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 风光不再 尴尬股评人:曾经敬若神明 如今风光不再



 

  本刊记者 关悦/文

  曾几何时,股评人士满天飞,股民们更是对他们奉若神明。但是漫漫4年的熊市,无数次的惨痛教训,相信股评、荐股的人越来越少了。于是,电视节目等各大媒体中的股评人士们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股票分析软件的“使用指南”,甚至是“广告时间”。中央台的中国证券节目更是长期不变地由一位被称作“老姜”的“财经分析员”来硬撑。股评人士曾经的风光不再,现在他们都在做些什么?他们当初凭什么能够帮别人推荐股票?现在为什么不行了?

  “元老级股评人”: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传播信息

  他们是最早一批在媒体上做股评的人,他们的“巅峰时期”大致是在1994年到1998年期间。那时还没有互联网;那时他们做股评的主要媒介是广播电台和个别电视台;那时听股评节目是众多投资人最主要的信息获取途径;那时股评行业还没有进入真正的商业化运作时期。

  代表人物:朱先生

  朱先生是学数学出身,研究生攻读的是数理经济专业,重点的研究方向是博弈论。他用他最为惯常的逻辑思维为《中国财富》清晰梳理出了股评这个行业(如果把股评算作一个行业的话)的发展脉络。

  1994年,朱先生开始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927千赫的“今日财经”栏目中担纲做股评。年轻的朱先生对初生的中国股市有着强烈的热情,这个栏目,一做就是将近两年的时间。他和他的同仁们的努力不仅仅成就了这个栏目,更成就了他们自己——为他们在证券业界赢得了相当的威望。1996年,凭借着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业界美誉,朱先生顺利地进入了全国最优秀的证券公司之一——华夏证券。那时,他已经在北京电视台的一些证券节目中频频出镜。此后,随着中央电视台证券栏目的开播,他又经常成为中央电视台股评节目的“座上客”。

  朱先生告诉《中国财富》,1996年的大牛市,带来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小投资者的大量入市,给证券投资咨询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1996年到1997年,“股评”事实上是证券投资咨询业的一个主要内容,大量的股评节目,各种媒体上的股评栏目争相浮出水面。

 尴尬股评人:曾经敬若神明 如今风光不再

  为了规范证券投资咨询行业的发展,证监会于1998年规定:从事证券投资咨询行业必须具备证券投资咨询资格。这一年也成为股评行业发展的重大分水岭:一批专业和高水准的市场研究人员(以证券公司的研发人员等为代表)逐步淡出股评,开始更多地为本公司的客户进行更为专业化的研究咨询服务,后来逐步演变为主要服务于大中型机构客户;另外一批人则慢慢发展成“职业股评人”(以众多的投资咨询公司的投资咨询专家为代表)。此外,原来做股评的那批人面临着“说”与“做”的抉择,根据证监会的规定:从事投资的人不能同时从事投资咨询工作,于是出现了“只做不说”和“只说不做”的两类从业者。

  就这样,朱先生和一大批的优秀股评人选择了更具挑战性,也更富刺激性的“做”的工作,从股评行业中隐退出来。他们的隐退,也是这种政策所带来的“一刀切式”的新陈代谢。同时,大批证券公司有意识地将研究、咨询工作重点转为更精细和专业化的市场研究、行业与上市公司研究等,致使股评业出现了明显的人才断档现象。在股评队伍中,要么是凭借过去的积累成立的几家专业投资咨询公司名声鹊起,引来大批的追随者;要么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新人们,或是高唱三五千点在望,或是危言耸听三五百点将现,却到底被市场掴了耳光。

  在朱先生看来,从那以后,股评人的路就越走越窄了,尤其是2001年之后的熊市,更是让他们处在一种相当尴尬的境地之中。中国的股市不能做空,只有“买”才可能赚钱,股民们都希望听到“什么能涨”。然而在“绿光一片”的股市中想要找出能够持续上涨的股票谈何容易?股评人硬着头皮推荐了个股,却还招来“不听(看)则好,一听(看)就套”的骂名。股评行业的江河日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中国证券市场的进步与必然结果。

