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的前提 有效集体决策的7个前提



集体决策的优点远远多于个体决策。据统计,即使在最具个人决策传统的美国,目前90%以上的大企业都是采用委员会的形式进行重大决策。笔者认为,以下七点是有效集体决策的前提。

  责任落实

 决策的前提 有效集体决策的7个前提
集体决策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责任难以落实,所谓“做决策拍脑袋、实施决策拍胸脯、决策失败拍屁股”之类的“三拍领导”无处不在。集体决策成了部分领导个人与领导集体盲目决策、违法决策的挡箭牌,集体拍板与集体研究成为决策错误的免责牌。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四条:一是决策者的责任意识缺失;二是决策结果与决策者的荣辱得失、升迁降免关系不大;三是决策责任的担负主体不明确;四是有关部门追究决策失误责任的态度暧昧。要使集体决策更加科学有效,必须落实从决策调研、制定到实施整个环节的相关主体的责任,“个人决策,集体负责”必须转变为“集体决策,个人负责”。例如,2007年,广西出台的一部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中明确规定,虽经集体讨论决定,但导致行政过错发生的主要决策人要承担主要领导责任,赞同该错误决策和不发表意见的其他决策人也要承担重要领导责任。该规定对于落实具体责任,建立追究制度,防止渎职、专断现象发生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标准明确

集体决策必须明确相关的标准。包括:哪些事务必须集体决策?哪些事务不必集体决策?哪些事务才属于政治问题?如何进行会前准备、时间安排、人员安排、程序安排?什么样的言论可以继续?什么样的决策算是最终的有效(无效)决策?未参加人员的意见怎么处理?相关的规章制度细则如何解释?后续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完善程度如何?下面就是由于相关标准不明确导致的一个荒唐决策:某大学学位委员会2006年对该校5名学生因学位论文中的问题进行是否取消学位的表决,其中一篇博士论文涉嫌明显的抄袭。据参加此次会议的人员(多名)透露,某大学的这次会议共有41名学位委员会成员到会,为某大学61位学位委员会成员的67%,刚好达到表决有效人数百分比(66.7%,即2/3)。对涉嫌明显抄袭的博士论文作者的学位表决结果为:同意保留学位者1人,赞成取消学位者40人。最终决定:保留学位。某大学学位委员会给出的理由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相关条文规定,对学位委员会以前的某项决定进行否决,必须有2/3以上的成员赞成,40票不足以形成一项新决议。

  监督有力

| http://www.aihuau.com/darticle3/list.asp?id=151928|18

尼克松有一句名言:“政治家必须生活在鱼缸里。”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买了一套房子,还要接受廉政公署长达半年的检查之后才能入住。集体决策之所以在我国颇受争议,主要原因之一是监督不透明,很多决策并没有经过民众、媒体的监督。据今年8月14日《羊城晚报》报道,珠海耗资800万元在两条道路旁种植了31棵罗汉松。树刚种下,质疑声四起。当地有市民要求相关部门官员作出解释。珠海市政园林和林业局负责人表示,深圳和中山等城市都用巨资来打造城市的绿化景观大道,种植罗汉松珠海也不是第一个。该负责人说,种植罗汉松所属的“大树迎春”工程经过发改部门的立项审批及公开招投标程序。实施前,征求了人大、政协的意见。这次引进的罗汉松也是控制在发改部门的批复概算内。但是,公众的第一感觉可能是:政府用纳税人的钱高价从某企业买来罗汉松,内部腐败。

  能力均衡

领导集体成员之间的能力最好保持均衡。有擅长定性分析的,有擅长定量分析的;有擅长整体分析的,有擅长局部分析的;有擅长分析问题的,有擅长提出对策的;有擅长分析优点长处的,有擅长分析缺点不足的;有擅长生产的,有擅长研发的,有擅长销售的,有擅长人力的;有擅长分析企业问题的,有擅长分析行业问题的,有擅长分析宏观政策的;有擅长批评艺术的,有擅长表扬艺术的;有擅长降本的,有擅长增效的。

