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基础设施建设 健康生态园的建设思路探讨



    自2008年以来,许多医药流通企业纷纷采取措施获取土地、政策、品种、资金等资源,试图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根据笔者的观察,时至今日许多区域性规模药企并不缺乏资源,但是缺乏将资源和国家政策有效结合的能力,因此企业的发展迟迟得不到提速。


随着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成为时下中国各级政府非常重视的课题。笔者研究过,如果能将健康、养生、旅游观光等文化内涵与健康产业的相关要素成功结合,无疑会极大助力企业的发展。尤其是许多企业获取的土地规模颇大,甚至具有湖光、山色、密林等自然条件优势,笔者认为这样的条件非常适合建设规模性观光健康生态园,而现代物流中心、交易中心等可以作为整个园区的配套设施存在,利于快速通过行政审批。


观光健康生态园发展的产业背景


1、健康养生旅游观光产业的特点


健康养生产业是指满足人类健康养生需要的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健康产业以及文化艺术服务业,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的重要产业。健康养生产业的涵盖面比较广,包括有机中药产业、有机茶产业、温泉产业、生态休闲产业以及养生文化服务业等。基于此,健康养生旅游观光产业的范畴由原来的健康养生和旅游观光相结合,将大健康养生的概念纳入旅游观光的乐趣,将单一的自然或人文旅游观光融入健康养生的活动或景点,是目前世界上健康养生观光产业的趋势。


目前,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健康养生旅游观光产业和生态旅游相结合,这已经是各界关注的热点。健康养生旅游观光产业可容纳的内容比较多,在养生大健康和旅游观光这一原则下,它包括景点观光与疗养、健康工业生态旅游、健康农业生态旅游、健康中药种植生态旅游、健康知识传递生态旅游、健康体检和诊疗生态旅游、健康产品餐饮和保健休闲、健康产品交易所配套的营销与物流服务等内容。大力发展健康养生旅游观光产业与当前国家旅游局推出的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示范项目以及农业部推出的休闲农业项目是相吻合的。发展健康养生观光产业有利于实现生态产业的旅游附加值,拓展生产性服务业,提高生态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于丰富生态旅游产品,推进生态旅游产业化。


经过国外的实践和总结,健康养生旅游观光产业生具有资源无限、价值倍增、辐射驱动、生态容量以及和谐发展等诸多好处。


我们认为健康养生观光旅游的定义是,发掘利用中国养生文化和养生产业的旅游资源,整合地方文化特色,围绕优化人类生存环境与提升人类生存质量的养生目标,根据生态旅游方式设计开发养生活动系列化旅游产品,实现养生产业旅游价值最大化的一切现象与关系的总和。养生旅游的特点:养生产业与环境结合;市场无限延展;产品体验健康;综合效益最大。基于此,将健康养生观光旅游的范畴由原来的保健为主扩大为系统养生,具体内容包括温泉养生、生态养生、滋补养生、运动养生、文化养生、艺术养生、理疗养生、国药养生、休闲养生以及茶饮养生等。


2、健康养生观光旅游在我国的现状


作为一种把观光旅游与养生产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旅游活动,它的形式和类型很多。根据德、法、美、日、荷兰等国和我国近年来的实践,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有5种:(l)观光药园: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中药园、菜园、茶园、果园、花圃等,让游客人在内欣赏、采摘中药或水平果、拔菜、赏花、采茶,在享受田园乐趣的同时传承中药文化,获取养生知识。 (2)中药休闲公园: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中药种植、生产与加工场所、中药和衍生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3)养生教育农园:这是兼顾各类养生产品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此类农园,在兼顾保健品、中药等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贸易的同时,重点向游客传承各类养生知识和药品鉴别知识;(4)中药种植基地,近年来许多企业在开发道地中药种植基地的同时,也大力开发各类中药文化馆、养生素食馆、药食同源馆等餐饮休闲项目,并获得了可观的效益。另外,还有森林公园、民俗观光村、保健品交易市场等,也逐渐兴起。


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养生旅游项目大力兴起,目前我国健康养生观光旅游项目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的近郊,其中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发达。在广东,每年相关产业旅游收入达10多亿。


