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分别做出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示,近十年来,中国的发展如日中天,令世人惊讶、国人骄傲。然而,在巨大成就的背后,一系列的问题(诸如社会突发事件、群体事件、食品安全、交通运输安全等)也不断涌现。痛定思痛,这些问题给我们的启示是:科学的理论要科学地运用于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而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的终极追求。

  1.“和谐社会”的多维视角:

  和谐社会是指全面系统的和谐,社会和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要求矛盾双方或矛盾多方在运动过程中达到并保持多赢或双赢的结局,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又要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发展,使之共同发展。

  A人与自然的和谐:既关心人类、又关心社会,又关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携手。生物与非生物的共进,过去与现在的统一。现在与未来的对话,时间与空间的协调,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又维护自然的平衡,确保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具体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是实现以下几方面的转变:粗放型高耗资源的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低耗资源的增长方式;高能耗、污染严重的产业结构转向低能耗、低污染乃至无污染的环保型绿色产业结构;从一般的不加节制的生活消费倾向转向绿色消费,适度消费。

  B.人的和谐: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个性和谐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人的个体和谐又是自然和社会的产物,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集体和谐是建立个体和谐基础之上的,社会的和谐也有赖于人的和谐,即社会发展是以人为主体的,人的发展是以个体为本位的,由此来看,促进个体的人的和谐成长与发展是社会的主要工作和责任,社会关爱人,集体承认人,尊重个人,给人以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

  C.社会分工的和谐:社会分工的和谐包括社会各类人;在和谐的社会中,每个人有追求幸福和自由的权利,也有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义务,每个人根据自身的条件,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事自己理想的工作,为社会提供必需的服务,社会根据其劳动的质和量给予合理的报酬。这是一种社会和谐发展的多赢状态,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行业都应是相互平等,相互依赖的关系。

  D.内部环境的和谐: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文化取得了全面的繁荣和进步,逐步步入和谐社会,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现在的和谐只是基本和谐,其中还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如政治上少数人的腐败,经济上东西部的贫富差距,思想上个人主义,利己主义,邪教等在一些人身上畸形发展,价值观发生错位等,和谐社会要政府加大力度,也要公民自身的努力。

  E.外部环境的和谐: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时代,政治上,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不在,美国的地位和势力相对下降,世界格局朝多极化发展,特别是第三世界迅速崛起,成为一支影响世界政治局势的重要力量。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在国际舞台上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总的来看,各个国家正在跨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全方位的沟通和联系,具体表现为资源配置的全球化,市场的全球化,资本的全球化等方面。各国必须与世界经济达到一种和谐发展的竞争,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和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接轨,必将更深入地融入世界经济之中,也就更需要与世界经济保持和谐共处的关系,趋利弊害,既能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也应避免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力求自身的和谐发展。

  2.和谐社会视阈下中国发展的新指向

  A.全面、协调发展:社会发展,是人类理想实现的一个过程,是各个国家立足于现状、实行社会变迁的高度自觉,是多领域、多重目标的综合体系,它的最终指向是国民的生活质量。发展的最高尺度就是发展的人民性。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充分表明,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扎扎实实地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全面小康社会的这个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生态、人口等社会各个领域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体系。这些一系列的要素构成的统一体,各要素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和相互转化的有机联系,当这些社会要素能够在统一体内相互包容、协调运作、良性转化的时候,该社会则处在健康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状态中。如果这种和谐和依赖的关系被打破,内部冲突和纷争不断,甚至引发极端性的对抗,则这个社会便陷入了危机和灾难之中。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表现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匮乏、人民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上,不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其它社会矛盾便无法缓解。正是基于这一科学判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路线。在这种背景下,增加经济总量,提高供给能力,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需要,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人们用主要精力去解决经济增长问题,是符合实际的正确选择。这时在社会和谐方面不是不存在矛盾和问题,而是因为处于从属地位,大多又是作为经济问题的派生物而存在。因此,用抓经济增长的方式来间接解决社会和谐方面的问题,是合乎逻辑的,也是有效的。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经济总量不断跃升,短缺经济已被相对过剩的经济所取代,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基于物质匮乏所引起的社会矛盾相对减少,而其他因素引起的社会矛盾相对增多,社会和谐方面表现出的问题更加复杂化。如果再仅仅依靠经济增长这一条办法去解决众多的社会矛盾,势必不再那么有效。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错综复杂的利益集团、阶层分化、矛盾纠葛,应当跳出经济增长包医百病的思维局限,用更广阔的视角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把解决社会和谐问题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B.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人类片面追求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又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地球的负荷能力,从而导致了人口剧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等一系列严重的全球性问题,极大地威胁了人类的继续生存和发展。为此,“人类要生存,地球要拯救,环境与发展必须协调”的口号被提出来。从此,可持续发展思想升华为一种发展战略,并且成为众多国家的一种战略选择。然而,由于各种利益冲突,导致其实施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三十多年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要想真正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遵循和谐原则。这种和谐要求做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也就是必须遵循自然和谐原则,解决好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遵循社会公正原则,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可持续发的基本内涵是要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保证人类的世代繁荣。人与自然的矛盾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影响生态环境问题的两对矛盾,它们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应该仅考虑到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自然生物之间的不平等性,却不去深入思考这种矛盾和这一不平等性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更不能以维持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来实现人与自然生物的平等。建立“和谐社会”便为这两对矛盾的解决提供了理论指导。

