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产业版面费 “中国崛起”与“中国版面”崛起



     林书豪?即便在中国媒体上,到目前为止也只是体育版面的事儿—尽管这位NBA的美籍华人球星近来的风头甚至盖过了科比。而在2月13日,《纽约客》驻京资深记者欧逸文(EvanOsnos)在他的《中国来鸿》(LetterfromChina)专栏中特别关注了“林疯狂”。准确来说,是关注了中国大陆人对这位出生于美国、父母来自中国台湾的球员非同寻常的热情。而《纽约时报》2月15日的报道《林书豪在中国成为新兴偶像》虽然放在体育版面,却更像是一篇时政报道。

  《纽约时报》甚至专门派出记者到林书豪母亲的老家浙江采访。文章说,林母1940年代内战末期离开大陆赴台,后移民美国,但中国大陆人已经开始把林书豪称作“自己人”了。林的大陆球迷包括官员(浙江省委组织部长蔡奇就在微博“祝贺祖籍浙江嘉兴平湖的林书豪”),也包括基督徒。报道披露,林家的祖上受美国传教士的影响,成为坚定的基督徒,如今林书豪也说自己的爆发“只是按照上帝的旨意去做”。

  除了传统的商业、政坛、人权等议题,外国记者如今越来越关注中国人生活的更多方面。尤其是网络时代,普通老百姓的声音比以往更容易引起外媒的注意。比如,网友的新闻跟帖、微博发言,都很可能被国际媒体的报道直接引用—虽然他们的用户名千奇百怪,很少是真名。又比如,最近的重庆事件,《纽约时报》就敏锐地观察到中国网民尤其是微博客用户不同寻常的表达空间。

  四年前,情况并非如此。2008年7月的一天,《华盛顿邮报》北京分社的同事们讨论选题,我建议做“杨佳袭警案”。美籍记者很不解地问:“除了死伤者多了一点之外,这不就是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吗?对美国读者来说,这篇报道有什么吸引力?”

  看上去似乎不可思议—在中国网络及现实空间沸沸扬扬的一起事件,外媒却不怎么感兴趣。其实,我这位同事的逻辑也是完全成立的,报纸当然要为读者的兴趣服务,一个跟自己毫不相干的国家发生了一起稍微严重一点的刑事案件,值得专门去做一篇报道吗,发一条通讯社的稿子不就完了?问题的焦点就在于,如果要报道杨佳案,这个故事对于本国读者了解中国到底有什么作用?坦率而言,能够看到这个事件新闻价值的外国记者,并不多。当《华盛顿邮报》的报道最终见报之后,我发现,这几乎是当时外媒中的独家报道了。

  据说,2008年“奥运年”,外媒的中国报道达到史上顶峰。直观的感觉的确如此,全球各家媒体都派出最顶级的记者云集中国,头版、国际版面上的中国故事数量越来越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数量并不能代表一切。在我看来,除了少数传媒(如日本媒体),2008年前后的外媒对中国的了解和报道在深度上还有不小的欠缺。

  四年后,外媒的触角不仅广,而且深。而有里程碑意义的是,1月28日,英国《经济学人》在最新的封面上醒目地标示:“本刊新辟中国专栏。”这家拥有170年历史的著名杂志,在70年后首次为一个国家开设专门的版面。上一次是1942年,为崛起中的头号强国—美国。到目前为止,在这本杂志享受这一待遇的,只有英国、美国和中国。其他国家则归入欧洲、美洲、亚洲、中东/非洲等区域版面。这么做的原因,《经济学人》的编辑在这期的封面报道《中国和繁荣的悖论》的按语中解释得很清楚:“中国如今是一个经济超级大国,并在快速成为可以挑战美国的军事强国。但我们对中国的兴趣同样在于其政治:它是由一个和全球惯例不同的体系来管治的国家,与战后日本和印度不一样的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既让其他国家着迷,也会令他们感到不安。”