旅游健康生态园的运营


1、 总体定位


医药企业建设观光健康生态园是必须以药企多年来传承的健康文化理念为特色,以当地颇具底蕴的传统中药文化为基础,利用土地面临的自然资源如湖光、山色、密林、草地等天然优势,建设集湖光山色于一体、湖心岛屿旅游和湖边餐饮、休闲、养生旅游为手段,充分展示中药种植和养生文化的旅游平台,同时兼顾生命体检、保健医疗和独具特色的养生素食会所。


在园区内,可以有部分区域建设集药品、营养保健品、化妆品、功能性食品的展览、商业批发、文化传承等功能的配套设施。其中,配套设施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目标。


优先发展:对规模药企而言,核心目标是在近期内建设满足企业未来三五年发展需要的、符合国家医药产业发展方向的现代医药物流配套设施。该部分可以作为整个园区的配套设施,可以成为为企业所在地区以及外来医药、保健、食品等企业提供便利、实惠的健康产品商业交易平台,具备为各类企业提供电子商务信息资源整合、品种资源整合、物流资源整合、金融资源整合等增值服务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其中配套的现代医药物流中心应该争取成为获得省级药监部门指定的第三方医药物流基地,成为具有聚集效益和商业价值的地产园。


长远发展:该园区应立足于当地的医药优势产业,其主体功能可包含未来研发、信息、人才交流、资本运作、招商引资、医药总部经济,以及医药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延伸产业的生产基地,形成由产品、研发、生产、包装、销售完整的产业链。功能定位于以中药材的种植标准研究、中药材的有效部位研究、中药材的提取加工、饮片加工、中成药制剂等中药产业链和大型仓储物流为主线;以化学制剂、新型医用药用包装材料、小类别专业医疗器械、特色原辅料药等为补充的大型专业制造与物流基地。


2、 项目建设内容


根据国内专业的健康产业研究机构上海通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究,此类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至少需要150亩:其中旅游观光养生项目60亩,中药种植以及中药文化传承馆等40亩,健康产品交易的配套中心50亩。 


  1)旅游观光项目


建设规模:60亩


旅游观光区域,该区域项目以自然和人造景观为主,以游人休闲、健身、娱乐活动为主线, 主要的项目有钓鱼、游船、滑草、人工沙滩嬉戏、迷你高尔夫、网球、酒吧休闲等。另外, 在文化休闲区, 游人还可亲自参与民俗活动的表演, 民间工艺品的制作等。


在该区域内,还将配套部分餐饮娱乐实施,旨在为游客提供一处融合生态餐饮、娱乐休闲、拓展运动、生态体验的综合活动场所。该区域充分利用平坦的地势和亲水环境, 结合全园的生态观光主题, 设有生态餐厅、绯云火舞(赏花广场)、羡鱼台(垂钓广场)、亲水酒吧、拓展游乐园、沙滩拾趣、观光游船码头和滑草场等景点。


2)中药种植与采摘项目


建设规模:40亩


中药种植与采摘区以中药农业为主题, 培育、种植部分绿色无公害中药, 此处不仅要打造良好的田园风光, 而且也要体现浓厚的农家体验乐趣, 是集种植、观赏、体验采摘、科教于一体的农业观光场所,让游人在中药农事参与中体会绿色生态农业以及丰收的喜悦。


本区域内设丰收广场、中药种植与采摘园、中药人样苗圃、温室大棚种植区、中药鉴赏和文化馆等景点。在该区域,还设置了特色素食生态餐饮的品尝, 生命体检和疗养等内容。


3)物流仓储中心


建设规模:50亩。


该区域,主要实现医药产品、中药材、医疗器械产品、化妆品、保健品、药妆品等的展示、鉴定、商务交易、仓储、运输等服务功能。 


主要包括达到现代医药物流标准的GSP仓库(15000平方米),商务办公楼,道路及绿化等设施,为入园企业提供交通、通讯、金融、物业管理、保安、后勤保障,为园区商务活动、购物、餐饮、酒店、员工住宿等生产和生活配套服务。


本物流中心至少满足医药流通规模达到30亿人民币/年,将使用高位自动立体仓库、自动分拣系统、电子标签辅助拣货系统、WMS系统、RF系统等多种现代物流实施设备。仓库内还将广泛使用自动温湿度监控系统和GPS在途管理系统,建设满足入园企业配送需求的物流车队,为入园企业提供快速、便捷的物流配送服务。


在交易中心内,通过现代信息手段,引入电子商务数据交互技术,我们将在该中心内实现业务的统一下单、统一结算;将各入园企业的税收、交易费、服务费、金融费等收入留在园区当地。既能方便企业的业务,也可以增加当地的收入,而园区运营机构也可以通过为入园企业提供便捷的信息增值服务获取收入。


