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换英镑 《时寒冰说:欧债真相警示中国》 第2章 美元与英镑的厮杀 第



      尽管英镑几经风雨,但是美元依然无法取代英镑的地位。

 到1931年年末,在全球剩余外汇储备中,美元占40%,而英镑则占近50%。这一结果看来似乎有些奇怪,因为美联储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捍卫美元,而英格兰银行对英镑则未采取同样的措施。但美国的萧条更严重,持续时间也更长。英国经济在1932年年初开始恢复,而直到一年之后,美国经济才开始走出低谷。与英国相比,美国贸易所受到的冲击更为严重,纽约承兑汇票业务的萎缩也更为明显。

 也就是说,英镑之所以能够重获国际主导货币地位,其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英联邦和英帝国成员习惯将储备存在伦敦。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英联邦国家来说,这样做是符合逻辑的,同样也是一种政治团结的表现。而对于英帝国成员来说,这甚至都算不上是一种选择。殖民地会按照外国办公室或殖民办公室的指令去做。由于美国缺少这样一种帝国特权,所以,美元并未获得同样的支持。48

 显然,美国要让美元取代英镑,还需要再进一步──在国际贸易方面超过英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并且其经济基础越来越国际化。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实力在海外的增长并非简单地体现在规模扩大方面,还表现在:美国公司深入到更多的国家;在特定国家建立了更多的工厂;在特定的国外领土上,制造了更多的产品,采掘了更多的资源;投资于某个国家时,进行更大程度的一体化;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分工。49

 这种坚实的经济基础为美元走向王者宝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英镑“风韵犹存”,关键是,英联邦的集团力量对英镑构成了强大的支撑,美国要想让美元取代英镑,必须扩大自己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与更多的国家用美元进行贸易结算。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宣誓就任美国总统。正是在罗斯福任内,美元取代英镑,成为世界霸主。

 罗斯福组建了自己的梦之队内阁:科德尔赫尔为国务卿,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塞尔任国务卿助理,小亨利A.摩根索任财政部长(1934年)……这个团队为美元霸主地位的确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罗斯福上任后,首当其冲的仍是强化金融业。

 1933年3月6日,罗斯福命令所有的银行关闭四天,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该法表明:政府已经决定在金融领域保持私人所有制与管理。它委托各联邦储备银行根据银行资产发行货币,授权复兴金融公司用购买银行优先股的办法给它们提供流动资金,指令财政部官员监督银行的重新开业,并禁止储藏和输出黄金。到4月的第一个星期,货币便有10亿美元以上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黄金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则只需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危机的最险恶阶段过去了。

 我们知道,在金本位制下,黄金的重要性是不可比拟的。罗斯福深知这一点。

 1933年3月6日,罗斯福颁布禁令:没有财政部许可,不得兑换和出口黄金。后来的总统法令和国会立法将黄金收归国有,并禁止履行要求黄金还债的公私合同。

 巨量黄金储备,成为美元的定海神针。

 做好这些工作以后,罗斯福接受了商品美元论的观点:将美元贬值到1926年的购买力水平。把美元对金价降低43%即可以做到这一点。通过这样的通货膨胀,不仅将大幅度提高物价以促进生产,还将减轻美国人民的债务负担。

 1933年10月22日,罗斯福宣布了运用商品美元论的决定。三天后,他训令复兴金融公司按照1盎司31美元36美分的价格购买黄金,而当时金价为1盎司29美元80美分。此后数月,罗斯福逐渐提高金价,直到终于实现商品美元价为止。从理论上说,这种价值的购买力等于1926年美元的购买力。1934年1月31日,罗斯福将金价确定为1盎司35美元,美元含金量为它1933年以前价值的59.6%。50

 当这些步骤完成,罗斯福开始了展示自身力量、削弱英国影响力的行动。美国要把财富真正地转化为力量。

 我们已经知道,虽然美国的国力已经超过英国,但英联邦的集团力量依然在延续着英镑的巨大影响力,美国必须打造一个这样的集团,对英国展开全面围击。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英国自19世纪中叶起,积极推行自由贸易原则。道理非常简单,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生产力,迫切需要开辟海外市场,而广阔的殖民地让英国成为打破关税壁垒、实现自由贸易的最大受益者。

