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高管任职资格 到中国去!全球商业高管新流向



大危机带来了大变局。至少,在全球商业人才乃至领导人物的未来职业选择流向上,风向标已经转向东方。

在全球高端猎头公司罗盛咨询公司(Russell Reynolds Associates)的全球总裁兼CEO马修·赖特(Matthew Wright)看来,对于全球商业精英而言,中国的影响力未来将更为直接,不仅仅作用其战略制定,甚至会直接改变其职业规划,“很多国际化高管在观察,自己能在哪些地方帮助中国企业进行国际化扩张,渴望成为‘成功故事’的一部分。”马修·赖特19岁女儿那一辈英国青年,更早早在为这种变化做着准备。

马修·赖特本人,则早在3年前就特意在中国召开了一次全球董事会,好让部分长期在欧美的董事们对中国有些基本概念。罗盛咨询全球共有39个分支机构,绝大多数仍然在欧美。“我所接触的CEO、CFO这一层级的,对中国的兴趣无一不再绝对增长,在中国举行全球董事会的公司数量与过去已不可同日而语,其中包括罗盛自己。”

后危机挑战

《21世纪》:罗盛一直在为跨国公司搜寻CEO级别的人物,对优秀领导者有自己独到的判断与认识。你认为,金融危机后,要成为CEO应具备哪些能力,应对哪些变局?

赖特:金融危机前后,所有的知名公司对于领导层的要求经历了戏剧性的变化。危机前,CEO职责核心是如何领导公司在业务、地域进行扩张,拥有更多可调动的资源,让公司有更好盈利,提升员工士气与公司美誉度。

危机发生后,CEO们突然发现自己置身于前所未有的新环境,缺乏对未来的清晰预见,不得不重新学习一些新技能,在公司业绩下滑的情况下,保留关键员工,保持公司活力,维持、提升员工士气。雇主也更青睐对员工更具启发性、激励性的高管,能够在24个月或者更长的衰退期保持士气。 

《21世纪》:CEO如何能在衰退期实现对于员工的激励?

赖特:首先是沟通的能力,非常清晰地说明自己公司战略;能将战略及时的实施;具有全球化视野,了解文化差异,了解经济衰退对于不同分支机构的影响,并给予相应指导。

《21世纪》:选择是双向的,危机之后,高管候选人对于未来雇主的考量是否有所不同?

赖特:我们接触的候选人对未来雇主常规性的要求包括,全球性组织,相当稳固的财务状况,非常广泛的人才储备,行业或领域内处于前几位,董事会成员在地域、行业具有多样性,提供有力支持。不过,危机后,他们对公司财务与职务安全性的关注提高了很多倍,尤其在金融机构,30个月前,没有人会问,自己任职的机构在24个月后是否还存在?现在有人会掂量一下这个问题。

总体来说,目前高管候选人们对职务风险承受度降低了。30个月前,他们心理承受度高很多,更容易接受高风险的机会,那个时期,跨国公司也更有可能提供跨越伦敦、纽约、香港、法兰克福的机会。

到中国去

《21世纪》:如果从财务稳定性以及全球事业扩张的事业机会而言,中国公司会是其中一部分人的选项吗?

赖特:在近期,中国公司的职位绝对是有吸引力的。我接触的不少高管都表达了这种强烈愿望,他们对中国企业在未来10年、20年所能取得的成就和规模,抱有非常强烈的期待,希望自己参与进来。

这实在是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好像仅仅在昨天,在中国招聘的话题,还集中在跨国机构在中国缺乏国际化人才,实现在中国的扩张,突然之间,国际高管们开始排队,看看自己能在哪些地方帮助中国企业进行国际化扩张。全球经济的格局确实在发生微妙变化。

我女儿在英国,19岁,在他们那代青年之中,现在有着一种流行的趋势,就是希望更多地了解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设定自己职业规划的时候,一个可行项就是参与到来自新兴经济体的公司的全球化扩张,这种趋势是在短短5年之间迅速成型的,他们觉得正置身于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

《21世纪》:有中国公司向你表达过引进外籍高管的意愿吗?

