长寿之乡"标准的8.4倍。其中,甲篆乡平安村巴盘屯,全屯515人,百岁老人多达17人,是国际上"世界长寿之乡"标准的近

陕西白水县的仓颉庙(组图) 陕西省白水县

是谁发明创造了中国汉字?是一个与黄帝同时代的人----仓颉在“中国苹果之乡”的陕西省白水县,有一座历史悠久,纪念文字始祖仓颉的庙宇——仓颉庙。仓颉庙又叫“仓圣庙”,为仓颉陵墓所在地,位于白水东北35.2千米的史官乡史官村北,北依黄龙山

声明:《软乡弱村集中整顿方案 陕西集中清理整顿“特供”商品》为网友曙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