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文再出发手抄报 百年利丰(第二版)——跨国集团亚洲再出发目录



百年利丰(第二版)

——跨国集团亚洲再出发

书号:978-7-300-14797-0

作者:冯邦彦

出版时间:2011.12

定价:49.00元

 创文再出发手抄报 百年利丰(第二版)——跨国集团亚洲再出发目录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上架建议:企业管理/企业史/畅销书

    著名经济学家      吴敬琏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刘遵义        联手推荐

汇丰控股集团主席  庞约翰爵士

“要深入了解一个中国百年企业的真正模式,首推此书。”

深度演绎中国百年企业如何应对新危机、抓住新挑战

   

    利丰集团是香港,甚至世界范围内商贸业的一个著名创新者,顺应了经济全球化、采购和生产全球化的趋势,不断改革和创新,使自己从一个传统的中介贸易商逐渐演变成全球商贸供应链的管理者。利丰集团的经验对于中国内地商贸业的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著名经济学家  吴敬琏

    利丰由20世纪初广州一家出口贸易公司,发展至21世纪的今天,成为享誉全球的跨国企业,由家族经营转为专业管理,其百载经历,不断见证了大中华经济之变迁,更充分反映了香港体制的独特之处。利丰深明随机应变的经商之道,实行因时制宜的营商策略,其中建立全球供应链管理模式等,最为识者称颂,足资借鉴。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教授

利丰是一家以管理著称的公司,我与冯国经、冯国伦认识已接近30年,并见证了这些年来利丰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长。能够记录如此成功的企业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它已持续快速变革了一个世纪。任何人如欲深入了解一个真正企业的模式,以及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一面,我推荐此书。                 ——汇丰控股集团主席庞约翰爵士

◆  作者简介

    冯邦彦,广东鹤山人,曾于1987至1994年间,应聘赴港任职于香港东南经济信息中心等机构,专门从事香港经济研究。现任广州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兼任广东港澳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香港英资财团 (1841-1996)》、《香港华资财团(1841-1997)》、《香港商战经典──企业收购兼并个案实录》、《澳门概论》、《香港地产业百年》。

◆  内容简介

利丰集团是华人冯氏创办的老字号商行,经过一百年来的历史变迁,香港的商行一批又一批地更新换代,而利丰始终屹立不倒,度过了一次又一次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危机时刻。本书从利丰创建开始详述该公司的发展历程,撷取历史上各个独特的时期,展现给读者一副精彩纷呈的公司发展史和香港经济发展史的画卷。

本书为国内大批创业和谋求发展的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对国内管理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也具有重大意义。 

◆  第二版前言

    2005年5月,美国著名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发表《世界是平的:二十一世纪简史》(The World is Flat: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该书出版后即风行全球,它在半年内销出100万册,连续64周名列亚马逊十大畅销书,被全球700多家报纸转载内容。弗里德曼的基本论点是:全球化不只是一种现象,也不只是一种短暂的趋势;全球化是资本、技术和信息超越国界的结合,这种结合创造了一个单一的全球市场,或者说是一个全球村。弗里德曼实际上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中供应链管理崛兴的时代背景。

《世界是平的》出版后,引起了全球政界、商界和学术界广泛的讨论。《财星》杂志表示,全美国的州长、国会议员都在谈《世界是平的》;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建议,进职场前应先读《世界是平的》;有的商学院甚至要新生来报到前要先阅读《世界是平的》。《Business Week》说,所有的MBA都在 读《世界是平的》。不过,在弗里德曼出版《世界是平的》多年前,利丰集团已运用“平的世界”的概念来推行其“分散生产”模式。正如台湾宏棋集团创办人、智融集团董事长施振荣所指出,利丰“经过二十多年的实战,验证了公司如何横跨不同的国界和时区,透过资讯科技另供求双方及供应链上各环节的贸易伙伴互相沟通,缩短地域距离,拉进供需关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利丰在贸易采购、品牌经销、商品零售三大环节逐步建立起一条全球性的供应链管理架构。然而,它有一个弱点,即在贸易采购环节的产品与在品牌经销、商品零售等环节的产品幷不能完全匹配。因此,21世纪以来,特别是2004年以来,利丰积极致力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一条在贸易采购、品牌经销、商品零售三大环节产品均能匹配的供应链,其在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瞩目的进展。主要包括:

