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五粮液机场事件 宜宾机场更名五粮液的背后……



5月23日,宜宾市宣布,宜宾机场迁址重修,并命名为“五粮液机场”。

宜宾机场更名五粮液机场背后除了反映出一个城市对于一个行业的倚重外,更是反映出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之间的竞争的种种现实考量。

千亿俱乐部内的竞争考量

作为宜宾的城市名片,五粮液让宜宾获益匪浅。

过去的一年,宜宾以1091亿元的生产总值迈入四川千亿元城市俱乐部门槛,其中487.12亿元来自五粮液的销售贡献。

宜宾历来将同省的同类城市绵阳与德阳作为赶超对象,经过努力,尽管在过去的一年,宜宾进入千亿俱乐部,但还是落后于年生产总值1189亿和1137亿元的绵阳、德阳两座同类城市。

虽然在水能、煤炭、页岩气等行业领域占据优势,但电子、航空、出口、重工业等传统与新兴产业上,宜宾明显落后于同属于成渝经济区绵阳,甚至不及成渝经济区名单之外的德阳。

工业经济拉动,性命攸关。2007年宜宾制定了工业强市的战略,作为工业强市的战略,虽然在其三大支柱产业中酿酒工业、综合能源、旅游业是宜宾市三大核心支柱产业。但是除了酿酒业具有独特优势外,其他工业构成显然不足以成为抗衡绵阳德阳两大城市发展速度的资本。

倚重酒类行业寻求与兄弟城市的竞争差异,谋求竞争优势对于宜宾这个川西南的区域城市来讲,迫切程度可想而知。

宜宾机场更名五粮液再次说明,宜宾依赖酿酒工业优势与德阳、绵阳竞争的决心。对于酿酒行业优势的打造,宜宾必定不余遗力。

相邻城市的压力

据宜宾市政府说,宜宾机场更名五粮液机场已获相关部门批准,可见相关方对于宜宾倚重酿酒行业的认可或默认。

自2007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来,五粮液对于宜宾的意义更是非同寻常。

虽然宜宾提出白酒产业、综合能源、旅游、化工、化纤、机械、等行业全面发展的城市经营理念。但是,全面发展宜宾经济,但是白酒产业以外的其它产业的总产值,不敌整个白酒产业的一半,而白酒产业的增速明显,尤其五粮液连年翻番式的增长模式,更是让宜宾确认了将白酒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决心。

对白酒产业的倚重不但是宜宾,包括整个四川,也持有相当观念。

2008年,四川就提出了中国白酒金三角产业战略构想。与宜宾类似的多个城市泸州、绵竹、遂宁都提出了壮大白酒产业的构想。

因此对宜宾千亿俱乐部身份带来挑战的不单是德阳、绵阳两市,众多的白酒产业城市对宜宾造成的压力同样巨大。

虽然2011年泸州900亿元总产值在数值上低于宜宾,但是泸州聚集了中国白酒第一阵营的两大全国性品牌泸州老窖和郎酒集团,泸州对于白酒产业的支持和两大品牌的发展势头,让宜宾感受到,千亿俱乐部身份的随时被超越。支持五粮液在一定程度上讲,也是确保宜宾在四川经济地位的保障。

2012年泸州推出“156”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千亿白酒产业集群,泸州对于白酒产业的支持与厚望,让宜宾更加确认加大五粮液扶持力度的正确性。

在此基础上,宜宾提出了到2015年把五粮液打造为年产值上千亿元的企业的战略构想。试若单是一个五粮液就能做到千亿规模,对于宜宾的城市增长所带来的经济拉动效应,必然无法估量。

因此,宜宾大胆的将自己未来五年内的经济发展目标设定为2000亿。

茅台亦是推波助澜者

能让宜宾甘冒众人苟责风险出让机场冠名权,除了出于同省城市竞争的需要考量。来自五粮液自身发展竞争的需要也是宜宾此次出让机场冠名的重要因素。

五粮液在中国酒业一骑绝尘,无人能及,

但是,来至贵州的另一大全国性领军品牌,茅台的挑战,五粮液却从来不敢轻视。

2001年度五粮液主营业务收入47亿元、茅台仅为16亿元,五粮液占据上风。但茅台在其后几年采取饥饿营销与五粮液的扩张型营销模式展开巅峰对峙”

2010年,五粮液销售额超过155亿,净利润43.95亿元的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酒王。

