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归精英协会 海归身份不再是精英代名词



海归身份不再是精英代名词

文/姜朝霞

在近几年的“出国热”孕育发酵下,从所谓“列强”回国的海归越来越多,在国内职场已不是鲜见之事,尤其是在高科技行业,他们早已成为大家见怪不惊的普通一员。当然,与浩瀚的本土人才相比,他们还依然称得上稀缺人员。但在出国求学门槛低以及全球交流高度频繁和深入的背景下,对新生代海归,即80后海归来说,“物以稀为贵”的规律正在被颠覆。

归国人数将持续猛增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字显示,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10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已达63.2万人,其中2010年回国人数为13.5万人,同比增幅达24.7%。归国人员除了刚毕业的新生代海归,还有在国外有从业经历或研究成果的老海归。

2010年归国的新生代海归,多数是2006年前后出国求学的高等院校毕业生。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06年度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3.4万人,其中:国家公派5580人,单位公派7542人,自费留学12.1万人。

一年13.5万人、24.7%增幅的记录无疑将很快被洗刷。据相关部门介绍,截至2010年底,中国以留学身份出国,在外的留学人员有127.32万人,其中94.64万人正在国外进行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阶段的学习以及从事博士后研究或学术访问等。这94.64万正在进行高等院校学习的留学生,在近一两年或许就可以应届海归的身份,在中国的人才市场见到他们的身影。

除了群体基数大之外,近两年国外发达国家经济持续低迷,就业压力严峻,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大环境也是促使海归争相回国就业的主要原因。

海归多半“不差钱”

因近年出国留学门槛放低,只要有钱,都可以出国留学。这也成为新生代海归的一个重要特征:家里不差钱,归国不愁工作。很多海归在回国后都直接进入家族企业,或者由父母支持创业。在人才市场卖力推销自己的,一部分是家境不是特别殷实,另一部分是想先锻炼,再创业。

 中国海归精英协会 海归身份不再是精英代名词
从英国留学回来的王晶,一回国就和女朋友合伙创业,开了一家软件公司。启动资金有双方父母的支援,另一部分是自己在英国求学时课余打工积攒下来的。公司开了两年多,生意还不错,双方父母都有自己的公司,父母的客户都可以为他们解决大部分销量。加上二人用心打理,服务好,生意日渐蒸蒸日上,用赚的钱买了房,买了车,也对外号称“白手起家”。

而从法国回来的李丽,则利用欧洲奢侈品牌价格优势,做起了代购生意,由国外的同学和朋友搜罗打折季的奢侈品,再通过网络销售。虽然目前赚钱不多,但她相信随着网店信誉度的提高,未来前景相当可观。

压力大薪酬要求高

笔者采访过几位应届海归,他们对薪资的要求一般都在5000元以上,而且认为国内一线城市5000元月薪,支撑的生活质量不如在国外餐厅打工的水平。在德国读化学专业的王小姐表示,自己在德国餐厅打工一个月可以赚到1000欧左右,吃饭200欧,租房200欧,还有600欧的余款可享受生活。而且在德国一般的人都能买得起房子,一个月月供不过1000欧左右,普通打工一族完全可以应付。而国内房价却让人难以企及,5000元月薪已是她的底线,而且要看是否有好的发展前途。

另一方面,与德国相比,国内福利要相差很远。在德国一个月交几十欧元的保险,就可以保障去医院的费用。王小姐去年骨折,全程不过花了10欧元的挂号费。而在国内,看病将成为一大问题。所以,要想获得与欧洲一样的生活质量,她对薪资的要求不能松动。

除了对薪酬的要求,王小姐表示,自己花费那么多的金钱到国外留学,无论是自己,还是父母、亲戚朋友都想当然的认为,回国后应该有更好的起点,更好的事业发展。可是在她出国的4年间,原本同届的同学,如今也已经买车买房,工资也不低。这让她很有压力,非常顾忌别人的质疑:出国也不过如此,纯粹是浪费钱。她说,如果在国内过得不能比别人强,那她宁愿留在国外。不管过得好不好,至少不用面对别人的鄙视。

国内企业很淡定

面对新生代海归的求职,国内企业管理者表现很淡定。武汉新城电脑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程先生表示,他见过很多海归来求职,但他并不会因为求职者海归的身份而给他加分。相反,他会顾虑海归的适应能力和稳定度。他曾经招聘过一个海归技术人员,但表现并不出众,而且因为沟通过于直接,跟同事和下属的关系都不是很好。所以他现在对海归非但没有青睐,反而会有些抵触。另外,程先生指出,国外有很多“克莱登大学”,作为企业很难分辨,如今的新生代海归又家境殷实,对工作不会十分用心和珍惜。企业招聘海归人员的时候应该慎重。

而做酒店管理的王经理则表示,对海归有比较高的认可度,但限于管理人员。因为国外服务行业相对国内要成熟,培养的人才一是具有语言优势,二是有较好的服务意识和素质。但这也要看个人能力,很多海归在国外并没有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语言也因为华人群居,未必可以过关。因此,他更看重在国外有工作经验的海归。

无论从新生代海归本身的素质,还是国内企业的反应来看,海归都已经不能与精英画上等号了。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数量越来越多,国内企业对他们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清晰。海归不是精英的代名词,也不是“海带”的代名词,他们与国内人才一样有优劣之分,国内企业只要擦亮眼睛,敞开怀抱迎接他们,相信海归会在职场演绎出他们别样的风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71877.html

更多阅读

一件事情让两个人知道就不再是秘密 两个人的事情

1、一件事情让两个人知道就不再是秘密。2、你在背后说任何人的坏话都迟早有一天传入这个人的耳朵。3、要学会聆听对方的弦外之音。也要学会通过弦外之音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4、转移话题要尽量不着痕迹。 收听说话技

从此我不再是一个人 从此我不再孤独什么歌

从今天开始,我不再是一个人。看到一个朋友写到QQ里的签名。想想自己也是如此。从此我不再是一个人,从此心里想的念得总是 “我们”增加一份责任,增加一份爱。回首当初,至今相识已

三亚海天盛筵是什么活动 三亚海天盛筵 ed2k

海天盛筵是一场在海南三亚举办的多方位高端生活方式展。这场一年一度的盛会持续四天,主要包括游艇展、公务机展、房产展以及多种高端生活品牌展示。展会期间,也会举办各种尊享晚宴及娱乐社交活动。海天盛筵旨在为中国消费者引入游艇和

声明:《中国海归精英协会 海归身份不再是精英代名词》为网友地獄之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