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与个体关系的名言 个体感觉都不好,整体会好吗?



     撇开表面的光鲜,检视中国经济的内部,无论是质量、结构、运行,还是制度、法律、政策;无论是投资、消费、出口,还是分配、保障、环境;无论是效率、公平,还是创新、廉政……莫不问题丛生,并且绝对不是所谓的“发展中的问题”,而是恶性肿瘤遍布各个器官、各个环节,癌细胞早已全身扩散,病入膏肓。

  当然,这需要严谨、科学的论证,需要大量数据和实证。就像确诊病情要做各种检查,癌症也要做病理切片。可是,真的需要吗?

  定性判断从来都不是不重要,也从来都不是不比定量分析准确。尤其是对于经济问题,尤其是对于中国的经济问题。我们的经济统计数据不少,能让人信的很少,更不要说用来做什么模型分析。

  所以,中国经济到底怎样,需要我们每个人“自己”做出判断:中国经济状况真的很好吗?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真的只是次要的、无关紧要的、发展中正常的、不可避免的吗?

  答案如果是“是”,那你为什么还整日处于惶惶不安之中?

 整体与个体关系的名言 个体感觉都不好,整体会好吗?
  如果基本面向好,不但眼前,前景更是无限光明,你为什么对自己的未来那么没有信心?如果所有的个体都感觉不好,那么整体的好是怎么来的?

  作为个体的感觉

  假如你是个穷人(按照我们自己定的年收入1500元的贫困标准,全国还有约1亿贫困人口;若按国际标准,年消费450美元左右,则贫困人口超过2.5亿!所以是穷人的概率很高),你为一日三餐担忧是正常的,高企的物价、6%的通货膨胀率当然是不可承受之重,每年1000万套廉租房恐怕也只能望而兴叹(农村就甭想了,城市里的你抓阄的运气也不见得有那么好),生老病死没有任何社会保障,自己也买不起保险,孩子的学费都交不起,让你连后代的指望都断绝了。

  假如你是个中产阶级白领(按照国际标准,年收入在10万~100万美元之间,但这标准在中国显然过高了;还是照我们一般认为的标准计算,大概年收入在几十万元上下吧),你为什么还是觉得生活压力巨大?你为什么还是不可避免地沦为了“房奴”?在国际上,中产阶级是公认的比较稳定、生活比较舒适的阶层,为什么在中国就普遍处在朝不保夕的状态?假如这个阶层的生活质量都可堪忧虑,甚至随时可能重返贫困,说明了什么问题?

  但,假如你是个富翁(据说中国百万富翁——个人财富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已经达到了111万人,仅次于美国、日本),你为什么仍不能踏实生活?为什么70%以上的中国富翁已经或准备移民国外?经济增长10%,意味着市场潜力巨大,投资机会多,回报率高。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意味着富裕阶层享受奢华生活可以获得更大的心理满足——可为什么你们宁愿卖掉产业,抛弃故土移民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甚至语言都不通的陌生国度去呢?任何一个充满希望、处于上升期的国家,会出现这种反常现象吗?

  假如你是个平民,你对于现实不满前途悲观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你的基本福利、个人权利得不到很好的保障。你可能没有社保,失业了几乎没有失业救助(曾经的老工业基地“下岗”补助是每月50元,现在多数地方的困难补助是每月几百元),退休了拿到的钱也难以维持生活之必需。九年义务教育是法律规定,但你的孩子还要缴学费上学,无数孩子因为缴不起学费而退学。从中央到地方,每年十多万亿元的财政收入,可以养古今中外第一多的官员队伍,可以大兴土木搞投资建设、搞政绩工程、搞公款消费、搞贪污腐败,却就是没钱投资教育,所以至今都没有达到法律规定的财政投入标准(“教育财政投入占GDP的4%”、“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应逐步提高”)。不管医疗体制怎么改,你还是没有医保,不敢生病,生了花费巨大的病只有在家等死。最糟糕的,是你对于你的生命财产安全心里都没有底。税费多如牛毛,即使你缴了号称全球第二痛苦的税,你也不能享受基本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就连政府审批项目,你多半还要缴费,上路过桥也要缴费,领结婚证、办房产证、上牌照、办营业执照等全要缴费(美其名曰工本费,但你不会明白为何远比市场卖得贵)。即便缴了税费,财产使用权还不是你说了算,汽车说不让你上路就不让你上路,房子说拆就能给你拆。至于拆迁拆出人命,那更是你绝不敢说自己永远不会遇上的天降横祸、无妄之灾。

