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博士 汉代太学兴衰



   太学是古代的最高学府,从汉武帝立五经博士起,中国有了太学,其后延绵两千多年,其间有兴有衰,对国家和社会有利有弊。在汉代,太学的兴衰,首先表现在数量方面。

  汉代太学有两次大扩招,而这两次大扩招,恰恰都在王朝的中后期。武帝立太学,仅仅置博士弟子五十人,可以说是“皇家学院”级别的。由于太学与朝廷相结合,地位显赫,人数稳步增加。昭帝增至百人,宣帝再加倍,元帝好儒,按照掌握经书的人员数量不限名额扩大,但遇到经费瓶颈,于是定为千人。到成帝时,有人说孔子也有门徒三千,堂堂皇家学院,不能低于孔子,于是扩大名额到三千。但可能还是经费缘故,不久又压缩回千人规模。这一阶段太学的扩张,大体还算正常。到王莽执政,为了扩大自己的支持队伍,打破名额限制,广建学校,征召天下通知各种学问和儒学经典堪为教授者数千人,“为学者筑舍万区”,在长安南郊兴建辟雍,太学规模急剧扩大。这次大扩招,很快随着王莽的覆灭而烟消云散。(《汉书·儒林传》序)

  东汉立国之初就重视太学,明帝时,太学之盛前所未有。史称“济济乎,洋洋乎,盛于永平矣”,连匈奴人也慕名派遣子弟前来就学。安帝时太学衰败,顺帝时为了重振太学,先从基本建设抓起,修建了240栋房屋,达1850间,太学起码在外观上气派多了。从梁太后下诏让高中级官员子弟到太学读书后,太学又活跃起来,游学的学生达到三万人。但是,校舍人数在扩大,而学风却在下滑。扎实读书的越来越少,考证研究的更不多见。“多以浮华相尚,儒者之风概衰矣。”(《后汉书·儒林传》序)

  西汉和东汉太学的两次大扩招,都伴随着硬件的改善,大规模的校舍建设为扩招奠定了基础,人数急剧增加。按道理,规模的扩大和硬件的好转,应该促进质量的提高。但根据历史记录,事与愿违,太学的扩招,带来的是质量的大幅度滑坡。清代学者皮锡瑞撰写《经学历史》,对此深为感慨,说:“是汉儒风之衰,由于经术不重。经术不重,而人才徒侈其众多;实学已衰,而外貌反似乎极盛。于是游谈起太学,而党祸边天下。人之云亡,邦国殄瘁,实自疏章句、尚浮华者启之。观汉之所以盛与所以衰,皆由经学之盛衰为之枢纽。”

  从汉代太学的兴衰来看,规模似乎不起决定作用。西汉武帝到元帝,规模在稳步上升,太学的作用正常。从元帝因经费问题限制名额来看,太学的经费也不怎么宽裕。王莽时期的大扩招到底有多大规模,史书无载,但就王莽的建设规模来看,是很花了些本钱的。不过,这些本钱并未推动学问的发展,也未对王莽新朝提供明显的支持。只有一点是肯定的:后来开创了东汉王朝的刘秀,正是在王莽的大扩招中去了长安读书,专门攻读《尚书》。至于东汉的太学,在明帝时确实非常兴盛,不过,按照史书的记载,皇帝亲到学堂讲授,观看的百姓成千上万,很难说这就能推动学术研究,那种“济济乎,洋洋乎”的场面极有可能是造势而已。

 太学博士 汉代太学兴衰
  国家权力支配学校,学校也会反过来更深入地介入国家权力。所以,东汉后期的太学,基本上不是做学问的地方,而是议论朝政的地方。东汉的太学影响极大,但不是因为学术造成的影响,而是因为党锢之祸造成的影响。两汉的两次大扩招,不但没有推进太学的正常发展,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太学变质的表现。这种古代大学城建设的教训,很值得研究。

  皮锡瑞的感慨中有句话相当重要,他认为所有问题都是源于“经术不重”,所以扩招仅仅显示出表面的兴盛。这里所说的经术,就是现代说的学术。如果不以学术为核心,不把学术摆在首位,那么,盖校舍、招学生都无济于事。那么,即便是太学的正常时期,经术到底如何?西汉时,曾经出现过一部经书的解释达百万言,先后产生的大师达千余人的情况,这算不算“重经术”呢?大概很难算。因为这时的“成果”,是“劝以官禄”刺激出来的,“盖利禄之路然也”,究竟有多少学术价值谁也说不清。看看两汉《儒林传》和各位名人本传就可以发现,真正的儒学发展上作出过历史贡献的,往往都在太学之外的民间。就以东汉为例,学问名家贾逵、赵岐、马融、郑玄、许慎等人,都不是在太学做的学问。他们有的还曾经担任过官职,有的就干脆在民间游学。太学的那些所谓“成果”,能够传世的如凤毛麟角。所以,汉代太学的教训,是“行政化”把利禄待遇问题摆在了首位,导致学术的衰败。最好的情况下,太学也不过是把民间有成就的研究者以官方手段吸引过来,而不可能在太学产生出原创性成果。反过来,太学让学生学什么不学什么,涉及到太多老师的饭碗,于是形成了持久争论,即经今古文之争。跳出这种争论专门进行基础研究的民间学者,反而取得了流传久远、影响巨大的成果。

  太学的盛衰关系到国家的盛衰,其教训也值得企业经营借鉴。首先,不要被规模所迷惑,更不要用规模来争面子。当一个企业经营发生了问题或者出现困境时,简单地加大投入、基建扩张,或者像汉代太学那样争取经费支持扩招,都无助于解决经营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反而有可能把问题掩盖起来。其次,必须明确什么是经营宗旨,当太学把学术追求撇开而以利禄诱导时,经营方向的扭曲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作为企业,要定位清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再次,投入并不一定产生正面效益,反而有可能造成制约后续行为的沉没成本。汉代的学术成果,如果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就会发现,太学几乎无法同民间私学相比。但如果比较方法不对,单纯看经书的解释数量和所谓大师人数,太学可能会遥遥领先。只有把这些问题考虑透彻了,才有可能选择适当的行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60278.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一好哥们考上清华博士对我的冲击 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

写的很诚恳,惊醒梦中人,呵呵。原文地址:一好哥们考上清华博士对我的冲击作者: optimistic飞信上一好哥们考上清华博士,我除了恭喜他外,更多是对他坚持不懈的敬佩。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又有多年省公司、集团公司工作经验,这次又几经波折考上

莽山蛇博士陈远辉与“烙铁头” 最大的莽山烙铁头蛇

在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莽山国家森林公园有一个非常稀有珍贵的蛇种—烙铁头,它的发现者是远近闻名的蛇博士陈远辉。前几天,我陪北京的客人去莽山游览,见到了他并参观了他的博物馆。烙铁头蛇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目前全球仅在莽山自然保

留美博士翟田田其人其事 留美博士被父砍死

留美博士翟田田其人其事 “翟田田事件”引发国人热切关,翟甜甜的父母更是忧心如焚。据报道,5月25日,翟田田的父亲翟泰山找到外交部寻求帮助,希望通过官方途径了解翟田田目前的情况。5月24日到北京求助的,25日向外交部领事司提交书面材料

声明:《太学博士 汉代太学兴衰》为网友你如热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