  性格互补

性格之间有三种关系:一是冲突,你说东我偏说西,你说正我偏说反;二是类同,你说东我绝对支持,你说西我绝对同意;三是互补,你说这样做好,我说这样做有哪些缺点需要回避。冲突的话,很难达成一致意见。类同的话,容易产生共振、错上加错。互补的话,可以取长补短、统筹兼顾。领导集体成员的性格最好是互补型的,这样做出的决策尽管可能会丧失大的机会,但决不会犯致命错误。笔者在课堂上讲过这样一个笑话:一个小孩和别人打架后回了家。假如父母性格冲突的话,爸爸可能会表扬小孩的勇敢,妈妈可能会批评小孩的淘气。小孩长大后,轻则犹豫不决、不知所措,重则性格分裂。假如父母性格雷同的话,爸爸表扬小孩勇敢时,妈妈马上好吃好喝好招待;爸爸教训小孩淘气时,妈妈马上递上棍棒。小孩要么过于溺爱,要么过于虐待。假如父母性格互补的话,爸爸表扬小孩勇敢,妈妈教育小孩要与人团结,小孩就知道哪些对了哪些错了,顺利成长成才。

  执行有方

集体决策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检验集体决策效果的惟一标准是执行决策带来的效益。这有两个前提:一是决策必须是正确的;二是执行必须是正确的。正确的决策加上错误的执行、错误的决策加上正确的执行都会导致失败,错误的决策加上错误的执行只会是错上加错,而不会是负负得正。执行决策必须注意方法:一是设法消除领导与下属之间的代沟,努力使两者产生共鸣,指东打东、指西打西;二是采取下属理解的方式实施决策,使他们理解领导的用心;三是照顾大多数人的利益,无利不起早,对于普通人更为明显。

  纠偏可行

中国历史上,文谏死、武战死、叛乱、兵变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即使通过这些极端的手段,仍然无法纠正领导者的错误行为。太多时候,我们将纠偏的希望寄托在领导者的幡然醒悟上面。要有效实施集体决策,必须保证必要时候的纠偏是可行的。在今年4月10日的波兰总统专机失事事件中,有两个非常明显的错误需要提前纠偏:首先,包括总统、总参谋长、三军总司令、办公厅主任、央行行长等几乎一大半的波兰高官都在一架飞机上,这本身就是非常大的失误。如果飞机失事怎么办?为什么不把这么多高官分散到几架飞机?美国总统在天上飞的时候,副总统是绝对得留在地面的。一旦天上飞的发生事故,地面上的马上执行相关权力,保持国家稳定。其次,据说总统乱打手机,还要求飞行员必须降落,总统的权力真的“上天”了。为什么没有人可以纠正总统乱发命令?毕竟“地上你做主,天上我为王”。这个飞行员也真够愚忠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85026.html

更多阅读

拍摄会议的7个实用技巧 会议拍摄技巧 集锦

我喜欢拍摄会议,很多人聚在一起共同工作,有有趣的发言人,所有事项都有日程表——甚至是喝咖啡。只要你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这里就不会有意外,拍摄起来也没什么压力。所有摄影的规则,都适用于拍摄会议。你肯定已经对其有所了解,我想在这里再

被引产的7个月胎儿从天堂的来信 天堂里的来信

【《财经》综合报道】6月14日,山西晚报二版民生栏目刊登了一篇署名“杨涛(江西检察官)”的文章,题目为“被引产的7个月胎儿从天堂的来信”。文章虚拟陕西安康镇坪县被引产的7个月大的胎儿从天堂发回人间的一封信。 全文如下:  被引

喝水的7个最佳时间 每天喝水的最佳时间

喝水人人会,但不见得都喝得对,喝水其实也是很有学问的,我在讲课时总是常常提到喝水的学问,建议大家一定要有定时定量喝水的意识,因为这是最重要的养生方法。从细胞的角度来考虑,细胞的内外都是由水所构成的。我在此提出一天中喝水的7个最

声明:《决策的前提 有效集体决策的7个前提》为网友永不止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