前景广阔


旅游健康生态园作为一种跨产业结合的新兴业态,恰恰是医药流通企业擅长运营的范围。但是要想将这种模式结合、运营好,必须要抓住国家重视文化产业的契机,并将其与健康产业、旅游产业相结合起来。


1、国家政策支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

 生态园基础设施建设 健康生态园的建设思路探讨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相关产业文化含量,延伸文化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要“在国家许可范围内,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在投资核准、信用贷款、土地使用、税收优惠、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对外贸易和申请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全会进一步指出“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


而医药流通企业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保护开发的有利契机,选择将健康产业、旅游产业相结合,发挥自身熟悉健康产业的优势,充分盘活企业周边的旅游、历史文化资源,既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和健康渴望,也是推进健康产业、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紧密融合、共同繁荣,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


2、人们对养生旅游的需求在逐步提高


现代科学表明,当今世界约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而60%~90%的疾病与生活压力高度相关。21世纪,追求健康长寿成为逐渐富裕起来的中国人生活的主题,由此推动了养生旅游的繁荣。养生旅游是一种以养生为目的特征,满足消费者追求身心放松、心态调整、康体健身、医疗护理要求的新旅游形式。


早在2008年,科技部副部长吴忠泽在第三届健康与发展论坛上表示:未来的健康产业发展更要关注对生命全过程的监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仅在医院治疗疾病,还在医院之外的地方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健康咨询、健康旅游、美容保健、康复疗养等。


目前,医疗养生旅游业正在国际上悄然崛起,并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瑞士健康旅游体检项目和日本防癌健康旅游体检项目,每年都吸引中国大批高端人群趋之如骛。目前,亚洲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医疗养生旅游市场。世界上医疗养生旅游业最发达的国家是泰国,除此以外,包括印度、印尼、哥斯达黎加、古巴、匈牙利、以色列、新加坡和南非等国目前均在大力发展医疗养生旅游产业。


我国的医疗旅游比较落后,在狭义的医疗旅游市场,也就是招徕专门以手术等目的的国际旅游者方面,我国没有太多优势,原因在于我国的优质医疗资源相对稀缺,尚不足以满足国内患者的需要。但是,我国完全可以大力发展保健旅游,也就是发展以中医、中草药为主题的保健旅游。


全国各地区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逐步重视也为此类观光健康生态园区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广阔市场前景。


后记


我们知道,单一的旅游行业、文化行业、医药行业,竞争态势都日趋激烈,而观光健康生态园必须占有当地的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区位优势,更需要有良好的健康领域发展基础,因此,规模医药流通企业是理想的运作主体。


但是,规模药企也面临着跨行业经营的现实问题。实力薄弱的企业要想在这新兴产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务必要进行差异化运营,运用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充分挖掘当地的旅游、文化、养生特色,利用深厚的企业成型的文化内涵,打造一个主题鲜明的品牌形象,以指导观光健康产业园的布局及发展重点,引领企业向着健康产业方向持续发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63379.html

更多阅读

青衫老祖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英语:Asian Infrastructu infra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英语: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简称亚投行,英文缩写:AIIB)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部设在北京。亚投行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亚投行由中国倡议创立。2013年10月2

英语基础的重要性 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主持人:从哪些方面提高自己的英语基础会比较重要?周舟:首先声明一件事情,就是“基础”这两个字, “基”是指的墙底下地砖块,“础”是说房子下面那层基石,无论如何上面的房子有多高不重要,都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很多人把基础和简单等同,其实

大明宫遗址 大明宫遗址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2013年,大明宫遗址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掀起高潮。春节刚过,大明宫遗址区保护办即投入3000多万元,率先启动凤城二路建设,这是大明宫遗址区今年计划建设的五条道路中的其中一条,也是完善遗址区交通环境、提升城市基础设施、落实缓

生态园基础设施建设 健康生态园的建设思路探讨

    自2008年以来,许多医药流通企业纷纷采取措施获取土地、政策、品种、资金等资源,试图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根据笔者的观察,时至今日许多区域性规模药企并不缺乏资源,但是缺乏将资源和国家政策有效结合的能力,因此企业

声明:《生态园基础设施建设 健康生态园的建设思路探讨》为网友戏命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