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粮食危机现状 2011,粮食危机再临?



在目前席卷中东和北非的政治危机中,粮食价格扮演了一个特殊的角色。“没有什么比面包店的价格更容易激怒人们,让他们涌上街头。突尼斯和埃及的统治者对此应有痛感。”哈佛大学教授Peter Timmer一针见血。

联合国粮农组织刚刚发布了2011年一月份粮食价格指数—由小麦、玉米、大米、植物油、乳制品、糖、肉等一榄子农产品构成—跃增至230.7点(2002-2004年的价格指数为100),超过了2008年6月创下的224.1点的历史最高纪录。

该组织警告,世界面临“粮食价格冲击”。 其高级经济学家阿普杜勒礼萨·阿巴斯安(Abdolreza Abbassian)表示,此番价格激增“令人担心”,但他又说:“现时形势尚未构成2007-2008年那样的粮食危机”。

很多人可能已经忘记了2008年席卷全球的粮食危机。当时,世界粮食价格升到了1845年以来的最高峰。粮食短缺引发的骚乱撼动了包括孟加拉国和海地在内的30多个贫穷国家。不到3年,粮食恐慌再现。

形势不容乐观

在英国Bath的陈鲁雁既是一名化学系的博士在读生,也是一名需要操持家庭的主妇。和超市里的各种食品打交道是她每周必不可少的生活环节。“我没有感觉各种食品价格出现上涨,甚至很多公司还不断推出一些促销打折活动,感觉更便宜了。”她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唯一的变动是英国刚刚调高了消费税,使其从17.5%升到20%。但是很多超市都愿意牺牲掉3%的利润以留住消费者。”

(本文来自:) |/darticle3/list.asp?id=161365 | 22

但是各种数据却表示形势不容乐观。警告从专家、媒体、政府和世界银行等组织那里汹涌而来。

早在去年10月,美国农业部就表示:各地(美国、西欧、俄罗斯和乌克兰)歉收表明,供应状况远比几个月前紧张。肉类行业的饲料—玉米和大麦库存将“大幅下降,棉花库存将降至192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去年11月,美国玉米库存的预测就被调整为将达到14年低点。当时市场警告,农产品价格最多上涨12.5%,这是自2007-2008年食品危机以来最大涨幅之一,交易员在库存不断下滑的警告之下急于寻找供应。

美国是世界三大谷物之一玉米的最大产地。2009年美国玉米产量高达3.3亿吨,占世界总产量8.1亿吨的40%多。目前玉米价格达到惊人的每吨290美元,在油价再度突破每桶100美元关口下,引发了新一波的恐慌。玉米被广泛用于动物饲料,必然会带肉类的价格上扬。

另外一种主要谷物—大米价格的相对稳定令粮农组织及粮食援助机构略感心安。大米是关乎全球粮食安全的两大农产品之一,在亚洲和非洲有超过30亿人依赖大米为主食。在2008年世界粮食危机中,大米价格一度超过每吨1000美元,可谓空前而近乎“绝后”,现在的价格在每吨535美元。

不过,由于2010年夏天席卷东欧的干旱导致俄罗斯、乌克兰等地区的收成不佳,另一个重要主食小麦的价格正飙升。2010年下半年另一个世界重要粮仓澳大利亚遭遇严重的水灾,使得小麦生产雪上加霜。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小麦2010年12月合约价格涨幅高达8%,达到每蒲式耳(相当于27.216公斤)7.0275美元,这是两周半来小麦交易价格首次超过7美元。巴黎3月交割的欧洲制粉小麦期货价格上涨2.5%,达到每吨288.50欧元,逼近两年来的高位。

穷国的灾难

粮食危机大概一个世纪发生三次,差不多每三到四十年一次。1971-1972年那次粮食危机中,米价上涨了206.3%,而小麦价格上涨了118.2%,均达到历史最高位。现在的政策主要是预防如何不要让穷人挨饿。穷困的家庭往往把2/3的收入用于购买粮食,他们是粮价上涨的主要受害者。

全球有10亿人目前每天收入不到1美元,他们无法负担得起高涨的粮价。世界银行刚刚公布的研究数据则显示,自从去年6月以来,上涨的粮食价格已经在全球迫使4400万人口进入了极端贫困的生存状况。

目前除了中东危机以外,暂时还没有国家直接因为粮食问题而出现社会骚乱。目前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在对莫桑比克、乌干达、马里和索马里发出警告,“这些国家将极为容易由于粮价上涨而出现动荡。另外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危地马拉、海地和洪都拉斯也受到密切关注。”

这些国家最大的特点除了不富裕外,还高度依赖单一农作物。比如在许多非洲国家是豆子。

有些国家居民50%的热量来源于一种谷物。还有些极端贫困的国家,如也门、埃塞俄比亚,有限的农业资源都用于种植更经济的提神作物“阿拉伯茶叶”,粮食基本依靠进口。目前的状况对他们是灾难性的。

