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说事儿 拿电影说事儿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看过书前“名家评介”中几位名人的说法,感觉台湾作家张铁志的话最恰当,一针见血。他说:电影多半只是作者沈旭晖的一个引子,而不是关注焦点。他更着重于讨论影片所涉及的政治历史背景,而很少讨论创作者的理念……

  “不爱江山爱美人”原来是假的

  在2011年的奥斯卡上,《国王的演讲》擒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成为最大的赢家。但本书作者沈旭晖从中看出的和我们看到的则不同。最主要的不同,是关于那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爱德华八世。作者以为:流传已久的爱德华八世为了迎娶美国离婚妇人,拒绝向圣公会妥协,而放弃王位的传说,是“20世纪最成功的政治化妆之一”。他说,如果“宗教压力”能使国王退位,那就说明圣公会对婚姻的态度应该是极其严谨的。但是,当年圣公会和罗马教廷决裂,正是为了方便色情狂亨利八世不断再娶。而查尔斯王储与黛安娜王妃离婚后,娶了前夫还健在的卡米拉(莫非王储可以娶寡妇却不能娶离婚的)。虽然坎特伯雷大主教拒绝为他们主持婚礼,而且警告卡米拉不能成为王后,但起码没有剥夺查尔斯王储作为未来国王的身份。

  既然不是因为宗教压力,那爱德华八世又为什么退位呢?作者说:史家越来越确定爱德华八世当王储时流露的亲德倾向,才是他被逼退位的主因。爱德华八世参加过一战,对德军的英勇有恐惧、对苏联军队也有恐惧。两相权衡之后,他决定用姑息希特勒来对付斯大林,这是他亲口对外国大使说的。此外,爱德华八世还是个种族主义者,他不但对自己统治下的不同种族表现出歧视,对希特勒的作为也表示了钦佩。还有,爱德华八世家族的王位继承自德意志汉诺威,王室中,比如爱德华八世的父亲乔治五世,一直努力与德国划清界限。为了避免来自德国这个事实成为英国人攻击王室的口实,他把名字都改成了温莎,使家族整体“去德国化”。因此,爱德华八世一亲德,王室便开始担心。还有更重要的,爱德华八世的情人,来自美国的辛普森夫人被怀疑是间谍,她的第一任丈夫是美国军官、第二任丈夫是船业大亨。另外,希特勒的外交部长、阿根廷的外交官、墨索里尼的秘书等,据说都是她的情人。这样的背景无疑会使英国人紧张。而爱德华八世在位的一年时间里,好些情报无缘无故被德国截获,虽然没有被公开报道,但从解密文件可见,矛头都指向辛普森夫人。

  因此作者说,“事情恶化至此,爱德华八世的母亲玛丽王后、首相鲍伯、主战领袖丘吉尔、乔治六世的妻子伊莉莎白等不同势力才结合,共同撰写了‘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剧本,逼爱德华八世退位。” 需要说一下伊莉莎白为什么恨德国人,原因是:他的两个兄弟在一战时与德国交战,一死一伤。

  黄飞鸿之死

  李连杰主演的《霍元甲》刚上映时,因为与史实差距较大,将霍家演绎得家破人亡,引得当代霍家人极其不满,要打官司。本书作者由此引出一段话:其实霍元甲、马永贞、黄飞鸿一类今日家喻户晓的近代武林人物……多已成为香港电视剧和电影中,同一公式的浪漫滥觞。若一律历史还原,不但大煞风景……免不了历史重构后没完没了的争议。

  由霍元甲开说,主要说的是黄飞鸿。作者在黄飞鸿身上挖出的是黄与孙中山的关系。黄飞鸿原来曾是地方军队里的低级武官,后来辞职开宝芝林,然后一面做医药生意,一面担任民团和民军的教练。1912年,广州商人成立了广州商团,还建立了自卫武装,和军阀陈炯明结盟,希望以商团、军阀、民军的联盟控制广东。他们对孙中山完全不信任,认为他没有经济头脑和管理能力。可广州恰恰是孙中山当时剩下的惟一地盘。两方面的矛盾于是越来越深,1924年终于开仗。当时,广东商人一致罢市,孙中山的部下还炮打了商团总部。作者说,尽管没有资料证明黄飞鸿担任教练的民团参与了战斗,但事实是:宝芝林在这时被完全烧毁了。结果第二年黄飞鸿被活活气死,所以他不可能像电影杜撰的那样支持革命党。而电影里也从没表现过他是怎样去世的,因为不好说。

