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慎行 门店连锁,小微茶企须慎行



     日前应邀陪同《销售与市场》杂志苏丹副主编一行考察福建茶叶企业,我们发现福建茶企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走在全国的行业前列,网络营销、无店营销、跨业渠道营销等新型茶企都取得不凡的业绩,虽然目前茶叶市场上的主流依然是外贸茶企占据老大位置,其次是传统的连锁经营茶企业颇具规模,但连锁经营茶企的门店销售始终难以突破关系营销的瓶颈,导致这类企业的经营风险与规模几乎成正比。也许茶企开店是门槛较低的渠道之一,造成许多茶企往门店经营方面去拥挤这个独木桥。

 于慎行 门店连锁,小微茶企须慎行
  从市场情况来看,茶叶店的经营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茶叶店的规模越来越大,装修越来越豪华,而茶叶店的销售手段却很单一,老板的人际关系和店长的人际关系是销售业绩的关键。不少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夫妻店式的小茶叶店因为成本低,不需要太多的人际关系就能支撑门店的正常运营,而茶企开的连锁店因为数量多,且在一个城市有多家门店,造成关系客户的数量不足以支撑各门店的业绩,导致许多茶企的门店处于负盈利状态。茶企开店不赚钱却又不断地开出新店,业内人士都清楚这是由于一些茶企试图通过门店数量来形成企业的“规模",进而向“上市"冲刺的手段,这就形成资本市场诱惑下的行业怪象。

  我们在茶叶产区走访中发现,一些刚起步的小微茶企,也把目标盯在连锁门店上,一家一家地艰难扩张着。为了支撑起一个门店,茶企就得开发出数十款甚至上百款产品,原料、包装、库存等投入也就随之增大,门店一开张,运营成本的压力也就随之而来。一些小微茶企认为“人家大点的茶企能开那么多店,就一定有利可图,否则别人也不会那么做",小微茶企只要熬过前期的艰难就有美好未来,实际上正因为这种并不客观的想法,使许多小微茶企开店不久后就关门倒闭。

  中国有七万茶企之众,这也反映了茶人们“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心态,模仿与抄袭就成为茶人们不假思索的选择。实际上,中国茶叶行业更需要的是合作与兼并,小微企业只有合作了才能做大。所以有人说,要改变中国茶企,首先要改变茶老板的心态,这就使得外人无策可施。

  在武夷山我们认识了南苑茶叶公司的老板程丽珍,说是一家茶叶公司吧,她的公司规模显得很小,一个门店加一本执照就是一家公司,这样的小微企业在各茶叶产区有不少。许多这样的小微企业都在谋划着开更多的茶叶店,最终也就走上一条无法停歇的不归路。而南苑茶叶公司值得一提的就在于老板的心态,见到茶叶界人士时,老板程丽珍总是出口就谈“合作"。程丽珍原先是一家公立医院的护士,由于武夷山的旅游业让茶叶行业红火起来,程丽珍不满足于上班族的一点工资,也就下海做起了茶叶公司。和所有茶老板一样,程丽珍也从门店销售入手,也曾想开第二家店、第三家店,但几年来的经历让她比别人更早明白了,做好一家公司不能光靠自己去开店,也不能走寻找加盟商的门路,因而那样也意味着资金的不断陷入会造成经营压力。经历了两年的门店销售与关系营销之后,她发现了合作才能生存和发展,于是她主动找一些连锁经营上规模的茶叶公司,以最好的质量和极低的价格做这些企业的上游供应商,她的精明还在于她把利润让够给合作方,她给连锁经营企业的原料价格可以低到只赚取一些手续费,一些采购她的茶叶的企业也觉得根本不好意思去讨价还价,一番努力后,她成为多家连锁经营企业和网商企业的供应商,散茶批发使她的公司业绩有了很好的保证。

对于许许多多的小微茶企来说,选择做“鸡头"还是做“凤尾",从程丽珍的经历来看,合作无疑是小微茶企的明智选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61109.html

更多阅读

门店销售技巧培训ppt 茶企门店需要怎样的销售技巧

清雅源茗茶、理想好茶、大家茗茶、泉岩茗茶等众多知名茶企把《茶叶应该这样卖》(中国茶叶销售实战培训第一书)定为门店培训教材,安溪铁观音集团培训部向店长推荐此书,这个现象背后揭示的是什么呢?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适合市场上关于

铜陵创业创富大赛 创富大赛助小微企业主圆梦

     让创富梦想再进一步!  由邮储银行搭台,小微企业主“唱戏”的“创富先锋——201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创富大赛”(以下简称“创富大赛”)激战正酣。  北京平谷区大桃种植户张书兰是2011年邮储银行创富大赛的获奖选手,她说,“2011

民生银行小微企业网银 民生银行小微战略“渐入佳境”

     截至2013年9月末民生银行小微贷款余额突破4000亿元,5年来累计发放小微贷款1.2万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日前宣布,截至2013年9月末,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4000亿元,达到4040亿元,5年来累计发放小微贷款1.2万亿元,小微企业客户达

声明:《于慎行 门店连锁,小微茶企须慎行》为网友骨里的傲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