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和巴菲特的区别 《像巴菲特一样等待,像索罗斯一样行动》 (5)



     介绍索罗斯和巴菲特两人投资哲学和投资方法的书很多,但是由于篇幅的限制或作者水平的差异,往往只强调其中某一方面。更有甚者,有的书是作者以索罗斯或巴菲特之名凭空捏造的,造成大量读者被误导,明明不存在的事情,读者反倒以为是真的。

笔者在本书中不会突出强调某一个人,批评或者赞扬两个人也并非本书的写作目的。索罗斯和巴菲特谁好谁坏?谁的道德高尚谁又是个祸害?讨论这些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巴菲特是位价值投资者,信奉长期投资。2008年巴菲特试图使美国相信金融危机最长也只会持续一年,所以应该买美国股票。但是巴菲特又改口了,由于货币问题,经济危机会长久持续,给人的感觉是他的判断动摇了。索罗斯常常对市场经济走势作出预测,而且通常是悲观的预测,给人的感觉是他对经济的未来永远持悲观的态度。但索罗斯的行动往往又与他表现出的悲观不一致,也就是说,索罗斯实际上也会赌相反的情况发生。我们有必要清楚一点,那就是索罗斯和巴菲特的话并不代表他们的投资战略。

最近有一种理论很流行,投资是投资者心理的反映。如此说来,巴菲特和索罗斯放出的言论是为了影响投资者心理,他们希望自己的言论成为投资者内心作出投资决定时的依据之一。巴菲特和索罗斯显然都清楚自己对普通投资者所具有的影响力。

当索罗斯和巴菲特向市场传递自己的观点时,能够准确判断两人的意图也是普通投资者需要具备的能力。使读者具备这种能力也是作者写作本书希望达到的目的之一。

1.善与恶的两分法——圣贤与破坏者

人们对巴菲特评价最多的是“投资天才”、“奥马哈圣贤”。圣贤,顾名思义,贤明的人、智慧的人。圣贤是个褒义词,带有鲜明的赞美色彩,将巴菲特称做“圣贤”,会让人联想到巴菲特是个善良的人,是个谦逊的人。

索罗斯被韩国人称做“门神(韩国古代传说中的恶人)”,被日本舆论形容为“妖怪”,被英国人称做“歹徒”,被马哈蒂尔总理形容为“破坏者”。如果读者之前对索罗斯并不了解,这些形容无疑会在读者脑海中先入为主地留下坏印象,对于客观评价索罗斯是不利的。

◆对巴菲特来说,忍受非议很痛苦

巴菲特被尊称为“圣贤”,无数投资者希望学到他的投资方法。词典上对圣贤的解释是:德才兼备的人。圣贤是对一个人的最高赞美,它还有个同义词,“完人”。

【圣贤】 圣人与贤人的合称;亦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

【例句】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明8226;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媒体上对巴菲特的批评非常少,即使偶尔出现,最多也只是讲讲巴菲特那些投资失败的例子。为什么巴菲特会受到如此优待?

因为巴菲特给美国人的印象就是个典型的美国商人,他严格要求自己,勤俭节约,巴菲特住的房子不超过50万美元,而且已经住了几十年。黑色圆框眼镜、一身廉价西服已经成为巴菲特的标志。世上没人愿意批评作风正派的人。

认同巴菲特的投资方式,相信巴菲特投资理论的投资者越来越多。伯克希尔8226;哈撒韦公司的股东们即使拿不到分红,仍以持有股份而骄傲。参加伯克希尔8226;哈撒韦公司年度股东大会成了许多股东们最高兴的事,每年参加者的人数都在增加。对巴菲特的好评越来越多,巴菲特的魅力也越来越大。想到巴菲特,人们联想到的是他的财富,他卓越的投资能力,他那被证明是正确的投资哲学。

虽然有人批评巴菲特的巨额财富其实是夺取了他人的创富机会,但现实中成为巴菲特仍然是无数投资者的梦想。巴菲特天生具有隐士的特质,对圣贤而言,隐居起来,不常在大众面前出现,也是谦虚的表现之一,会被形容为道德高尚。一旦巴菲特出现在大众面前,他说的投资原则便会成为众人追捧的“圣典”。至于巴菲特是否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偷偷关注着大众心理如何变化,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对索罗斯来说,受到攻击很平常

