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品牌塑造 经济危机是企业塑造自主品牌的契机



2009年4月8日,奥康集团与东南卫视合作的时尚选秀节目《奥康office时尚达人》正式启动。在几乎所有公司都在为如何减缩宣传费用而绞尽脑汁的当下,奥康又一次反其道而行之。

当然,王振滔并不是个一味冒险的人,奥康的此次大手笔造势,也并非没有理由:在国内企业订单普遍萎缩的2008年,奥康的销量增长仍达到30%,品牌价值由50.02亿元增加至61.19亿元,2009年一季度,增长势头强劲依然。

在参加宣传活动的空档,王振滔接受了《法人》记者的专访,在对经济环境一片唱衰的言论中,他的观点显得格外鲜明。他认为,经济危机固然可怕,但其中也蕴藏无限转机,尤其对自主品牌来说,此刻正面临着一场最佳的发展契机。

提升品牌

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波及范围的扩大,奥康的出口也受到一定影响。但对于在品牌、营销方面都具有很大优势的奥康来说,内销方面的情况反而比较好。

“我想金融危机对每个行业都会有影响,只是多少的问题”。王振滔对《法人》记者表示,“危”和“机”是放在一起的,如果能抓住机会就是一次机遇,如果抓不到那就是危机。

“现在国内有这么多的制鞋企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真正的严峻时刻才会到来”。王振滔表示,尽管2008年经济环境已经不景气,但在下半年形势开始变得不好的时候,年底旺季来临。“只要能生产,加上一部分的代工,大家都还能撑一下,但是现在不行了。”

王振滔认为,要想挨过寒冬,品牌提升是必须进行的。2009年初,有人对王振滔说今年奥康的鞋子和往年不一样,其实不是今年不一样,而是一直都在慢慢地改变,在目前金融危机的状况下,更是如此。

“品牌到了一定的程度就需要提升”。这是王振滔对于品牌的看法。奥康的改变首先是设计团队,到2008年下半年,由意大利和西班牙设计师领衔的奥康设计团队已经定型;其次是品牌形象;第三是生产。奥康已经展开了对整个链条的提升。

投资要有度

有人认为,经济危机来了,正是中国企业海外抄底的好时机,而王振滔却对这一观点持谨慎态度。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做法,奥康也曾在国外买过品牌和网络,但说实话,不是很成功。”王振滔告诉《法人》记者,在目前情况下,国内企业海外抄底可能代价会更大,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实际状况——你有钱可以去买品牌、买网络,但不一定能经营好。

在王振滔看来,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国内企业走出国门时,普遍在管理人员、国际化人才方面比较缺乏。

奥康也曾经从国外引进过管理人才,但不到两年时间这些人便所剩无几。“其实这些人不是不好,只是他们从一个国家过来,去管理另外一个国家的企业,通常会管不好。”王振滔表示,中国企业在现在走出去,光靠有钱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拥有一支适应当地企业环境、文化环境的管理队伍。

另外,对于跨产业投资,王振滔也有一套自己的心得。不久前,王振滔跟温州的几个老板在一起喝茶,席间有一位大老板表示,如果他的企业跟奥康一样,提前五年进入商业地产,那么这五年他最少赚100亿。但他是在去年下半年才进入的,并在一个城市开发了两百多亩土地,谁知恰逢金融危机,现在那个项目是退也退不出来,做起来也卖不掉,成了一块烫手山芋。

“所以要做多元化必须要把握时机,并且要把握一个度,尤其在金融危机的时候,多元化一定要谨慎。”王振滔表示,五年之前跟现在不一样,如果在此时进入商业地产领域,显然不合时宜。此外,企业的扩张应建立在实力基础上,如果企业本身担子很重还要去扩张,肯定不会轻松。

与狼共舞

奥康集团一直有专门的工厂给国际大品牌做OEM,即使在自己的订单量和产量很大时,依然如此。2008年,奥康出口了400万双鞋,自己却在国内找代工做了600万双。很多人对此不解:奥康这么多订单都做不完,还得给周边工厂下单,为什么自己还要接代工单呢?

