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破垄断 引入民资不代表打破垄断

 中国打破垄断 引入民资不代表打破垄断


     国际市场油价上涨,我们的油价跟着上涨;而当国际市场的油价下跌,我们的油价并不下跌。油价存在某种向下的黏性,为什么?这正如你走进某个大银行的柜台,明明有六个窗口,偏偏人家只开三个,就让你等着。这又为什么?这种不把消费者当回事的情形还可以在其他领域随处见到,比如电力、高速公路、邮政等等。而如果把大家的这些不满汇总起来,可以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这些行业都存在明显的垄断性,并且都存在少数占优势地位的大型国有垄断企业。自然而然地,对这些行业的改革呼声也就高了。呼吁的一个直接效果就是,这些行业终于向民营资本开放,试图通过引入民营资本来改善这些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并增进社会福利。

  不过这个社会呼声很高的举措我琢磨来琢磨去,也没琢磨明白。民营资本引入的效果真的会好吗?首先来讲,民营资本如何引入?一种方式是让民营资本参股原先的国有垄断企业,相当于原先的国企把一部分股权卖给民间资本。对于庞大的国企规模来说,民营资本即便进入,如果进入的量小,也不过是小小的一个股东,和股市上的散户没有差别。如果说这就叫进入,实际上当这些国有垄断企业上市的时候,就已经实现了。向社会发行股票,不就是吸收民间资本么?只不过发行的股份数有限,使得这些企业的盈利只能被少数购买了股票的股民分享。再加上这些公司的分红也不多,所以看似红火的热门行业热门企业,给股民带来的回报并不多。这种法子无法起到改革的作用。

  第一个法子不行,我们换一个法子。行业进入门槛降低,对民营资本开放。这样一来,中石油可以开采油田,我也可以去开采。中农工建可以开银行,我也可以去开。我还可以在高速公路的边上修一条高速公路;在电厂的附近建一座新的电厂……诸如此类。这样说下去靠谱吗?且不说优质的资源都已经被大企业尽收囊中,即便是你想进入,也缺乏足够多的资本和在位的大企业抗衡。民间资本看似庞大,但毕竟是散沙,聚合起来非常困难。即便能够聚合,这个聚合的过程漫长,已经错失了最佳的投资机会了。所以,让民间资本进入,也不过能进入部分行业的部分产业链而已。比如对石油石化行业,加油站可以投资;部分炼油厂可以投资,但让民间资本重新建立一个类似中石油或者中石化的企业,恐怕也是纸上谈兵吧。好。假定民间资本真的短期内可以再造一个中石油,是不是能够改善社会福利?我可以明确的说,不可能。新的石油公司不得不高薪挖人吧,那么这个行业的人工会迅速上涨,要知道这个行业的人工原本就挺高的了;大量的初始投资被投入,急于回本吧,就得保持一个较高的边际利润率,油价也不会下降太多,或者根本就不会下降。如此这般,结果呢?这个行业多一家企业,并不会改变社会福利。

  更何况大家所不满的行业中,许多行业都是带垄断性质的,难以采取竞争政策,这是行业特点决定的。那么这些行业的特点是什么?都属于网络型行业。类似银行、电力、电信、公路等等都属于网络型企业,有共同的经济学上的特征,那就是存在网络的外部性。一旦网络铺设完成,那么随着用户的增加,用户的使用所得效用也会随之增加。这个道理很简单,网络就放在那儿,在一定的范围内,用的人越多,网络利用效率也就越高,人均使用成本也就越低。所以当电话很少人使用的时候,电信公司就会通过初装费来弥补网络利用率的不足之损失。而当电话使用的人多了以后,电信公司就可以获利,从而可以取消初装费。因此,一个网络型企业只要先期完成网络安装,就相当于建立了一个安装基础,那么用户聚集越多,对企业和用户都更划算。因此,网络型行业都会出现赢者通吃的现象,也就是都会出现垄断的现象。

  网络型行业在初级教科书上也被称作自然垄断企业,即平均成本会持续递减,即具有规模经济的特征。在一定区域内,单个企业凭借这一特征足以称霸整个区域的市场。比如一条高速公路足以涵盖该公路的辐射范围。假如你在其旁边再修一条高速路,看似促进竞争,其实两条路都可能无法实现规模经济,从而都出现亏损,从而没人愿意修第二条。因为这种竞争的结果反而导致资源更浪费。所以,即便是把整个国有大型垄断企业卖给民营资本,也无法改变垄断的事实,也就无法增进社会福利。更何况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反而会大幅度降低社会福利。

  所以,引入民营资本不可能打破垄断,改进社会福利。要试图改进这些行业资源配置效率,核心问题还是如何有效地反垄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62441.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中国百名书画家排名不分先后 临沂书画家排名

原文地址:中国百名书画家[排名不分先后]作者:朱鹏飞书法启功(1912——2005),字元白,也作元伯,北京市人。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满族,爱新觉罗氏,是清世宗(雍正)的第五子和亲王弘昼的第

转载 桑弘羊之问----中国两千年走不出的怪圈 桑弘羊变法

原文地址:桑弘羊之问----中国两千年走不出的怪圈作者:卢腾的天空公元前八十一年,大汉的朝堂上发生了一场划时代的辩论,辩论的一方是【大汉第一经济学家兼农业部部长】桑弘羊及农业部官员,另一方是全国顶尖的贤能多学之士。辩题是国企是否

声明:《中国打破垄断 引入民资不代表打破垄断》为网友趣途无百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