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背叛与救赎 成长的背叛、人性的救赎--《追风筝的人》中的背叛与救赎



     1.主题分析

  1.1《追风筝的人》的概况

  《追风筝的人》是一部基于真实历史、政治背景的小说,时间跨度从20世纪70年代的阿富汗王朝末期到塔利班政权倒台后的现代。文中也穿插了作者对自己成长经历的回忆。

  作者卡勒德?胡塞尼于1965年生于阿富汗的喀布尔,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执业。他的处女作《追风筝的人》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而大获成功。胡赛尼本人更因小说的巨大影响力,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促进难民救援工作。

  2.阿米尔的成长经历,爱与背叛,背叛与救赎

  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伴随着爱,罪恶与救赎。他26年的成长可以划分为寻爱,爱殇和罪与救赎三个阶段。

  2.1 父爱

  成长主人公阿米尔的母亲生他时难产而亡,缺乏母爱的他渴望父爱。可是,父亲对阿米尔或者熟视无睹,抑或冷漠地要求他“走开,现在就走开”(《追风筝的人》第5页)。但父亲的漠视丝毫不能抑制阿米尔对父爱的渴望,可以说整个童年时代阿米尔都在苦苦追寻。未能满足的爱的欲求,让阿米尔的成长天平渐渐倾斜。

  父亲的爱,是阿米尔一直追寻的,但他却难以承受的。最让阿米尔难以忍受的是,父亲居然对仆人的儿子哈桑关爱有加,并不时流露出对哈桑的赞许,更是为哈桑请名医缝补好了兔唇。尽管哈桑待阿米尔情同手足,忠诚不二,但阿米尔还是嫉恨哈桑,把他当作了争夺父爱的“假想敌”。阿米尔希望哈桑远离父亲的视线,竭力阻止父亲带他和哈桑一同出游。阿米尔因“爱”而“殇”,这“爱殇”进而恶化为灾难。

  2.2背叛

  因为嫉妒,阿米尔百般欺愚哈桑。最终在他12岁那年酿成了深重的罪孽——阿米尔和哈桑如愿割断了最后一只蓝风筝,哈桑如愿追到了它。为了保护胜利果实,哈桑遭受被不良少年阿塞夫和他的哥们儿强暴的厄运。当哈桑被强暴之时,怯懦的阿米尔选择了逃跑。当他从哈桑的手中接过那只蓝风筝时,当他终于得到了父亲的赞许之时,罪恶感理所当然包裹了他的心灵。阿米尔无法原谅自己对哈桑的“背叛”,不敢面对哈桑那绝望而真诚的目光。他希望洗刷罪恶,他单纯地以为只要哈桑不在他的眼前出现,罪恶感就会减轻。于是,他制造了偷盗假象“诬陷”哈桑,这种行为比“背叛”更为可怕。哈桑出乎意料承认了自己的“盗窃”行为,尽管父亲“原谅”了他,但哈桑父子却无法原谅自己,执意离开谢罪。不言而喻,哈桑的离去不但没有让阿米尔如释重负,却加重了他的罪恶感。

  2.3罪与救赎

  在《追风筝的人》中,罪是永恒的,所以“救赎”就显得尤为重要。直到拉辛汗揭开了父亲的秘密。阿米尔意识到自己不是家里唯一的罪人。在阿米尔背叛哈桑之前,哈桑让阿米尔有罪恶感因为哈桑是个非常正直的人。阿米尔一直想要达到父亲的标准,让父亲爱他,因为他不知道父亲对他冷漠的原因是父亲想要弥补他自己犯下的错。

  当阿米尔知道了父亲所犯下的错,他突然发现自己的整个生命都陷入到背叛的漩涡中。阿米尔几度试图通过惩罚自己而赎罪,最后,却发现对自己的惩罚并不能真正把自己从罪恶中解救出来。为了弥补自己和父亲犯的错,阿米尔必须要消除偏见,并给索拉博提供一个平等的机会去获得成功和幸福。

