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产业化研究概述 我国3D电视产业发展情况概述



     3D以极具冲击力的画面效果和真实震撼的视觉体验取得消费者的一致认可,并迅速成为市场上的消费热点。随着3D电视频道的开播,人们对于3D电视的关注再次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然而3D产业“标准不统一、片源匮乏、售价高昂”三大瓶颈始终未突破,3D电视产业会有长足的发展。人则见仁,智者见智。

  1.我国3D电视与国际上3D的现状

  这次3D试验频道的节目集合了国内六家主要的电视台,试验频道初次每天首播的节目是4小时30分,重播两次,每天共播出13小时30分。这4小时30分的节目内容分别由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每个台承担一小时的电视节目,天津电视台、深圳电视台、江苏电视总台分别承担每天半小时的制作,合起来是4小时30分。3D电视目前在国内还是新鲜事物,对于3D节目的制作和传播,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地方。

 灵芝产业化研究概述 我国3D电视产业发展情况概述
  国际上将3D电视认为是后高清电视发展的方向,也是别样的高清,高清之后广播电视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比较主流的看法认为:标清、高清之后广播电视下一代发展方向就是3D电视电视,对于未来3D电视质量变方面应该不低于高清电视的质量。根据此发展阶段的考量,广电总局根据高清电视演播室的要求,规定此次3D试验频道节目、采集、制作用现有的高清的格式,1920×1080 50i,演播室采用4:2的采样方式,频道采用16:9的全高清,演播室的信号记录、传输用的是双路HD SDI格式,或者在演播室内形成左右拼的单路HD SDI,在演播室里进行存储和传送。

  五个地方台和央视分别制作了3D节目,地方台制作的3D节目要通过骨干网传送到中央电视台,由央视统一进行频道编排。在节目上传的时候,地方台先按Side By Side国际上左右双拼的方式,还有左右盘拼接的方式,但Side By Side国际上流行的拼接方式,从目前广播的3DTV来看,以英国的BSKYB为首采用1080i的side by side方式,以美国ESPN为首的采用720P的Top-and-Bottom方式。而在上传的时候会把两个左右路拼接成一个视频,通过H.264方式进行压缩进入骨干网,传送到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按照编播的计划放到频道播出,最后的播出在央视。3D电视在央视播出之后,从目前国际上的发展阶段来看,中国的3D电视和国际上应该说处于同等的发展水平,因为国际上3D电视目前的发展状况基本上也是在遵循着利用已有的数字电视传输活动和数字机顶盒来发展现在的3D电视业务。这种方式的好处无疑是利用现有的数字传输系统和接收终端快速发展3D电视业务。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有线电视在大多数城镇已经普及,数字有线电视系统已经覆盖大多数城镇地区,其中有不少已经升级为高清机顶盒,比如北京歌华有线据说已经有200万,上海也有30万的高清机顶盒用户。这都是我们国家3D频道快速普及和推广的重要基础。基于国际上的经验和我们国家现实情况考量,3D试验频道播出的时候也采用左右两路高清图象各自抽去二分之一象素,然后并成一路图象进行播出。

  2.3D电视产业如何正常、健康地运营?

  怎样能够保证一定经济的投入下长期把节目做下去?这是3D电视产业首要考虑的问题。目前制作3D电视还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现在3D频道的收益还看不到。而3D频道目前还处于试验状态,但是总局对3D电视的定位,它将来要变成付费频道,而我认为付费频道在中国发展的信心还不是很足,需要相关部门的领导给于大力的支持。

  3D节目的运营,其实电视台是这样的,目前高清让位于标清,3D让位于高标清,因为各个台靠广告收入来支撑。收视率是衡量一个节目是否受欢迎的重要依据,商家在投放广告之前也一定会考虑节目的收视率。3D节目收视率不佳,使得多家电视台对3D电视频道的建立也只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即使频道成立后,目前国内真正能欣赏到3D效果的观众数量微乎其微,“显然不能像其他频道那样商业化运作,否则一定会赔钱”上海文广互动的工作人员表示,因此只能小规模运作,从个别3D电视栏目着手,待各方面条件成熟后再作进一步布署。

