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天然:中国是全球战略的首要重点



     包括蒙牛、雀巢等国内外乳制品巨头都将目光投在产业链前端牧场建设方面,三元计划未来3到5年投资达20亿兴建超10万头牧场,完达山与贝兰德合作成立的新公司也计划再建4个万头牧场,蒙牛新帅更宣布将新增30亿-35亿建立规模化集约化牧场,以期2015年实现100%牧场奶,雀巢也计划5年内与黑龙江双城市政府、投资者、奶农合作,带动25亿投资奶业基地。

  作为全球最大乳品原料供应商和加工企业,恒天然已经在中国建立了3个大型现代化牧场,也成为包括蒙牛在内众多乳企争相合作的对象。近日,恒天然集团首席执行官西奥?史毕根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是恒天然集团全球战略的首要重点;去年底恒天然集团一个月内任命了两名中国区高管,被业内认为是恒天然加快拓展中国牧场业务的又一信号。

  恒天然在中国还有何发展计划?时代周报记者专访了恒天然国际牧场业务首席运营官皮特?摩尔(Peter Moore)先生。

  着力发展老年乳品市场

  时代周报:恒天然为什么要在中国建牧场?请介绍一下恒天然牧场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Peter Moore:我们希望在中国建立一套整合的乳品业务,在中国本土生产高品质的牛奶,为中国客户和消费者提供乳品营养。整合的产业模式源于通过扩大牧场业务,建设安全可靠的高品质本土奶源供应。

  唐山恒天然牧场的成功表明,我们可以利用新西兰的乳业基因和国际乳业的专业知识,使之能够与中国的环境相适应,为中国市场提供高品质的牛奶。今天,恒天然中国的牧场正为中国生产最优质的牛奶,也受到我们客户的青睐。

  通过在全国建立大型牧场,我们正在建立中国高品质牛奶的供应渠道。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到2018年,当这些牧场全部投产时每年可以产出10亿升牛奶。就像我所提到的,我们正在玉田县建设第一个牧场群,当这五个牧场全部建成时,总计约有奶牛15000头,年产奶量1.5亿升。

  时代周报:在中国的牧场跟新西兰的牧场是否一样?

  Peter Moore:新西兰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决定了新西兰可以采取放养模式。新西兰有宽阔的草地和适宜的气候,奶牛可以全年自然放养。

  中国和新西兰的畜牧环境不一样,所以畜牧模式也不一样。在中国,奶牛饲养在牛棚中,由一条混凝土料道从中间隔开。奶牛可以进入铺有厚沙的散养栏,在散养栏和饲养区之间自由活动。散养栏一天清理三次以保证最大限度的卫生和舒适。

  牛棚中的侧窗是可打开的,并配有风扇和喷淋设备以保证棚内温度可以保持在使奶牛感觉最为舒适的标准。

  我们的质量体系满足中国本地和恒天然的优异标准。每年都会有来自新西兰的质量审核人员对我们的牧场进行审查。

  时代周报:未来3到5年,恒天然在中国的发展计划是什么?

  Peter Moore:中国是恒天然集团全球战略的首要重点。未来十年,我们将着力推动四项主要业务的快速增长,包括:乳品原料、餐饮服务、消费乳品和鲜奶供应。

  我们在中国更好地推广新西兰牛奶和扩大本地牧场经营来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希望在中国建立一套整合的乳品业务,在中国生产高品质的牛奶,为中国客户提供乳品营养,同时也为我们自己的消费者和餐饮乳品品牌进行加工。

  我们也在努力研究中国乳品消费趋势的特点,开发中国独有的产品和配方,帮助我们在各项重要的乳品业务上取得增长。

  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增加,人们开始注重营养的需求,以保证家人特别是儿童的健康,而乳品正是最具营养的食物之一。人们的生活变得日益忙碌,这使得他们希望这些乳制品能够随时食用或者用于制作快速、方便和营养的饮食。而且,中国也正在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到2050年,60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4.8亿。这些趋势也代表了中国乳业和我们在中国业务的未来走势。

  愿意继续和中国企业合作

  时代周报:中国作为新西兰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在恒天然全球供应链中有何战略位置?