第一,采取“双线收购”策略拓展全球采购网络。2004年以前,利丰购幷策略的主线,是寻求大型或具有战略性的收购,例如收购英之杰采购服务、太古贸易以及金巴莉公司等,借助这类公司所建立的强大的客户关系来开拓新的市场和业务。自2004年起,利丰开始奉行“双线收购”策略,在继续寻求大型或具有战略性的收购的同时,实施积极的填补式收购,即收购比自己规模小的公司,以拓展新业务范围,获取技术,扩展现有能力,以一年收购3-5个较小型商贸公司为目标。利丰董事总经理冯国纶指出:“这些收购将对集团扩展产品平台及地域覆盖范围产生莫大帮助。”

第二,积极拓展采购代理业务,包括成为沃尔玛(Walmart)的采购代理。2010年1月28日,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与利丰签订采购协议,由利丰为沃尔玛全球采购商品,帮助沃尔玛节约采购成本,为顾客提供品类更丰富、价格更低的商品。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跨国零售商,选择利丰作为其采购商,是强强联合的典范。沃尔玛与利丰的合作,证明了利丰独特模式的魅力。

第三,实施登陆美国、欧洲的“本土策略”。1995年至2002年间,利丰的收购对象主要集中在亚洲市场,尤以香港采购出口商为主。不过,自从2003年开始,利丰将收购的重点转向美国本土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中拥有庞大销售网络的经销商和著名品牌,实施登陆美国的“本土策略”(Onshore Strategy),核心是收购美国本土拥有品牌的经销/零售商,从中获取各类品牌,发展美国本土业务,巩固和拓展利丰的核心市场。从2008年开始,利丰进一步将登陆美国的“本土策略”复制到欧洲本土,幷成立利丰(欧洲)公司。经过数年发展,美欧本土业务已成为利丰贸易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登陆美欧的“本土策略”正成为带动利丰盈利增长的主要动力,使利丰更有效地参与客户在各个层面的供应联管理及决策。

第四,私有化利和经销,并成立利丰亚洲,从中国市场再出发。2010年8月,利丰宣布按照协议安排(Scheme of Arrangement) 私有化利和经销。利丰表示,私有化利和有利配合及支持利丰的增长策略,包括扩大公司于亚洲之覆盖(特别是中国);提供完整端到端供应链解决方案;提升营运协同效益及新业务前景。利丰强调,随着亚洲在国际贸易及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加,特别是“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向扩大内需战略转变,中国本身已成为主要消费市场,亚洲地区将属于利丰未来增长策略的重要部分。2011年1月,利丰成立利丰亚洲(LF Asia),计划将“本土策略”扩展到庞大的中国内地市场,大规模发展在中国的本销业务,从中国再出发。

第五,利邦重组、上市。2006年4月,利丰收购万邦制衣旗下的批发零售业务,幷进行股权重组与经营模式重整,重组后的新公司利邦控股成为专业性的“纯奢侈品牌零售商”。 2009年11月3日,利邦控股在香港主板上市,并在中国内地市场取得快速的发展,已成为在大中华地区最具规模的经营高级至奢华男仕服装的零售商,其销售网络覆盖内地华东、华北、华南及西北的绝大部分一、二线城市。

第六,积极推动电子商务业务。2010年4月,利丰成立B2B网上交易平台——“购易”(www.cyberbuy.com)。“购易”发展模式一方面是为了打开新的市场;另一方面也给了利丰电子商务平台更好地服务客户的机会。利丰认为,电子商务将是未来业务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需要未雨绸缪,早作准备。

为了配合集团在全球供应链管理业务的战略性转变,利丰加快重整集团业务架构及管理层。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利丰利用具挑战性的这几年加速进行公司内部改革,对原有业务架构进行重组,改组为包括贸易、本土分销及物流三大业务的9个部门。2011年5月,利丰董事局宣布集团高层管理层的新安排。利丰主席冯国经博士明确表示:“这次的变动,是为了令利丰日后可以顺利过渡至新一代管理层,而作出的安排。”可以看出,从“再创百年佳绩”的长远战略目标出发,利丰管理层已开始部署代际交接,包括重整管理层和加强代际人才的储备。

本书再版的目的,是研究分析,并向读者介绍在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利丰面对的新机遇、新挑战,以及它所采取的新策略、取得的新发展。