索罗斯受到批评的理由很简单,他利用金融市场的混乱投机获利,使人们产生一种印象:是索罗斯扰乱了金融市场。市场越混乱,索罗斯赚得越多,索罗斯是最冷血无情的投机资本的掌管者,想不给市场留下现在的坏印象是不可能的。

巴菲特给人以乐观、积极、性格温和的感觉,索罗斯则不同,他更冷静,喜欢哲学思考,语言犀利,观点鲜明。索罗斯甚至不掩饰自己的政治立场,他曾出巨资企图阻止布什总统竞选连任。所以,索罗斯敌人很多。

索罗斯出资建立慈善基金会帮助在独裁国家受到压迫和政治迫害的人逃亡自由世界,使自己成为世界众多国家政府的敌人,结果不仅招来无数非难和抗议,索罗斯还成了许多国家政府领导人的攻击对象。近些年,索罗斯在努力将自己的金融实力转变成政治力量,积极介入国际政治。一系列的行为都让索罗斯很难得到大众的肯定评价和声援。巴菲特有许多共同合作的伙伴,以及给予充分信任的股东,索罗斯则以对部下严苛出名,许多部下在被索罗斯开除后变成索罗斯的对头,诋毁其形象者大有人在。这样一来,对索罗斯批评的声音扩散也就不可避免了。

索罗斯寻找那些金融系统出现问题的国家作为攻击目标,在获得巨额利润的同时却表现得一点也不谦虚。他不但将自己的操作方法如实说出,甚至攻击相关的国家领导人,试图训诫他们。索罗斯的发言常常不留情面。

2.两人在金融市场中的品牌价值

索罗斯和巴菲特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均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形成了各自的品牌价值。毫无疑问,他们的名声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力,巴菲特和索罗斯所投资的股票成为华尔街的焦点,他们对市场的分析,对未来经济的预测都会出现在华尔街主要媒体上,他们的影响力甚至超出了金融领域。

两人的观点和做法却又有明显的区别。同样强调危机,巴菲特表达希望克服危机的愿望,并将之传递出来,希望安定市场。索罗斯却反复强调危机是因为系统本身出了问题,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摸索出一套新的体系。索罗斯对市场发出警告,甚至威胁说若再不行动,市场将陷入绝望。

◆巴菲特带给人们希望

不知从何时起,证券市场上有了所谓的“巴菲特效应”。只要巴菲特在市场上买入某一只股票——不对,是只要市场上传出巴菲特打算买哪只股票——那只股票便立刻止跌回升,并持续保持上升势头。因为巴菲特总是等待机会,当低价买入的机会出现,巴菲特便买下来长期持有。

人们充分相信巴菲特的话,认为那是将市场从低谷带出的信号。巴菲特效应,再加上巴菲特的投资方式和巴菲特的个人魅力,真的能在市场上发挥巨大威力。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当美国陷入全面危机的低谷时,巴菲特表达了经济将恢复的言论,他预测证券市场即将恢复,结果市场气氛真的明显好转。

当巴菲特重新回到韩国市场时,韩国媒体将之称为恢复投资者信心,稳定动摇的投资者的大事件。媒体的观点显然是对巴菲特效应充满期待。

巴菲特效应与盲目迷信、崇拜巴菲特的效果还是有微妙差别的。如果仔细分析巴菲特的言论,我们会发现,巴菲特对自己发言的效果心知肚明,甚至有时故意利用这种效应。

◆索罗斯预告悲剧即将上演

1993年,索罗斯购买了美国一家开采黄金的矿业公司股票,消息传出后出现了全球金价暴涨的奇特现象。3年之后,在东京访问的索罗斯说了句“日本股票价格不高”,结果日本股市立刻暴涨。看来索罗斯言论的效果与巴菲特差不多。索罗斯发言的效果其实更大,因为索罗斯能引发市场恐慌,致使市场变动,甚至会导致市场混乱。

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货币市场动荡不安,索罗斯通过阻击英镑一周之内狂赚13亿美元。不过,俄罗斯一役索罗斯却未能如之前预料的那样大赚一笔,虽然1998年索罗斯袭击卢布时市场普遍认为索罗斯会赚钱,结果索罗斯却在俄罗斯至少损失了20亿美元。

与马哈蒂尔总理的争论刚刚过去1年,1998年8月13日索罗斯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向市场抛出了一颗重磅炸弹。他在文章中称“俄罗斯金融市场已经处于崩溃前的最后阶段”,他在俄罗斯设立了基金办事处,他本人也是俄罗斯市场拥有股票最多的个人投资者。

