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家族第三部分链接 《村里叔叔》第三部分



哭笑的文艺与文艺的哭笑

文艺是文学艺术的简称。

文学是指以文字为主的创作活动,像诗歌、小说、散文、随笔之类,艺术则是包括视觉与听觉语言的创造,如绘画、音乐、雕塑等。当然也有像电影、戏剧、相声这样综合了文学与艺术的创作活动,所以中国有一个具有独创性的组织叫“文联”,即文学艺术联合会,它包括了文学和艺术的所有。

无论是文学还是艺术创作,它们所制造出来的产品大多数是不能吃、不能住、不能当成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来使用的。也就是说,文学、艺术属于上层建筑的领域,解决的不是吃、穿、住的具体问题,而是精神层面上的问题,既然是精神层面,那自然就会对人的思考和情感有作用。

中国明末清初有个著名的画家叫八大山人,他原是明代王室之后,明朝灭亡后落发为僧,其画风简练、放任恣纵、不拘细节,在不完整中求完整。我感兴趣的不仅是 他的画,而更是他的签名,我不知道他是先设计好了这个 签名,再定的八大山人这个名字,还是根据这个八大山 人的名字设计的这个签名,在我眼里,这签名比他的画更有意义。他的签名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由“八大”两字组成,既像“哭”字,也像“笑”字,也可以说是又哭又

笑,还可以说是非哭非笑。下面两个字由“山人”组成,似一个“之”字,上下连起来,即哭之或笑之,也许是哭笑不得。到底是什么,我没见过八大山人,究竟是哭还是笑,不能确定。

 完全家族第三部分链接 《村里叔叔》第三部分

那天我在潘家园溜达,一群红得发紫的笑脸闯入我的视线,他们笑得好兴奋,一定是发了大财,充血过度,耳朵根都红了。正如张爱玲所写:“那种满脸油汗水的笑,是标准式中国幽默的特征。”

我是经历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洗礼过的人,从童年到青春都是看着红彤彤的笑脸长大的。笑脸似乎成了一种标准,一种模式,画笑脸可以升官或者发财,也许既可升官又可发财。总之,画笑脸会有人买单,不管买单人的目的是什么、用什么形式买单,但总会给画笑脸的人带来实惠。

当然,哭喊也是很煽情的,在鲁迅的呐喊声中就涌出现了像李桦的黑白木刻画《怒吼》,近代中国美术史中哭喊不断,王式廊“血衣”中的哭喊,文革后出现了一批被称之为伤迹文学的哭的作品,连环画“枫”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看来,哭喊也有人买单。八大山人既不是哭也不是笑,既像哭又像笑,它画中的鸟儿都朝天上翻白眼。

那天和某人聊起了文学,从《独唱团》说到了韩寒,他和我一样没看过韩寒的文章,他说:“有人说韩寒是当代的鲁迅。”鲁迅的文章我应该看过几篇,现在几乎都忘记了,《呐喊》、《狂人曰记》的名字还是记得的,还有阿Q正传》中的“血馒头”什么的,其他的真的是记不清是什么内容了,但我能感受到鲁迅似乎是很焦急地在一群木雕像中哭喊,你们怎么还不睁开眼,还不动起来,另外还好像是在指骂什么,用现在的话说,一群又木又呆的傻逼。鲁迅的眼睛是雪亮的,鲁迅也很勇敢,虽然没拿枪上战场,但他也可以冲锋陷阵。

关于韩寒的文章,我又去问了几个80后的人,他们也都很喜欢,理由是他敢于揭露一些尖端的社会问题。看来韩寒也许真是与鲁迅还有相近的什么地方,至少他们都在上海,这一点是一致的。

我渐渐地好像明白了一些道道,有许多人喜欢别人把自己当成没脑子的傻逼,喜欢有人敢说自己不敢说的话,敢公开嘲笑你、骂你、讽刺你,这人就可能会被追捧,被视为偶像,你花钱去买他的东西,然后很直白地说“骂得好”!但这里骂的都是别人,没有自己,因为自己也经常这样骂,不同的是没公开骂,所以自己不是傻逼。

