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赢得顾客 打败对手就赢得了胜利?--营销的竞争观和顾客观



  曾几何时,营销界喧嚣着:现在的营销已经由顾客观念转变为竞争观念了,言下之意就是,不管你生产的是什么“垃圾”,只要比竞争对手好,甚至只要比主要竞争对手在某一方面好,就可以生存得很好。换句话说,只要在某一个领域或者某一方面你具有了优势而且可以仅仅是比较优势,而非绝对优势就可以所向披靡。  

  我们可以延伸一下这个观念,第一个层面是:从注重需求,到注重竞争;第二个层面是从注重顾客到关注对手。看起来,确实没有问题,我只要比你做得好就行了,而且只要比你在某一方向做得好就够了,好像也很切合细分和定位的观念。有一个经常提到的例子,两个年轻人经过一座茂密的森林,突然与一只老虎狭路相逢,一个人赶紧蹲下来换鞋子,另一人说,你还不赶紧跑,难道你换了鞋子就跑得过老虎?那人说,我只要跑得过你就可以了!这就是“打败对手就认为赢得了胜利”的典型思维。我们可以再想想,你是跑赢了对手,但很可能前面还有一只或者还有更多、更凶猛的老虎呢?再或者你虽然成功的逃脱了“虎口”,你的同伴“丧生虎口”,但你因此举从此失去了所有的朋友和良好的“道德信用”8226;8226;8226;8226;8226;8226;  

  3Q之争(腾讯和360)虽然最终在行政命令之下,暂时“兼容”了,但可以看出,他们都是想置对方于死地的,腾讯一定要打败对手,而且不是要有“比较优势”,而是要有“绝对优势”,否则就可能因为缺乏核心竞争力而被类似的竞争对手取代;而360也不仅仅想做“安全”产品,道理是一样的,怕被腾讯的“全互联网产品”击溃。从品牌营销的角度看待这两个重量级以“客户端”生存的公司,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是以“技术应用”为核心的,而不是“技术”,也就是说,他们的“品牌力”和“营销力”基本可以归结到“产品力”上,因此,很脆弱,没有核心竞争能力,一旦被对手攻破,则可能会一夜之间崩盘。这就是互联网技术应用企业的不同于传统行业的地方。而且,互联网发展太快,很多技术应用根本是没有办法短期预测的,这无疑也加大了企业的风险,因此,打击对手,不让其“生存”变成了某些企业的最重要的任务。  

  媒体采访360董事长周鸿祎,周自“3721”之后,是这样看待“竞争”和“顾客”的

  【在互联网行业里,3721一直是我想竭力摆脱的梦魇,包括我做360都是为了要摘掉这个强加给我的大帽子。3721,曾经开创了很多的创新,包括地址栏搜索、插件推广、代理渠道。现在QQ的地址栏搜索插件,就是马化腾抄袭3721的。本来是一个创新的产品,是方便中国人上网的产品,为什么会失败?这是我这五年来一直在思考的。3721失败,是我忽视了用户的感受,不尊重用户的利益,眼里只有竞争对手。最终,3721赢得了战斗,但却输掉了战争。换句话说,不是竞争对手打败了我,是用户打败了我。】  

  【2006年下半年,我面临着人生的最低谷,别人给我戴上了“流氓软件之父”的帽子,向全国通告,不跟我的公司和我投资的公司有任何商业关系。一睁眼,就是媒体上批天盖地的骂声。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连着一个星期不敢出来,砸坏了一张桌子和两扇门,被冤枉的愤怒让我几乎要冲过去决斗。但我最终冷静了下来,这个潘多拉的盒子终究是我打开的,我只能自己亲手合上它。】   |!---page split---| 

  本人绝对不是为360开脱什么,也没有这个能力;也不是认为周“痛定思痛”之后,在做360的时候就一定完全以“顾客为中心”的去做,但至少可以看到,靠打败对手赢得最终胜利,从长远来看,是不会成功的。  

