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暗示老板发年终奖 《发年终奖给你的老板》第9——12部分



系列专题:年终营销盘点

9.你可以有更好的理由起床

博客插画家弯弯出版的一个脍炙人口的绘本《可不可以不要上班》引起了很大反响,成功就成功在画出了许多上班族的心声。但问这些上班族为什么每天要从暖乎乎的被窝里爬起来,答案可能很多:“我为了那一份薪水。”“我为了混口饭吃。”“我不起床上班会被老板扣钱。”“我会被裁掉。”……那究竟有没有想过上班的理由?大部分上班族都会回答:“没有,我希望最好不要上班。”

用正面理由叫自己起床

每天早上,超过一半的上班族在“我为什么要起床”的挣扎中,奋力从被窝里钻出来。但也有一些上班族每天神采奕奕地到公司报到,他不见得是老板、主管,却每天提早到公司。

我以前的公司有位同事就是如此,当时他身为业务助理,公司规定早上九点上班,而我习惯八点半先到办公室,但我抵达公司时常常发现他已经到了。观察一段时间后,我问他:“为什么每天这么早到办公室?”他回答我说:“主管九点到公司后就会交代新的工作,但平常已经有一般该做的事情,不如早一点到把原本排定的工作做好,就不会拖延到新交办的事了。”

我觉得这位年轻人的态度很棒。有些人找不到理由上班,但有些人每天早上却可以精神抖擞地上班,其中的差别就在于:你如何看待自己上班的动机,也就是说,你是否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要上班、为什么要工作。

动机有两种,一种是正面动机,另一种是负面动机。负面动机指的是:如果我没做什么事情,就可能会遭受到怎样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多半是要受惩罚的;而正面动机是:如果我做了什么事情,会出现怎样的结果,而这种结果多半是奖励性的。

有些人为自己找到每天起床上班的正面理由,这些理由让他觉得自己能够做出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又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于是就产生了正面循环,让他更想早点起床。

负面动机只会让自己更沉沦

许多职场人嚷着要当自由工作者,这些人抱持的理由是:“不想有老板”、“不想被人管着”、“不想要朝九晚五”,但如果是基于上述理由,自由工作也一定做不好。因为这些都是负面动机,而非正面思考,事情当然做不好。

台湾地区有一家专做企业清洁服务的威合公司,这家公司前总经理王国隆拥有美国排名前二十大学的MBA学历。但刚进威合担任总经理一职时,他被派到新加坡总公司受训,受训的内容竟然是从医院扫厕所开始。尽管他是将“小善存”引进台湾地区的背后推手,也拥有很好的经历,但他还是跟着现场人员和按照手册埋头学习,想办法解决厕所里长年的顽垢。

他没有说:“为什么我一个企业管理硕士要来学打扫?”“为什么当总经理却要跟大家一起学洗马桶?”反而告诉自己:“我要让清洁的工作成为一份受人尊敬的工作。”

王国隆用正面的态度迎接职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以专业的清洁标准为台湾地区分公司创下营收新高。后来,他被提拔到亚太区总经理的位置。

“太棒了!这是我自己的选择,也是我喜欢的工作形态!”请用更正面的态度面对你所经历的一切,当然就会自动自发起床去上班。所以,在每个当下请检查自己是否只是在做分内的事,还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每个当下是不知道自己为何而忙,还是知道自己的目标?为自己找到正面的理由起床去上班、工作,得到的也才会是你想要的结果。

请为自己找出更好的理由起床

1.从同事身上找理由:既然你决定当上班族,你就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就得准时起床上班,因为你不准时起床,甚至好几天都不上班,同事就得分摊你的工作。但你上班了,就有许多同事会因为你的存在而让他的工作、生活更便利。因此,请从同事身上找出上班的好理由,成为激励自己每天准时起床的动力。

2.从顾客身上找理由:如果你从事的是业务、服务、客服等与顾客有关的第一线工作,一旦你不起床上班,有些客户就会因此延误他们的行程。如果你充满热忱去上班,就会有更多的顾客因为你的存在而解决他们的难题,这就成为你上班的好理由。