“首先我们认准了做OEM可以学习国际品牌的流程、管理方式。”王振滔告诉《法人》记者,通过几年的摸索,奥康已经能把这套模式做顺,现在遇到经济危机,正好可以把以前发给别人的代工单收回来,以弥补出口部分的萎缩。而有些工厂完全做OEM,遇到现在的危机时,这些没有自己品牌、没有自己营销网络的工厂就会出问题。

从生产角度考虑,企业做OEM还有利于内外销平衡。制鞋行业分淡旺季,年底旺季时订单很多,年中可能订单就少。但是当企业做OEM时,国内的淡季正好是国外的旺季。

“我们做OEM也是为了学老外的本事”。王振滔毫不避讳奥康通过OEM“取经”的目的。他把奥康比喻成一只羊,通过跟狼的合作,与狼共舞,变得比狼更强。现在奥康的工厂在生产、管理等各方面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国际品牌,在王振滔看来这正是奥康从事OEM的初衷之一。

“经过前一段时间的锻炼,现在刚好碰到金融危机,奥康完全可以把原来学会的东西发挥出来。”王振滔表示。

时机千年一遇

 企业品牌塑造 经济危机是企业塑造自主品牌的契机

“面对危机,首先不能退缩,很多企业裁员、减薪,我认为这不是最好的方法。”王振滔不认同这种被动的方式。他认为国内企业要把这种思路转变过来,寻找创新。

当危机的苗头刚刚显现的时候,王振滔就给奥康的中高层开了一个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企业唯一的出路就是一定要突破创新。

一些市场专家认为,国内品牌的鞋子在款式上无法和国外品牌竞争,在时尚方面总是略输一筹,王振滔认为这种差距是亟待缩小的。

去年,王振滔参加了一个百货业论坛。在会上,他问一位大型百货公司的老总,“你们的鞋类商品中,洋品牌占了多大比例。”“78%”——他的回答让王振滔大吃一惊,在此类高档百货商场的货架上,民族品牌居然仅占22%。对此,百货业老总们的说法是:民族品牌跟不上国外品牌的时尚流行趋势。

参加这个论坛之后,王振滔认真的思考,为什么以前很多商场不接受民族品牌,因为我们完全达不到他们的要求,这就促使我们的产品必须走在潮流前端。

研发和销售一向是奥康的强项。每当王振滔告诉别人,自己虽然做了21年的鞋子,但到现在还不知道鞋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很多人根本就不相信,说你做老总不懂得做鞋怎么去卖鞋?

“其实不冲突,我只要管好销售就足够了。”王振滔告诉《法人》记者,他每次去奥康的制鞋车间,都是以消费者的眼光而不是以技术人员的眼光去审查鞋子。

中国皮鞋行业的鞋老板,几乎都是做鞋出身,而奥康从一开始就是销售鞋子的,是先有市场、才有生产。所以王振滔深知研发和营销的重要性。

金融危机来了,很多企业开始胆怯,王振滔却一再对奥康提出增长要求:2009年一季度增长目标为15%、二季度12%,三季度要再提速。

有人说王振滔要把员工都逼疯了,但他却认为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有些事情是必须要逼出来的。所以他对自己施压,也适当对自己的管理层施压。

“在这个时候如果你抓不住的话,千年一遇的机会可就失掉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95158.html

更多阅读

恶意串通 平地起高楼,壹串通助力代工企业建立自主品牌

     华盛是专业从事文具生产,并且以本册为主要产品线的企业。一直以来,依靠欧美老牌文具品牌的长期订单走外销路线,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迁,急需品牌战略转型。要从产业链低端向产业链高端延伸,抓住市场和控制通路,唯一的出路就是建

品牌危机公关案例 公关危机是企业品牌的试金石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用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在其名作《双城记》开篇的这一句话来形容中国企业当下的处境恐怕再恰当不过。一方面是快发展期的中国经济以及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带来了企业和品牌的高速成

论述政府和企业的关系 论述产品与品牌的关系

    笔者前几天在给一家企业做培训时,这家企业的品牌总监问我:杨老师关于对产品和品牌的的区别我们都明白,您能给我们讲一下产品与品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吗?这个问题问出了品牌建设的关键,其实很多企业在进行品牌建设时根本没有

市场营销学品牌的塑造 如何塑造中国特色的现代营销文化

中国特色的现代营销文化,就是用中华传统文化塑造现代企业的营销文化。营销文化是贯穿于企业整个营销活动过程中的一系列指导思想、文化理念以及与营销理念相适应的规范、制度等的总称。营销文化的精髓是营销理念与其价值观。企业营

扶贫面临问题思考 中国企业品牌塑造中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在全球各种危机的日子里我们应不应该进行品牌建设一直是企业高层里讨论得比较多问题之一,尽管观点各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没有哪一家企业不希望把自己的品牌做起来。问题是:如何面对今天的世界形势认识品牌意义,怎么去做品牌,先做什么,后

声明:《企业品牌塑造 经济危机是企业塑造自主品牌的契机》为网友最好有梦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