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知识 茶道



  中国喝茶历史久远,自古有茶文化,悟有茶经。茶系列种类很多,有红茶、绿茶、青茶、黑茶、白茶、黄茶六大种类,每种茶习性不一样,自然喝法有不同,品茶有各自的讲究、各自独到的品味,映射出不同的茶文化。品茶同品人生,人生制高点不一样,品尝自然有不同的味道,茶有淡、浓、苦、甜之分,人生有平淡、高潮、苦胆、甘甜之区,也许这就是茶道。

  以前在北方很少研究茶文化,喝茶也没有那么多讲究,自从到四川,大街小巷林立着大大小小的茶楼,悠闲的人们喝茶、打牌,甚称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搓麻将的声音灌聋于耳,茶叶特有的青香熏陶着人的神经。逛沃尔玛、家乐福之余,我也会兴致勃勃地到茶叶专卖店品茶、买茶,装一回品性上人。直至现在,我对茶文化只能说略知一二。

  近期,电视剧“雪豹”热播,有关喝茶的讲究激起了我的兴趣:竹下俊在小亭会面周卫国喝茶时,曾说“茶经有云‘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清源山上的泉水自然是上品。’”多么精细的语句,道出了日本喝茶的文化。

  我之所以斗胆提笔说茶道,今天偶尔逛家乐福,无聊品茶之余,听卖茶小姑娘一席话有感而发。

  2011年2月1日 农历29晚7:00 家乐福

  今年过年值班,没有回老家,独自一人到附近家乐福采购点四川风味年货,准备年后孝敬父母,卖场里面商品琳琅满目,上空绕梁着购置年货男男女女的声音,我绕过一个个TG,来到陈列竹叶青茶的柜台前,一个俊俏的小姑娘接待了我,向我介绍他们竹叶青茶的特点、礼盒种类。我留了一下神,包装很上档次!但价格也不菲啊。此时,促销人员开始了套辞攻击,说服我购买。做销售这一行,我自然听烦了促销人员的片片语语,没有听进去,眼睛扫视着陈列着的各种各样的礼盒。

  直至,另外一位姑娘说:“您好,您可以品一下竹叶青茶,你认可行,再选择购买也不迟,先生。”我故意向这位姑娘说明:只看,不买。“没有关系的,先生,如果您现在没事,您可以坐下来品一下我们的竹叶青。”不好推辞,坐下。小姑娘动作熟练地拿出他们的茶具、器皿,煮水,沏茶,盛茶。。。“先生,请您品尝一下!”

  “先生,我们的竹叶青茶采用的是上等头尖竹叶人工筛选而成,味道清淡、甘甜。沏茶最好用80度水温泡,用上等的玻璃杯盛最好,不要闷盖。你会看到色、香、形俱全,可以满足你视感、精神上的双重满足!”

  我感觉这位小姑娘言谈举止很雅致,就多聊了几句,问家是哪里的?干多长时间了?“我刚毕业半年,来到现在的公司没多长时间。我认为:买茶更多的是与顾客交心,交朋友,培养老顾客群。我做的不好,我们有一个销售人员,他的人脉关系很好,她做到哪,顾客就能跟到哪”。

  我开始感觉到这位小姑娘不简单,她说到的销售模式很值得我去思考,我有点自愧不如,做销售这么多年,想做到“人到那,顾客跟到那”这一点真的需要下攻夫。“做到哪,顾客跟到哪”这是多么厉害的销售意识。

  “我们的店长更厉害,销售能力很强,她能让原计划买花茶的顾客改买4000多元的绿茶,我们都很偑服她的销售能力。她初四上班,到时,您有时间可以过来与她聊一聊。我看先生这么有心,说不一定你们可以聊一块呢。”

  小姑娘的一句话,使我坚定了一定要见她们店长的冲动。我开始有点羡慕她们的工作,环境优雅,精神脱俗,谈吐儒雅,很能提升人的品味。 |!---page split---|

  2011年2月6日 农历初四 中午  家乐福

  上午,我处理完公司手面的工作,急赴这乐福,两点一线走到竹叶青专柜,急于见到这位神奇的店长。不负我心,终于见到了她了!30多岁,相貌平平,没有想像的那样有突出的外向气质,心里倒有点失望。不过,“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不平凡的事往往是平凡的人创造的。”我想。

  ”您好,领导,听你们店员说你的能力很强,咱们能坐下来聊聊天,交个朋友吗?” “当然可以,不要听他们瞎说,我们竹叶青公司员工能力都强呀,我不是神马领导呀。”店长扭头看了看我说。

  “我以前一直在超市做,做过化妆品、快销之类的,02年开始到竹叶青,感觉竹叶青公司的文化理念不错,公司很重视培养人才,不间断地培训,待遇也不错,最重要的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很充实。我也经常给员工讲,年轻人不要单图钱财,最重要的是提升自我,对得起自已。”我赞同道:“是啊,只要物质,没有灵魂的做法不可取的,眼光要远一点,武装自已,保证收入正向增长。”

  “品竹叶青前,先用80度的水泡一下,竹叶开始膨胀;倒第二遍水,个个竹叶会上下竖直挺拔。品竹叶青如品做人,正直、高雅、纯洁、谦虚、有气节。喝茶讲究心境,人天合一,心境闲静,品茶自然上品,心情不一样,品出的茶也不一样。品竹叶青讲究平常心,就象玻璃杯中的竹叶一样,闲适、自然。”“我们公司的“论道”级是竹叶青顶级珍品,结合中国老子的论道精神,把朴素、辩证的诉求点塑造出来,追求茶之灵性,与中华传统文化大师的精神境界衔接起来。”

