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搭借媒体顺风车?



    3月22日,我送了一件西装上衣到“象王”洗衣店干洗,忘了将口袋里的五百元现金拿出来。本以为这钱找不回来了,但我抱着一丝希望向该店查询时,该店陈经理很重视,立即对这一事情进行调查,发现五百元钱已由其员工上交有关责任人保管,陈经理立即派人将钱送还给我。“象王”洗衣店这种拾金不昧和诚信的经营服务态度,实在令人敬佩。

  随着服务业竞争的越来越激烈,服务质量的好坏已明显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存亡。就拿洗衣业来讲,全市大大小小不下几十间,洗衣店的投诉也不少见,如丢失、洗坏衣服,干洗变水洗等等,这些已严重影响了洗衣行业的声誉,一些大型的洗衣店无形中也受到牵连。因此,如何做到诚信经营,自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广大经营服务企业应该关注和加强的一项重要工作。事实上,企业也只有树立起诚信的大旗,才能树立起自己优秀的企业形象。目前,政府及有关部门也纷纷在开展诚信建设。据悉,消委会的“诚信网络”也正在紧张筹备中,如果有重大欺骗、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经营单位,将会在消委会的网站上被公布出来。我们相信,多一些像“象王”这样诚信的企业,一个放心的消费环境也必然会实现。

  再看《中山日报·第二故乡》2003年3月30日的文章《我也成了“非常小器”》:

  自从上次送过两盒“圣雅伦”的修甲工具给中山市检验检疫局的朋友之后,就不断接到检验检疫局的朋友要购买该产品的电话。

  好事传千里,见了该产品的朋友,个个互相传递,爱不释手——他们想不到在中山也有工厂能生产出如此精美雅致的美甲用品。除了方便实用之外,它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于是,我自豪地给他们介绍说:“人人都说外国的产品靓,其实我们也一样做得到,看看我们公司的产品‘非常小器’就知道了。虽然很多原材料都是国内提供的,但做出来的产品可以跟韩国同类产品比,加上我们产品的价格比韩国产品要便宜,所以很多人都愿意选择我们公司的产品。”

 企业:如何搭借媒体顺风车?
  一传十,十传百,整个检验检疫局的朋友几乎每人都有一套,还由二盒到十盒,甚至几百盒的要货,作为馈赠礼品。早几天,检验检疫局郭主任打电话给我说:“在广州检验检疫局的朋友都想每人买几盒,准备在春节前送给亲戚、朋友,加起来也大概要两百多套。”

  现在,我到检验检疫局办事时,他们都亲切地称我为“非常小器”。没想到,我利用工作之便推销公司生产的“非常小器”,自己也成了“非常小器”。

  《拾金不昧,诚信可嘉》借一个“消费者”在“象王”洗衣店失而复得自己的金钱,表象是一篇宣扬社会新风尚的文字,无形之中却“用事实”道出了:“象王”是一家“诚信经营”、“让消费者信得过”的洗衣店。

  《我也成了“非常小器”》借一个“员工” 利用工作之便推销企业产品,看是员工的酸甜苦辣故事,背后却“无意”道出了企业的“品牌”(圣雅伦/非常小器)、“经营类别”(美甲用品)、 “被消费者接受程度”(整个检验检疫局的朋友几乎每人都有一套,还由二盒到十盒,甚至几百盒的要货)、“经营方向”(馈赠礼品)。企业形象、声誉在几百字中“一览无余”。

  纵观上面两文,都达到三个“赢”的境界:

  境界一:媒介赢。从媒介角度:《拾金不昧,诚信可嘉》关注了消费者,并引入“诚信经营”的话题,同时也肯定了政府工作(开展诚信建设,“诚信网络”在紧张筹备中),文章有读者。《我也成了“非常小器”》有鲜活、亲切的“生活滋味”,也有赞扬地方的情节( 中山也有工厂能生产出如此精美雅致的产品),编辑选发也就理所当然。

  境界二:读者赢。从读者角度:《拾金不昧,诚信可嘉》说出了消费者心中的话,读完文章也觉得是有其事,言之有理。《我也成了“非常小器”》道出了“在路上”的人们(其实,我们谁又不是在路上呢?)“创世”、“奋斗”的心理和工作历程,读后让人感觉亲切、真实。

  境界三:企业赢。两文章中,企业形象都在“润物细无声”中潜入了读者的心。看了《拾金不昧,诚信可嘉》的读者,至少知道:“象王”是一家洗衣店,它诚信,拾得消费者500元都拿出来了。看了《我也成了“非常小器”》的读者,在想购买美甲用品的时候至少想到“非常小器”,它比韩国产品便宜。

  天下不是没有免费午餐,只要你懂得整合渠道,懂得借用资源。就拿企业宣传这一块来说,有时候,我们的确没有必要去“烧”钱(有些“烧”钱还放大了企业的污点或留人话柄),没有必要去“王婆卖瓜”(现在谁相信你的自我吹捧),说句心里话,那一个企业家、投资者不愿意花小钱或者尽量地不花钱去办实事?除非是为洗白黑钱做个耳目的企业!省下一分都是利润啊!所以,想要做大、想要做久而又想要提升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的企业,或者新跨入一个行业急切盼待提高知名度而又缺少经费的企业,我们不妨可以考虑一下“免费午餐”——搭借媒体顺风车!