  3.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

  A.把社会和谐作为重点政策目标加以确立和坚持

  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政策导向对社会和谐问题关注不够。有些政策用语虽然也涉及社会和谐问题,但不能涵盖社会和谐的广泛内容。比如“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中的“公平”一词,其内涵仅局限于经济领域中的收入分配方面。经常被特别强调和推崇的“团结”、“稳定”等词汇,更多的是作为政治用语来加以使用的,而社会和谐范畴,其内涵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内容,其得以确立的社会基础和历史跨度都更为扎实和长远。无论从解决社会突出矛盾的现实需要方面考虑问题,还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更高要求方面考虑,更新观念,把社会和谐范畴作为国家政策体系中的重点政策加以确立和推行,是完全必要的。

  B.不能以牺牲和谐为代价来追求只惠及少数地区和个人的经济增长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这些论断没有错,非常正确,而且必须长期坚持不动摇。但是,这并不是说经济是万能的,用经济手段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市场规则和一些经济手段可以使财富涌流,但它并不能自然而然地保证这些财富被合理分配和使用。弄得不好,财富的增长与社会矛盾的增长携手共进。当社会不能承受这种压力时,经济增长也就被打断了,现在我们就应未雨绸缪,防止这种不幸局面的发生。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科学发展观
  C.应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被动局面

  “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搞两极分化”,这是邓小平理论中的经典论断之一,也是我们党曾经做出的郑重承诺。目前,我国收入分配是否出现了两极分化,这既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敏感的意识形态问题。目前还没有充足根据能够对此做出明确判断。但近几年来国家统计部门、权威调查和研究机构,著名专家学者公布和发表的大量数据及研究成果表明,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过大,不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悬殊问题,即使社会财富总量迅速增长,社会矛盾也会越积越多。当然,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并不是要搞杀富济贫,重新回到平均主义,而是在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通过调整改进税收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扩大中等收入者阶层比重,以及推出相关的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社会更加和谐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一些针对社会的群体事件自然不会出现。

  D.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实现社会和谐目标的重点内容抓紧抓好

  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热点难点问题很多。比如失业问题、城市贫困群体问题、少数官员腐败问题、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问题等。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建立和谐社会的愿望就难成正果。但是,如果把这些问题与“三农”问题相比较,“三农”问题则更具有基础性和连锁反应性的特点。目前,中国社会中的诸多不和谐现象,比如经济循环不畅、阶层矛盾加剧、政务摩擦不断、区域关系失衡、生态环境恶化等,都与棘手的“三农”问题纠缠在一起。中国是一个地道的农业和农民大国。研究和思考中国现实中一切重大社会问题,其中包括社会和谐问题,都必须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读不懂农民,就读不懂中国”这是一句意蕴无穷的至理真言。中国历史上的兴衰治乱,离开了对当时农民状况的科学考证,就无法破解其中的缘由和奥秘。推进中国当前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如果不能恰当处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就会在迷盲中徘徊,大大迟滞其过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够夺取政权,重要的一点在于制定了一个科学而有效的土地革命纲领,赢得了众多农民的拥护和支持。面对中国农村的现实,只有善待农民,中国才会有一个和谐与繁荣的未来。

  E.长效治本之策重于临时控制措施

  由于社会矛盾的长时间积累,各地近年来经常出现一些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为了维护社会生产、生活和工作的正常秩序不被打乱,为了保持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局面,化解矛盾,把这些事件及时平息下去,而不使其扩大蔓延开来,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但是,这种应急措施的功效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只能扬汤止沸,而不能釜底抽薪,当着火点有所增加并反复发生时,控制力量就会捉襟见肘,力不从心。因此,在如何解决突发事件和群体事件的问题上,应有战略眼光,探求长效治本之策。把这些事件简单地看作治安问题和少数人闹事是不恰当的,仅仅依靠公安、保卫、信访等部门做工作也是不全面的。这些事件的发生,往往都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多种社会原因造成的。我们应当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把工作做在前面,从经济工作、社会工作、思想工作、改进执政方式和工作作风等多个方面,消除产生这类事件的土壤和条件。这种基础性的建设性的工作做好了,突发事件和群体事件就会大量减少。有关部门也不用疲于应付了。

  参考文献

  [1] 余谋昌.生态学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2] 钱俊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69513.html

更多阅读

中国运气学说的科学基础 中国古代运气最好的人

中国运气学说的科学基础什么叫运气学说,仅解释为五运六气,这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因为它并没有解说清楚运气的实质。假使再问什么叫五运六气?又仅以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来回答,还是不足以说明问题。那么,究竟什么叫运气呢?

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和谐家庭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发展的理论和方法,适用于经济建设发展的各个方面。家庭作为经济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自然也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国以家为基,人以家为根,每个人都出生在家庭,在社会中生存,最后又回归到家庭生活,不管人身处何

保定红色旅游 试论红色旅游的科学发展观

     ▲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5年辽宁省教育厅社科研究计划项目《辽宁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05017)    内容摘要:发展红色旅游,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科学有效地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最大化地满足旅游者的消

声明:《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科学发展观》为网友爱情取名叫珍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