 然而,在1929年的全球大危机发生后,各个国家都在设法增加出口,减少进口,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导致自由贸易原则遭到破坏。另外,美国的势力迅速崛起,美国通过国际贸易扩大自身影响力的势头锐不可当。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如何做到既能确保自身利益最大化,又能避免给美国可乘之机?大英帝国面临着痛苦的抉择。但大英帝国的余威仍在,具有大智慧眼光的战略型人才依然济济。英国最终找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帝国特惠制。

 1932年,英联邦国家(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纽芬兰、南罗德西亚、印度、南非等)在渥太华召开帝国经济会议,制定了帝国特惠制。通过12个双边和多边协约,英联邦国家间展开了广泛的贸易优惠政策,以鼓励相互之间的贸易往来。51

 这是一个既有利于英国追求利益最大化,又可以抑制美国的两全其美的制度。

 帝国特惠制的主要内容是:在英帝国范围内,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数量和税率享有优惠待遇,对英帝国以外国家的进口货物则提高税率。它一方面既保证了英国可以从英联邦国家得到廉价的工业原料和粮食,也保证了英国的工业品有稳定的出口市场;另一方面,则可以限制其他国家的商品侵入帝国市场──这一点当然主要是针对美国的。1932年以前,美国的商品可以自由出入英国,而帝国特惠制则导致进入英国的美国商品成本增加,损害了美国的贸易利益。52

 帝国特惠制随后延伸到近40个国家,不仅让英国从贸易逆差变成了顺差,而且延续了大英帝国的余威,面对这盘棋局,美国该怎么破解?

 美国国务卿赫尔是自由贸易原则的倡导者。他一开始的办法是:擒贼先擒王,推动与英国建立起自由贸易制度,然后,向整个英联邦国家延伸,壮大美国的影响力,并逐渐瓦解英联邦的团结。

 但是,英国一开始显然看透了美国人的意图,不给美国人机会。赫尔并不放弃。他一方面与英国人展开谈判,推动与英国达成贸易条约;另一方面,他开始效仿英国人的方式,打造美国主导的自由贸易圈,从而与英国的帝国特惠制相抗衡。

 美元换英镑 《时寒冰说:欧债真相警示中国》 第2章 美元与英镑的厮杀 第
 1934年,在赫尔的推动下,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先后批准了关税法的修正案──《互惠贸易法案》。该法案的特点是:第一,美国国会第一次把关税制定权授予总统行使,从此国会不再亲自逐项制定关税,而由总统制定细部关税,国会只起监督作用。美国关税减让也不再通过国内立法形式单方面表现出来,而由总统或其贸易代表的外交谈判予以确立。53

 这个变化意义重大。它意味着,与国外商谈互惠贸易谈判的效率和公信力得到大幅提升,使得外国政府与美国谈判的动力大大增强──不用再担心因国会无休止的扯皮而误事。而且《互惠贸易法案》规定,总统有最高不超过50%的税率减让权,以及让外国商品维持享受免税进入美国市场待遇的权利,这对于其他国家实在太有诱惑力了。

 第二,制定了“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原则”,所谓“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原则”,按照赫尔本人的解释就是:只要你给予美国的待遇不差于你给其他国家的最好待遇,美国就会向你提供不差于美国给其他国家的最好待遇。这一点,显然比歧视第三国的英国所主导的帝国特惠制更深入人心,更具有诱惑力和生命力。

 《互惠贸易法案》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实惠,《互惠贸易法案》实施后不久,美国的出口就增长了两倍。54在《互惠贸易法案》实施两年后,第三国向美国的出口达到3 000万美元,而同一时期美国的出口则达到2.65亿美元,出口是进口的8倍多。55

 但是,这种收获与美国所得到的更大的利益相比,仍然显得微不足道。

 赫尔建立互惠贸易的策略非常智慧:通过“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原则”,首先凝聚起被帝国特惠制排挤、歧视的国家,然后逐渐深入英联邦内部,挖英国的墙角,建立起以美国为核心的新的国际贸易体系,彻底摧毁英国苦心经营起来的贸易体系。

