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进程 《利率市场化的全球经验》 第3章 英国利率市场化分析 3.5 利



     英国银行业一直以"利率协定"的形式维持着市场利率与中央银行利率的稳定关系。20世纪60年代末的高通货膨胀使得货币当局对利率水平的控制力不从心,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也给英国带来压力。在内外双重因素的作用下,英国在20世纪70年代进行了"一步到位"式的利率市场化改革,1971年一举废止利率协定。

利率市场化改革后,英国的宏观经济环境趋于稳定,通货膨胀率走低,银行存贷款利率变动更有弹性,实际利率长期为负的情况得到扭转。英国在20世纪80年代又对金融业进行了以金融服务自由化为核心内容的改革,取消了金融分业经营的限制。英国金融体系出现结构性变化,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趋势和竞争增强,银行收入呈现多元化特征。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以股票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工具获得较快发展。1982年,英国推出了存款保险制度,削减了存款人在金融创新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有利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英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经历了从利率到货币供应量,再到利率的转换。1998 年,英国以立法形式赋予英格兰银行独立实施货币政策的权力,回购利率成为其主要货币政策操作手段。

3.1 利率管制及其受到的冲击

英国的利率管制表现为银行间的利率协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就存在。以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为基础,商业银行对存贷款利率和同业拆借利率执行以下协定。

(1)存款利率协定。支票存款不支付利息,通知存款利率低于再贴现率2个百分点。

(2)贷款利率协定。贷款和透支利率比再贴现率高0.5~1.0个百分点。

(3)拆借利率协定。拆借利率比存款利率稍高,但最低利率应比再贴现率低1个百分点。在这种协定下,市场利率与英格兰银行的再贴现率有紧密的联动关系,英格兰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影响市场利率。

20世纪40~60年代,英国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之间几乎不存在竞争。例如,银行业服务专门由银行提供,住房融资服务则专门由住房抵押贷款互助会提供。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英国的通货膨胀加剧,实际利率处于"负利率"状态(见图3-1)。因为公众对通货膨胀上升的预期,货币当局有关控制利率水平的操作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为此英国货币当局开始转向以货币供应量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此同时,利率管制削弱了银行业的竞争力,银行存款流失。20世纪60年代末,政府放开了进入伦敦金融城的限制,外国银行迅速渗透到英国银行体系,加剧了银行业竞争。随着国际资本的频繁流动和欧洲美元市场的不断扩大,缺乏弹性的管制利率导致国内资本的外流,扰乱了国内的金融秩序。1967年11月,英镑因国际收支发生危机而贬值(见图3-2)。

图3-1 英国利率市场化前的宏观经济环境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图3-2 英国利率市场化之前及其过程中的汇率和国际收支情况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3.2 一步到位式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为了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促进金融机构间的自由竞争,提高其经营效率,抑制国际短期资本的过度流入,维持英镑币值的稳定,1971年5月,英格兰银行公布了一份"竞争与信用管制"(Competition and Credit Control)报告,提出了金融改革方案,于同年9月开始实施。其中一项重要的改革内容就是废止银行间利率协议,由银行自行决定利率。利率市场化实施一两年后,英国的经济又承受了高通货膨胀、经济衰退及英镑贬值的压力,英国政府再次干涉利率。1973年9月,财政大臣要求银行不得对1万英镑以下的存款付高于9.5%的利率,这种限制一直持续到1975年2月。1979年,英国取消了对外交易的外汇管制,实现国际金融交易自由化。1981年,英格兰银行取消最低贷款利率,利率完全实现自由化。

英国利率市场化的特点,一是"一步到位",1971年一举废止利率协定,而不像其他国家那样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二是利率市场化改革与金融其他方面的改革同时进行,如取消分业经营限制、废除对银行的贷款限额管理、对所有银行实行统一的最低流动性比率及其他方面的要求,等等。1986年10月,英国政府宣布实行金融"大爆炸"改革,打破了传统分业经营的界限,英国的劳埃德银行集团、巴克莱银行集团,以及汇丰、渣打等跨国银行集团纷纷收购和兼并证券公司,开始提供包括证券业务在内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上述措施的同时实行,使得利率市场化改革能更容易实现预期目标。

3.3 利率市场化改革后的经济金融运行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的宏观经济环境趋于稳定,通货膨胀率逐渐走低,加上利率市场化后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市场状况自主确定利率水平,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实际利率长期为负的情况得到扭转(见图3-3)。

图3-3 英国利率市场化完成后的宏观经济环境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1971年利率协定废止后,银行存贷款利率变动更有弹性。存贷款利率经历了短暂的上升之后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较大的波动(见图3-4)。在1971年和1981年两个利率市场化关键年份之后的几年,存贷利差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之后逐渐趋于稳定。

图3-4 英国利率市场化前后的利率变化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1971年的改革不仅废止了利率协定,还鼓励银行业在更广泛的领域里展开竞争。英国的商业银行开始经营消费信贷、单位信托、住房抵押贷款等业务。一些中小银行盲目追求高利润,对房地产业的贷款不断增加。1973年下半年,通货膨胀严重,市场利率急剧上升,房地产业因房租冻结和沉重的所得税及经济不景气而落入低谷,导致一些银行坏账增加,并发生客户挤提事件,企业最终因资金无法周转而倒闭,发生"二级银行危机"(Secondary Banking Crisis)(刘利.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当时英国尚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为挽救这次危机,英格兰银行与票据交换所会员银行合作,为发生危机的26家银行提供了1亿英镑的救济性融资。1982年,为了防范危机,保护存款人的利益,英国推出存款保险制度。

