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 细分领域 同质化 搜索领域的微创新与竞争



     最近一段互联网很热闹,当然,互联网一直都很热闹,尤其360推出搜索,在互联网行业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作为搜索领域的老兵,我来谈一谈搜索引擎尤其是中文搜索引擎的微创新。

  中文搜索的历史轨迹

  搜索引擎技术在学术界原来叫IR技术、信息检索,这个技术已经有20多年历史。在互联网之前就有这种概念,比如在图书馆里借书,实际就是检索,通过搜索书名、作者等参数获得想要的书。1995年互联网商业化之后,中文搜索也从那一年开始发展。那时还没有成熟的搜索技术,很多网站使用TRS,比如搜狐。

  2000年以后诞生的百度,是真正意义上提供商业化搜索引擎服务的公司,它有创新性的技术,这个技术通过互联网网页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来判断一个网页的主要内容。除了网页自己内容之外,别人链接与链接上的文字也是非常重要的参数,因为这项技术的普及,整个搜索引擎体验提高了一个层次。

  百度在创新中崛起

  百度诞生的时候,互联网的主流商业模式是B2B,百度作为技术服务提供商,给别的互联网门户网站提供搜索的技术,例如新浪、搜狐、网易等。百度使这些网站获得技术融合。

  因为技术领先,百度仅半年时间就垄断了80%的市场份额。但随即发现一个问题,因为门户网站的数量有限,所以自身收入也是有限的,即便在占据80%~90%市场份额的时候也不能做大。百度于是开始自己走到前台,直接为互联网用户提搜索供服务,可以说,当时的百度是被逼出来的。但也就是这非常重要的一步,让百度开始思考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时候,如何分析用户的真正需求,即用户到底想要搜什么。百度意识到,自身的商业模式需要革命。当时百度经过讨论推出现在的商业模式,现在来看是一种很大的创新,而这种创新主要分三个方面。

  首先是技术创新,这是搜索引擎的基础,用户搜索的时候怎样才能准确找到自己想要的,这非常有挑战性,牵扯的技术非常多,尤其是中国的互联网环境有很多和其他国家不一样的特点。虽然Google在国外也能提供中文搜索引擎服务,但是并不了解中国互联网真正的内容特点和用户真正的需求。例如有一项叫做“反作弊”的技术,指的是很多做恶意SCU的网站,他们依靠低质量、垃圾信息在百度搜索结果里有很高的排名,对用户有很大的欺骗性,“反作弊”技术就可以帮助用户甄别这些网站;另一种技术叫“去重”。当时有一个现象叫SAP,SAP本来是内容提供商,但是在中国变成内容复制商,用户要判断哪些网站是原创的、哪些是复制的,必须把后者剔除。中文检索和英文完全不一样,有很多问题,比如中文没有空格,用户要理解它的语意,需要人为判断。去重技术正好能满足用户的这种需求;此外,像“超链分析优化”拥有上千万的接口,“服务体系结构”在海量数据、海量访问量情况下怎么启动稳定快速服务。最后,还有“电信运营层面互联互通”的问题,比如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两个用户都要访问很快,怎么做?百度基于用户的需求,在这些技术层面下了非常大的功夫。

  恩格斯说:“一个需求比100所大学更能推动创新”。所以百度在搜索引擎全、准、新、快四个方面都进行了非常多的创新和技术研发。在产品方面,百度几乎成立之后每年都有一个重量级的产品推出来,2002年百度推出MP3音乐搜索,当时MP3搜索极大地满足了用户对于免费音乐的需求。所以早期的百度,网页的搜索量比MP3搜索小很多,甚至很多人认识百度都是缘于MP3搜索。

  2003年百度推出“贴吧”,当用户搜索一个关键词的时候,别人也会搜索同样的关键词,这些用户一定有共同兴趣,百度于是以这个关键词作为贴吧的吧名,让大家能聚集在一起交流,实际就是BBS,但这是按照用户兴趣来构建的,是非常有创意的尝试,把搜索这样一种本来是搜完即结束的应用,变成带有社区性、大家可以留下来互动的新型社区。

  2005年,Hao123的推出和中国国情有关。很多中国用户对互联网没有什么经验,在网上“迷了路”,Hao123导航即针对这类用户而出现。在它的页面下边就是网站,不需要用户专门去搜索,直到今天,Hao123也是非常有用的服务;再比如2005年的百度知道,这个服务是让网民在百度发问题,然后由其他网民回答,按道理来讲用户有一个问题通过搜索引擎可能获得答案,但是搜索会出现“噪音”的问题,用户不知道应该相信谁,百度知道是让知道这个答案的人从信息海洋里萃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出来。我对知道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百度知道实际是由用户做VIP,它推出来的信息反过来会优化整个搜索引擎,这个也是非常好的创新。

