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许可:如何管好一个馒头?



     去年4月1日,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启动实施“食品加工小作坊许可证管理制度”,并在有关“红头文件”中明确表示,要对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实施加工许可管理。近日,这一文件在执行14个月后,被甘肃省政府法制办叫停。它留下的口碑剪影,并不亮丽:在扩权冲动下,审批的触角延伸,过度泛滥,最终受伤的,是遍布街头的小作坊经营者。“馒头许可”是乱审批乱作为,不停不行。只是在对此文件叫停叫好的同时,恐怕还得直面一个问题:馒头不管不行。

  谭小芳老师认为,也许,“卖馒头许可”不乏政策善意:在食品安全千疮百孔的当下,小作坊式生产,因进入门槛极低,管束路径单一,游弋于监管盲区,俨然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实施“卖馒头许可”,或意在抬高准入门槛,将监管端口下移,增强治理的有序性。可问题是,有了行政许可,就能为监管补漏吗?众所周知,审批程序的繁琐,易造成行政效能的低下。更何况,审批的附生弊端,就是滥立收费名目,扩充寻租空间。那么,“卖馒头许可”,不但会让贩夫走卒忍奔走之苦,还可能挤占他们的生存余地。

  “卖馒头许可”,并非监管补丁,充其量是无序扩权。它含混了审批“鞭长可及”的边界,也难以替代市场的淘汰机制、调节作用,只会损伤市场肌理。小作坊生产,固然缺乏安全屏障,可“以证代管”,终属惰政;填补安全缝隙,还需监管的缜密到位和技术提升,如卫生抽检、鼓励坊间监督等。

  其实,在食品领域,国家法律已在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环节设定了三项行政许可,“加工食品许可”并非其外延,只是画蛇添足式的创设。我国行政许可法明文规定,任何规范性的文件都不可设定行政许可。而“卖馒头许可”,缺少上位法依据,不异于“赘肉”一块。

  审批之手乱伸,让“证治”乱象丛生,“卖馒头许可证”只是其缩影。早些时候,公益搜救队下水打捞溺水者,却被“打捞许可证”拦在门外,就让杂草一般的“证”成众矢之的。曾有网民发帖《中国人一生需要多少个证书?》,列举我们一生需办证件,如家庭婚姻类的、身份类的、学习工作类的等,总计多达80余种,不少人戏称我们是进入了“纸器时代”。

  许可证的“野蛮生长”备受诟病。审批的“超重”混淆了公私域,也模糊了市场自由与行政监管的界限。故而,减少不必要审批已成政府“效能风暴”的重点指向。当审批回到“非必需,则不设”的准线,治理才不至于坠入“许可证窠臼”,僵化不堪。审批“瘦身”,才能激活市场活力;也只有放权,才能避免资本“拖着脚镣前行”,让权利酣畅地喘息和舒展。

  当初为什么要有这个许可呢?质监局的解释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加强食品监管,有效地治理小作坊脏乱差的现状。就实施情况看,一年来只有500多家小作坊自觉申领了这个行政许可证,屈屈的500家和遍布街头巷尾的各种食品加工点儿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啊。办证的和没办证的都在一块儿做买卖,许可和未许可还有什么区别呢?换句话说,官方所谓的“食品监管”,只是监管了一部分而已。而且有一点,我一直没想明白,只要我发了证,所有生产场所、生产人员都记录在案,食品就从此一劳永逸地安全了吗?这是为了“加强”监管,还是为了“方便”监管呢?以“证”代“管”,这明摆着偷懒嘛。

  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两年前,我说过河南郑州“馒头办”打架的事儿,“馒头办”就是负责给卖馒头办证的,每个证收费1100元,无证罚款3000元到2万元不等。有一天,一家馒头铺违规了,市里面的馒头办和区里面的馒头办争着、抢着罚款,互不相让,上演了当代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馒头许可:如何管好一个馒头?
  甘肃馒头许可证,一个能卖多少钱我没查着,但能查着的是刚开始推行就怨声、骂声一片,可政府还是非常顽强的坚持了14个月,有网友怀疑办证的初衷,不是为了监管,而是为了挣钱。第一,这种证不合法,“加工食品行政许可”,在任何一条现行法律中,找不到法律依据。第二,这种证不合理,馒头都管,管得也太宽了吧?每一个行政许可都附带着审批行为,而每一个审批行为又都附带着收费。500家食品加工小作坊,万一出现什么违规收费的事儿,可就肥了部门利益了。那么现如今,为什么馒头许可又被叫停了呢?因为甘肃省政府开展了“行政风暴行动”,清理、减少、调整80%以上部门行政审批的事项,俗称“减肥”。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为什么中国办证多如牛毛、行政审批无处不在呢,作者打了一个比方,咱家里的衣服啊、鞋子啊、被子啊这些生活必需品,日子过久了懒得收拾,东西就会越积越多,同样的道理,行政机构臃肿、手续繁杂也是一种“懒政”的表现。不同的是,不收拾衣服是你个人的习惯,滥设行政审批可就是滥用职权了。

  一般都什么时候用到行政审批呢?市场失灵的时候,社会自律不足的时候,才要加强管理,而所谓的管理,不仅仅是办个“许可证”就够了。看看现在这些乱七八糟的名头,“打捞许可证”“玉米砍伐证”,“管理”的权力被极度地异化和放大,用温总理的话说,就是政府管了太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儿,当务之急不是想要去管什么,应该先理清楚怎么样合法地“管”。

  其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也喊了很多年了,但效果一直欠佳,消减,膨胀,再消减,再膨胀,里面撇不清的部门利益。希望甘肃这次的风暴行动不是偶一为之的即兴之作,可以长期刮下去。另外有一点要格外强调,否定地方政府部门乱设行政许可,并不是否定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两码事儿啊。“馒头许可证”可以停,但食品加工作坊的监管绝对不能松!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事故让人触目惊心。如果道德完善,那可以借助道德约束的力量来防范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就像西方一些百年小店一样,很多时候靠的是一种良心,是一种诚信,根本不需要外部的力量来“叨扰”。一旦道德无力,就需行政有力。从“馒头许可”暴露出来的问题来看,相关方面可能只是“以证代管”,缴钱领证,领证完事。要么是无人去管,要么是“以证代管”,痛莫过于此。而这,能够维系一个安全的食品局面吗?

  谭小芳老师认为,公众不能容忍行政乱作为,也不能容忍行政不作为。最让人堵得慌的是,“馒头许可”叫不叫停,与老百姓能否吃上放心馒头关系不大。加强对馒头等身边食品的监管,让公众身在一个安全的“食品绿岛”中,这是民心所向,也是权力职责所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60300.html

更多阅读

太史公自序 第1节:如何管好电话销售团队 自序

系列专题:《电话团队管理第一书:如何管好电话销售团队》  自 序  近年来,电话营销以"高效、便捷、低成本"的优势成为现代销售的主流模式之一。但在目前急功近利气氛空前浓厚的电话销售行业,一股浮躁的气息正在扼杀很多基础并没有夯

声明:《馒头许可:如何管好一个馒头?》为网友不流氓不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