 《互惠贸易法案》改变了美国的历史,使美国彻底走向了独自构建游戏规则、主导贸易体系的道路,当美国以国际大视野重新出现,大英帝国的余晖已经不能遮掩它的光芒。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财政状况日益恶化。从1940年5月开始,英国不得不向美国提出一系列援助要求。鉴于国际形势,美国总统罗斯福于1941年1月6日向国会发出讲话,并提出租借计划,3月,租借方案被通过。美国人利用这一契机,悄悄废掉了帝国特惠制的基础。双方最后达成的协议规定:“在根据1941年3月11日国会法案所提供的援助,以及美国由此从英国政府获得的回报利益的最终决定中……致力于废除国际贸易中任何形式的歧视对待,并致力于削减关税以及其他形式的贸易壁垒。”美国通过向英国提供租借援助,促使英国接受了美国的非歧视原则,这在原则上否定了帝国特惠制存在的基础。56

 这意味着美国羽翼已丰,它需要更上一层楼,走出主导、控制国际金融体系的关键一步。1944年7月,美国组织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和盟国货币金融会议,即“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

 《布雷顿森林协定》的核心内容是:美元与黄金挂钩,而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即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美联储保证美元按照官价兑换黄金,维持协定成员国对美元的信心,并提供足够的美元作为国际清偿手段。这两点是矛盾的: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就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这就是著名的特里芬之谜。57

 特里芬之谜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并未带来其所宣称的那样的金融稳定、经济互助与国际合作。恰恰相反,战后货币体系的显著特征是危机和混乱、强行的资本控制以及不可兑换。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基于国内利益和宏大战略来规范货币关系的,这使得全球货币关系被高度政治化。58

 布雷顿森林体系成为美国维持世界霸权的先决条件,美国的盟国顺从于该霸权体系,这个体系使美国享有在海外开展单边行动以促进美国利益最大化的特权。59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成员国的权利和义务、成本和收益是不对称的。作为该货币体系的主导者,美国能够通过发行美元为自己不断增长的国际收支逆差融资,其他国家央行则不得不购买美元储备资产。这种自动的赤字融资机制让美国可以不受体系规则的约束,其他国家则无此特权。60

 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国成为国际金融体系的实际主导者,美元的霸主地位随之确立。但是,英镑作为美元的对手,依然令美国不敢有丝毫懈怠,它要再进一步,摧毁英镑的影响力。

 从表面上看,英镑仍然是领先的储备货币,但英国2/3的海外金融债权为英镑区所有。英国对英镑区采取了控制措施,阻止它们将所持有的英镑交换为商品或其他更为有用的货币。但英国有一个软肋:1914年以前,英国的国外资产远超过其负债,但在经历了世界大战以后,这个国家的境外英镑负债却达到150亿美元,近6倍于其所持有的黄金和外币储备。

 在发现英镑的软肋之后,美国人很快找到了破解的办法:如果允许外国人自由出售他们所持有的英国债券,那么,英国债券的价值就会直线下降。当英国人需要美国人援助时,1946年,美国人提出了一个条件,要求英国解除货币控制,准确地说,就是在国会批准贷款一年内,外国人所赚取的英镑均可以自由用于商品交易,以此作为向英国提供重建贷款的前提条件。极度自信的代表英国谈判的经济学家凯恩斯相信,接受美国人的条件,美国政府将会无条件地向其盟友提供战后贷款。

 这次,凯恩斯彻底上了美国人的当。

 1947年7月15日,也就是经常项目可兑换的第一天,其他国家居民纷纷将所持有的英镑兑换为美元,用以购买美国商品。仅在第一个月,英国的储备损失就超过了10亿美元。这对一个黄金和外汇储备不足25亿美元的国家来说,冲击是巨大的。正如英国保守党副领袖罗伯特安东尼艾登所言,这就好比是“在一个不断变宽的深渊上面做劈叉动作”。61

 自此以后,美元将英镑的影响力限定在了自己的阴影之下。

 当英镑的影响力被摧毁,大英帝国再不能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威严和力量,而英镑的惨败及此后美国肆意利用美元霸权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做法,也让欧洲深深感受到恐惧,它们必须联合起来,抱团取火,抗衡美国。由此催生了欧元的问世,从而开启了另一场更为浩大和壮观的货币大战。