  拉辛汗,故事中的一位智者,是故事中唯一一位知道该怎样进行救赎的人。他在信里告诉阿米尔“我知道到头来,真主会宽恕。他会宽恕你的父亲,宽恕我,还有你。我希望你也一样。如果你可以的话,宽恕你父亲。如果你愿意的话,宽恕我。但,最重要的是,宽恕你自己”(《追风筝的人》第326页)。拉辛汗道出了小说的另一层含义,宽恕。真主是仁慈宽容的,人却不那样。因此人要实现自我的救赎是要靠自己,而不是依赖外界的力量。当阿米尔祈祷的时候,他依然被恐惧和罪恶所羁绊。他不是祈求索拉博的康复而是祈求索拉博不要因自己而丧命。当阿米尔最后一刻宽恕自己的时候,才真正完成了自我救赎。

  3.小说中的人性

  人性是一系列品质的综合概念,包括正常人平时表现出来的一切思维方式,感觉和行为。

 人性的背叛与救赎 成长的背叛、人性的救赎--《追风筝的人》中的背叛与救赎
  3.1阿米尔因爱而改变

  “爱”,因何变色、变味?阿米尔寻爱没有错,爱却让他坠入罪恶的深渊。父亲与仆人的妻子偷情生下了哈桑,但父亲无力改变哈桑的仆人身份。父亲本应成为爱的使者,成为呵护阿米尔善良人性的庇护神,但因父亲心中有“鬼”,而将阿米尔的爱心扭曲。由此,失职的父亲不具有“父亲的温暖”,父亲的人性辉光因而晦暗不明,薄如蝉翼(尽管父亲在美国时对阿米尔付出了一个称职父亲的所有热量,那是因为他远离了那个让他“眼不见,心不烦”的儿子哈桑,他那被扭曲的人性暂时恢复正常)。

  3.2阿米尔自我救赎的原因

  家庭是故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阿米尔被父亲的忽视让他非常憎恨哈桑。家庭对阿米尔来说远比他自己认为的还要重要。当他不知道哈桑身份的时候,他只是认为自己对哈桑犯下的错误很严重。当他知道了哈桑是自己的亲弟弟,负罪感顿时膨胀。让他能不顾危险为索拉博挺身而出。长久以来,阿米尔认为家庭是造成对哈桑的背叛的原因,他为了得到父亲的爱而伤害了哈桑。后来家庭也成为阿米尔带回索拉博的原因,最终成为他完成自我救赎的一个渠道但是假如索拉博不是阿米尔的侄子,阿米尔还能超越性格的懦弱而冒死搭救吗?答案肯定只有一个:他不会!血缘,成了阿米尔的道德底线,是其得以自救的动力。可见,其人性的复苏是局部的,其人性中所散发出的热量只能温暖一个索拉博。不言而喻,这样的人性回归仍旧缺乏坚实的根基!

  4.风筝的象征意义

  风筝是小说的中心意象。在故事中,1975年的那次盛大的风筝节是一切罪恶与救赎的起源。但是在小说的最后也是阿米尔和索拉博一起追风筝的行为让他完成了自我救赎。除了在情节上起的作用,风筝还包含了多层含义。其中包含了阿米尔和哈桑阶级地位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关系。阿米尔才是最后真正的胜利者。虽然哈桑总能第一个追到风筝,但是他能做的也只是把风筝带给阿米尔。他的快乐只是附属品,就像他虽然在阿米尔家的大庄园居住,富有并不属于他。所以,为了从自私懦弱中解脱,阿米尔一定要完成从斗风筝的人向追风筝的人的转变,学会为别人付出。

  斗风筝比赛是残酷的,其本身是毫无意义的。阿米尔和哈桑无法控制他们各自的命运,他们都是谎言的牺牲品。与此同时,放风筝却是唯一一项能把他们两人紧紧栓在一起的活动。在那一时刻他们是一个整体。他们比任何其他时候都更像一对亲兄弟,因为这项活动是他们两个人的,让他们暂时忘记了两人的不同,共同分享自由和快乐。飞翔的风筝象征着阿米尔和哈桑共享的自由,让他们脱离现实,直到风筝落地。

