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融五百年 下载 《世界金融五百年(上)》 (56)



  《世界金融五百年(下)》 第一章 金融与两次世界大战 沙赫特临危受命

     斯大林说过“胜利者不受审判”,失败者却没有辩解的权利。英国历史学家泰勒曾这样写道:“可以把每一件事——第二次世界大战,集中营,毒气室——的罪责统统推到他默然承受的肩上。有希特勒担罪,所有其他德国人都可以自称无辜;先前是战争罪责论最起劲的反对者的德国人,现在成为它的最坚定的拥护者。”

其实,希特勒并非狂人,他的上台也非偶然。德国“一战”失败后,德意志人都希望出现一位伟大的救世主来拯救德国。希特勒这样的人物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国家应运而生。

尽管对手丘吉尔称他为“20世纪最有才华的经济改革家和金融专家”,但希特勒是一个政治家,并非是经济学家和金融家。他需要一个能力高超的理财高手来帮助德国重振经济。第一个登场的便是被希特勒评价为“他是一个能力非凡的人,他挫败对方的本领是无与伦比的。正是他骗取别人信任的卓越技巧,使他成为现在不可或缺的人物”的亚尔马8226;沙赫特。沙赫特是以华尔街为代表的国际金融精英圈子里的一分子。他父亲就职的纽约公平信托公司为摩根财团控股,而沙赫特本人早在1905年就会晤过杰克8226;摩根。

“这个骇人听闻、掠夺成性的协议它把亿万人,其中包括最文明的人变成了奴隶。”——列宁这样评价的《凡尔赛和约》迫使德国放弃将800万德意志人居住的地区割让给其他国家,这些境外德意志人遭到所在国家的驱赶和严重盘剥。此外,和约还规定:德国必须因为战争的失败而向协约国支付1 320亿马克的战争赔偿。劫后余生的德国赔款的唯一出路是征收通货膨胀税,也就是滥发通货向大众套现。战前美元对马克的汇率为1∶4,1923年月1月初已发展为1∶7 260,同年11月20日则跃升至1∶4.2万亿。当时,德国同时开动33家印刷厂和12家纸厂的机器来保证生产足够的纸币。

犹太人在通胀中大发横财。“他们经济的关系,差不多包括了整个帝国的全部,一切真正的伟大的企业,差不多完全在其掌握之中。凡是主要的技术专家和职员,多是属于他们的,以前商业势力尚未被犹太人所夺取时,国外的贸易完全是由他们所经营的。”——希特勒所言非虚。犹太金融家奥托8226;卡恩带着华尔街犹太金融财团伙同法国200家族横扫德国企业。他们选择德国工业家雨果8226;斯坦作为代理人在德国疯狂收购各种企业,短短几年间资产翻了4倍,拥有了横跨钢铁、报刊、旅店、海运、制烟、制糖等行业的4 500家企业。

放高利贷的犹太金融家收购了整个德国经济,将德国变成地狱,自己却过着天堂般的生活,就像凯恩斯所描绘的:“任何一个手上有一些美元或英镑的外国人,在德国都可以生活得像国王。几美元可以使人过得如同百万富翁一般……在资本市场上的高利贷者们以便宜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价格抢购着德国人的家庭财富、不动产、珠宝和艺术品,再把它们放到欧洲其他市场变卖谋利。这种办法可以任意剥夺人民的财富,在使多数人贫穷的过程中,却使少数人暴富这个过程潜在地积聚了各种经济规律中的破坏因素。”

1923年,法国、比利时和意大利一同出兵10万人侵入并占领了德国的工业心脏鲁尔区。波罗的海的立陶宛趁机掠取了德国海滨城市梅梅尔。由于鲁尔区的煤、钢、铁以及其他重要原料和燃料被禁止运往德国地区,致使德国经济再遭重创,通胀进一步恶化。而法国却损人不利己,法军占领费用高达10亿法郎,它从鲁尔掠夺的煤铁价值却远抵不上这笔费用。

在这种形势下,沙赫特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国家货币流通专员和德国国家银行行长来拯救货币流通体系。沙赫特决定用一种新的过渡货币来取代已彻底丧失信用的旧马克。当时有经济学家建议用黑麦或黄金作为马克发行的储备。但黑麦收成不稳定,黄金储备不足,沙赫特决定用德国有生产能力的土地作为新马克发行的储备,将这些土地抵押为32亿土地马克,只占价值1 500亿马克的德国财富总量的很小一部分。德国制币厂开始停止旧马克,取而代之的是土地马克。土地马克与美元全面挂钩,即4.2土地马克兑1美元。土地马克与旧马克的汇兑价是1∶1万亿。