注 释

 1. 全汉升.略论新航路发现后的中国海外贸易[A].张炎宪.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C].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3。

 2.管清友.牛顿和英国金本位的形成[J].经济学家茶座,2005(21)。

 3. 巴里埃森格林.嚣张的特权:美元的兴衰和货币的未来[M].陈召强,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4.同注释2。

 5.查尔斯金德尔伯格. 西欧金融史[M].2版.徐子健,等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6.同注释2。

 7.同注释5。

 8.同注释5。

 9. 1694年由英格兰银行开始发行的纸币,那时的英镑还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副所长王松奇认为,当时的英镑只是一种纸钞,因为当时这个黄金在流通,它只是记录黄金的单位,本身没有价值,所以有百万英镑的故事(就是一个英镑的纸币可以印成100万),它可以换金块,可以换黄金。

 10. CCTV经济半小时.货币战争:英镑是怎样取代黄金的[OL]. http://news.sohu.com/20090406/n263219914.shtml,2009-4-6。

 11.同注释10。

 12.马金华.外债与晚清政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3.毛里斯柯立斯.汇丰-香港上海银行[M].李周英,等译.北京:中华书局,1979。

 14.郑学檬.简明中国经济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5. 同注释3。

 16. 彼得马赛厄斯,M.M.波斯坦.剑桥欧洲经济史(第7卷)[M].王文捷,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17. Francois Crouzet.The Victorian Economy[M].London:Methuen & Co. Ltd London,1982.

 18. Trevor Mary.An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Britain 1760-1970[M].New York:Longman,1987.

 19.丹尼尔艾克特.钱的战争[M].许文敏,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

 20. 同注释3。

 21.同注释14。

 22.傅筑夫.中国古代经济史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23. 恩格尔曼,高尔曼.剑桥美国经济史[M].高德步,王珏,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4. 同注释3。

 25.陈志武.金融的逻辑[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9。

 26. 同注释3。

 27. 弗里德曼,施瓦茨.美国货币史(1867~1960)[M] .巴曙松,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8. 同注释27。

 29. 同注释27。

 30.同注释5。

 31.同注释19。

 32.同注释5。

 33. 阿瑟林克,威廉卡顿.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M].刘绪贻,等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34.同注释19。

 35.同注释33。

 36.同注释19。

 37.赵晓,陈光磊. 通胀经济来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

 38.福克纳.美国经济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39. 同注释33。

 40. 同注释33。

 41.同注释5。

 42.同注释19。

 43.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组.货币战争:真相与未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44. 同注释33。

 45.同注释5。

 46. 同注释33。

 47. Charles P Kindleberger.The World in Depression,1929-1939[M].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6.

 48. 同注释3。

 49. Mira Wilkins.The maturing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American business abroad from 1914 to 1970[M].New York: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

 50. 同注释33。

 51. Norman Lowe.Mastering Modern British History[M].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2009.

 52. 尚彦军.经济援助的力量──评英帝国特惠制衰败过程中的一个外在因素[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增刊)。

 53.邓峰.论美国关税法的演变[J].东北亚论坛,2005(1)。

 54. James L Sundquist.The Decline Declined and Resurgence of Congress[M].Washington,D.C.:Brookings Institution,1981.

 55. Cordell Hull.The Memoirs of Cordell Hull[M].Reprint Services Corp,1993.

 56. 同注释52。

 57. 罗伯特特里芬.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M].陈尚霖,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8. Francis J Gavin.Gold, Dollars, and Power: 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Relations, 1958-1971 (New Cold War History)[M].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2006.

 59. Diane B Kunz.America抯 Cold War Economic Diplomacy[M].Free Press,1997.

 60.戴维马什.欧元的故事[M].向松祚,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61. 同注释3。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6782.html

更多阅读

点评《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

前两天竟然发现包里还有100块钱书票,可能时间太长了,实在想不出来哪儿来的,所幸还没有过期!昨天就去书店买了几本书。女儿挑了两本,一本《IQ水果蔬菜贴纸》10.80元,另一本《智慧涂色》8.80元。我也挑了两本,一本《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

声明:《美元换英镑 《时寒冰说:欧债真相警示中国》 第2章 美元与英镑的厮杀 第》为网友花末途唯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