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社会渠道服务平台 渠道和平台



魏武挥

在笔者过去的文章中,经常提到渠道,以及平台这两个名词。三网融合这个政策确定下来之后,笔者意识到,这两个名词代表着两种运营思路,最终会导致完全不同的融合之后的一个网络。

渠道(Channel),就是信息传播的一个管道,一般由经过渠道拥有者把关后的传播者将把关后的信息传给阅听人。所谓渠道为王,就是当阅听人只能接受此一信息获取的路径之时,阅听人基本就被传播者所把控,无论是社会人文意义上的,还是商业营销意义上的。渠道是有互动的,但一般仅限于传播者和阅听人之间的互动,而不是阅听人和阅听人之间的互动。在互联网上,很多文章页面下都有评论区,大部分都是对该文章的评论,评论者和评论者之间的讨论虽然也有,但显然不是主流。

渠道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信息是先审后发制的,这个典型特征的背后,就是渠道相当强调“结构化”的控制力,无论是阅听人,还是信息。在渠道拥有者的眼里,信息的传播必须是可以控制的,就像脑袋必须可以控制嘴巴和耳朵一样不可争议。

渠道的另外一个特征是互相之间不兼容——信息在渠道和渠道之间的流动显得困难重重。这个道理很简单,一旦渠道A的信息和渠道B的信息可以互通,那么,渠道A就会因为无法控制渠道B而深感忧虑,反之亦然。

平台(Platform),也是信息传播的一种管道,但和渠道不同的是,平台上的信息显得有些杂乱无章。某种意义上讲,平台可以承载很多渠道,比如互联网这个平台就有相当多的渠道在其中角逐力求自己成为最大的渠道。平台上的信息流动,属于先发后审制的;平台上的互动,是网络化的,也就是多对多的。这两个特征造成平台在信息控制上是不如渠道的,或者这么说,平台从未关注过“信息控制”的问题,它关注的是:如何承载更多的信息,以及,如何让信息流动起来。

在渠道的眼里,信息是有黄金和垃圾之分的。传统媒体通常说的“内容为王”,这句话本身就表明了这种态度。只有渠道把关人认为是黄金般的信息,才可以被传播。而在平台的眼里,信息是黄金还是垃圾,完全取决于阅听人。互联网这个平台,理论上是不会干涉任何一个渠道(网站),哪怕你做的是个一般意义上无人问津的网站,只要你愿意,总有那么一小撮人会认为你每天发布的信息是金子。

许多出身传统媒体,或者受传统新闻传播学影响甚深的人,他们了解微博(twitter)火爆的状态,但他们无法理解微博为什么会火爆。这个杂乱无章的信息平台,让他们困惑,甚至是恐惧:他们看到了微博的力量,但他们无法理解这股力量来自何方。

广电系统的人,通常都是浸淫渠道多年的人,建国数十年以来,广电部门就致力于渠道的打造,在这方面他们有丰富的经验。不过,这种努力,客观上造成了广电系统在地方上的各自为政——至今广电不是一张全国意义上的互联互通的网。三网融合的政策确定下来之后,很多研究者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广电系统在主导三网融合的过程中,如何让“全国广电一盘棋”是这个系统面临的巨大挑战。

 移动社会渠道服务平台 渠道和平台
在笔者看来,最终由广电来主导的这个三网融合,将是以构建渠道为深层目的的网络,而不是平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96792.html

更多阅读

拍拍微店与第三方微信服务平台无缝对接全程 拍拍微店

本图文教程的前提,你已经开通了拍拍店铺,申请了微信公众号(订阅号、服务号均可,我的现在用的是订阅号)。重点请看第三步是如何无缝对接的。对接后的微店优点:一是订阅号就可以用了。关注微信号后,直接进入拍拍微店,回复不回复“首页”都可以

声明:《移动社会渠道服务平台 渠道和平台》为网友販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