  目前国内的制作公司中,面向3D电影制作的较多,从事3D电视节目制作的较少。在专业的3D电视拍摄器材方面,国内还没有实现大规模的量产。三砥文化只是因之前与松下有合作,因而拿到了上海仅有的3台最先进的3D一体摄像机。而想要通过常见的普通摄像机承担起3D拍摄的重任,在实际操作上难度很大。而国内首辆3D转播车也才于刚刚过去的第二十届北京国际广播电视设备展览会上进入业内的视野。

  3.3D电视产业发展过程中需攻破多方难题?

  对于终端而言,目前我国基本处于3D电视“戴眼镜”阶段,第二个阶段是裸眼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全息时代。3D电视要戴眼镜,我觉得用户体验上要稍微差一些,长时间观看对眼健康有所影响,因此我也一直期待裸眼电视推出。虽然目前裸眼3D技术尚未成熟,裸眼3D电视真正进入家庭还需一段时间的努力,但是其生存空间已显现。

  技术标准上,我国3D目前采用的技术是左右眼双拼,目前根据广电总局的定义,3D电视推广初期入户的时候是一个公共免费频道。3D电视试验频道的视频压缩编码是H.264,总码率为16Mbps,这个码率比较高,在初期为了保证视频的质量,使观众能够得到一个较好的质量欣赏,采用相对比较高的码率。今年也有很多好的编码方案出来,包括总局也有,中央电视台也在牵头,研究院、开发院在3D信源编码方面也有一些方案突破。以前的3D编码既能够兼容以前的2G高清也能兼容Side by Side 3D,还有比原来增加更小的带宽产生MVC的算法,最后做到不同层级业务的兼容,带宽的节省,这样可能对将来无论是高清频道的推广还是3D频道的推广,能在传输这块发挥比较大的推动作用。随着3D电视推广的深入,我希望我们国家近期出台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D电视压缩编码标准体系。

  3D电视的观看渠道很少,主要包括大型卖场、各大影院、网络以及家庭。在卖场里,3D电视仅仅能作为选购标准;影院“供货”不持续,且成本较高;网络上的3D受制于网速,不能很流畅地观看;在家庭里,主要是收看刚开播的3D试验频道,并且3D电视的主要内容是自然景色、文艺、体育赛事,缺少电视剧之类的节目。总的来说,3D内容将严重制约着电视产业的发展,也是3D产业发展中的一个瓶颈。

  总局政策上,希望总局能不能给具体的时间表和具体支持,比如办了3D频道,网络落地上能不能给一些政策支持,包括发改委给立项,因为3D电视台台里财力达不到,目前台里从商业模式设计讲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国家能不能给一些扶持。

  参考文献

  [1] 梅剑平.3D电视技术体系与发展规划

  [2] CCBN高峰论坛之未来电视:3D电视的未解难题

  [3] 2011-2015年中国3D电视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4]中国3D电视市场运营格局及投资潜力分析报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57351.html

更多阅读

3D电视:等待捂热的冷板凳

     国内首部3D电视剧耗时三年,耗资亿元。这让刚刚开播的3D电视频道不免面对一锅尴尬的“夹生饭”。  1058个“非常规镜头”,9家世界顶级特效公司,筹备近2年,耗资达2亿,当影坛怪侠徐克在2011年岁末将《龙门飞甲》这部 “全球首部I

红旗路今年有望 3D电视成十二五发展重点 标准有望今年出台

  “十二五”期间,无论政府还是行业协会都将重点鼓励和支持3D电视的发展,今年会有一批行业标准制定出台,使行业发展有据可依。”1月31日,中国电子电视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郝亚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悉,中国电子视像协会日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我国动漫产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所谓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务

声明:《灵芝产业化研究概述 我国3D电视产业发展情况概述》为网友乐活女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