  曾经在2001年离开华夏证券,和一班志同道合的同仁自立门户创业,如今,朱先生已经又回到了证券公司——渤海证券。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些年虽然小环境有所转变,不过大的行当却从未改变。少了当初的激情,多了多年从业的宝贵经验。他说,早已大量透支精力的他很难再投入到其他行业之中,所以,股票市场很可能最终成为他一生搏杀的竞技场。

  “最红的股评人”:股评做得好不等于能够赚到钱

  从1999年到2002年,他们赶上了中国股市的黄金时期,更是股评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也经历了至今仍在持续的漫漫熊市,早已不做股评;他们曾经在极其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现在仍然在证券市场中坚守阵地,等待着新的牛市来临;他们也说:“这就是我的事业。”

  代表人物:张先生、王先生、崔女士

  张先生是学建筑设计出身,纯粹是出于个人爱好,在上大学读书的时候就开始自己炒股。在勤学苦练之下“炒得正果”——进入证券公司,成了专业的证券投资分析师。现今是新疆证券公司北京营业部的副总。仍然战斗在股评第一线的他并不认为现在做股评是一件尴尬的事情,他觉得,首先,可以把做股评和做足球评论相提并论——当作一种“娱乐节目”,是和股民的一种信息的交流;其次,把自己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及对于市场的看法开诚布公地介绍给投资者,能够对股民的投资有所帮助。反倒是每每与朋友们谈论起股票,令他最觉“尴尬”。“根本就插不上嘴。”他笑着说,“那些并不是专门从事证券投资的朋友们,说起股票市场都是头头是道,而且还滔滔不绝。有时他们争论起来,甚至会完全当我不存在。直到所有的人都讨论尽兴了,才想起要我做个‘结案陈辞’。”

  当《中国财富》问及张先生对现在股票市场涨跌的看法时,他说他没有看法,他还说,只有对市场没有看法的人才能在市场中生存下来——他不愿意去预测市场,更愿意去顺应市场。而这并不代表他不自信,反而是他自信的一个充分的表现。张先生说:“专业投资者与非专业投资者不同,专业投资者注重的是在充分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持续的盈利能力,而非专业投资者似乎更看中自己或他人对市场未来走势的预测。市场分析(不是预测)、投资策略、资金管理、风险控制等构成了专业投资者持续盈利能力的基础。术业有专攻,投资也不例外。”

  鉴于一些股民对于“证券公司的人做股评是为了拉客户、挣佣金,根本不会真的为股民着想”的指责,张先生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中国财富》向张先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有一个资金量很大的客户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咨询是否应该开户,您会如何选择?”张先生回答说:“我会先让客户开户,但开户之后如果客户想要马上投资,我会告知现在行情不好,建议他先不要操作。”《中国财富》又追问:“如果客户执意开户就要交易,否则不会让大量的现金‘趴’在证券公司帐上呢?”他说:“那我会直接告诉客户不主张他开户,同时与客户保持联系,沟通对市场的看法。等到市场转好的时候再建议他开户。客户的利益是至关重要的,做咨询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维护客户的利益。为了交易量或其他原因而侵害客户利益的事情是坚决不能做的。有一些券商会鼓励客户开户,然后推荐客户买一些他们自认为风险小的股票,而实际上风险不一定小,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王先生也是一位颇具知名度的股评人,2001年曾经凭借其推荐的烟台万华的惊人涨势而赢得了北京电视台“荐股冠军”的殊荣。2002年,他离开效力多年的湘财证券,进入一家投资公司,继续从事研发工作。他是第一批获得证券投资咨询从业资格的股评人,投身股评业至今,从未做过实盘的股票投资。他说正因为如此,才保证了自己拥有最为冷静的头脑,最为客观和理智的观点。

  在他看来,决定成败的不是技术,而是思想。他酷爱读书,并且喜欢下围棋;他强调不要忽视最简单的道理,比如:人们总会在打折的时候去买衣服,却不懂得投资股票也该如此;他说是强烈的兴趣把他领进了股票市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学电子出身的他,完全依靠自学,精通于各种股票投资的相关学问;对于股票的“痴迷”让他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每天根据市场数据手绘K线图;他说:“别人的青春岁月是在花前月下度过的,我的是在K线下度过的。”