用文学艺术的形式唱赞歌,这事我能理解,也好明白,我要是有钱能养一群二奶,哪个能拍马屁,谁能伺候得我舒爽,那我就多奖赏点,发个奖牌、奖金什么的都是理所当然,既然被人家包养,用作品去歌颂、去答谢施主也就顺理成章了,反正自古以来就有宫廷艺术家、御用艺术家之说嘛。

相反地,被描述成像木雕一样的呆子、没长眼睛的瞎子、脑袋进了水只会傻笑的傻瓜,这些人自己兴奋得不得了,还暗中得意地说:“他说的这群人中唯独没有我。”鲁迅说的阿Q都是别人。当然,也许有人是带有目的性地鼓动大家自己去骂自己,他们用可以让你眼珠跳出来的高额奖金刺激你,让你把中国人描绘得更傻、更木、更白痴。金钱的诱惑力是巨大的,他们包养了几个人,一群人就会被带动去模仿,去期待哪一天也能被包养。写书的、画画

的,谁不想用自己的作品挣钱过好日子呢?很多人写书、画画也和工厂的工人一样,只不过生产的产品不同罢了。当然也有例外,像《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写《亨利与琼》的女作家阿娜伊丝·宁,印象派画家德加……他们做作品似乎并不是为了赚钱,所以,他们的作品不太一样。

文学艺术既属于上层建筑,它就应该影响和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但是,文学艺术毕竟是应具有独特的、特定的形式的,文学家、艺术家不是思想家、哲学家、考古学者、人类学学者、社会学学者,批评家……在其自己独特的领域创造才应是它的核心价值所在,当它的艺术形式已完全被忽略了的时候,这个作品还是否有被称为文学艺术作品的必要和价值。这就和一个交通指示牌一样,人们已不再关心它是画上去的还是印上去的,是木头的还是铁的,只要能看清它告诉我该往哪儿走就行了。

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莫奈的《睡莲》、梵高的《向日葵》、毕加索的《女人》、康定斯基的作品《点·线·面》、劳申博格的《飞越彼岸》、李白的诗篇、曹雪芹的小说,他们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纯粹,也正是如此,他们的作品才具有恒久的价值,因为他

们的核心是在做文艺。正如吴冠中老师说过的那句“形式即内容”,一句话清晰地点明了艺术家应该是艺术家。文学也是一样,我查看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判标准,其核心不外乎是说它必须首先是一个纯粹的文学作品。

2007年初冬,一位70岁高龄的绅士从纽约飞到了北京,他是纽约当代美术馆(MoMa)的资深顾问,也是著名的艺术收藏家Marshall s.Cogan,他飞越太平洋是为了我的作品而来。我荣幸地与他共进晚餐,我向他请教了关于被炒得火热的中国当代艺术的看法,他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他说:“MoMa是纯粹的艺术机构,在MoMa有赵无极的作品,他用西方的传统的油画材料、工具创造了展现东方境界的艺术形式,探索了用西方美术语言表现东方意象,作品具有代表性、符号性。MoMa还有年轻艺术家蔡国强的作品,他把炸药这个中国古老的发明融入了艺术的创作之中,在结果完全不能确定的状态中实现了一种新的艺术形

式的探索,他们都在创作的领域中有独自的探索,我们认为这是有艺术价值的艺术作品。”

“你愿意让我收藏几件你的作品吗?”他对我说。

Yes。

中国父母手里的三块砖

中国的父母是最爱孩子的,几乎所有的人都这么认为,那么美国的、英国的、法国的、日本的父母就不爱孩子吗?天下也许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也有杀死父母的孩子,但这毕竟是人中极品,少之又少。如果看到动刀动枪地真杀还好理解,至少,行凶者还会得到法律的制裁,可看不到流血,手中也没有凶器,是否就不能死人,也许人的肉体还生存着,但他的精神已经死了,算不算杀人?

她来自江南的一个小城,能歌善舞,一直是一个开朗、活泼的女孩,总是坐在教室的前排座位上,每天有说不完的话,笑声飘遍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暑假过后,她从前排换到了最后一排的角落里。笑声没有了,话语也消失了,双眼无神,整天低着头,一身衣服穿一周也不换一件。

我的耳朵里不停地听来关于她的八卦。

“听说她妈死活不同意她俩搞对象。”

“是呀!是呀!暑假时她骗她妈说暑假实践不回去了,俩人准备去内蒙古草原,结果她妈杀到北京来了,在宿舍里又哭又闹,好吓人啊!”