3.从自己身上找理由:除非你财务独立或没有其他负担而不用上班,但大多数人需要上班。如果你清楚自己非上班不可,就请帮自己找到好的理由去工作。因为唉声叹气、不断抱怨是一天,快快乐乐、精神抖擞也是一天。与其每天让自己陷入负面情绪中,不如从正面思考,让自己可以从工作中找到成就感、使命感,甚至各种好处,这些理由都会成为你愿意上班的动力。|!---page split---|

10.没有一种工作是“有趣”的,“乐子”都是自己找的

在跟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我常问他们:“毕业后想找什么工作?”不少人回答说“想找有趣一点的工作”或“我想做比较有挑战性的工作”。而在面试新人的过程中,我也常碰到一种现象:有些人的简历洋洋洒洒,每三到四个月就换一份工作。我问他:“你为什么换工作换得这么频繁?”他回答:“因为前一个工作没有挑战性了。”我又问:“前一个工作没有挑战性?那什么是有挑战性的工作?”他就回答:“我的前一个工作不好玩,我比较喜欢变化性大的工作。”

每次我听到这种说法都觉得好笑,因为所有工作的有趣时间大概只能维持一个星期,那就是在你刚进入这个公司,对这份工作和同事还不熟悉时,你会觉得这份工作还蛮有趣的,这段时间就是“职场蜜月期”。但等到工作开始上手、负担开始落到你身上、开始有许多待办工作要完成,或是每件事情都愈来愈熟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工作不再有趣了。

有趣的工作也辛苦

很多学员碰到我时都会说:“我很羡慕你,你的工作好有趣,可以到处讲课,认识许多人,和不同的人互动,还可以去很多地方,每天有不一样的挑战,应该很好玩、很有趣。”

听到这话,我都会回答说:“你看我这份工作好像很有趣,但你不知道,同一个故事、同一个例子,我要对不同的人讲上一百次、一千次,而且每一次都得像第一次讲一样热情。我还曾因为演讲排得太满,得在不同的地方飞来飞去,有时候早上醒来还要先搞清楚自己在哪个国家、哪个城市。换做是你,你还会觉得有趣吗?”

也许你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挑战性,反观做广告、公关、营销的人,每天可以碰到不同的客户,可以跟不同的人激发创意,他们的工作看起来很有挑战性。但是你不知道,从事这些行业的人,往往为了一个方案整整三天没睡觉,提交方案当天还得精神抖擞地把所有创意表现出来,压力之大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或者,你认为政治人物的工作很刺激,因为政治工作有许多挑战,可以和人群互动,看起来也很有趣。但我在台湾地区曾经几次看到政治人物的行程——前一天晚上还在做群众造势,第二天清晨就看到他们在菜市场里拉选票。你如果做这个工作,还觉得有趣吗?

所以,没有一个工作是真正有趣的,因为所有的乐趣都得自己找。虽然我的工作要不厌其烦地演讲,但在工作中,只要看到有学员因为我的一场演讲而改变了他们的想法、态度,我就觉得很开心。在职场上,会计、出纳或从事事务性工作的上班族也可以从工作中得到乐趣,也许是与同事的互动,也许是完成一件事情的成就感,这些乐趣都可以在享受工作的过程中找到。

用心找出不一样的地方

用心找出不一样的地方,听起来或许老套,但只要用心去做,你必能够感受到工作带给你的乐趣。

我之前在台湾地区的一家公司里曾被选为年度福委会(编者注:相当于大陆的工会)成员,大家都知道,福委会每年举办的活动非常固定,而成员也总是萧规曹随,活动大多没有新意。我那一年担任这个职位后,就决定要让今年的活动不一样。于是每一次活动前要准备点心时,我不再只是打电话给外头的面包店,而是跑到夜市里看哪家摊位最受欢迎,再跟他们联系看是否可以送点心过来。第一次活动让大家很惊喜,后来一到员工会议、生日聚餐时,大家都来问我:“这一次又订了什么好吃的?”那一年,大家都很期待会议后的点心时间,这也让我的工作变得有趣起来。

即便是仓储人员,也能通过这个方法找到乐趣。如果你把每天的工作看成单纯的工作,只是出货、进货、点库存、注意报表有无出错,生活当然没有新意。但如果学着去观察人,你会发现和不同的人联系时好像有不一样的反应,或是与这个同事的这次沟通好像和上次的沟通不大一样……当你开始注意与人有关的事情后,乐趣就会油然而生。