  搭借媒体顺风车,即要求做到“三赢”——媒体赢、读者赢、企业赢!它的好处是企业可以不花钱或者花小钱,以“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慢慢积储达到宣传效果。这样的结果一旦被认可,就不易被外界“扭曲”、“推翻”,这形成的就是一种文化!

  就具体来说:企业应该如何搭借媒介的顺风车呢?从以上两文的分析,已给我们一个清晰地概念——好文章、好素材,媒介也需要!所以,我们就要“制造好文章、好素材”,“生产好文章、好素材”。

  一,整合内部资源。

  1,发动企业所有的写作爱好者,书写企业的营销心得、管理经验,和与企业有关联的故事、感受,可以是消息、通讯,也可以是散文、随笔,还可以是小说、诗歌。重要的是,文章不是为“写企业而写”,文章是为“心得”、“经验”、“故事”、“感受”而写,文章一定要“不张扬”(最佳境界是“了无痕迹”)地带上企业一笔,且一定要上交企业负责人把握和统一口径。企业负责人在“审核”过程中,一定要遵照作者的意见,只要文章不与企业矛盾或相冲突,尽量不要改动原稿和增加有关企业的句子(这样易引起作者反感,何况企业负责人不是媒介定稿的编辑,其修改有可能是徒劳)。然后让员工向媒介投稿,企业制定发稿后的奖励标准(比如物质的奖励、晋升的奖励)。其也可以纳入管理人员的考核范畴。

  2,每个企业都需要正面积极的形象,所以,鼓励员工多在企业内外以企业的名义做正面积极的事,最好是能做能够引起媒介注意的好事、善事。凡被媒体报道,企业应给员工奖励。

  3,企业多和媒介编辑记者联系,把企业的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多跟媒介沟通,有的素材还正是他们需要的呢。最好是把对口的稿子素材给对口的编辑记者。但企业绝对要注意:编辑记者发了稿,感谢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要让记者编辑依赖企业,不要让记者编辑感觉是到企业创收,如是这样,他们的目光就是盯在了好处上,至于稿子,则完全可能是应付。

  二,整合外部资源。

  1,借用媒体的互动栏目。比如讨论区、留言台、答疑台、编读往来等。鼓励一些素质比较高的、而且有职业道德的员工(他们不会发表一些有损企业的话和透露出企业的商业秘密)以企业的名义参加媒体的一些讨论话题,特别是一些网站,可以很自由地上传帖子,看是无意却是有意的把企业的牌子、企业的产品“润物细无声”地宣传了出去。

  2,借用外脑。这借用外脑,也主要是借用熟悉媒介传播、懂得媒介操作的外脑为企业策划新闻。这主要用于比较大型的公关活动、销售活动,与纯广告相比,这肯定是花小钱办大事。

  3,借用媒体的话题和事件。这里的话题是指媒介的新闻报道里带出的话题,具体是指从编辑的版面语言和记者字里行间透出的话题。这需要企业负责人有新闻敏感性,有选择有尺度地对媒介的新闻报道加热、推波助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71177.html

更多阅读

王通:如何打造自媒体明星

SEO赚钱培训最多到100期就会停止,周六进行的是第92期,为了迎合网络营销行业变化的需求,每次我都会讲一些新的内容,这次讲了一些传统文化和自媒体明星的话题。同时,在这期课程的学员中,有两个人已经做的非常不错了。一个是“在北京放牛”,三

软文营销:如何分辨优质媒体和劣质媒体?

软文营销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稿件策划和媒体策划,媒体策划说的直白一些就是选择媒体,而目前媒体界鱼龙混杂,作为甲方企业的企划经理,摸清哪些媒体是高质量的并非易事。在此,小马识途营销机构的顾问主要分享如何分辨优质媒体和劣质

白酒企业:如何做好网络营销

   当下,虽然传统经销商模式、专卖店、餐饮、团购和商超仍是白酒销售的主流渠道,但不可否认,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尤其是随着网络一起成长的新生代,他们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和电脑一起度过的。因此,如果不能抢占网络领域的

生产型企业:如何做好班组长?

作为生产企业的班组长,想要班组工作执行到位,必须找出可能制约班组的核心问题,无可非议,生产型企业班组最重要的肯定是产品的质量问题,不良率高低、内外返的比例高低是考察一个班组长是否胜任工作的主要指标。本文不谈任何理论框架,单纯

啤酒企业:如何突围行业困局

2011年,啤酒企业各自跑马圈地,建厂的建厂,并购的并购,扩张的扩张,曾经硝烟弥漫的啤酒业大战又起烽烟。面对行业困局,本土企业如何杀出重围? 刘苏鑫2011年2月,百威英博100%喝下大连大雪;8月,又是百威英博宣布斥资27亿元,在陕西新建100万吨啤酒

声明:《企业:如何搭借媒体顺风车?》为网友人总要靠自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