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船业:逆势发展



     在中国民营造船业普遍面临考验的寒冬中,主业为造船的扬子江船业集团,是少有的平稳发展、远离寒冬的国内造船企业。

  总部设在江苏的扬子江船业,早在2007年4月就在新加坡证交所主板上市,是首家在新加坡上市的大陆造船企业,现时已成为当地重要“龙筹股”之一。

  如今其总资产475亿元,是江苏造船业的龙头老大。去年交船71条,实现销售收入345亿元。它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整个江苏乃至全国民营造船业的神经。

 扬子江船业:逆势发展
  提前预测寒冬到来

  早在2009年时,扬子江船业董事长任元林就预测:“造船业最冷的时候还没有到来,衰退还会深化。”

  任元林当时认为,船厂船运公司整体上还没有出现大面积破产关闭的情况,造船业的整体产能也没有出现大幅收缩和缩减,所以这个行业最坏的时候还没有到来。

  这一判断在现在看来有足够的预见性。当时任元林对行业的发展这样分析:“我当然不悲观,这轮造船业大洗牌,将有不少于40%的航运公司和船厂将在重组和兼并中消失,但最终会涌现出一些更加壮大、更有活力的船厂和航运公司来。”

  扬子江船业2009年首季盈利同比大幅增长30%,达到人民币4.83亿元。同期公司共交付6艘船,营业收入增长23%。到3月底,公司账面留存的净现金额达到37亿元。

  任元林说,扬子江船业在这轮危机发生之前,早就做了很多准备。比如,在订单结构方面,有2年交货期合同,也有部分是4-5年的交货期合同;在选择客户方面,公司并不追求非常高的利润,但重视客户的信誉度,包括对方有没有租船合约等;盈利能力方面,公司始终坚持“20+20”的收款模式,即20%的预付款和20%的银行保证金,因而未发生任何撤单现象。

  在他预测行业前景不妙这话一年以后,2010年9月8日,扬子江船业的存托凭证(TDR)在台湾证交所挂牌,成为两岸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后,首家赴台上市的大陆企业。上市当天,股价便一路攀升至涨停价20.1新台币。

  这不仅仅是任元林对市场的准确判断,也是任元林对扬子江船业自身信心的体现。扬子江船业就将在这轮调整之后,变得更加壮大、更有活力。

  危机下的契机

  在2009年经济危机蔓延之刻,虽然扬子江船业没有新的订单,但是当年仅在第一季度,扬子江仍然有149艘船的订单,合同金额为67亿美元,够他们干到2012年。

  任元林同时争取在《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及其相应的八大措施中“得到真正支持”。同时,还要争取积极开发新产品,为下一轮市场复苏做好前期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船舶工业的振兴规划,将扬子江船业列入重点支持企业,而江苏全省上百家民营造船企业中,只有3家被列入名单。

  任元林说,公司也将利用此次行业洗牌的机遇,积极开发新的业务领域,如修船和拆船业务等。他说:“造船好像生孩子,修船就如开医院,拆船好比办殡葬。有了这些业务,我们就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他甚至表示,在市场过度低迷时,还可以联合银行或船运公司,低价收购现有船厂的弃船,就如房地产开发商收购烂尾楼一样,待到经济复苏时,会赢得更多利润。

  在市场低迷的2007年底,中国远洋集团一口气向扬子江订购了20艘集装箱货船,每条货船的造价是5亿元人民币,合计是100亿元。这是中国最大的一次造船订单,也为扬子江增添了另一个第一。任元林透露,“如果当时我们接下希腊、意大利的散装货船订单,每艘船虽可多赚1000万元的利润,不过好在没接,否则将面对账目难收的问题。”

  与此同时,扬子江也投资扩充产能,兴建一条5万吨造船生产线,把发展重心从东南亚转向欧洲市场,承接东欧国家(如波兰)因争取进入欧盟,造船业走下坡而流失的多项订单。从2002年起,扬子江开始快速增长,短短几年就从刚开始私营化的1亿元人民币年销售额和100多万人民币利润,增长到2005年10亿元人民币销售额、1.5亿元人民币的利润。

  2007年,全球陷入金融危机,严重影响造船业的展望,如中远集团等都面临着一些客户破产或取消订单的局面。

  而在危机中,任元林看到了商机,看好现在是扬子江上位、增进排名的大好机会。任元林说:“扬子江是50多年的老厂,1987年和1997年两次危机,都为我们带来机遇,1987年的危机使我们从国内市场扩展到东南亚,1997年的危机则让我们进一步扩展到欧洲。”