  蜡像馆干什么用

  最近看新闻,有骗子用他与李嘉诚等名人蜡像的合影来行骗,居然一骗一个准。这条新闻,直接指出了蜡像馆的功能与作用。在前言中,作者这样写道:蜡像馆除了靠合影吸引观众,还曾经存在两大政治功能:饰演古代传媒,以及复制对革命的恐惧。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对于蜡像馆的解读完全超脱了电影《恐怖蜡像馆》,将现实中蜡像馆的前世今生一一道来,趣味十足。

  据作者介绍,蜡像制作原本是欧洲宫廷里的玩意,直到19世纪初,为法国宫廷服务的杜莎夫人移居到英国,在贝克街(福尔摩斯也住那里)设立了蜡像馆,至此,蜡像才完全流入民间。

  当年,没有电影、电视、相机、网络,老百姓了解上层社会,认识政治人物和事件,靠的只有报纸和蜡像。所以蜡像馆开分馆,并非纯粹的商业行为,也有信息普及化的意义。因为这个功用,所以当年的蜡像馆里不像现在一样以明星居多,它主要展览的是历史事件。因为蜡像经常要更换,所以蜡像展览的期限和位置,代表了政治人气的指数。作者因此指出:像电影《恐怖蜡像馆》里制作的平民活死人蜡像,在现实社会里其实是没有价值的,那就像香港报纸不会报道普通人的衣食住行一样。

  蜡像馆的另一个政治功能——复制对革命的恐惧,源于19世纪的革命。1848年是欧洲的革命年,很多王室被推翻,而杜莎夫人的蜡像馆,是将大革命的恐怖画面、贵族死亡的场面复制给英国国民看,警告他们,不要步邻国后尘哦。

  眼下呢,蜡像馆的传播信息及恐吓两种功能已基本消失,似乎只剩下合影这一项用途了。

 赵本山说事儿 拿电影说事儿
  最后说说作者沈旭晖。他1978年生人,看勒口上的照片,头顶黄色长发,有点像蛊惑仔的打扮,却是耶鲁的学士、硕士,牛津大学的博士。是“人不可貌相”的最好例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60739.html

更多阅读

赵本山、范伟、高秀敏小品《有钱了》台词 赵本山高秀敏有钱了

视频在线观看地址:http://zhaobenshan.xiaopin5.com/43.html。 赵本山:有人发财靠劳动,有人发财靠对缝,有人发财靠撒谎,有人发财靠玩命,我发财啥劲不费,就靠俩字儿,做梦!老高婆子,拿安眠药!高秀敏:哎,拿啥?赵:安眠药啊!高:我说你刚睡醒你还睡,你想冬眠

小崔说事:赵本山与宋丹丹“离婚”了

崔永元:各位朋友,欢迎收看“小崔说事”。今天我要说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4日发布了首部《社会心态蓝皮书》,该书指出,从总体上看,当代国人的状态显得生机盎然、活力四射、丰富多彩、昂扬向上。用老百姓自己的话说,这种生活变化就是:生活更加

姜昆说赵本山要为二人转涉黄负责是啥意思 赵本山涉黄

二人转一直是个很敏感的话题。虽然赵本山已经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说到二人转,还是有太多的岐意。就连姜昆也显得很无奈,所以才在发言中提到,“之前有人做过一个调查,在网络搜索中搜索二人转,甚至有5800多条都跟黄色有关。很显然,二人转需

赵本山、王小利小品《捐助》小品台词 王小利小品捐助

小品《捐助》高清在线观看:http://zhaobenshan.xiaopin5.com/31.html赵(赵本山,以下简称赵):亲家,咋的?这会溜到家门口等着了呢?亲家(王小利):这不着急吗?等着你给我取钱去了吗。咋的?你取回来了吗?我那一万五。赵:明天取,哎呀,今天办了一件比给你取

声明:《赵本山说事儿 拿电影说事儿》为网友乘者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