  崔女士是为数极少的女股评人之一,也是绝对的“美女明星”股评人。2000年北京电视台“证券无限节目”,点股台荐股第一名的桂冠在这位美女的头上曾经熠熠生辉。如今,时光渐已远去,她与曾经同台竞技的朋友们似乎也失去了联系。《中国财富》只是辗转听说,她自己组办了一间工作室,仍然在做着与股票投资相关的工作。

  “离去的股评人”:说不清离去到底是福还是祸

  应该说大部分的股评人最终都离去了,有的是不做股评了,有的甚至退出了证券投资以及相关的咨询行业。他们的离去,让股评业黯淡了不少。他们的去向很少有人知道,做股评对他们来说或许只是人生已经翻过的一页。

  代表人物:陈女士、赵先生

  陈女士与崔女士一样,也是业内颇具影响力的女性股评人。她在不同时期,曾在西南证券和北京证券工作。据她业内的几个朋友说,她转行去做汽车销售了。她究竟为什么毅然离开了证券业?很遗憾,《中国财富》没能从她本人那里得到答案。套用另一位与她还算熟悉的朋友的话:“股票市场本身就是一个让人失望大于满足的地方。”大环境不好的时候,做咨询的稍微好一些,而作投资的压力就非常大,尤其是一些制度性缺陷带来的压力。这位同为业内人士的朋友告诉《中国财富》,退出的人,一部分是“退休”彻底不做了,这主要是由于精力和心智的不济;另一部分转行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几乎没有一个成功的。

  相比之下,另一种离去可谓更加“惨淡”,就像名噪一时的赵先生。由于违反了“说”与“做”择一而为的规定,在做股评的同时,利用个人的名声,聚拢资金,组织非法的私墓基金,更利用资金优势与股评的协助操纵股价,操纵市场,也就是所谓的“庄托儿”。最终事情败露,受到了逐出股评业,乃至更严重的刑事处罚。

  所有接受《中国财富》采访的股评人都强调自己推荐股票的依据完全是个人的分析研究成果,绝对没有将个人或者自己公司的利益掺杂其中。不过,也有知情人对《中国财富》透露,“所有的人都没有过侵害股民利益的行为”是不可能的。股评人主要分为两个群体,一是隶属于券商(证券公司)的群体,另一个就是任职于各种投资公司、投资咨询公司的群体。比较而言,由于大多数投资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做股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服务于个别与其有直接利益关系的投资者,所以他们侵害其他投资者利益的动机更强烈,自律性更差,也就是说:从业于证券公司的人员所做的股评更纯粹一些。

  然而无论纯粹与否,所有的受访者都承认,股评的市场已经越来越小了。王先生认为:今后,细分的、针对性更强的咨询服务业务的前景还是乐观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16257.html

更多阅读

《霍比特人:五军之战》看完后一些自己想法

关于《五军之战》的一些想法:《霍比特人:五军之战》下档前刷了5次,每次刷都能听到对这部作品的一些不解之声。经过5次之后,发现了很多可以解释这些问题的细节,在这里说一说,并结合一些内容谈一谈PJ在这些细节中用了什么“梗”?另外关于导

北京人vs上海人:易中天的分析

我在北京出生,在上海长大,后又在北京上大学,一生和北京人、上海人打交道不计其数,所以我自认为对于北京人或上海人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有关北京人和上海人的对比文章读得多了,不是北京人损上海人,就是上海人损北京人,以下转载的易中天(上图

那些年,那些歌,那些人:一路上有你-张学友

那些年,那些歌,那些人:一路上有你-张学友2007-11-2119:49:20为何你眼光年月未变,思忆怎么要再返旧年……--------张学友 《分手总要在雨天》周末,雨夜,坐在快客上回家。谢天谢地,这次总算放了不同的碟片。我坐这家快客时,常常恨不得送他

转载 宋培人:三原南郊中学往事

原文地址:宋培人:三原南郊中学往事作者:nanjiao666768宋培人:三原南郊中学往事目 录社会主义建设前期(1956年—1964年)一、互揪领口见校长二、王玉龙学外语三、陈士泰的公开观摩课四、为人师表的“陈大代”五、堪为“活雷锋”的好

声明:《银行 风光不再 尴尬股评人:曾经敬若神明 如今风光不再》为网友因為了解而淡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