  “是啊,只有文化底蕴深的人才能悟出论道精神,才能品出道的味道。”我回应道。 

  “做销售就是研究人的心理,学会反面思考,精确悟出顾客的心理诉求点,做到一分钟搞定顾客。许多学员感觉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只要找准方法,就不难了。先从顾客的衣着、年龄、气质、购买商品的档次,判断顾客的消费层次,向其推荐略高于其接受层次的品种。比如,可接爱180元,推荐200,提高客单价。每个年龄阶段人群的购物心理不一样,35至40岁的人群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推荐档次高一点的茶种,比如静心,他们可接受程度高,推荐时,侧重于文化传播,提升人生品味。为什么许多企业家家里挂着高档的名人字画,他们真懂,不见得,重要的是让外人感觉自已有口味,所以,要学会武装自已。老年人对价位比较敏感,关心商品的打折信息,喜欢沾小便宜。所以,我们针对此人群可适当优惠一点。其实,老年人心理很脆弱,心理防堤容易攻克,在情感上关心一点就可以搞定。比如,品茶时先让老年人坐,平时逛超市见他们打招呼混脸熟,时间长了,他们就会对你产生依赖性。25以下的学生们他们主要是买茶送老师,自已喝的少。让他们品味,他们很少买,但他们是我们潜在顾客群体,接受新事物强,有耐心接受文化诉求,他们暂时不买,可以鼓动家人买。”

 茶文化知识 茶道

  多好的一堂专业课啊!做终端市场,茶行业一点也不比快消品差,反而做的比我们好。比如,企业文化的传播,企业培训机制,促销人员素质(他们的促销人员都是大学生毕业的,而我们都是大妈级的)、顾客心理研究等方面。茶道精神与营销手法的巧妙结合,就会产生强大、独特的营销生命力,反思我们快消品行业:超市不断卷入特价风暴中去,除了促销,再也没有什么吸引人的眼球了。急于求成的心理,只剩下了商品的躯壳,没有灵魂的支撑,那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经典4P法则是营销界公认的准则。但有一个共性:死板、单调,如果把中国元素加进去,我想会更好。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没有落伍,反而解决了现代理论无法解释的难题。茶道突出的就是中国元素:做人,平和,天人合一,心境,无为。如果在营销学中融入这些软元素,笔者认为中国的营销会向更深层次发展。笔者总结有以上几个方面:

  心境:做营销不能急于求成,要心平心和的分析市场和消费者心理,以战略的眼光看待问题,研究发展趋势。

  无为:拿得起,放得下。有所得,必有所失。眼下许多品牌只重视销量,忽视了质量。要有所为,有所无为,货架上的战役固然残酷,但要讲究策略,不能致命一千,自损八百。店长曾对笔者说过,以前竹叶青专卖点也卖铁观音、龙井等品牌,还有茶具,五花八门,单店销量倒是起来了,后期分析销量结构,发现本公司竹叶青没有卖多少。后来,改变策略,主要售本公司产品,扩大竹叶青在销量结构中的份额。

  天人合一:追求天然、绿色元素是目前营销界的主流,设计商品卖点时,着重于潮流和消费者角度考虑:潮流是绿色,回归自然;消费者是健康,回归人性。

  平和:时刻保持冷静心态,学会与竞争对手平和相处,以柔性手段赶超对手。不要一心想着把谁打死,我们进步的同时,应该感谢对手。

  做人:做营销就是做人,让顾客接受你,才会接受你的商品。上述所说“走到那,顾客跟到那”就是做人的体现。记住今年春节给我以前的老客户拜年,客户很回忆我在时的好,抱怨现任业务员的种种不是,我不是吹嘘我做的好,只是认为客户认可了我的做人,而不仅仅是我以前所在的企业。

  老子说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茶道在于“品”字,品茶就是品人生,就是品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79153.html

更多阅读

茶艺·茶道·茶文化 茶文化与茶道艺术ppt

目前,许多有关茶文化的概念存在一些分歧,模糊甚至混乱的现象,如到底什么是茶文化问题,什么是茶道问题,什么是茶艺问题,茶道和茶艺的关系问题,都存在误区,没有统一的认识,需要加以探讨,以求得共识。  在讨论茶文化问题之前,必须先弄清什么是文

浅谈中国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历史

2010年中国旅游文化小论文题目:浅谈中国茶文化课程:《中国旅游文化》经济贸易系****班*****学号:*******授课老师:****浅谈中国茶文化【摘要】:中国经历了几千年,中国文化也发展了几千年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

中国茶道之精髓 中国茶道文化精髓

中国茶道之精髓茶文化在中国属于一种高雅文化,儒释道各家都崇尚茶文化,而各家茶文化精神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即:和谐、平静。有人说,西方人性格像酒,火热、兴奋,但也容易偏执、暴躁、走极端,动辄决斗,很容易对立;中国人性格像茶,总是清醒、

茶知识与茶文化(全面介绍) 陈式太极拳养生功

茶属双子叶植物,约30属,5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4属,397种,主产长江以南各地,其中茶属Camellia和树属Schima等均极富经济价值。乔木或灌木;叶互生,单叶,革质,无托叶;花常两性,稀单性,单生或数朵聚生,腋生或顶生;萼片5-7,覆瓦状排列;花瓣通

声明:《茶文化知识 茶道》为网友那放肆的青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