  5.小说中塔利班统治下阿富汗的种族歧视与暴力事件

  在塔利班政权统治下的阿富汗,民不聊生。由于种族和宗教信仰的不同,阿富汗人民被分为不同的阶级。阶级导致了歧视,歧视则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暴力。我们通过对文中歧视和暴力的描述来分析塔利班统治下阿富汗的现状。

  5.1歧视

  《追风筝的人》一文中以普什图人和哈扎拉人为例子涉及到了阿富汗的种族歧视。在塔利班统治下的阿富汗,种族歧视无处不在,塔利班尤其歧视哈扎拉人,他们杀害所有他们能找到的哈扎拉人。

  5.2暴力

  即使胡塞尼想要表达阿富汗是一个美丽、和平的国度。但是在他的文中还是表现出这个国家一个世纪以来所遭受的灾难。这部小说中充斥着暴力,即便是最无害的风筝比赛中也是。在阿富汗,快乐与痛苦并存。阿富汗人民对他们国家的印象也是无尽的灾难。整部小说围绕暴力,哈桑遭强暴,和阿米尔的背叛及救赎展开。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哈桑乃至索拉博被强暴象征着阿富汗这个国家被恐怖主义所侵袭。

  6.结语

  《追风筝的人》开始于风筝,结束于风筝。它深切关注家庭关系,友谊和爱情,罪恶与救赎,真实和谎言。哈桑因为风筝失去了快乐,而他的儿子索拉博因为风筝而找回了快乐。对于阿米尔来说,在他童年时期最后一次风筝比赛中,是他的自私和懦弱伤害了哈桑,同时也丧失了一部分人格。尽管如此,为索拉博追风筝也是唯一的一个自我救赎的方法。因此,风筝就成了阿米尔成长的里程碑。“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蕴含了太浓厚的感情。文章开头和结尾重叠在一起,形成两幅相似的图景。

  总的来说,《追风筝的人》以真实的故事洗涤读者的心灵,作者以温暖,令人欣羡的笔触描写阿富汗和人民,呼唤人性的回归。

  参考文献

  [1] 彭树智 黄杨文. 中东国家通史:阿富汗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2] [美]卡勒德?胡塞尼(李继宏译) 《追风筝的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孟庆顺. 近代阿富汗政治动乱的历史根源[J]. 世界历史, 1988,(04)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1458.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拉姆齐厨房》中的最后输赢 戈登拉姆齐地狱厨房

写的真好……原文地址:《拉姆齐厨房》中的最后输赢作者:快乐小满堂《拉姆齐厨房》中的最后输赢我是急性子,看什么电视都希望马上有结果。尤其是真人秀节目的大结局。周日的中午(好不容易睡一个懒觉),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打开《财经

转载 《拉姆齐厨房》中的人生面面观 模拟人生3厨房mod

原文地址:《拉姆齐厨房》中的人生面面观作者:快乐小满堂《拉姆齐厨房》中的人生面面观记不清楚是从哪一个周末的中午开始,女儿发现了电视《财经频道》推出的一档很棒很出色的真人秀节目——《拉姆齐厨房》。实在是太震撼了!实在是太

简单评论三个版本的《追梦赤子心》 渔渔简单爱7.0版本

因为绝对有实力的选手,都被淘汰了,所以对好声音巅峰对决本来不准备评论,但是打开微博,满是好声音不如快男的荒谬吐槽,主要就是张恒源的《追梦赤子心》和快男的比较,刚刚听了三个版本,原唱GALA乐队版本因为是拜仁欧冠夺冠的MV,所以显得很有画

声明:《人性的背叛与救赎 成长的背叛、人性的救赎--《追风筝的人》中的背叛与救赎》为网友沽酒杯空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