  但,假如你是个官员,你就对未来充满信心了吗?是的,在现时中国,官员的权利大到无边无际:你可以在别人当房奴或望房兴叹的时候享受福利房,你可以在别人没钱看病时享受公费医疗,你可以在别人的车限行时独享两辆公车,你可以在别人为物价飞涨揪心时肆意享用山珍海味,你可以在别人缴不起学费时让孩子上名牌重点或去国外读书,你可以在民生维艰时大手笔挥霍民脂民膏、搞政绩工程、要GDP增速,甚至把衙门建得富丽堂皇,你可以在别人回归可爱的祖国时把老婆孩子送往国外自己当“裸官”,且不说你是不是腐败到卖官鬻爵、收贿赂、包二奶、在海外有多套房产和银行户头……是的,你该有的不该有的都有了,但为

  什么还是忧心忡忡、胆战心惊?若说是怕腐败暴露而担惊受怕尚可理解,但焉知不是对官场对经济对社会看得太多太透了才产生了这种末日心态?

  经济判断固然需要定量、实证,但“人”才是经济运行的核心要素和最终目的,当然也就是经济状况好坏的最直接感受者和最权威的判断者——从这个角度说,当一个经济体中每一个人都对未来不抱有信心的时候,能说这个经济体的前景是光明的吗?

  发展中的问题

  中国经济似乎发展很快,但却有个致命的软肋,那就是创新不足。中国有很多行业产能位居全球前列,但技术水平却很低。最典型的如制药行业,制药企业多、市场规模大,但自主研发的一类新药却只有四五个,绝大多数制药企业依靠仿制药、原料药生存。中国的电视广告中,最多的就是药广告,明星云集,连篇累牍,从中央台到地方台,概莫能外。企业有钱做广告,但却没钱搞研发,广告费达到销售额的20%,研发费用却不到3%。为何?其一是企业制度,公有制、任命制决定了企业急功近利,不可能谋划长远;其二是知识产权保护不足,保护不了国外的知识产权,也就保护不了国内的知识产权;其三是市场竞争不足或被扭曲,企业竞争力和利润主要不是来源于创新而是其他,导致企业向上动力不足,向下惯性巨大,左右约束不够,歪门邪道混日子。企业创新如此,国家创新也不要再说了吧?

  此外,行业垄断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教育问题、医疗改革问题、房地产问题……每一个问题的严重性都不是一时一事的问题,不是皮毛的问题,而是普遍的问题、根本的问题、长期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在现有框架内,用现有的思路和做法是不可能解决的。

  如果你对于目前的经济社会状况有基本的直观了解和思维判断能力,你还相信这些问题只是感冒风寒,而不是恶性肿瘤吗?你还认为这是技术问题,而不是制度病吗?你还相信在现行框架内只要有个明君就可以妙手回春,而不是只有进行制度改革才能去腐生肌实现长治久安吗?

  万幸的是,中国经济已经有了较为强大的民间力量、市场力量,这是让中国经济不至于像前苏联那样崩盘的根本支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64469.html

更多阅读

黄圣依版的《新碧血剑》,你看了吗? 新碧血剑黄圣依版优酷

继《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神雕侠侣》四部金庸武侠剧后,张纪中又推出了他的最新力作《碧血剑》。说实话,前几部片子没怎么仔细看,实在是没有哪个勇气仔细去看,因为实在是与我的个人理想相差太远,不过作为一个金迷

浅谈当前台海形势与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 台海关系与两岸局势

浅谈当前台海形势与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和平与发展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时代主题。目前,海峡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的轨道,但祖国统一之路依然漫长。2008年3月,台湾地区大选结束,马英九当选“总统”,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台湾政局发生了重大变

脚踏实地与投机取巧 巧与拙关系的作文素材

今天许姐给我拿来他儿子的一道数学题,问我会做吗?题是这样出的:你有10元钱要去买桃子,桃子1元钱一个,3个桃核可以换取一个桃子,问你最多可以得到几个桃子?我粗略的估算了一下答曰:14个桃子,还剩两个桃核。许姐说答案是15个桃子,用剩下的两个桃

人与自然应是什么关系 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

人与自然应是什么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在已经过去的几万年时间里,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过程。人类从史前时期的崇拜自然,到农耕文明时期的改造自然,到工业革命时期的征服自然,再到21世

声明:《整体与个体关系的名言 个体感觉都不好,整体会好吗?》为网友黑夜骑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