所以,不要再抱怨工作无趣了,因为没有一种工作是真正有趣的,每种工作都有它辛苦的一面。而工作是否有趣,就看你用什么方式看待它。学习观察工作的过程、工作中的人和事,或是工作的不同,才会让你在同一个工作中累积经验。

让工作变得有趣的三要点

1.看过程,不看结果:在工作中你若只看结果,心情就会变得烦躁。例如你去提交方案,若只在乎客户是否接受,一旦结果不如你的预期,就会非常失望。但只要学着去看过程,看这次案子的过程和上次有哪些不一样,做了哪些调整,碰到了哪些不同的人……你就会发现工作变得比较有乐趣了。

2.看人,不看事:若你把工作当做事情,只是做事,很难找到其中不同之处。例如写篇文案只是堆砌文字、整理财务报告只是整理一堆数字,你不会感觉有趣。但如果懂得看人,你会看到不同的互动方式,即便与同一个人做多次互动,只要观察其中的不同,就可以找到工作的乐趣。

3.看不同,不要看相同:若你一直觉得这些工作都一样,那工作就真的只是一成不变。但只要你试着去看这一次与上一次有何不同,这个人和那个人有什么不一样,这件案子和上一次案子何处相异,你会发现工作乐趣就在其中。|!---page split---|

11. 想改变事实,是最不切实际的想法

职场上常常会有让人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例如你的竞争对手获得了晋升,客户到最后关头取消单子,或是同事给你穿小鞋、把责任推诿给你……在每个职场或每个人身上,这些事情多如牛毛,但面对这些人事问题时,职场人千万不要想改变事实。因为已经发生的事情就叫做事实,试图改变事实,只会让自己更加痛苦。

让自己有所选择

举个例子,原本你和老王是经理位子的竞争对手,有一天,老板宣布老王晋升为经理,你于是开始想:“为何是老王升迁,而不是我?”或是:“我还可以再做些什么改变这件事吗?”但老王升职已经是事实,改变不了了。

再举一个例子,当客户通知你因为报价或预算因素,要取消这个单子,你又开始想:“是不是我哪里让客户不满意了?”“是不是我没把客户经营好?”但怎么想都来不及了,因为这也已经是事实。

因此,在职场上必须要有一种心态,也就是当事实已经发生时,就别想再改变这项事实。但是你可以选择用不同的方式回应,也就是说,每一次挫折出现时,你可以用消极的方式折磨自己,但你更可以用乐观积极的态度,迎向每一次考验。

例如,当对手被宣布晋升时,这是事实,你可以选择生气、嫉妒、抱怨,但也可以选择祝福和加倍努力。当客户突然取消你手上的单子时,你可以不断揣测原因,可以难过、放弃,但你也可以从中学习到下次该怎样应对。你的这些选择都与事实无关,也不会改变事实,但你可以从这些选择中改变自己。

当我们面对一件事情时,一种选择叫做没有选择,两种选择叫做左右为难,三种选择才是真正有所选择。因此,当一件事情发生后,千万不要一直想着要改变事实,这不仅无济于事,同时也代表你其实没有其他选择。这时倒不如回过头想想:“在这件事情中,我有哪些更好的选择?”让自己重拾活力,也让下次类似的事件发生时处理的方式会更好。

凡事正面思考,别和自己过不去

前阵子,我买了一辆新车,有一天到台北101地下室停车。当时停车场没什么车子,我就想:“我来练倒车入库好了。”于是,我找了一个左边有柱子、右边有辆宾士车的停车位准备倒车,但当我倒车时,我听到“嘎”的一声——车子撞上旁边的柱子了。

发生这件事情时,想要改变事实的人会说:“我干嘛这么笨?”“我为什么要停在这个位子上?”“我为什么不停在那些空的停车位里?”但事情已经发生,即使你不断责怪自己,也不可能改变车子撞到柱子的事实。在情绪处理上可以有许多选择,当时,我选择不责怪自己,不对自己生气,我用另一种角度思考:“我怎么这么好笑啊?” “喔,接下来我开车可以随便撞了,以后再一起找保险公司修好了!”从其他积极的态度中挑选一种让自己舒服的情绪模式,才能真正掌握情绪,而不是被消极情绪所操控。