俄罗斯经济从7月最后一周开始已经陷入混乱,索罗斯三个星期之后发表的这篇文章无疑给俄罗斯下了“死亡通知书”。索罗斯的文章发表后,莫斯科股市立刻暴跌12%,包括纽约股市在内的全球其他股票市场也深受冲击。

索罗斯在文章中也希望能给俄罗斯经济开出药方。他建议俄罗斯卢布贬值15%~25%,他还主张,西方发达国家G7集团应该立刻援助俄罗斯500亿美元以防止俄罗斯经济崩溃。索罗斯认为他的建议是拯救俄罗斯经济的唯一方法。

 索罗斯和巴菲特的区别 《像巴菲特一样等待,像索罗斯一样行动》 (5)
在一个星期之前,索罗斯已经将旗下基金150亿美元投资俄罗斯,但是他认为这笔钱不足以挽救俄罗斯经济。俄罗斯股市连续数日暴跌,俄罗斯政府发行的债券收益率已经超过100%。最终俄罗斯政府在8月17号宣布卢布贬值35%,并且延期90天偿还所有到期外债。俄罗斯经济危机就这样开始了。

索罗斯在其所著的《世界资本主义的危机》一书中详细记录了俄罗斯经济崩溃从1998年7月开始一直到8月23日期间的全过程。根据索罗斯的记录,每当他发现俄罗斯经济出现新情况,就会与美国财政部副部长通电话,当时美国财政部部长和俄罗斯总理都曾向他寻求建议。

当时许多人认为索罗斯已经大量出售了俄罗斯卢布,并且进行了俄罗斯股票和债券的卖空交易,但是事实上索罗斯正努力买入俄罗斯股票。当俄罗斯股市崩溃,波及美国股市之后,索罗斯仍然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最终,市场没能如索罗斯预料的那样上涨,结果索罗斯最终在俄罗斯亏损超过20亿美元。

 (《今日财经》,2001年8月9日)

听到索罗斯发出的警告声,无数投资者选择逃离市场。对于看空市场的悲观论者来说,嘲笑乐观者之外,他们也看到了赚钱的好机会。也有人批评索罗斯主张卢布贬值是希望像阻击英镑时那样大赚一笔。

面对攻击,索罗斯多次发表公开声明,说自己并非外界所批评的那样。但是,索罗斯对市场所作的悲观预测已经全部应验,再多的辩解也无法挽回荣誉。

3.投资与投机很难区分开

人们将通过资本市场获得收益的行为分为投资和投机两种。但即使是经济学学术界对投资和投机的区分也很模糊。许多投资学者认为投机行为对经济生活也是有利的。如果硬要区分的话,投资是指投资者为了获得正常的、合理的利润而投资于生产行为,将资金投入期间生产价值增加的行为定义为投资行为。

与之相对应,投机是在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的激进的冒险行动。投机者通过非正常的、非理性的甚至是非法的方法,获得短期收益。在资本投机过程中,价值并没有发生改变,是投机与投资的主要区别。

但是这样区分不可避免地会让人产生误解,会简单地以为投机是坏的,投资才是善行,从动机上就能将投机与投资区别开来。即使是投机,也有可能推动技术进步。更不应该将投机行为与道德问题联系起来。长期持有等于投资?短期持有等于投机?两者也是不能完全画等号的。

◆巴菲特永远是个投资者吗

如果单凭巴菲特的投资思想和他的投资原则,估计不会有人将巴菲特归类为投机者。巴菲特常说,对于没有价值的股票,看都不要看,要选择那些打算持有10年~20年的股票,所以很难将投机者这样的标签放在巴菲特身上。即使分析巴菲特的投资案例,巴菲特也属于典型的投资者。巴菲特不仅仅喜欢购买股票长期持有,还喜欢买下整个公司。如果被收购对象表示反对,巴菲特不会强行兼并。买下公司后巴菲特会最大限度地保持管理层不变,让他们留任。

巴菲特的这些行为让人无法将他与破坏者联系起来。巴菲特通过成为控股股东来获得最大化的投资收益,他不是为了获得短期收益的投机者。但是并非没有人批评巴菲特的投机行为。

巴菲特一直对金融衍生产品持批评态度,他将之形容为金融市场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是,2009年伯克希尔8226;哈撒韦旗下General Re公司的一家子公司进行了金融衍生品投资,并且获得了收益。这足以证明巴菲特并非永远的投资者。

如果按照投机与投资的定义区分,在金融衍生品资本投入期间,生产力没有提高,价值也没有改变,完全属于投机产品。一般来说,金融衍生品属于一种资本游戏。即使是专门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员也会认为是投机。巴菲特非常喜爱套利交易,难道巴菲特身上也有投机性格?

