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案例与实务指引》(22)



     实施企业管理诊断,企业经营战略以及影响企业战略达成的要素是核心内容。诊断过程要始终围绕这个核心,突出企业利用机会和威胁,评价现在和未来的环境,用优势和劣势评价企业现状,进而选择和确定企业的总体、长远目标,制订和抉择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即经营战略的能力和程度。

1.企业管理诊断的内容

企业管理诊断按诊断的内容可分为基础诊断、综合诊断、部门诊断及专项诊断。其中,基础诊断包括管理活动诊断及作业活动诊断;综合诊断包括营利能力诊断、稳定能力诊断、活动力诊断、成长力诊断以及生产能力诊断;部门诊断包括针对各部门的业务规划、执行能力以及员工士气、团队精神等各方面因素的诊断分析,以判断各部门业务绩效的好坏;专项诊断是针对企业的专案计划或投资,予以研究分析及判断是否具有经济效益,以决定该计划或投资是否执行或停止所进行的诊断。

 《全面预算管理:案例与实务指引》(22)
按诊断项目划分,企业管理诊断包括企业文化现状诊断、战略管理现状诊断、组织管理现状诊断、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诊断、业务流程管理现状诊断、员工职场感受诊断、企业员工满意度调研诊断以及管理者管理风格诊断等。

2.企业管理诊断的基本框架

企业管理诊断模式以实现企业目的和目标为核心内容,达到或促进企业解决管理和经营问题,识别和抓住机遇,加强学习与成长和实施变革。为此,其框架思路应突出如下主要内容。

(1)解析诊断企业目前整体状况

诊断企业目前状况是实施管理诊断的前提,它包括被诊断企业的背景、基本情况、经营理念、业务环境、经营环境以及核心业务状况等。

(2)确立管理诊断的内容

在对被诊断企业进行充分、客观的剖析后,应盘点取得的综合信息,明确拟定诊断内容和整体框架,以便卓有成效地开展全面管理诊断活动。

(3)确定诊断要素衡量标准

诊断要素衡量标准,是预算管理诊断成功的关键。评价被诊断企业管理是否科学、有效,是否能够达成经营战略的实现,关键是要确定企业相关管理要素是否科学、合理,发现企业当前最迫切、最需要的改进,这就要求在实施管理诊断前寻找、确定促进企业经营战略达成的管理要素评价标准。

(4)提出管理诊断改善建议

依据管理诊断结论涉及影响企业战略达成因素,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改善建议,促进被诊断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63114.html

更多阅读

《全面预算管理:案例与实务指引》(27)

     预算管理诊断是一项专项诊断,是针对企业预算目标、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等活动,利用会计、统计、经营管理等资料,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现状,揭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帮助指导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科学管

《全面预算管理:案例与实务指引》(22)

     实施企业管理诊断,企业经营战略以及影响企业战略达成的要素是核心内容。诊断过程要始终围绕这个核心,突出企业利用机会和威胁,评价现在和未来的环境,用优势和劣势评价企业现状,进而选择和确定企业的总体、长远目标,制订和抉择实

《全面预算管理:案例与实务指引》(21)

     企业管理诊断作为现代企业提高内部运营管理水平、规避经营风险、提升核心竞争力、谋求长远发展的有效方式,能够促进企业形成权力制衡机制,保证预算趋于有效控制。预算管理诊断更集中于预算执行与预算效果的诊断,侧重于在企业

《全面预算管理:案例与实务指引》(20)

     预算的有效性是预算前馈控制、预算过程控制以及预算反馈控制的有机整合。本书第1章谈到,要构建以预算管理为导向的管理控制体系,预算的前馈控制必须首先梳理企业现有的组织架构,将那些设置重叠、职能交叉的部门重新组合变更,

《全面预算管理:案例与实务指引》(19)

     随着企业管理的水平及信息化手段的快速发展,预算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被现代企业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国外企业在其发展壮大过程中均实施预算管理。而国内企业在预算管理方面尚不如国外企业成熟,在预算管理

声明:《《全面预算管理:案例与实务指引》(22)》为网友灬兲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