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大赛冠军买卖记录 《炒股一定要懂上市公司分析》 第三章 买卖理由应基于坚实的分



     停下来,好好想想我们在阅读本书之前的投资经历,这是建立科学投资理念的必要一步。

美国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从小便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喜欢记账。记账有什么好处呢?他可以由记账发现自己的每一次收入与支出,从而让自己知道哪些钱是花得不值得的,哪些钱是花得值得的。我们认为,洛克菲勒记账的好习惯应该是投资者要学习的。如果直到读到本书时,我们仍然没有养成记账的好习惯,那就养成一个写投资日记的好习惯吧。我们认为,有了真实记录的投资日记,投资者可以有理有据地检视自己的过往投资经历。

在没有投资日记,也没有记账的前提下,投资者对于过往投资经历的检视也可以采取以下的办法。

首先大概计算一下入股市以来的投资回报率。举个例子,假如我们是在2007年第一次踏入股市的,当时投入到股市的资金是20万元,后来,我们又陆续投入了一些资金,有可能我们已经记不太清楚后来投入多少资金了,可见记账是非常必要的。这里,只做个假设,假设我们在2008年又投了10万元进去,在2009年又投了20万元进去,而在2010年底当我们查看资金账户时,发现股票市值总共是60万元。那么,我们的年投资回报率是多少呢?显然,这是计算不清楚的。因为我们没有记录2007年的20万元投进去是什么日子?一年后那20万元变成了多少?同理,2008年和2009年的也是如此。如果笼统地将3年一起投入的资金共50万元作为我们计算投资回报率的原始资金,那么,到2010年底即我们入市后的第3年我们一共获得了10万元的利润,即年均复合投资回报率大约是6.3%,略高于存款利率──祝贺我们自己吧,我们利用资金投资的水平还没有差到令人大跌眼镜的地步,起码是已经略优于将资金存放在银行里"吃利息"了。我们应该在这里顺便陈述关于复合投资回报率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在电脑里打开excel软件,在任何一个单元格里输入power公式,怎么输入?可以输入"=power(60/50,1/3)-1",即可自动计算出来,很方便简单,其中60是投资最终所得的资金,50是初始资金,3是期数(年),1是固定值,请记住这个小小的计算技巧。

在检视投资回报率时,如果发现我们过往的投资回报率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或者同期国债利率,则要深刻反思了。必须承认,或许我们的投资理念或方法还没有真正步入正轨,我们急需学习与进步。

其次,在检查完过往投资回报率后,要检查过往的交易记录。投资回报率只是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只是提醒我们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们获得或损失了多少。然而,着眼于未来的投资,这种结果对我们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知道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投资回报率,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检查交易记录。交易记录至少会让我们看到三个事实:一是我们选择了哪些股票进行投资;二是我们在何时进行了这些股票的投资;三是我们每一次交易这些股票是亏损还是赚钱。事实上,当我们认真地检查自己的过往详细交易记录时,我们会获得不小的进步,最直接的反映也许就是这样责备自己:"为什么那么笨呀,这明明是好股票呀,怎么亏损一点点就卖了呢?当时是不是喝醉了?"

责备是对的,但是不足够,我们还是快点把自己过往的交易记录分类整理下。怎么分类呢?可以按交易的股票的行业进行分类,同时又按是亏损还是赚钱进行分类。可以将交易记录整理成表格,模拟举例如表3-1所示。

表3-1 交易记录模拟举例

有了诸如上面这样的交易记录列表后,我们就能非常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足迹"了,但是必须清楚,这样简单地列表是远远不够的,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尽可能详细地回忆上述列表中的每一次交易当时的情形,并且将这种回忆写下来。有些事情可能我们早已经忘记了,但是,有一点无论如何一定要想方设法弄清楚我们每一次交易的理由是什么?不要怕麻烦,多想想这个问题并写下来,无论如何都是有益的。

这里,以上述列表中的两个交易为例,进行一个模拟的交易理由记录,如表3-2所示。

表3-2 交易理由记录表

 炒股大赛冠军买卖记录 《炒股一定要懂上市公司分析》 第三章 买卖理由应基于坚实的分
在读完本书之前,我们暂且不要理会我们的买入理由有多幼稚可笑,谁不是在幼稚中成长起来的呢?只管详尽地把当时的想法写下来,千万别小看了这个写作过程,写完后我们会很自然地发现,其实在写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变得成熟起来了,我们已经站在了更高的水平线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5043.html

更多阅读

声明:《炒股大赛冠军买卖记录 《炒股一定要懂上市公司分析》 第三章 买卖理由应基于坚实的分》为网友秋至夏未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