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资本进入国企 资本进入茶企要谨慎



受专业风投投资成功获得丰厚回报的刺激,近年来游资进入风投行业开办的投资公司遍地开花,大大小小的投资公司数不胜数。自2008年来风投关注传统行业日益增多,其中茶叶行业也成为投资的热门,许多投资公司基于对投资取向的迷茫而四处招揽项目,选择具体投资对象时只重项目的单方面条件,给风险投资带来更大的风险。

正常情况下一个成熟的风险投资机构对资金的投放都有严格的考评标准,如项目的市场前景、企业的商业模式、企业的核心团队、资金的回报率等的考评,每一项考评都有非常具体的要求,细到如企业核心人物的生活习性都是风投关注的内容,如果一家企业的老板是个烟酒爱好者,风投都会担心资金在这个手上会增加更大的风险。但近年来以房地产企业为主力的投资公司大量涌现,除了日常以担保业为主以外也做起风投生意,在选择投资项目时这些风投公司往往缺乏科学的评估手段,主要表现在对项目的评估是以经验为标准,如福州一家投资公司原本想投资一个茶叶开发项目,公司大部分人认为该项目值得投资,但最后该公司决定由其中一个正在开茶叶店的股东来拍板,这个经营茶叶店的股东就认为茶叶店不好做,不要投资茶叶行业。投资公司并没有对具体项目核心人物、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考评凭。

 民营资本进入国企 资本进入茶企要谨慎

茶叶行业目前出口增长缓慢,内销增长也不容易快速提升,茶叶产品传统化特征明显,茶叶商品化程度不高,以农副产品包装上市交易的方式是行业的主流,茶叶企业都还谈不上产品市场占有率多少的问题,市场上茶叶店绝大多数处于亏本状态。茶企商业模式未能摆脱传统的影响,营销渠道盈利能力有限,这就是当今茶叶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目前一些企业简单地认为“只要营销网络铺大了,企业的框架总体做大了就能上市圈钱”,而对具体的单店盈利能力重视不足,许多数百万元投入装修得茶叶店都在亏本中坚持,上了中等规模的茶企销售业绩大量来自于中转批发,而门店只是一个面子的摆设罢了。

风投追求的是高额回报,而资金进入茶企后按照传统的商业模式去开发市场,扩张的速度是很缓慢的,如笔者所知的数家正准备上市的茶企都定下“一年开100-爱华网-家直营店”的目标,而每家门店的销售目标在传统手段的经营下又如何去实现?这样的进度要冲刺到上市的要求恐怕是困难太大了,而且在规模空前扩张所带来的人力资源匮乏,必将导致管理的混乱和无序,难以实现销售业绩提升的门店只能靠虚报业绩来应对,一个大盘子就成为一个大泡沫,最终能否上市就全凭运气了。如当年让四大国际投行一起为其上市服务的私人企业ITAT,3年多时间,“爆炸式”地在全国300余个城市疯狂开店近800家,号称开店速度世界第一、是中国服装百货最大连锁机构。而他们除了开店之外却不善于做好门店的生意,终端销售业绩出奇的差,吹大的泡沫不能给企业带来盈利,9500万美元的融资在短短数年间就烧光,在即将“上市”的一刻却倒下了。这样的风投失败案例很多,在发达国家风投的成功率最多只有百分之三十,也就是说企业有了风投的资金了,离成功的目标还很远。

目前茶叶行业还缺少企业经营的可复制模式,以开店方式进行连锁经营的企业其单店盈利能力都不强,也没有茶企做出可复制的样板市场,特别是没有企业创出强势品牌,网络的扩张并不会实现销售业绩的大幅提升的,茶企总部大都在中小城市或进入大城市时间不长,加上薪资待遇并不优厚,企业吸纳高端人才偏少,企业核心团队经营能力偏弱,大量资金的介入只会强行吹大泡沫,营销上和管理上的漏洞必将大量暴露,在上市前出现运营资金断裂的可能性极大。因此,作为自身除了钱以外都很缺乏的投资公司,以风险投资方式进入茶叶行业是值得慎重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82608.html

更多阅读

中国茶企排名 中国茶企没必要做大吗?

     日前笔者一篇《传统茶企恐难进入A股大门》的文章发表后,有些读者在网上发来邮件和笔者交流,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茶企能盈利就行,规模的大小无关紧要”,这种观点对于“七万”之众的中国茶企中的绝大多数企业来说,一定会有不

中国传统古建大门制式 传统茶企恐难进入A股大门

11月3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意见>(下称《意见》),推出注册制改革、优先股、完善现金分红等一系列问题的相关说明,虽然此间报出重启IPO的好消息,但同时也意味着证监会用注册制和借壳难度的提升,向劣质企业关上了

民营资本 百亿资本抢滩民营银行

     具体方案未成形 地方政府呼声过高遭禁言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松口“民营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在民营企业中炸开了锅。一时,全国各地民营企业或一枝独秀、或抱团共谋拟进军民营银行。  8月初,中关村率先打出响

敢于舍弃 贵州茶企要敢于舍弃终端经营

     ——关于贵州茶企成长的探讨话题之六  贵州茶企目前基本处于农产品生产商的初级阶段,传统茶企的“产供销一条龙”式经营的模型是最原始的动力,茶行业的企业很容易受到这种市场固有模式的影响,未来许多贵州茶企也会像福建、

声明:《民营资本进入国企 资本进入茶企要谨慎》为网友少年要堅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