                                                               冯邦彦

|!---page split---|

                                              

◆  精彩目录

第一章 利丰创办:广州的岁月

广州:千年商港

利丰创办人冯柏燎

利丰创办:早期在广州的发展

利丰与广州沙面外资洋行

利丰第二代与冯友仁“政变”

20世纪30年代利丰面对的危机

第二章 战略转移:利丰在香港早期的发展

20世纪初叶香港转口贸易港确立

香港扎根:利丰(1937)有限公司创办

香港沦陷与冯柏燎病逝广州

战后利丰的重建与发展

与时俱进:工业化时期利丰的战略调整/

第三章  第一次上市:1973—1989年

20世纪70年代初香港股市热潮

利丰上市:迈向现代化的起端

从旧式家族经营转向现代化专业化管理

建立“客户主导”的企业营运架构

“小怡和”:迈向多元化经营

第四章  进军零售业:OK便利店·玩具“反”斗城

进军香港零售市场:OK便利店

玩具“反”斗城:引入美国“仓储店”模式

快图美和缤纷乐园

第五章  私有化:家族企业现代化的契机

利丰私有化:管理层收购的先驱

华人家族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

从多元化到专业化经营

1992年利丰重组上市

冯汉柱先生病逝

第六章  “填补空间”策略:购并英之杰采购

英之杰采购(天祥洋行)的由来

利丰贸易收购英之杰采购(天祥洋行)

实施“填补空间”策略(1996—1998年)

利丰贸易的挑战:企业文化的差异

第七章  拓展全球采购、经销网络

收购太古贸易和金巴莉

收购“同一屋檐下的巨人”——Colby

“双线收购”拓展全球采购网络

登陆美欧的“本土策略”

利丰贸易的采购代理及与沃尔玛的合作

第八章  利和经销:重组、上市与私有化

从和记洋行到英和商务

利丰经销:收购英之杰亚太区市场推广

利和经销:重组与上市

利和经销的业务发展与私有化

第九章  零售业转型:亚洲化、精品化

OK便利店:从营运主导向顾客主导转型

玩具“反”斗城:创立“专卖店”的亚洲模式

利亚零售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利邦:收购、业务重组与上市

第十章  利丰的全球供应链管理模式

“世界是平的”与“在平的世界中竞争”

利丰:从中间商到全球供应链经理人

利丰的全球供应链管理模式

利丰的电子商务业务

第十一章  冯国经、冯国纶的经营管理哲学

“亚洲最有头脑的商人”

利丰的三年计划:不断改善企业的方法

独特的企业管理架构和管理机制

高瞻远瞩的人才观与人力资源培训计划

卓越的“公司管治”

百年庆典:“再创百年佳绩”

第十二章利丰的新挑战:进军中国内地市场

利丰:跻身香港10大上市财团

利丰的香港·中国观

20世纪90年代利丰在中国内地的投资

21世纪利丰在中国内地的业务发展

利丰的新挑战、新发展:进军中国内地市场

结束语:重整管理层为长远发展铺路

利丰大事记

参考文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68603.html

更多阅读

怎样做电子手抄报 电子手抄报怎么做图片

怎样做电子手抄报——简介电子手抄报在活动中会时不时的使用到,它不仅能够帮助黑板报或者活动板报的绘制准备基础,同时能够作为单独的活动介绍、主题宣传单独存在,而它的制作过程其实并不复杂,但是如果要真正做好确实需要不少的时间,以及

五年级第二学期英语手抄报系列第十周:海底世界手抄报

2012年4月17日星期二 小雨五年级第二学期英语手抄报系列第十周:海底世界手抄报五年级第二学期英语每周要制作一张手抄报,因为明天开始我们将到良田进行为期三天两夜的军训,所以老师今天就布置了,下周一交。英语手抄报内容当然是英语

三年级的第二张手抄报《我爱家乡》 爱祖国爱家乡手抄报

  上次曾发过畅儿手抄报《北京欢迎你》,那是第一张哟,得到博友们表扬,畅儿很是高兴。  博友快乐小满堂的指导让我们受益匪浅:再教畅儿一个小窍门,做板报的时候先画出大的框架和图案,然后再根据需要写文字,有时候可以写得很少,效果

声明:《创文再出发手抄报 百年利丰(第二版)——跨国集团亚洲再出发目录》为网友执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