◆索罗斯永远是个投机客吗

提到索罗斯,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投机活动。1992年,索罗斯因为成功阻击英镑净赚超过15亿美元。1997年7月由泰铢暴跌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被指责为“幕后操纵者”的索罗斯因“迅速攻击弱势货币”而再次扬名。称索罗斯是个“投机客”,丝毫不嫌过分。

与巴菲特不同,索罗斯不愿意并购企业之后继续经营,他只进行金融商品的买卖。所以,索罗斯的资金使用风格与投机者更接近。但是,如果将在股票市场上交易获得的收益归入资本利得的话,股票买卖属于投资行为,不仅如此,卖空也属于投资。

索罗斯在股票市场上更多的是通过卖空获利,也即是根据对市场的预测,建立投资模型,然后通过大量卖空某只股票获利,而非买入之后长期持有。这种资本操作方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投资,传统方法是等待持有的资产增值,而索罗斯则是等自己的债务减少,理论上不能说他的这种方法不算是投资。

索罗斯1969年成立的第一家对冲基金——量子基金的初期盈利主要来自股票市场。对冲基金投资范围包括股市、外汇市场和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还包括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进行交易时还会利用杠杆原理取得资本的乘数效应。但是,索罗斯对冲基金的主要对象是股市,特别是当时主要的科技公司。另外,索罗斯还通过卖空宝利来、迪斯尼、品康纳等著名企业的股票在1973年~1974年的股市暴跌中获利不少。这样的卖空交易很难归类为传统投资行为。

1994年~1995年索罗斯攻击日元失败,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索罗斯在股市的投资最终拯救了基金的命运。1994年美国和日本签订贸易协定之后,索罗斯预言日元最终将会下跌,就在外汇市场上大量卖空日元,然而1995年美元对日元汇率一度达到1∶79的超高值,索罗斯最终亏损6亿美元。但是,当年索罗斯基金的收益率仍然高达39%。原因就在于索罗斯在攻击日元同时对Scott Paper的投资收益增加。发现此类公司并进行投资,绝对不能说投机,而是传统的投资。

4.一个人是偶像,一个人是替罪羊

如果问一名投资者,愿意做索罗斯还是愿意做巴菲特?答案几乎是确定的。一定是愿意做永远跟随巴菲特的人。他的巨额财富、他的投资方法、他的人生哲学,许多投资者都希望能学到巴菲特这三样东西。虽然索罗斯也取得了很高的收益率,并且捕捉机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决定胜负的投资方式也很让人憧憬,但是愿意追随索罗斯的人却不多。不论是将索罗斯的投资方式作为研究对象,还是将索罗斯奉为偶像,投资者都会犹豫不决。

在金融市场上了解一个人的真面目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在金融市场上正面或反面形象其实在本质上很接近。于是,奇怪的现象就发生了,同样是投资家,一个成了偶像,另一个却成了替罪羊。

◆巴菲特,投资者的传奇

巴菲特的影响力已经超出了投资者的范围,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也将巴菲特当做自己的偶像。原因是什么?巴菲特出生在美国,而索罗斯不是,这样简单对比当然不行,在美国出生的杰出领袖除了巴菲特还有很多。然而,即使与那些人相比,巴菲特仍然获得更多的支持。

巴菲特是美国CEO的典型,他只有一个目的,并为之持续努力。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且获得成功。他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美国这样的国家,许多富豪受到人们的尊敬,因为财富被当做力量的源泉。富豪们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捐出财富进行慈善活动,为推动社会发展和机会平等不遗余力。

证券市场是最能体现资本主义特点的地方。在证券市场生存,必须冷酷无情,自己盈利必然意味着有人亏损。即使在资本市场获得传奇般的成功,许多富豪仍然受到批评。巴菲特却是个例外,他在资本市场上成长起来,却没有受到民众的非议。根本原因是什么?巴菲特追求财富,却不像许多企业家一样将追求财富当做人生的终极目的,这与大多数人的想法很不相同。对巴菲特来说,赚钱是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用赚到的钱再接着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巴菲特这种想法获得了美国民众的认可。