  Peter Moore:中国是恒天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20年中国每年的牛奶消费量有望达到700亿升。

  我们的牧场在中国已经开始产出高质量的牛奶。但是毫无疑问,我们需要产出更多来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对高品质乳品营养的需求。我们意图在中国建立若干独立的牧场群,其最终目标是每年产出高达10亿升的高品质牛奶。

  时代周报:恒天然牧场的奶源,未来将主要用于自己产品的生产,还是会供给其他乳制品企业,比如蒙牛?

  Peter Moore:我们的牧场有可能会既向自己的乳制品又向本地客户提供奶源。

  我们一直强调我们有兴趣和当地的乳制品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以帮助支持自身在中国的发展。

  时代周报:欧洲债务危机引发的全球生乳价格暴跌,不少牧场都退出奶牛养殖,在华经营牧场时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Peter Moore:根据我们的经验,在中国对于高品质本地牛奶的需求不会不足。到2020年,中国居民每年的牛奶消费量将达到700亿升,而目前中国本地的牛奶生产量仅约300亿升。发展本地牛奶供给与整合业务对于我们在中国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从我们的经验来看,最大的一个挑战是找到合适的人才,找到合适的地理位置,拥有良好的条件,并且方便获得优质的饲料和水源。随着我们不断扩大牧场业务,这也将一直是我们的挑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对牧场选址进行尽职调查、积极投入人才培养计划,通过管理培训项目来提高牧业人才的能力。

  时代周报:随着在中国牧场越来越多,恒天然是否会进军中国鲜奶(液态奶)市场?

 恒天然:中国是全球战略的首要重点
  Peter Moore:正如我提到的,恒天然希望在中国建立一个更加完整的供应链,我们终将通过自己的本地奶源来供给自己的产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6839.html

更多阅读

《卫报》:中国是香港的未来

英国各大报章均继续大篇幅评论香港发生的示威,分析香港抗议的根源和可能的走向。《卫报》发表了题为《中国是香港的未来,而非敌人》的长篇署名评论文章,分析香港抗议的复杂的根源和意见派别,文章作者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曾著有《中国统治

2012.10.15微博打捞——徐天明律师:中国是一个由官场主导的社会

@徐天明律师:中国是一个由官场主导的社会,而官场政治是密室政治,故缺乏公开透明的文化传统。结果是古有正史野史之分,今有显规则潜规则之别。密室政治的另一个后果是缺乏公开讨论的素养,争辩带枪带炮,伤人伤己。支持把一切摆到台面上来,但

恒天然:新西兰乳业神话终结者

     三鹿集团的二股东,在三聚氰胺事件中“因祸得福”  新西兰恒天然集团(下称恒天然)正在经历其继5年前的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又一次食品安全危机。  日前,恒天然发布消息称,其有部分原料产品被一种名为“肉毒杆菌”的致命病菌污

熊晓鸽:中国是全世界最好的创业者和投资者天堂

2010年1月9日,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主办,北京大学MBA联合会承办的第十一届光华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凤凰网财经进行全程报道。以下为IDG集团创始合伙人熊晓鸽演讲: 熊晓鸽:谢谢宋立新,居然第一次有人说我是有点大智慧的人,安排我第

UPS国际总裁:中国是我们首要市场

UPS国际总裁:艾伦12539;格什恩霍恩    “中国市场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贸易机会”,在UPS亚特兰大总部,首席运营官大卫12539;艾博尼直抒胸臆。    确实,中国业务的崛起正从细碎数据的脉络中生长出来:UPS今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由于

声明:《恒天然:中国是全球战略的首要重点》为网友切都是假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