美国著名“乐观心理学”专家马丁·赛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曾经针对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里的1100名业务员进行为期五年的追踪调查。这项调查发现,正面思考的业务员的业绩,要比负面思考的业务员业绩高出88%,而负面思考者的离职率是正面思考者的三倍。由此可见正面思考的威力,这也是人们常说的耐挫度。

当前社会,在决定生活和事业成功的因素里,EQ的重要性其实比IQ高了四倍,但要如何增长自己的职场EQ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圣严法师的四句话:“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如果把这个方法运用在工作中,不管碰到什么事情,请先面对它。接受了这个事实后,如果无法处理,也请放下它。放下就是用最轻松的方式看待这件事情,别把自己一直绑在当下这个泥淖里,转个念,才能真正放自己一马。

面对事实、放过自己的三个学习

1.放下:当事实已经发生,放下并不是放弃。放下是从最轻松的角度,来看待职场所有事情的发生。放下也是为了把未来看得更清楚,才不会被一些谬误给蒙住了眼睛。

2.祝福: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有其正负两面。例如有人成交,就代表有人提交方案失败;有人被晋升,就会有人不被晋升;有人被鼓励,就会有人不被嘉许。这都是相对的,因此,请学着去祝福那些被嘉许、成交、获得晋升的人。这样做其实就是去和这些人结善缘,也为自己的人脉铺路。

3.学习:事情发生后,请重新回想整个事件,并从中学习经验。因为跌倒并不可耻,可耻的是,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甚至跌倒后爬不起来。因此,请从反省中审视自己的成长,才能有更多的能量去面对下一次挫折。|!---page split---|

12.别在工作中“慢活”

这几年,全球刮起了一种新生活形态的风潮——“慢活”。大家开始倡导慢食、慢工、慢动、慢疗、慢性等等“慢”概念,一改过去忙碌快速的脚步,放慢速度,停下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品质,也重新审视周遭的一切。(编者注:大陆也有类似的图书,如赵格羽的《慢活:女性格调主义》)

这个理念固然很好,可以让人重新反思与自己切身有关的议题,但另一方面,“慢活”的流行却让“快活”成为一种罪恶。许多与“快速”有关的成语开始被人提起,像“欲速则不达”、“揠苗助长”,速度好像突然变成一个负面的词汇,效率也成为挫伤美好生活的杀手,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其实,“慢活”的概念还是需要建构在职场的“快活”之上的。也就是说,你必须在职场上用更快速的方式处理事情和工作,并且保持一定的效率,这样你才有机会赚取更多的时间与金钱,也才能在未来过上“慢活”的日子。

别把“慢活”当成不努力的借口

每次我到大学里做人生规划的讲座时,总是听到许多学生说:“进入社会以后,我可不希望工作把我的生活给占满了。”有些刚进社会的人来找我谈职业规划时,也经常提到:“老师,你教教我怎样才能换到一个不会让生活这么紧张的工作。”

这些话,其实都是年轻人不想努力的借口。

在“慢活”这种凡事慢慢来的生活风潮之下,年轻人学会了怎样享受日子,也把 work and life balance(工作与生活平衡)当成座右铭。其实,平衡生活与工作的想法并没有错,但许多人把“慢活”这个名词当成了工作上的借口,一旦碰到困难或压力就要辞职,喊着要过一种自己想过的生活。但是说穿了,这些常把“慢活”挂在嘴边的人,只是想为自己找一个工作中没有进步的理由罢了。

我一位大学同学毕业后,进入一家知名媒体,从营销企划开始做起。三年后,他跳槽到台湾地区一家排名前五十的大企业。当时,同学们都很看好这人的未来发展,但是突然有一天,他告诉我们他厌倦了台北快节奏的生活,要搬到花莲“潜伏”一年。

在没有和任何人商量的情况下,他大胆地做了这个决定。一年后,他回来了,却像变了一个人。

他接下来的每一份工作都不超过半年,每次碰到老板要他出差、加班,他就开始酝酿提辞呈。每一份工作的时间间隔也愈来愈长,这表明他愈来愈难找到工作。于是,他在不同性质的工作中漂泊,薪水也比以前的工作少了三成。而且因为没有稳定的工作,加上家境一般,不但多年的女友离他而去,爸妈也对他摇头叹气。但他还是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工作,他最常跟我们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还在思考我想要的生活是怎样的。”