但是虽然销售额仅有116亿的茅台,利润却高达50.5亿元,远远高出五粮液。茅台成为成为人尽皆知的国酒。

更为重要的是,到2012年贵州茅台在市场竞争表现力方面位于全行业第一。

为了巩固茅台国酒的地位,2011年4月8日,贵州提出把茅台酒和茅台镇打造成“中国白酒之心”,把仁怀市打造成“国酒之都”的战略构想。

同时为了扩大茅台的国酒地位及影响,贵州遵义及仁怀两市还同意将建在仁怀市银水村的仁怀机场遵义仁怀机场命名为茅台机场。

贵州对于茅台的支持,尤其机场的命名,(路胜贞)无疑会让五粮液深感不安。

继续扩大五粮液的市场认知,巩固中国酒王地位,以抗衡茅台,寻求宜宾市政府的支持也是在所难免。

将白酒作为产业重心的宜宾市政府,对于五粮液的处境自然感同身受。

除了在政策上的支持外,机场的的命名权交给五粮液自然也是情理之中。宜宾的拿出更多的行政资源来支撑其发展,显然不是见钱眼开、透支公共资源这么简单。作为一个城市的发展,宜宾的机场让位五粮液,五粮液受益,宜宾也不会输。

宜宾机场更名的负效应

城市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双重需要,促使宜宾机场更名五粮液机场。已经成为企业、城市双重营销和发展的共同选项。

倘若,五粮液命名宜宾机场成功,无疑会促使五粮液对宜宾做出更大的经济贡献,五粮液这张城市名片也会变得更加靓丽。

但凡事都有得失来自社会各界、媒体的质疑、批评、担忧同样不容忽视。

显而易见,宜宾机场一旦被五粮液取代,其所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远比带给五粮液及宜宾的正面影响要大得多,假定宜宾机场可以定名五粮液机场,那其它城市就会群起仿效。

倘若北京机场也跟着更名为二锅头机场,一上飞机,空姐就提醒,各位乘客:从北京二锅头飞往宜宾五粮液的班机马上就要起飞了,请系好安全带……这该是一个什么样的闹剧化的效果,恐怕没有人不知道。

 宜宾五粮液机场事件 宜宾机场更名五粮液的背后……

其次,在当下过度商业化的氛围笼罩下,公众已经被铺天盖地的广告符号压得喘不过气来,让若码头、公路、公共建筑也群起模仿,各地风起云涌的模仿,由此带来的社会公共资源问题便会层出不穷,行政地理位置与企业品牌名称所造成空间错觉应该让社会复出多大的代价,根本无法估算。

从现实和公众的反响来看,宜宾机场更名已经不是一个城市的自我发展和利益问题,它所起到的示范效应,已经反映出现代城市发展和企业合作中的某些以往没有涉及的普遍问题——公共资源商业化底线到底在哪里?

恰恰是宜宾易名五粮液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考机会,无论宜宾与五粮液的合作能否如愿,所带来的借鉴都具有特殊意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67167.html

更多阅读

味千事件:连锁餐饮标准化的误读

味千事件:连锁餐饮标准化的误读味千——作为一个连锁餐饮的领跑者,在经历一系列事件之后,2011年9月22日,在上海味千中国总部,其行政总裁潘慰首次接受了<<中国连锁>>杂志的专访。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件的发展,她愿意拿出自己新近的体会与业

天价虾事件背后的思考 评“天价榨菜”光鲜的背后

殉道者之所以为“殉道者”,不是因为他的英勇就义,而在于其追求的高尚。——拿破仑·波拿巴。“天价榨菜”本身已经超出了产品本身的品质问题,更重要的是透露给公众一个明确的诉求:我们是榨菜中的高档产品,进而与其它品牌进行产品形象区

五粮液的跨界行动:挑战和颠覆行业传统思维

对传统思维的解构  最近,因四川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唐桥向媒体透露了五粮液将在今年推出一款酱香型白酒,以丰富产品线,抢占茅台的市场份额这一消息后,整个白酒行业针对五粮液这次出俗举动纷纷表示了不解,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点

五粮液帝王经典酒 五粮液的“酒王”战略

1995年,“五粮液”初受“中国酒业大王”称号,某机构评判的主要标准是“五粮液”的生产能力、销售收入和利税贡献均居酒行业第一位。当时以王国春董事长为首的“五粮液”高层经过认真思考和反复研究,认为仅凭几项经济指标是远远不能承

天猫品牌更名 品牌更名策略的背后

   更名,对于已经有一定知名度和辨识度的品牌来说,是个挺大的事儿。国内IT领域倒是不乏例子,比如Legend改Lenovo、patriot改aigo ,都算挺成功;但在国内服装领域,这事儿真的不多,只要是做了几年的企业,都视品牌为第一财富。而在潮流变化

声明:《宜宾五粮液机场事件 宜宾机场更名五粮液的背后……》为网友带劲小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