  换言之,外媒上中国版面分量的加重,一直是和一个词语联系在一起的—“崛起”。“中国崛起”的话题,在世界传媒上造就了一个奇怪的图景:“崛起”这个词语,在2008奥运年前后首先在中国媒体炒得火热,仿佛一场盛大的运动会突然间就洗去了中国人所有的民族屈辱。而后当外媒跟进,大谈中国的“崛起”,“中美国”、“金砖四国”等热词不断被创造出来并广泛传播之时,中国的官方媒体又突然间失去了对这个词语的热情,迅速降温。而在国外,在中国,从来都不乏对中国崛起嗤之以鼻的人们。在他们看来,这一概念完全是臆想出来的“神话”。

  相比之下,《经济学人》一直对这个话题保持比较冷静的客观分析态度。在《繁荣的悖论》一文中,编辑指出:中国过去的发展模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如果要持续崛起的态势,它必须告别旧模式。

 中国卫生产业版面费 “中国崛起”与“中国版面”崛起
  可以预见的是,《经济学人》加大中国版面的做法会有越来越多的效仿者,事实上在它之前,就有不少媒体这么做了。更不用说,在网络媒体(尤其是传媒媒体的网络版)上,已经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中国观察博客、信息聚合服务了。

  除了林书豪的报道,这一点在外媒对习近平副主席访美的报道也得到了印证。外媒除了全面报道访问的进程,以及深入挖掘习副主席的下乡和从政经历、家庭背景之外,相关报道还是离不开谈中国的崛起和转型。

  美国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主任、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夏伟(OrvilleSchell)2月14日在《大西洋》杂志的网站上发表了一篇有趣的文章—《当崛起的中国和落魄的西方相遇,谁鞠的躬更深?》。梅丽尔·斯特里普和马友友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即兴演出,斯特里普在马友友的大提琴伴奏中朗诵,结束后全场掌声雷动,马友友向她致谢,她向马鞠躬,马还以单膝下跪,然后双膝下跪,她干脆来个五体投地,马也跟着五体投地。

  由这一幕,夏伟联想到了两个世纪前,马葛尔尼面见乾隆皇帝的故事。“一个伟大的国家当然要寻求他自己的利益,但这么做并不意味着要自私地不顾他国的利益和成就。真正的伟大不需要无休止地崇拜,有时候把荣耀让给别人反倒能显得自己更加伟大。这种元素在马友友和梅丽尔·斯特里普的演出中得到了温馨的呈现,而在两个世纪前马葛尔尼面见乾隆皇帝时却尽付阙如。其实在今天的中美关系中也常常失而不见。”

  显然,夏伟希望在这次的中美领导人会晤中,双方都能显得自信而谦卑,抛开各自所谓崛起或衰落的焦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63247.html

更多阅读

《食品安全与卫生》主题班会设计 安全与卫生主题班会

松滋市西斋中学 毛汉权一、班会目的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对学生加强食品安全教育,以增加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学生关于食品安全的自我保护能力,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关爱健康。二、班会准备

费雪方程与剑桥方程式及货币主义学派的异同_interj4 费雪

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主要差异何在?(1)本世纪初,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欧文·费雪提出了交易方程式,也被称之为费雪方程式。假设M是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则有:MV

《乡土中国》之(4):差序格局 费孝通 费孝通与费东斌的关系

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老最大的毛病是“私”。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的俗语。谁也不敢否认这俗语多少是中国人的信条。其实抱有这种态度的并不只是乡下人,就是所谓城里人,何尝不是如此。扫清自己门前

福费廷业务与押汇业务 福费廷业务

一、福费廷定义福费廷(Forfaiting),改善出口商现金流和财务报表的无追索权融资方式,包买商从出口商那里无追索地购买已经承兑的、并通常由进口商所在地银行担保的远期汇票或本票的业务就叫做包买票据,音译为福费廷。二、押汇定义在

声明:《中国卫生产业版面费 “中国崛起”与“中国版面”崛起》为网友南方吴彦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