“对啊,那天我刚推开宿舍的门就-爱华网-听她妈又劝说又吓唬的,真的好无语啊!”“她妈还说,你真和他在一起我和你爸都没脸活了,我们就一起喝点农药死了算了……”随着毕业,关于她的八卦也和她一起消失了。

别打着爱的旗号害人。

中国的很多父母就是用“爱你,为你好”的名义在害自己的孩子,他们从根本上就没有理清孩子和自己都是人,都应该有独立自主的选择和享受自己人生的权利,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是人的生命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他们根本不明白。他们自己小时候没能力去选择,现在有了孩子也喜欢替别人安排,自己累孩子也累。家长还给自己戴上许多“爱”的高帽,孩子小的时候望子成龙,拼命地逼孩子学习;孩子大了点又怕他学坏,谁也不准接触;孩子再大了怕他上当受骗,天天提审;孩子更大了怕他不会照顾自己的生活,千叮万嘱,一直到自己临死了还说我对你这儿、那儿放心不下。他不死,孩子就无法自主地选择生活,过自己想要的人生,其实就是现在,孩子也不会完全按着他们的想象去生活。家长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不敢在父母面前交心、吐露真情、畅所欲言、不得不天天编假话,在父母面前装乖、成功蒙混过关的好孩子。|!---page split---|

他是我好友的孩子,和大多数家庭的独生子一样,他可谓是一个乖孩子。父母让学什么就学什么,父母不让和谁玩就不和谁玩,终于按着父母的期望在22岁那年大学毕业了。他说想去留学,父母想了再想,同意了。他来东京那天我去机场接他,等了好久他才从机场里面出来,我看到他推的满满一大车行李眼珠都大了。

我问:“你是来留学,还是搬家?”他说:“一会再和你说,赶紧帮我找个丢垃圾的地方。”他把四个大包丢到了放垃圾的地方才如卸重负,和我上了车。在车上他和我说:“这不都是我妈嘛?她恨不得让我把两年吃穿用所有的东西都背上,为了这些,在机场因为行李超重被罚了款。”他说:“我就说了一句暑假我就回来了,可以先带用到暑假的东西,我妈眼泪就掉下来了。我能怎么办?只好给日本的清洁工增加点工作了。”

我问他为什么想来日本留学,“还不是为了(离开)我妈嘛!”他脱口而出。他装得很像,所以在他妈眼里是个好儿子,为了他妈妈的爱他受了不少累,他妈妈不让他大学毕业前谈恋爱,所以他从高中时背包里就装了自己买的床单,父母不在家时带女朋友回家就换上自己的床单,床单不敢放在家里,只能天天背着上学。

我们的父母为什么不信任自己的孩子呢?将不信任变成“担心你”,把干涉变成“为你好”,把恐吓变成“白养你了”,把威胁变成“不孝”。父母用爱逼迫孩子不得不学会放弃真诚,去伪装、去欺骗。自私,爱的自私!在这里没有尊重,信任、关爱,只写着“你是我生的、我养的,就得听我的。”但好心和好结果并不是在一条直线 上的。

中国某大学的两个学生跳楼自杀了,女生在读研,男生还在读本科,典型的姐弟恋。

中国父母对孩子实行“三包”政策:学业、婚姻、事业一切由父母承包。孩子在父母的“三包”中变成父母终生的私有玩具,同时,父母也同样失去了自己的人生。但他们没有感到悲哀,反而喊出一个高尚的口号:“我们的人生就是为了孩子。”他们没有想过这是不是孩子想要的。在父母充分实现了自己“爱”的满足感的同时,孩子失去自我人生选择、人生奋斗目标、人生快乐的价值,父母们是在用牺牲孩子自我人生的代价换取父母的成就感。

韵从英国读完硕士学位回国已经二十八岁了,她想结婚,想嫁人,也有了自己的心上人。但是,她对他说,只要我父母在,我们只能偷情。因为她知道,他不是她父母脑海中规定好的那个合适的人,她含着泪说:“为了让我父母高兴,我们就一直偷情吧。”

好心和好结果不是划等号的,这两个哪个更重要呢?父母在表达自己“好心”之前是否想清楚了怎样才会有好结果呢?