  而他的策略,就是收购。扬子江收购他人的意愿其实由来已久。任元林表示,在2004-2005年原本有一个很好的计划,收购中国江洋船厂,但合作伙伴没找好,收购不成,成了一个遗憾。

  任元林认为,当造船厂出现危机,被银行拍卖时才是收购时机。一场风暴短期会把差的淘汰、好的留下。

  注重自主设计

  长期看来,任元林认为中国造船业的前景展望良好。“造船所需的要素,中国都有。越南、印度永远比不上中国,日本会被中国超越,不过韩国技术比我们先进20年,要超越韩国很难。但中国有强大的直接需求、比较好的劳动力、庞大资金、国家的实力等四个造船要素。长期来说,中国会成为造船大国。”

  在造船业中,设计是很重要的一环。如果船的设计独特、到位,能在造船中少走不少弯路。任元林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2008年,他投资3500万元购买了上海恒高船舶设计公司的60%的股权,又花1亿元在上海外高桥购买了一幢设计大楼,提供给设计人员专心从事开发设计,结束了公司长期以来依靠外部力量进行船舶设计的历史,公司也成为我国首家并购设计公司的造船厂。

  拥有自己的设计公司,不仅可以实现生产效率最大化,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任元林说,一般的造船厂都是委托国际或国内船舶设计单位进行前期开发设计,设计版权不属于自己。

  而扬子江利用设计公司地处上海的优势,不断吸纳优秀船舶设计人员加盟,在提高企业自主开发能力上下工夫,开发出属于自己版权的船型,打造企业自主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此前,任元林曾观察到,有些地方正在大量建设造船厂,“我认为,这些地方大可不必再重复建设,因为,目前我国的造船产能完全释放的话,全球的船交给中国可能都能造完了,况且,如果想进入造船业,也可以过一段时间去收购造船厂,这可能比重新建要便宜得多。”

  任元林说,扬子江船业的船东均为国际国内一流的大船东,造船或融资困难的现象可能性会小些。这也是扬子江船业能够远离造船业寒冬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1年6月,扬子江就成功接到美国订购25艘大型货柜船的订单,每艘船的造价是1亿美元。单是去年,扬子江运交的大小船舶多达62艘,以载重吨位来说,名列中国造船厂的前五名,继续是民营造船厂的No.1。

  任元林表示,扬子江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新元素,加大研发能力,实现三个20%的经济效益:一是每艘货柜船能多运载20%集装箱;二是每艘船能节省20%耗油量;三是每艘船能减少20%排炭量。

  扬子江的未来5年大计之一是进一步加快业务多元化,在2015年先把造船业务在营业总收入的百分比降低至6成,拆船和海洋工程的业务提高到各占2成,其中拆船业务不久将可居中国前三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60891.html

更多阅读

经销商发展阶段 一位经销商的逆势发展之路

     白酒经过多年的发展,对新品牌形成了坚固的市场壁垒。在当前白酒市场整体下行的情况下,新的白酒品牌要想开拓市场非常不易,对于一些没有知名度的品牌,更是寸步难行。  但不管什么时候,总有人可以创造奇迹。今年年初,在福建长期

白酒营销:逆势与借势

     对于企业来说,优秀的产品品质是制胜根本,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放眼国内乃至全球,不缺好产品,但却极少产品能做成功,根本原因是缺少科学的营销策略。  任何产品要实现突围,都需要密切关注两个走势:一是市场整体的消费氛围,二

北美上市企业扩张之道:逆势融资战略先行

北美上市企业逆势融资扩张之道:逆势融资、战略先行  ----上海天泽源投资解析普联软件逆势融资战略布局 引言 普联软件,是一家典型的中小民营企业,北美上市前一年利润不到人民币2000万元。其在金融危机中逆势启航,2008年9月登陆北美纳

光动能电波表 台湾全家便利商店:逆势投资 储存动能

 经济不景气,企业紧缩投资,全家便利商店却决定“逆势加码”、扩大投资策略。    全家便利商店今年适逢20周年,董事长潘进丁表示,今年以来大环境不佳,连锁通路业正积极因应冲击,处于“转大人”阶段的全家,将大举投注资本支出,改装店铺、

声明:《扬子江船业:逆势发展》为网友兂情尐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