不过目前在发达的欧美国家,人们的日子依然悠闲,经济危机引发的通缩还能在食品价格上看到。“在富裕国家,粮食价格甚至有所下跌。”澳大利亚自由党议员Joy Hockey称,“但是今年我们的家庭可能要面临生活成本的提升。”|!---page split---|目前欧洲两大粮仓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停止了粮食出口,以确保优先供应本国局面。对此英国环境大臣Caroline Spelman警告:“某些国家停止粮食出口是不合理的,即使在紧急情况下。

危机面前何处去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于2011年2月18日-19日在法国巴黎举行,解决粮食危机成为主要议题。而关于为什么在短期内又出现粮食危机,成为争论另一焦点。

“世界最终可以供养120亿人。”这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结论。世界上其实并没有出现结构性的粮食短缺。2008年的情况是最紧张的,当时一度据传“全球只有56天的存粮”。

“目前主要的问题其实是价格、供给和分配。”华尔街日报评论说:其实并非没有粮食了,而是没有廉价粮食了。

首先的问题来自所谓的“粮食生产金融化”,越来越多的投机者把粮食看成一种有价值的投资组合—与黄金、股票、石油和房地产一样。资金急剧地流入商品交易市场。2003年在美国这个数字是130亿美元,2008年的时候已经增加到3170亿美元。

2009年8月,印度尼赫鲁大学的经济学教授Jayati Ghosh发现,那些不包括在期货市场里作为交易品的粮食,价格上涨是微小的。

法国总统萨科齐已经发表言论要求限制对粮食的投机行为,“我们必须规范粮食市场,而不能让丛林法则肆意妄为。”他在G20财长会议上说道。

其次就是世界能源结构的变化。目前40%的美国谷物产量—足以供养3亿5000万人,被用来合成各种生物燃料。这就是所谓“汽车正在和人抢饭吃”的新问题。同时2010年底,全球植物油储量需求比将跌至“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的最低水平,反映出植物油消费的加快增长”。植物油既是食品,也用作燃料。

最后,各种气候灾难影响了一些国家的粮食出产。

除了这几点外,更为根本的是,G20需要推动粮食产量的增加,特别是在食品短缺的贫困地区。非洲应排在头一位。非洲大陆的很多国家都处于极度饥饿的边缘,但它们也有义务大幅提高粮食产量。

“非洲热带地区每公顷1.1吨的产量,尚不足亚洲或拉美地区的1/3。这种“产量缺口”的一部分,由大约2500万吨谷类进口来弥补。可叹的是,剩下的缺口则表现为长期饥饿。”英国《金融时报》评论。

多年来,主流农学家们一直认为,非洲热带国家的粮食产量可以大幅增加,足以解决粮食安全和进口依赖的问题。实现谷物产量翻番的农学路径也十分清晰:政府对小农户的适度帮助,将提供经过改良的种子、化肥和小规模水资源管理。农民的粮食产量可能会翻上两倍甚至3倍。非洲政府已制定了此类计划,并且在2009年的拉奎拉峰会上,得到了八国集团(G8)提供支持的承诺。

研究者还提出如果在2010到2030年之间,只要每年投资1.2亿美元,仅仅相当于每年全球GDP的0.0002%,就可以让全球稻米产量增长8.5%。“其实这是一项高回报的投资。”华尔街日报点评。但是问题在于,目前对于农业方面的投入不高是显而易见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沉迷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忽略了第一产业的稳定。

尽管有政治家们提出的一些许诺,但是前景并不见得就一片光明。

 世界粮食危机现状 2011,粮食危机再临?
在2008年粮食危机以后,G20的财长们曾经许诺要投入220亿美元帮助贫困国家增加粮食产量。但是三年过去,结果令人异常失望,世界银行发现实际投入连4亿美元都没有。美国一国就许诺了35亿美元,结果仅仅兑现了6600万。

奥巴马政府正在争取一项新的4亿美元的预算以“准备未来的饭碗”,但是目前正掌控着美国国会的共和党正尽可能地削减对外援助,他们削减了8亿美元的对外粮食援助预算,目前这个预算只有10亿美元,仅仅相当于2001年的水平。

《纽约时报》对此严厉批判:这不是一个慈善议题,这是一个关系到数百万人生死存亡的问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77510.html

更多阅读

闻名世界的中国风景名胜区,你去过哪些? 世界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十大名胜古迹,是指1985年由《中国旅游报》发起了评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的活动,经过半年多的评比,最后评选出了十个最为著名的景区。这十个景区分布于中国南北东西各个区域。包括自然景观,历史建筑,人文景观和文物古迹等,有万里

申请信用卡被拒,多久才能再申请? 申请信用卡一直被拒

  银率网网友小刘前不久申请某家银行信用卡,结果惨遭银行拒绝。可银行并没有告诉小刘他申卡失败的原因,小刘觉得自己的条件挺好的,符合办卡资格,为什么申请不到呢。于是小刘认为可能是申卡渠道出了问题,想换个渠道,通过网络在线申请。那

声明:《世界粮食危机现状 2011,粮食危机再临?》为网友赏你奔雷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