这是在美国听到的一个故事。佛吉尼亚州拥有美国最肥沃的土地,种植烟草使这里的人成为了美国最富有的农民。有一对父子富有地、孤独地在这里生活着,父亲的父亲因为过早地去世,所以,父亲没等念完初中就继承了这片长满金黄叶的土地,从此,他再也没有离开过这里。儿子比他幸运,读完了高中,还以镇高中第一名的成绩拿到了哈佛大学工商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儿子临行前的那天晚上,父亲做了儿子最喜欢的牛排,晚上儿子对爸爸说:“明天我就出远门了,老爸有没有什么说的?”父亲拿出家里珍藏的最好的一枚烟叶给儿子卷了一支烟,对儿子说:“你爷爷没离开过这片烟田,你爸爸最远的就去过镇上,你已经考上了世界上最好的大学,父亲能告诉你的就三件事:一、老爸认为你是最棒的;二、老爸有这片田,所以会挣很多钱,你有啥需要别客气,先用着,将来在遗产中扣除;三、外面的事比种烟复杂,老爸不懂,但是,不管你挂满金牌还是伤痕累累,只要你回来这就是你的家,每年老爸都把家里最好的烟叶给你留着。”儿子问:“老爸有啥愿望呢?”爸爸想了想说:“我家祖上代代在这儿种烟,可谁也没看过咱家的地有多大,我要能看见整个咱家的地就好了。”

第二天儿子走了。又过了N多年,儿子在曼哈顿的办公室给老爸打电话说明天回家。

第二天儿子驾着私家飞机飞回了家,他在天空中看到很多人在他家里里外外忙着。原来昨天他父亲接到儿子的电话,太激动,死了,人们是来给他爸爸送葬的。桌子上整齐地排放着11支烟,他已离家11年了。

故事结尾时,儿子开着私家飞机,飞机的窗口放着父亲的骨灰盒和遗像,飞机在他家的烟田上空盘旋着。

人生的长短不是用寿命来衡量的,两个人同样活了80岁,一个从10岁起就独立地去思索、去拼搏、去选择自己的生活,一个到40岁还在别人的安排下生活,那么前者的人生是70年,而后者最多只有40年。这是一个日本朋友在和我喝酒聊天时说的话。

中国父母治理自己的孩子是天下无双的,他们手里高举着三块强大的砖,砸下去,再强的孩子也得被砸死。第一块砖就是“爱”,我们都是为了你好,只有你爸你妈才真的爱你;第二块砖是“经验”,我们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我们啥没经过,啥没见过,吃的盐还比你多呢;第三块砖最厉害,就是“不孝”,你太让我伤心了,小时候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你拉扯大,你翅膀硬了,白养你了……孩子长大了,翅膀硬了是坏事吗?你养孩子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吗?这三块砖还真灵,大多数孩子不是被砸扁成了他们眼中的乖孩子(大多数是表面上的),就是被砸死。

中国父母的“三包”毁灭了孩子的自信、爱情,摧毁了孩子的创造力。学什么、怎么学、在哪儿学,家长全部规定好了,孩子就是个执行者,和奴隶社会的主仆关系是一样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73417.html

更多阅读

4.7《家人卦》巽上离下 的注解 大悲咒全文及注解

   (2011-04-16 09:27:47) 转载▼标签: 周易易经易4.7《家人卦》(巽上离下)的注解(帛书:《家人》)卦符:------------ --------- -------上接《同人卦》。本卦为离长八卦中的第六阶段。家人为一家人,表明关系最好。作者借本卦阐述帝王的治

《杂文月刊》投稿邮箱 杂文月刊 教育世界

《杂文月刊》是我国惟一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其他报刊杂文精品,并在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博主发表过,稿酬不菲、有样刊)《杂文月刊》“原创版”投稿邮箱:zwyk@vip.sina.com

贾平凹《废都》删节部分三 废都 贾平凹 txt

贾平凹《废都》删节部分(三)转载]贾平凹《废都》删节部分(2013-12-05 23:15:59)贾平凹《废都》删节部分东方天问的博客第303页夜里,庄之蝶在书房写答辩书,到了十一点,照例

声明:《完全家族第三部分链接 《村里叔叔》第三部分》为网友芭蕾丶旋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