为了稳定土地马克的币值,沙赫特通过德国总理命令德国所有企业以及地主必须将资产放进新设立的土地银行,再由这家银行向企业发放每份代表500土地马克的抵押票据。另外,票据所有者必须为被抵押的资本支付6%的利息,如果企业没有房地产则必须认购土地马克。随着新货币体系的确立,沙赫特迅速着手狙击那些从海外市场高息借入外币,兑换成旧马克以抢购德国资产,再将其在国际市场抛售套现的犹太金融家。他颁布了第二条法令:每个德国私有资产者都可以购买期限不定的国债,利息为4%,可兑为现款,利息为5%。

沙赫特还成立一家资本金为4亿土地马克的黄金贴现银行,负责发行新马克和回收旧马克,发行的新币价值与土地等值。银行以黄金作为发行储备,其中1亿马克由德国国家银行募集,其余3亿马克则在德国国内以及国外募集,银行全部债务不得超过资本金的12%;银行利润的20%部分转入公积金,超过20%的利润一半归持股人所有,一半归德国政府所有。英格兰银行行长蒙塔古8226;诺曼在十几年后的1934年曾说过,“希特勒和沙赫特是德国文明的保障,也是我们唯一的朋友。他们在为捍卫我们这个社会体制同共产主义作战。如果他们失败了,共产主义就会进入德国,什么都会随之进入欧洲”。当时对他来说,只有黄金才能击退犹太人的投机和布尔什维克的革命。因此,英格兰银行毫不犹豫地以5%的利息购买黄金贴现银行一半的股份,帮助德国稳定通货。该银行共设14名董事中有7人是英国人和美国人,德国的货币与信用体系处在英美人的掌控之下。

在沙赫特的管理下,到1924年,不仅通胀停止、新马克币值稳定,而且大量美国资本开始流向德国。在摩根财团的操纵下,保证了美国金融资本利益的“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陆续出台。凯恩斯说过:“钱从德国出来,然后作为战争赔款进入协约国的账户,然后再以战争债务的名义汇入英格兰银行账户,再以战争债务的名义汇入美国联邦银行,最后再以贷款的形式回到德国人手里。钱在我们大家面前风风光光并且分毫不损地走了一圈。”

 

 世界金融五百年 下载 《世界金融五百年(上)》 (56)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63613.html

更多阅读

世界金融五百年 pdf 《世界金融五百年(上)》 (43)

  《世界金融五百年(上)》 第三章 美国和日本的金融崛起 俄国,被国际财团分食的美味      表面上看起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是一个远比日本强大的国家。俄国自1861年农奴解放以后,经济与工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1881年到1

世界经济五百年 《世界金融五百年(上)》 (42)

  《世界金融五百年(上)》 第三章 美国和日本的金融崛起 左右日俄战争的国际金融资本      甲午战争后,俄、法、德三国迫使日本将辽东半岛还给中国,引起日本人的巨大不满。对于日本人来说,这是一种莫大的屈辱。日军官兵义愤填

世界金融五百年txt 《世界金融五百年(上)》 (41)

  《世界金融五百年(上)》 第三章 美国和日本的金融崛起 甲午战争中的金融风云       甲午战争在日本称为日清战争。战前日本的军费预算为2.5亿日元,实际支出约2亿日元。其中公债达1.17亿日元,欧美金融家认购的达到967万英

世界金融五百年 pdf 《世界金融五百年(上)》 (40)

  《世界金融五百年(上)》 第三章 美国和日本的金融崛起 清朝:金融主导权的丧失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形成了强大的财阀集团,日本的重要产业,如钢铁、煤炭、水泥、金属、机械、造船和纺织等也逐渐兴起。与此同时,日本早在187

世界金融五百年 mobi 《世界金融五百年(上)》 (39)

  《世界金融五百年(上)》 第三章 美国和日本的金融崛起 日本财团的兴起       1868年,鸟羽伏见战役爆发,幕府军队被拥戴天皇的政府军队击败,幕府政权彻底瓦解,“倒幕派”胜利。同年,轰轰烈烈的明治维新开始了。日本一向遵从

声明:《世界金融五百年 下载 《世界金融五百年(上)》 (56)》为网友少年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