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痒痒处罚中学生视频 处罚挠痒痒 抄袭难绝迹

 挠痒痒处罚中学生视频 处罚挠痒痒 抄袭难绝迹


咱们的体制很可爱,没有惩罚抄袭的制度,却有激励抄袭的机制。高校的评比建立在论文的数量上;核心期刊无论质量给钱就行;抄袭即使被当场拿住,处罚也类似挠痒痒,文抄公们教授照做,课题照拿。

两位来自湖南高校的教授,在《经济评论》上的一篇论文,跟此前北大另一位教授编写的教材的某个章节相似度奇高,高到95%。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据记者报道,抄袭者之一,还是个院长,目前正在抓论文抄袭现象。(2月8日人民网)

说实在的,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已经没有任何新闻价值了。比两位地位低的人在抄,比两位地位高得多的人,校长、院士之类,也在抄。真是应了那句民间的老话,天下文章一大抄。整个学界,已经抄得昏天黑地。不信下点功夫,把这些年全国的所谓核心期刊的文章统统查一遍,看看有多少抄袭雷同,比例肯定相当惊人。

就因为这无所不在的抄袭,就因为抄袭者中不乏大人物,我们的学界还发明了好些震惊世界的新名词和说法,比如,“不适当引用”、“引用不规范”、“过度引用”、“引用常识不算抄袭”等等。抄了人家,既不加引号,也不加注释,算是“引用不规范”。如果一篇文章50%以上都是抄人家的,那就是“过度引用”,但即使“过度”,也得加上注释吧?不用,反正查出来了就叫过度,不查出来,过度都没有。一个教授和学生合写的著作,被发现抄了另外一本书,苦主打官司,法庭发现的确有大量雷同。怎么办呢?判决李鬼胜诉,因为抄的部分虽然多,但都是常识,常识不算抄。为尊者讳,在咱们国家,走到哪里都天经地义。

漫天的抄袭,源于我们学界的体制。咱们的体制很可爱,没有惩罚抄袭的制度,却有激励抄袭的机制。教育部成立学风道德委员会,成立之后什么事也不做,连装样子都不装一个。但各个高校的评比,却建立在论文的数量上,一是国外SCI论文发表量,一是国内核心期刊发表量。教育部的大笔的资源,都是通过各种名目和项目下达的。有了发表量,就可以评博士点,一级学科,重点学科,重点学科研究基地。拿下这些名目,拿得越多,学校的档次就越高。所以,各个高校纷纷掀起一场又一场大炼“论文”和课题的运动。对教师,则量化考核,奖金激励,教师成了养鸡场下蛋的母鸡,只要快下多下,不管蛋里是否掺假,有没有三聚氰胺。教师的文章不够数,就逼学生写,研究生不交若干篇核心期刊论文,就不让毕业。跟当年大炼钢铁的时候发动群众土法炼钢一样。连教授的论文质量都保障不了,学生在短短的三年之内写出的东西,可想而知。但发表不成问题,核心期刊给钱就行。于是,顺便把中国的学术期刊,也给腐化掉了。

世界各国,哪怕一些第三世界的小国,那里的学界也是最在乎脸面的。学界抄袭人人喊打,就是因为如果人家的学者被发现有这样的事,几乎注定要身败名裂,从此别在学界混了。但是,我们的学界,却偏偏没有这样的事。抄袭即使被人家当场拿住,学校方面最严厉的处置,也无非是拿掉行政职务,或者暂时停招博士一年之类挠痒痒似地处理,文抄公们,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教授照做,课题照拿。照样在人前人五人六的。连抹一下脸,装几天孙子都不用,跟没事一样。如果抄袭的人,恰好在学校的地位很高,那么连行政职务都不会被拿掉,学校甚至会全力地保他。

就这样,在我们这个神奇的土地上,抄袭变成了学界的家常便饭,变成了学者的日常行为。确实热闹,确实高产,但这样下去,世界学界是不是还会带我们玩,可就难说了。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96827.html

更多阅读

酒后驾驶处罚标准 2016年7月醉驾处罚新规

?根据《交通安全法》规定,对于酒后驾驶的行政处罚包括:步骤|方法饮酒后驾驶机动车:?①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②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①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

交强险过期晚交有处罚么? 车辆交强险过期处罚

交强险过期晚交有处罚么?——简介交强险条例中明确规定,交强险为国家规定的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第二条指出在中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投保交强险。交强险过期

《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重要责任年龄 治安处罚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第二十一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

声明:《挠痒痒处罚中学生视频 处罚挠痒痒 抄袭难绝迹》为网友幻想少年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