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改革:如何藏富于民



   收入分配改革中,政府应把地方财政税收不仅仅看成是增加政府收入的手段,更应当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得力举措。

  收入分配的问题在历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均被重点提及,中央以及地方各级政府多次承诺,对于各类群体的收入分配问题将统筹考虑。

  “但事实上,收入分配改革的推进却面临重重阻碍。”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冯涛表示,这项改革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关系,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收入分配关系,制度层面是非常关键的,“而且,地方政府在这方面的办法有限,更多要靠中央的政策支持。”

  而《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也明确指出: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陕西将适时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核心:藏富于民

  “事实上,中央在制定政策,尤其是具体的操作方案时,地方上经验是他们的一个重要依据。”西安朝华管理学院院长单元庄说,“从这个层面上讲,陕西的试点方案值得期待。”

  而《意见》也明确提及,要认真落实好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的相关政策,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同时,结合我省实际,继续推进区域内初次分配改革试点。

  这其中包括,加强多垄断行业收入非配监管、稳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促进农民次序增收体制等多个方面。

  “核心问题就是,藏富于民,让利于民。”对于收入分配改革,单元庄如此说。

  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刚也认为:“如何让更多的民众享受到陕西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这是陕西决策曾目前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对于陕西来讲,要着力解决经济增长、政府财政增长、企业利润增长快而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的矛盾,以促进居民增收为根本目的,建立合理的地方财税增长机制和工资增长机制。”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韩海燕博士对此解释的更详细。

  而在她看来,在目前的财税体制下,作为地方政府,做文章的空间更多在于地方财税征收和支出上。“地方财税征收额度应该以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为依据,而不是以数量增长为目标。”

  韩海燕认为:“政府应把地方财政税收不仅仅看成是增加政府收入的手段,更应当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得力举措。政府要通过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提高工资水平、加大转移支付,把财税收入返还给居民,增加居民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此外,在她看来,政府还应该在遵循市场分配为主导的前提下,根据企业利润增长实际情况,科学论证建立企业员工工资标准的合理性,把企业利润更多的转移给员工,使其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多种要素参与分配

 收入分配改革:如何藏富于民
  让市场上的各种要素参与分配,在韩海燕看来一样是分配体制改革需要的举措。

  “要搞活市场,让各种要素充分参与分配。”韩海燕说,陕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加居民收入,应通过市场的培育与服务让民间资本、居民财产充分参与市场分配体系当中。

  她建言,政府相关部门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强化创新,着力解决陕西金融、服务、信息、新兴产业市场培育和管理较为滞后的局面,允许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的经营,增加市场的开放度,“通过创新激发市场活力为资本、财产性以及经营性收入快速增长创造条件。”

  “同时,应提高二次分配的能效,强化社会保障和扶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鼓励创业,为创业者加大社会保障和扶植力度,解除后顾之忧。”

  此外,在她看来,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对于农民增收一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要破解农村目前人口较多的情况下收入增长的难度将较大,空间较小的难题,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以及服务业和新兴产业,通过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加快我省农村人口收入增长步伐。”韩海燕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6941.html

更多阅读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收入分配改革也须尊重“市场主体地位

     收入分配改革一直是社会各阶层关注的焦点,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两次出现了“收入分配”,并且从五个方面直接对收入分配改革未来工作架构进行了指导。  苏海南曾经参与过众多有关收入分配改革的各类讨论,在“公报”中,他看到了

国企分配制度 “把国企摆在收入分配改革对立面很不妥”

     专访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  2月5日,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研究具体

声明:《收入分配改革:如何藏富于民》为网友冷眼看世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