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小微企业 扶持“小微企业”不能隔靴搔痒



10月1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提出了9条支持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和财税方面的政策。

比如,在金融领域,除了硬性规定,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增加速度不低于全部贷款的增速之外,还要求对专门服务于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实施较低的存款准备金政策,并且提出要适当提高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费用等等。可以说,这些举措,对于在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的同时,通过定向引导资金的流向暂时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能够起到燃眉之急。再比如,在财税政策方面,提出要提高小微企业的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将对小微企业减半征收所得税的政策延续到2015年,这对于减轻小微企业的负担,给他们生存以喘息之机,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然而,我们看到,尽管小微企业的融资等难题是个世界性的话题,但中国中小(微)企业在融资、各种负担以及做实业的环境方面,不能说嘴难,但无疑是属于最难的之一。就融资难而言,我国的一些学者已经多次证明,由于金融体制的不健全,尽管国有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40%,贷款却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量的80%,而大量的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约为60%,其贷款却只占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总量的不到20%。最佳,学者辜胜阻到江浙一带调研,发现,的中小(微)企业只有10%左右可以从银行等主流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80%以上依靠民间借贷生存。也就说,我们现有的金融机构根本难以满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而另一方面,中小(微)企业做实业的环境越来越差,在通胀的环境下,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等的上涨导致中小(微)企业的负担很重,再加上各种各样的收费,大幅度压缩了中小(微)企业的利润空间。北京大学国家研究院的最新研究表明:数据显示,72.45%的小企业预计未来6个月没有利润或小幅亏损,对未来6个月经营信心较低;3.29%的小企业预计未来6个月可能大幅亏损或歇业,对未来经营持悲观态度。事实上,利润下滑已经成为今年小企业最难迈过的一道坎。统计称,今年小企业利润的严重下滑,与2010年相比平均利润减少30%至40%,经营困难加大。在做实业困难的情况下,中小(微)企业将获得的民间借贷资金要么投入房地产,要么从事高利贷,玩击鼓传花的财富赌博游戏,产业空心化和投资炒作成了悬在中小(微)企业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扶持小微企业 扶持“小微企业”不能隔靴搔痒

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几条救急的举措想改善小微企业的生存困境,仅仅依靠一些临时性的举措想让小微企业回归实业,无疑是不现实的。全球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都很难,但像中国这样周期性的危机却是极其罕见的,这只能说明到现在为止我们并没用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建立起一个长效的公共政策体系,而近10年来关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种政策法规也没用贯彻落实,从而一旦宏观经济出问题,就出现中小企业吃药的尴尬。因此,如果不从金融开放和为中小(微)企业下决心减免各种负担等体制性问题上下功夫,将民间借贷风险的防范以及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的解决放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并出台长期的有稳定预期的举措,而仅仅采取临时性的维持举措,甚至只是为了应付暂时的困难而开出的药方,这次可以度过难关,则下次更难的问题同样会出现。

中小(微)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命脉之所在,是中国经济的基本细胞,中小(微)企业不稳,宏观经济难以长期向好。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对于民间借贷,还是中小(微)企业的政策,都不应该是短期,临时性的,更不应该是简单扶持性的,而应该将其放到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层面,出台框架性的制度性方案,给中小(微)企业以长期的预期,而不是只做一些敷衍的表面文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69237.html

更多阅读

网传小龙虾不能吃是真的吗? 小龙虾为什么不能吃

[标签:小龙虾] 2012-07-31 15:59精华知识好评率:86%近年来,有网文屡屡宣称,小龙虾喜欢脏污环境、被用来清污、体内重金属超标,不能食用。那么,小龙虾是不是在越脏的水里长得越肥?小龙虾适合食用吗?疑问一:小龙虾喜欢脏污环境吗?【调查】 脏污

企业不能乱用末位淘汰制 华为的末位淘汰制

有几天睡不着的时候回忆了很多以前工作上的事,其中一件事情印象很深,就是公司曾经推行过的末位淘汰制。当时这种制度造成了一种怪现象:干活越多的人,出错的几率越大;越坚持原则的人,得罪的人越多;结果这两类人因年终评分低而被“末位淘汰”

日本人长寿的根本原因 企业不能长寿的根本原因

从宇宙诞生的第一天起,大家可以去思考这世上有永恒的事物没有?宇宙诞生了,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它又灭亡了。地球在几十亿前诞生了,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它又消失了。连我们的宇宙、地球都有可能在未来消亡,何况一个组织、一家企业呢?结论是没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例子 中国企业不能从国外引进管理者的原因

西方管理之父德鲁克在给北京大学光华德鲁克研究会的开幕词中这样写道:“管理者不能依赖进口,即便是引进也只是权宜之计,而且也不能大批引进。中国的管理者应该是中国自己培养的,他们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文化,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声明:《扶持小微企业 扶持“小微企业”不能隔靴搔痒》为网友过去不重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