用现在的快,换取未来的慢

台湾地区知名作家王文华(编者注:大陆已出版他的《蛋白质女孩》《斯坦福的银色子弹》《开除自己的总经理》等书)几年前放弃了优厚的薪水与头衔,成为专职作家,开始写文章谈论“慢活”的艺术,甚至做起了公益事业。在他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为自己重新找出工作意义的脉络,并且在全球不同城市间游走,寻找各种灵感。

这种生活看上去非常美好,也让人羡慕,但许多人忘记了,王文华曾经在华尔街工作了许久,更在知名的跨国企业坐上顶尖的管理位置,他一年的工作经历就相当于一般职场人五年的资历。更重要的是,他抛弃了一般价值的工作后,并非每天躲在家里“慢活”,而是非常努力地写作出书。所以,由他来谈“慢活”非常有说服力,但你别忘了,他是先在职场上“快活”,让别人看到表现后,才开始用自己的步调过想过的日子。没有之前的辉煌,又哪来今天的从容?

所以,对于年轻人而言,在职场上首先要学习的是“快活”,而非“慢活”。职场上若是“慢活”,你的能力永远发挥不到极致,老板也永远看不到你的表现。但你如果懂得在职场上快快生活,全心全力地投入工作,用最短的时间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就有机会和条件在未来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换句话说:现在我们要用时间上的快速,来换取明天“慢活”的日子。

能有资格在职场中高喊“慢活”、提倡生活品质的人,其实都是CEO、老板之流的人。只有当你实现经济自由时,工作对你来说只是使命,甚至只是影响更多人的一种方式时,你才能在职场上以“慢活”的方式工作。

你如果还没有这样的条件,只是一般的上班族,那就别把“慢活”当做工作准则。因为在职场上的“慢活”,只会阻碍你的生活进步,变成你不思进取的最大借口。

工作中如何不“慢活”

1.随时检查自己的工作:在做每一件事之前,要先预想我的做事步骤如何。先在脑海当中想过一次之后再做,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工作过程中随时做记录:真正有效率的做事方式,一定要记录下来,不管你用电脑、笔记本、手机或是备忘录都好,请务必写下来。千万不要认为在脑海中记着就可以,这只会丢三落四,影响效率。

3.做完之后务必回顾:前面做了查看、记录之后,再回过头去检验这个过程,看看哪个步骤我可以缩短、怎样做时间可以更快、是不是换个方式做会更精准。这样的回顾可以将五个步骤缩短成四个步骤,本来要一个小时做完的事情,可以在半小时内就完成。回顾并检讨改进,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74725.html

更多阅读

《你的样子》三个经典版本 三国志最经典的版本

小时候看《阿郎的故事》,影片结尾周润发驾驶着摩托车高速驰骋,撞向一个悲剧的结局。。。火光中,罗大佑沧桑悲凉的嗓音伴着《你的样子》的音乐,如泣如诉,那份哀恸如一把匕首直戳心底,顷刻泪如雨下……此后,《你的样子》在我的记忆中,便成为悲

《魔女的法则》第9节 第9届金鹰节

第9节:阿亮偷到的初吻(3)  萧卿卿拨开头上的彩条,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走进屋去。  屋里的热闹程度比汪诚的生日派对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提供的饮料也不是可乐雪碧,而是货真价实的红酒。这个家伙,真把这当他自己的家了!  “顾西,藤静怎么

2.娜不就杰了 《杰出的流年》中谢娜部分 张杰之杰出的流年

2【娜不就杰了】《杰出的流年》中谢娜部分然后那天我们一直在唱歌,基本上就是我一个人在唱,其实他们也点了歌,他们点了个就会拉着我一起唱,我就在旁帮他们和声呀什么的,但永远不能在旁边只是听。那段时间因为娜娜和何炅的帮助,认识我的喜

《我还是不是你的玫瑰》影评 说 是不是你杀的

《我还是不是你的玫瑰》影评两个女人,一个男人。多少恩怨纠缠,多少情感伦理上的较量,斩不断理还乱。一“多久你没送过我玫瑰,多问一句都让你累”梁丽茹,一个出得厅堂,入则厨房的女人。在医院一干就是二十几年,在家又上有老

声明:《怎么暗示老板发年终奖 《发年终奖给你的老板》第9——12部分》为网友信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