  2006年的百度百科也是这种有效创新,百科是各种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汇集,用户可以编辑共享,最后让这个知识很完备。当然后来百度从产品也有很多创新,比如2009年框计算也是非常好的产品创新,很多时候是找到信息,然后把信息落到另外网站上,变成用户在搜索上边直接得到答案,不仅搜索信息,而且搜索答案。

 竞争 细分领域 同质化 搜索领域的微创新与竞争
  在商业模式上,百度也有很多的创新。例如竞价排名表,有些人觉得这种模式有问题,实际有问题的并不是竞价排名模式。当用户搜索有商业意味的关键词时,实际是带有强烈特定需求的,这个时候的广告最有相关性,转化率也最高,因此解决了关键词怎么竞价的问题。

  所以,搜索引擎的创新是综合的,既需要颠覆性的创新,也需要微创新。

  百度从来不缺对手

  在中文搜索领域,一直不缺乏竞争,比如最初百度和3721竞争,这个竞争是地址栏搜索和门户网站搜索竞争,是用户习惯的争夺,最终百度赢了;另外是Google中国和百度的竞争,两者实际是从2005年7月真正开始互相竞争的,但Google的服务体验并不好,性能慢、不稳定,这场战争后来由Google退让香港为终结;此外百度的对手还有一直专门做搜索的,比如2004年的搜狗、2009年的搜搜、2012年的360,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这样的对手。

  我有一个观点,要撼动百度的地位,如果用同样东西竞争的话基本没有戏,关键是用户体验不同,甚至用户体验大幅度提高,才能够打败它。何况百度已经垄断了市场,另外我个人认为同质化竞争没有出路,必须要有差异化,比如说像微软和Google竞争,Google一定不会做PC操作系统,它是做搜索的,用搜索方式打败操作系统。当然Facebook也不会用搜索的方式打败Google。诺基亚和苹果也是手机上的竞争,但是它完全颠覆这种模式,诺基亚比较封闭渠道很多,但是苹果提供更多的丰富应用获得用户,然后给他的手机产生价值。这些都是非同质化的竞争,这样才会有出路。差异化体验、差异化技术、差异化产品竞争才是关键。智能手机有很多PC上没有的特点,比如它可以做个性化,手机是你自己,而且随时随地带着;另外移动和生活相关的信息才是真正需求,所以在移动里边做搜索,用户的需求、实用的场景、需要的技术都是不一样,当然商业模式也不一样,只有在这些方面进行差异化真正满足用户需求,最后才能成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1545.html

更多阅读

旅游产品同质化竞争 同质化时代,如何卖产品?

  近年以来,在一线市场跑业务的兄弟们基本上都会有这样的困惑:产品的质量基本上找不到有很大的区别了,产品的款式都是越来越漂亮了,而且,可供客户挑选的款式也越来越多,各家看各眼。致使不少新丁业务员在向客户介绍产品时,心中少了几分

营销说:同质化葬送了企业的明天?

中国当前市场竞争的同质化的现象特别明显,无论在什么行业里,都有一群前赴后继者,在产品研发上,你推出一样产品当能被消费者喜爱的时候,市场上同类的产品便会像雨后春笋一般萌发,这就是市场的同质化现象。所谓“同质化”是指同一大类中不

产品同质化 如何竞争 同质化竞争下如何凸显服务价值

     近几年来,家纺行业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但是,家纺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却深陷同质化竞争的泥淖中不可自拔,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品同质化。众所周知,家纺产品科技含量十分低下,因此

同质化 “神龙七部”—破“中国鸡肉市场同质化纠结”之局

     六月一日,眼看就要到了,就把此篇当作送给依依的礼物吧!  中国鸡肉市场的同质化纠结现状:  中国鸡肉市场年均销售近2000亿元人民币,未来的增长空间仍然很大,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也涌现出一批诸如:正大、华都、大成、中粮、

莫高葡萄酒价格 葡萄酒同质化背景下的莫高品牌建设

    去年9月的第三届“华樽杯”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得出一个研究结论:中国啤酒、葡萄酒的同质化高于白酒。葡萄酒的主流产品都是以干红、干白区分,再辅之以品丽珠、赤霞珠等葡萄产品名称,消费者也是云里雾里,不知道其意义和区别。

声明:《竞争 细分领域 同质化 搜索领域的微创新与竞争》为网友嘶喑甜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