随着英国金融自由化和混业经营的发展,特别是1995年英国老牌银行──巴林银行的倒闭,英国的金融监管体制迫切需要改革。1997年,英国成立金融服务局(FSA)。FSA是英国唯一独立地对金融业实行全面监管的机构,拥有制定金融监管法规、颁布与实施金融行业准则和指引等职能。2000年,英国出台《2000年金融服务和市场法》,明确了新成立的金融监管机构和被监管者的权力、责任及义务,统一了监管标准,规范了金融市场的运作。

3.4 社会融资结构与金融业格局变化

利率市场化改革后,英国社会融资结构逐渐向以股票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工具转换,股票市值与GDP的比例出现较快的上升(见图3-5)。1981年,银行信贷/GDP为42%,股票市值/GDP为39%;到1995年,股票市值/GDP为123%,已经超过银行信贷/GDP(120%)。

1971年银行业体系改革后,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后,英国在20世纪80年代又对金融业进行了以金融服务自由化为核心内容的改革。1980年,英国取消对银行贷款的控制,银行将新领域拓展到住房融资。由此,银行和住房抵押贷款互助会在住房融资领域成为竞争对手(见表3-1)。1986年,英国出台《住房抵押贷款互助会法》(The Building Societies Act),放松了对住房抵押贷款互助会的种种限制。为了更好地保护金融中介服务用户,英国先后出台了两部法律,分别为《1986年金融服务法》和《1987年银行法》(迈克·巴克尔,约翰·汤普森.英国金融体系:理论与实践[M]陈敏强,译4版.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48-49),改变了金融分业经营的体制。商业银行纷纷进入证券、保险、信托等业务领域,开始混业经营。

图3-5 英国利率市场化后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情况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CEIC。

在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英国金融体系不但出现大量创新,而且出现结构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表3-1 1965~2000年个人部门在银行及互助会存款量

 利率市场化进程 《利率市场化的全球经验》 第3章 英国利率市场化分析 3.5 利
资料来源:英国国家统计局(以前的CSO):《金融统计》各期。

首先,放松管制以及由此带来的更多竞争导致了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之间混业经营趋势加强。为了提供更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机构不断扩展业务范围,力图实现多元化发展。银行除了提供传统的核心业务外,还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例如,20世纪80年代之后,银行开始提供住房抵押贷款,随后又引入寿险和保险业务。

其次,在零售金融市场,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以及金融服务分割过程的影响,进入市场的门槛不断降低,提高了这些市场的竞争程度。例如,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的抵押贷款市场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零售银行业都因为市场参与者的增多,竞争变得激烈。

再次,包括养老基金、人寿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在内的投资机构发展迅速,增速快于银行和住房抵押贷款互助会(见表3-2)。从各类金融机构增长速度来看,规模较大的公司通过市场融资的比例增加,表外业务的作用增大,银行收入呈现多元化特征(见表3-3)。养老基金储蓄享受税收优惠部分导致了养老基金以及人寿保险公司资产的快速增长。

表3-2 1980~2000年若干年份英国金融机构资产的增长

资料来源:《金融统计》。英国国家统计局网上数据库(http://www.statistics. gov.uk/statbase/TSDTimeZone.asp)。

表3-3 英国银行业资产结构和收入结构变化

最后,金融创新势不可当。20世纪80年代是英国各类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技术的快速发展时期。金融创新在该阶段表现为金融衍生品和证券化的发展。金融衍生品包括金融期货、期权及互换。金融衍生品的出现扩大了金融机构对财务管理和套期保值技术的选择范围。

3.5 利率市场化前后的利率调控体系

1694成立的英格兰银行是世界上最早的中央银行,但其诞生时并不是中央银行,而是商业银行。随着英国金融业的发展,它逐渐发展为英国的中央银行。直到1998年,英国央行才获得独立制定利率政策的权力。

英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也为多目标制。最终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维持充分就业、缩小通货膨胀和消除国际收支赤字,不同时期侧重点不同。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侧重于国际收支平衡;70年代后,侧重于稳定通货;进入90年代,将反通货膨胀作为唯一的政策目标,并且明确规定了物价变动范围。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也经历了和美国相似的选择历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利率;70年代后,改为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进入90年代,明确放弃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改为监测基础货币、利率、汇率等指标。操作目标是一组短期利率,包括隔夜拆借利率、3个月国债利率及3个月银行拆借利率。英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政策、特别存款、存款准备金制度、道义劝说等。

1998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英格兰银行法》(Bank of England Act),英格兰银行被赋予独立行使货币政策的权力。英国政府只把通货膨胀的控制目标交给英格兰银行,至于实现通货膨胀目标在货币政策操作上的具体技术细节,包括短期官方利率的确定,则全部交由英格兰银行独立负责。在英国,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是短期官方利率。1996 年以前,官方利率主要是英格兰银行的贴现率。1996 年以后,英格兰银行引入了回购操作,操作标的为金边债券,它是公开市场业务中高质量的工具之一。由此,期限为两周的回购利率(repo rate) 便成为英格兰银行的主要货币政策操作手段。英格兰银行通过对这一利率的操作,向货币市场提供流动性并改变市场利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5028.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利率市场化进程 《利率市场化的全球经验》 第3章 英国利率市场化分析 3.5 利》为网友浮生醉清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