赖特:总体上说,这是一个演进而非飞跃性的过程,目前,多数中国公司高层的精力是在国内建立一个稳固业务基础,然后再推进国际化的进程,中国大型公司的国际化仍在初期阶段,但是,数量上会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

目前,大量的国际化人才已开始表达这样普遍的欲望,即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成功故事”的一部分。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中已成为持续增长的典型,一些具有探险精神、超前意识的高管,已经往这方面做尝试。

出海“三段论”

《21世纪》:危机之后,中国企业全球布局的趋势也日渐明显。在人力资源战略方面,你有什么建议?

赖特:跨国公司整合中国人才的经验教训,确实非常有价值,他们的探路过程持续了二三十年,大致历经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持续增长三个阶段。

比如,市场进入时期,应是创业型的管理者,而在持续增长,则应当是“大使”级别的管理者,在业务不同阶段,领导力的需求不能搞错。

再比如,全资、合资、参股不同的股权结构,业务领导人的需求也不同,全资,要关注当地供应商、客户、员工的管理;如果是合资企业的一方,在企业文化、价值理念、社会历史背景等不同的约束条件下,会考验达成共识的能力;如果只是小股东,如何有效影响控股方就是挑战。

当然,这些仅仅是策略性的。至关重要的是,一个志在国际化的中国企业,需要在当地去表达长期投资、持续运行的决心,致力于成为当地社会的一分子,实时了解雇员对自身成就和其职位的关切,才能树立招聘品牌。假如一家中国企业今天在美国西海岸招聘一位总经理,那候选人们会关心什么呢?同样是这家中国公司是否在当地持续经营,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前景、进入企业高层。

《21世纪》:很多人认为,中西文化差别在这个过程中会是障碍,而日本、韩国与中国都属于东亚文化群,也更早一步推进人才的国际化,日韩企业是否能提供一些借鉴?

赖特: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许多公司在欧美大规模的扩张,我接触的不少公司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去观察、倾听员工与客户,用当地人才和客户的眼光看待其海外业务的发展,取得了成功。

典型的亚洲文化,往往是一种达成共识、集体领导的文化,成功的国际业务领导人,应该能有效地将集体主义文化与欧美看中实效、个人主义的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同时能适应总部领导层和当地的员工。在这个过程中,是否由中国人或者日本人担任业务主管其实没有关系,关键是不能将本部的运营模式刻板地移植过来。

一种可行的模式是,招聘一个本地人担任高管,但是人选非常重要,因为这样一个外籍人士,应该能获得来自中国总部的信任,在日常运作、重大决策担当总部和海外分部的桥梁。其实是种常识,但是非常奇怪,不少亚洲公司不愿接受这种尝试。

 商业银行高管任职资格 到中国去!全球商业高管新流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97411.html

更多阅读

“到中国开银行去”系列 中国银行开户行查询

“到中国开银行去”系列(一)入世逐步取消外资银行限制到中国设立分行及独资银行【本刊特约吴以伦撰述】2007年的4月2日是历史性的一天,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批由境外资金组成的法人银行——汇丰银行(中国)、渣打银行(中国)、东亚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华晨宝马打造辉煌十年

      2013年7月5日,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迎来了10周年庆典。10周岁生日,不仅是华晨宝马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也是公司本土化战略的一个全新起点。随着大东、铁西两家工厂的继续扩建和新发动机工厂的建设,华晨宝马将继续稳健增

任职资格 任职资格,如何成为领导?

     调查显示,90%的中国公司认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因素是缺乏高素质的职业化员工队伍。目前中国企业员工与国外企业员工一个很大的差别就是职业化程度不高,这种差别已经直接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任职资格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

声明:《商业银行高管任职资格 到中国去!全球商业高管新流向》为网友丢不起的信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