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内外兼修相近的成语 内外兼修的战略选择(2)



实际上,多数在经济危机中潜在的幸存企业,以及更多来自不同行业的中国企业都面临着创新的挑战。举例来说,中国的电力企业就正面临着深层次的创新挑战。随着国家进一步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电价形成机制改革,电力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同时,在未来,那些具有协同效应的煤、电、运输一体化企业,以及具备综合盈利模式的电源结构多样或兼营电网业务的电力企业将更具竞争力,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成功者。

 和内外兼修相近的成语 内外兼修的战略选择(2)

面对金融危机,中国消费电子企业也面临着从转型带动创新的压力。由于出口形势十分严峻,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竞争格局面临洗牌,而“家电下乡”将拉动万亿内需,因此本土消费电子企业应该一方面抓住机遇加速国际化进程,包括借机在全球范围布局和管理,优化运营模式,提升效率;另一方面则应该逐步从简单的代工向高端设计、原创、品牌升级,具备一定人才和技术积累的本土企业则可以在一定应用层面上进行产品创新。

把握并购良机

金融危机恶化了企业的融资和外部经营环境,在中国,目前已经有不少财务状况较差、抗风险能力低、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倒闭。但依托危机中的潜在机遇,实现产业升级、商业模式转型以及通过并购海外优秀资产等方式扩张的企业也有很多。由于在经济低迷时期,资产价格下跌、企业购买力相对提升,因此有这一需求和准备的企业,可以通过投资建立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的机遇。

并购可以帮助企业获得国内稀缺的资源(如石油、采矿等行业),加速进入新市场(如零售行业、制造业)以及帮助企业获得新产品、新技术和专业人才(如高科技企业),因此可以说,并购很可能成为中国企业下一阶段发展的主要增长战略。目前,不少行业的中国企业都已经看到了跨国并购的机会,或者开始积极寻求本国内的并购机会,以便赢得市场份额,赢得核心能力。

曾经也是中国代工企业中芸芸一员的江苏省东台升华工具有限公司,就是一个通过购买到英国和美国两个金属切割工具行业百年品牌“百事通”,从无名小卒变为两个知名品牌主人的小企业。虽然购买了曾经自己为之贴牌的企业品牌,订单量锐减,但升华却不仅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且有力拓展了国际市场。变为美国“百事通”的升华公司,已经以本土品牌的身份进入了美国航天工业市场,拿下了数百万美元的订单。可以预见,未来的升华工具将有可能依托自己收购的优质品牌资产撬开更大的海外市场空间。

一般来说,有两类企业可以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并购机遇。第一类是现金流充足的企业,由于金融危机导致信贷紧缩,因此现金流充足是企业并购的必备条件之一;第二类是原本就有海外拓展战略和并购准备的企业。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欧美企业,但却为中国企业通过并购实现全球化打开了方便之门。在低迷时期,企业并购之前要尽可能全面捕捉所有并购机会,快速收集最佳目标的信息;同时,选择盈利情况较好、客户群较大、品牌价值相对较高的公司;此外,还要注意备选公司在市场份额、地理位置、整合水平方面的可兼容性。

在筛选和评估并购机会,兼顾竞争优势和兼容性之后,成功的企业并购还需要全面评估并购对象,尤其是重点考察对象的财务状况。其中包括:评估并购对象的收入、支出、净回报,验证其资产及经营预算等;考察并购对象业务模式的唯一性、可持续性和竞争力;评估并购对象业务运营和组织结构的总体效率和效力。

由于产油国面临金融危机、油价下跌、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撤资等原因,中国石油[9.98 0.00%]企业就面临着进军海外市场、收购国外机构、获取石油资源的良好时机,但同时它们也将面临政治角力以及经验、战略、文化差异等多方面的挑战。而由于全球汽车行业“6+3”格局(指的是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丰田、大众、雷诺—日产联盟及本田、标致雪铁龙、宝马)正在发生彻底变化,存在大量兼并整合机会,因此中国汽车企业也面临着扩张的机遇。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由于缺乏国际化运营经验和能力,本土企业并购时要注意首先提升自身竞争力;另一方面,它们可以通过考虑并购海外的设计公司、零部件公司等,抓紧时机弥补自身的薄弱环节。

此外,中国电信[4.25 -0.70%]业也面临着打开国门,开展海外并购的机遇;国内航空公司则有可能上演新一轮并购风潮。这些实际上都是危机时期潜在的机会。但从总体上看,唯有那些拥有核心竞争力、能够迅速行动的企业,才有可能成为经济复苏期到来时的领先者。(本文由王婷采访整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96211.html

更多阅读

向西开放:高铁为中国带来的战略选择

     过去30余年,东部沿海开放一直被置于重要地位,如今,向西开放正成为中国经济寻找新支点的战略方向,而高铁建设在这一过程中将扮演重要角色。对此,本报采访了著名社会学家、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兼上海大学教授高柏。  时代周报:“十

青岛啤酒战略分析 先战而后胜——啤酒企业的战略选择

     孙子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成功企业的过人之处就是能够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地点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将资源和能力配置在起决定作用的战

餐饮企业发展战略 新餐饮时代的战略选择

真正市场化的中国餐饮业在经历了二十余年的自身蜕变与市场压迫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新餐饮时代。传统餐饮与个性餐饮斗法、民族餐饮与外来餐饮拉据、快捷餐饮与店堂餐饮争城成为这个时代的表象特征。新餐饮时代的形成是社会

如何选择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的战略选择

除了高度垄断的行业,单体企业很难改变其所处的市场环境,那么其成功的决定因素就在于如何适应市场环境并采取正确的发展战略。按照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市场营销理论,企业主要的竞争战略选择有三种:一是成本领先战略;二是集中化战略;三是差异

声明:《和内外兼修相近的成语 内外兼修的战略选择(2)》为网友街桷賣囘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