  竞争观其实是竞争导向。本质是获得相对于竞争品牌的优势,他们从来不会主动开发新产品,在不确定的环境之下,要准确把握需求,特别是一些高端的需求很难,还不如采用跟随策略。代表性的观点如,欧洲市场营销之父皮埃尔—艾非教授:“企业想倾听所有消费者的意见只是一个幻想,因为消费者没有能力说清他们的愿望到底是什么,也不可能了解新技术革命创造的新产品”。源于产品技术、价格、品牌、服务等综合资源的综合竞争力正因市场需求的难预测与把握,正因源于“需求”的太多失败而受到日渐重视。因此,竞争导向正渐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题导向,产品技术创新、价格等亦正基于竞争导向发出日益强盛的声音和销售的力量。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只有脆弱的竞争力,只有打击竞争,不让其活下去,腾讯也是这样的企业,他们的竞争其实是不想竞争,也没有创新的动力(模仿,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从根本上也扼杀的小企业的创新能力。  

  当然,关注竞争是必须的,因为要获取竞争优势,你才能生存下去,但如果因此而恶性竞争,伤害了整个行业,也伤害了顾客利益(如腾讯要求用户二选一),最终也会远离消费者,对自己造成损害。  

  顾客观就是顾客导向。首先,顾客导向,并没有过时,也不是分割开的,竞争导向就不要顾客导向了吗?显然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嘛,顾客永远是企业思考问题的基本来源,一家伟大的公司,永远是在创造和引导顾客需求,而不是打击对手,让其无法生存,没有这个基础,消费者价值又从何而来呢?“打死对手”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垄断,垄断之后顾客任凭宰割;第二种是消费者寻找替代品,远离你,哪一种都是顾客受害。  

 如何赢得顾客 打败对手就赢得了胜利?--营销的竞争观和顾客观

  我们不要因为营销技术或者社会环境的发展,就忽视一些基本的原则,再怎么样,营销的两个大目标是不能忘记的,首先是顾客需求(创造、引导和管理需求),然后再是达到企业目标。如果企业的目标变成了“打死对手”,然后达成目标,那么,这个目标的来源和基础在哪呢?  

  竞争必然回归其本质,即从营销手段、方式和概念炒作回归到产品创新,从整合需求过渡到创新需求,应该围绕目标消费者需求而非瞄准竞争对手推进营销创新。这有这样,才能成就伟大、卓越的企业,只在一个盘子里夹菜,能有多大的出息呢?!  

  基于竞争,是要获得生存的权利;而要健康发展,则要赢得顾客的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85356.html

更多阅读

让人心疼的句子~~~你心疼了没? 没人心疼的句子

1.那个说永远不会离开我的人,早已离开了,那个说爱我的人,牵着的却是别人的手,那个说会等我的人,却跟另一个人走了。还有什么可以相信呢?2.心总是在最痛时,复苏;爱总是在最深时,落下帷幕。总是情不自禁的忧伤,于是慢慢学会了掩藏;总是因为不想

2012年12月4日播出《火,你去对了吗?-2》 12月播出的电视剧

《火,你去对了吗?-2》心火亢盛、清心火 专家:陈明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中医认为舌为心的外候,称为“舌为心之苗”。舌头有两大功能,主司味觉、表

“食言而肥”是吃了自己的话就肥胖了吗? 食言而肥是什么意思

“食言而肥”语出《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公曰:‘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这段引文的意思是:鲁哀公说:这个人吃自己的话吃多了,能不肥胖吗?“食言而肥”即由文中提炼而出,如只说“食言”二字,从原文来看确是“吃了话”的意思。但“食言而肥”

想起了《红灯记》中的李玉和 红灯记李玉和原唱段

2014年8月19日临近中午,我久违地接到了市水利局办公室的电话,和组织基本失联近五年的我,禁不住产生“遇知己和逢甘霖”的喜悦,立马奢望,假如哪天突然收到组织部门的电话或者短信,恐怕要“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呢!电话那端亲

美国护照上究竟写了啥? 美国护照写的什么

美国护照上究竟写了啥?近期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说中国护照上“要求出国公民遵守所在国法律”,言下之意是你出了事自己兜着,国家是不管的;而美 国护照上牛哄哄地写着“无论你身在何处,请记住你身后要个强大的美国”,意思是谁欺负了你,国家会

声明:《如何赢得顾客 打败对手就赢得了胜利?--营销的竞争观和顾客观》为网友渲染笔墨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