巴菲特曾为寻找继承人列出三项条件,这三项条件非常明显地表明了巴菲特的想法,很多人为此而深受感动。

第一,具有能看出危险的智慧。

第二,能够独立思考,有良好的心态。

第三,具有专业的投资才能。

当巴菲特当年回到故乡开始自己的投资生涯时,除了自信,靠的就是这三项条件。

◆索罗斯,让人敬而远之

敬而远之指的是一个人受到尊敬,但是人们却不敢靠近他。索罗斯是一名对冲基金经理,如果以收益率来评价他的成绩,索罗斯理应受到尊敬。但是,索罗斯留给外界的形象以及与索罗斯连在一起的一系列金融事件却很难让人产生靠近他的想法。即使进入索罗斯的视线就意味着离财富不远了,很多人还是希望尽快逃离。

索罗斯强调投资的直觉,以及某种灵感。在投资的世界里,未卜先知似的事前准确预测是不太可能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危机到来之前提前预测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当危机突然出现,怎样应对危机?这时直接和灵感的力量要比精密的计算产生的作用更有效。

索罗斯的这些话显得太虚无,让人捉摸不定,即使喜欢靠直觉投资的投资者恐怕也很难理解。

自由主义是美国人的信仰,是美国立国和发展的基础,索罗斯却下结论说自由主义市场体系是失败的。索罗斯其他的过激言论还包括批评美国的霸权主义,指出全球金融体系存在问题,应该改革。索罗斯的这些话很容易让人将他与追求金融权力的金权政治家联系起来。

索罗斯的社会活动不该受到批评。但是,索罗斯有自己的哲学,他要求人们认识自己的错误,并不断作出修正,这就要求人们回到自己的错误中去,显然没人情愿那样做。巴菲特的做法让所有人想要模仿,我们却从索罗斯身上看不到这一点,认识自己思维中存在的谬误,并不断对之进行修正,这是索罗斯给人的印象。

5.外表形成的印象与投资风格形成的感觉

从一个人的相貌能看出他的生活历程,这么说绝不是夸张。韩国有一种说法:一个人到了40岁,脸上要能看出责任。当一个人一路走来,经历众多波折,到了40岁时已经能够从容应对人生的波涛,很好地掌控局面,而这些都能从脸上看出来。

巴菲特和索罗斯虽然都出生于1930年,生长环境却截然不同。极端不同的人生经历,两人也经历了完全不同的心路历程,这些都可以从两人脸上读出来。

◆巴菲特,老土又很温和的绅士

巴菲特给人的感觉就像幽默、滑稽又很亲切的邻居老爷爷。巴菲特给人一种亲近感,他的口才很好,语言很俏皮,说什么大家都愿意听,不是那种古怪老头。巴菲特的乐观精神和他一帆风顺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巴菲特总是自己主动承认投资失败,所以相关的报道见诸媒体之后,不会激起很大波浪。之所以对巴菲特批评的声音很少,也跟巴菲特一直以来形成的形象有很大关系。

巴菲特幼年时虽不算富有,但是爷爷经营着杂货铺,父亲是证券经纪人,巴菲特自己完全不用操持生计,更不用辛苦赚钱,完全体验不到生活的艰辛。巴菲特小时候曾经卖过可乐,送过报纸,但是那与为了生计而辛苦劳动的情形完全不同。当年小巴菲特学习成绩下降时从父亲那儿得到的最严厉的处罚是警告他“不要再继续做报童”。

还有,巴菲特的人生哲学之一是将为人处世之道看得非常重要。如果为人处世之道是指将自己的想法隐藏起来,顺应周围的环境和人们的态度,不知道对于已经是大富豪的巴菲特来说,是不是不再需要这种委曲求全之道了。但是,当年轻的巴菲特回到故乡,说服亲戚和邻居们做自己的投资人并且长期投资自己时,巴菲特的这种为人处世之道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巴菲特从高中时期就喜欢阅读的相关书籍终于派上了用场。

巴菲特从未在别人面前发火,甚至从不大声说话,有人因此批评巴菲特的双重人格。巴菲特说人际关系很重要,善于说话对人生很重要,我们能感觉到这些话是巴菲特的真心话。巴菲特收购企业之后很少更换管理层,巴菲特明白,收购者给人的感觉就像占领军,他会充分考虑对方的心态。

