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近年来,小组合作愈发的成为一种高效的学习模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

  (一)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小组为单位和活动共同体,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成员各自的经验、知识优势和思维特点,共同研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寻求解决办法,形成共同的研究结果。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

  小组合作学习既不同于个人的自主学习,又异于班级的集中教学。较之自主学习,具有组织、合作的优势;较之集中辅导,又由于小组的小而联系密切、机动灵活。小组合作学习是对传统的“班级教学”的超越。传统的教学只注意系统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获取过程,这些滞后的教学理念和课堂运作,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新课程改革,倡导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有利于课堂中师生、生生间的教学交往,促进学生主体性的萌动。

  二、为什么要小组合作学习

  (一)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合作学习使学生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向别人阐述自己的看法,同时听取别人发言。这不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还可以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还可以使他们接受不同的观点,扩展他们的视野,促进思维的发展。

  (二)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浅谈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由于强调小组中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因此每个成员热情很高,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人人都尽其所能,这样问题就较易解决。

  (三)合作学习能增进学生的感情,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感情的过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大家互相勉励、互相鼓励,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同时,学会了如何关怀和帮助他人、评价他人,即学会承认他人的优点,容忍他人的缺点,虚心向他人学习,听取他人的意见。合作学习使每一成员都融入集体中,增强了集体意识。

  (四)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在组织对话和操练中,小组长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谁先谁后、谁问谁答,充分考虑对话的难易度和学生的水平。

  三、怎样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一)用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指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在用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努力做到“五会”:

  (1)会预学。具体包括:会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会借助教材、工具书以及联系实际自学生字词,会将感觉精彩或有疑问的词句标注在书上,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

  (2)会提问。一是质疑,对不理解、不了解的词句质疑,对老师、同学的观点质疑;二是以提出问题的形式,可以围绕课题、围绕课文内容、围绕中心、围绕课后作业等展开提问,以疑促思促学。

  (3)会讨论。从自主学习的策略来看,这是指学生参与讨论的能力。具体包括:会积极主动地发言,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观点,会吸取同伴的有益观点及时修正自己的认识。

  (4)会学法。如怎样记生字、怎样背书,怎样概括文章大意,怎样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具体的学习方法是很多的,教师不仅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也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要尊重学生自己摸索、形成的一些学习方法.

  (5)会反思。会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学习上尚存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精心选择“合作内容”

  在合作学习的内容方面,有些教师一味地追求形式,而不考虑实际效果,违背课改精神,为了形式而合作,设计了许多没有合作必要的问题去让学生合作学习,摆空架子,缺乏实效。因此,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很重要的,教师应吃透课程标准的精神,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应挖掘教材中的因素,就学生特别感兴趣,乐于探讨的问题设计和安排合作学习内容。在教学新知时,对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学生学习的疑点,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共同解决突破,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如教学《钓鱼的启示》一文时,我直接由“我”受到了什么启示入手,让学生通过深入读文,讨论詹姆斯在情感上的一系列变化。学生在深入读文后,分别对詹姆斯在钓到大鲈鱼时、把鱼放回湖里时以及把鱼放回湖里后的心情进行了讨论,最后学生把讨论的焦点放在了詹姆斯到底应该怎么做上,持不同意见的小组成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次小组活动气氛热烈,每个人都有事可做,而且不是独立的,是相互依靠的一个整体。

  (三)潜心指导学生“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指学习的组织形式,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改善传统的师生单项交流的方式,还可以把它理解为生与生,生与师的合作,通过多项互动的交流,使每个学生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潜心指导学生合作探究时,引导学生努力做到“六会”:

  (1)会组织。学生如何组织同伴一起学习,可以“同桌合作”也可以前后两桌“四人合作”,合作伙伴可以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顺序、学习的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质疑、提问、交流、探讨、展示。教师可发挥学生的才干,在实践中,采用学习组长轮流担当的方法,真正让每一个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真正使自主与合作互相促进。

  (2)会倾听。倾听是一项重要的合作技能,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所谓“倾听”,就是当别人发言时要神情专注、眼睛注视着对方去听,有时可以用微笑、点头等表示感兴趣或赞赏,不随便插话,不打断别人的发言,还要注意抓住对方讲话的重点。

  (3)会表达。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因此,教师要使学生懂得阐述问题时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使人乐意接受。

  (4)会质疑。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听不懂时,请求对方进一步解释。

  (5)会帮助。合作学习的好处有利于互帮互学,互相促进。要启发学生“愿帮助”,和“会帮助”。在自然状态下,小学生的所谓帮助即简单地把答案告诉对方,要指导学生学会用启发式的思维方式与同学交流,从老师启发、辅导学生的行为中得到启发,依据实际情况帮助同伴。

  (6)会评价。合作学习时,由于缺少了教师的直接指导,学生的学习较易“走过场”,流于形式,此时,教会学生评价同伴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包括:讨论时的评价(学会赞同、反对、补充);作业时的评价(同学间互相批改作业)。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方式。它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体验到集体智慧的力量,感受到合作的快乐,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意识,而且有利于和谐、民主、合作师生关系的建立,能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得到发展。

  [1]王梅.小组合作学习四要则[J].黑龙江教育,2004,(12),39。

  [2]任兴武,张建华,陈绍敏.小组学习的特点、组织与指导[N].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03,(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4330.html

更多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的困惑和应对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的困惑和应对策略于世峰  从去年开始我班就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不久,我就以为我们班的小组合作搞成功了。但后来却感到小组合作并不是有效的学习方式,因为学生上课讨论的虽然很激烈,但进步却不明显,成绩和没实行小

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

合作学习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互相启发,相互取长补短,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益。在合作活动中交流创新,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面对同样的问题时,不同的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思考方式,产生不同的侧面,从而建构起新的,更深层的理解。

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处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其方法是将班级学生分成几组,组员应是不同等次学生合理搭配,针对问题,以小组共同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式。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它的好处是:一、促进认知、情意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调动了学生

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引用】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发展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于1970年兴起于美国,1980年起在世界范围取得实质性进展,1990年起在我国部分地区和学校进行了实验研究。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小学数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海盐教育网)

浅谈小学数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周雪平(海盐县实验小学)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理论基础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从国外的实例看也有其可行性;具体操作时,可按问题的提出、过程研究、成果展示、活动评价四环节进行实

声明:《浅谈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为网友李嘉恒快回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