◆索罗斯,冷静投资

在索罗斯身上感受不到类似巴菲特的那种温和、幽默。索罗斯在人们脑海中留下的形象更像一个态度严谨的家长,总是一副令人苦恼的神情。巴菲特喜欢投资,给人的感觉是他享受投资的乐趣,他喜欢掌管企业。索罗斯投资纯粹是为了获利,他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不断检查自己可能的错误。索罗斯会让人联想到投资过程的曲折和痛苦。

索罗斯出生在一个还算富裕的家庭。然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逼近,索罗斯的痛苦也随之而来。索罗斯即使运作慈善机构,也会对自己做的事情进行反思,检查是否有失误,然后寻求变革和改善。如果发现官僚作风,索罗斯不会拒绝做出改变,缩编机构,裁减人员,索罗斯不会犹豫。索罗斯这种组织观念与他在英国的学习经历有关。学生时期的索罗斯曾在铁道装卸场地打工赚学费,有一次发生了事故,索罗斯腿受伤了。索罗斯后来接受了手术,腿上被钉了两个钉子。索罗斯想寻求犹太人团体的帮助,他就拄着拐杖爬上6楼找到了犹太人联合会的办公室,希望能拿到抚恤金。为了能多拿一份抚恤金,索罗斯向官员撒了谎,说自己是当油漆工时受伤的。官员没有立刻给钱,说会派人调查,结果什么也没有调查出来,也没有给索罗斯钱。

索罗斯认为,作为慈善团体,如果不能证明对方说的是假话,就应该给予帮助,所以他对当时的犹太人联合会的做法很不满。索罗斯将之归咎于慈善团体的官僚作风。索罗斯后来从魁北克教徒慈善机构那里拿到了抚恤金,对方只是看了看他受伤的腿,没做任何调查就支付了。

这件事让索罗斯对慈善事业有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在索罗斯看来,如果你是个博爱主义者,那就要相信别人,不去调查人们所说的话的真假。即使对方说的是谎话,如果不能证明他撒谎,也应该给予帮助。当一个瘸着腿的大学生爬上6楼来寻求帮助时,慈善机构官员的拒绝态度不但没能让索罗斯变得更具有爱心,反倒使他有了更冷酷的想法。

索罗斯并不永远都是冷静的,也不是永远保持批判的态度。索罗斯对自己的母亲充满感情,母亲临终时索罗斯无微不至地守护在母亲身旁。索罗斯也对自己疏忽孩子的教育而自责。这些表现也体现出索罗斯冷酷外表之外的另一面。

◆什么是好的投资

我们都希望做好的投资,养成好的投资习惯,永远做一个赢家。每个投资者在自己脑海中都对“什么是好的投资”有自己的定义,这是迈向成功投资的第一步。让我们看看投资大师们的定义都是什么。

沃伦8226;巴菲特认为好的投资就是相对未来取得的收益,现在买入价格较低的投资。索罗斯认为,提前判断市场的走向,先于别的基金买入或卖出的投资就是好的投资。本杰明8226;格雷厄姆认为,能够用比内在价值低的价格买到企业股票就是好的投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63804.html

更多阅读

发膜和焗油膏的区别 发膜好还是焗油膏好

发膜和焗油膏的区别——简介很多朋友在挑选焗油护发产品的时候,因为不太清楚究竟自己适合使用什么样的焗油护发产品而觉得无所适从,今天小编就将大家在购买焗油护发产品时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聊一下,希望对大家选购焗油护发产品有所帮助

定制机和非定制机的区别 定制机和全网通的区别

定制机和非定制机的区别——简介我们去购买手机时,销售人员有时会问:“您想要定制机还是非定制机?”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了解什么是定制机和非定制机,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小编此文简要介绍下,希望对您有帮助。定制机和非定制机的

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的区别? 独立集成显卡同时使用

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的区别?——简介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的区别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的区别?——方法/步骤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的区别? 1、独立显卡简称独显,是指成独立的板卡存在,是要插在主板的相应接口上的显卡。独立显卡不用去占用体系内

单控开关和双控开关的区别的安装方法 开关单控双控区别

单控开关和双控开关的区别的安装方法——简介最近在弄房子,很多都是自己弄的,学到了很多东西,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单控开关和双控开关的区别的安装方法——工具/原料单控开关双控开关单控开关和双控开关的区别的安装方法——

声明:《索罗斯和巴菲特的区别 《像巴菲特一样等待,像索罗斯一样行动》 (5)》为网友安安分分的男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