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福的作品 商人笛福



扈洪波

说起《鲁宾孙漂流记》的作者笛福,大家都不陌生。因为那本不朽的著作,大家永远住了他。可他的人生经历可能很少有人了解,笛福也是一名商人。

笛福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年代。 英国自1640年革命以后,经历了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和斯图加特王朝的复辟,到笛福成年初入社会的时候,正是光荣革命的前夜。

那时的英国,一方面政治上动荡不安,国家的前途充满了不确定。另一方面经济上大发展,工业革命的技术带来了百业兴旺,人民的购买力大大提高,带动了社会商品需求的迅猛增长。

笛福的父亲是一个成功的油烛商人,他是那种典型的老一辈打拼者:节俭、辛勤、谦恭,怀着虔敬的信仰和理想生活。年轻时作为严于律己的新教教徒受尽了迫害,被剥夺了所有财产,背井离乡来到伦敦闯荡。只是他够聪明够幸运,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创业成功,让家人过上了体面的生活。

这样的父亲让孩子出人头地的愿望会格外强烈。所以父亲非常希望聪明、能读书的儿子读神学院,将来当一个受人尊敬的牧师为他的家族赢得声望。

笛福却打心眼里不愿意。父亲的成功让他备受鼓舞,找个赚钱的营生怎么也比当那个劳什子的牧师一辈子受穷强。父亲前半生贫穷而流离失所的生活早就给笛福的少年生活留下了浓厚的阴影。发财、出人头地的种子已经在青年笛福的心里生根发芽了。

所以,神学院毕业生,21岁的笛福并不在意他学过什么,他要投身商海。

笛福应该是有经商的天赋的。他用了三年的时间,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内衣制造商。紧接着,他用那个时代最时髦的致富方式使自己的财富迅速增值:娶有钱人家的女儿,他的岳父是个富有的木器商,获得了一笔可观的嫁妆。

从那以后,笛福就开始了他那腾云驾雾一般的生活。

可能是小的时候太穷了,笛福一有钱,就模仿王朝复辟时代的纨绔子弟的做派,花天酒地,沉溺于花街柳巷,结交文人雅士,开始拼命往上流社会钻营。

他特别热衷于参政议政,热衷于自己名片上越来越多的头衔。为此不惜花大钱给自己贴金,他担任了同业公会的理事,还担任了地区大陪审团的成员。

1865年,他甚至扔下生意参加了蒙茅斯公爵的叛乱。

笛福的生意一直不顺利。通常的情形是,以一个好故事作为开端,笛福总能筹集到一笔生意所需的资金,在生意进行的途中失败,他会陷入官司缠身、债主诉诸法律的境地。然后笛福总能在躲债打官司的过程中又策划出新的商业机会,再度重蹈覆辙,陷入曾经的失败中。

用笛福自己的话说,他“穷了十三次又富了十三次”。这是说他一生中十三次被法庭裁定因商业欺诈和欠债而入狱,笛福每一次都能凭借自己的努力东山再起。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以商人的标准衡量,笛福的勇气和毅力高出常人一大截。

但仔细看看,作为一个商人,笛福对于扎实认真地做一个实业或贸易很不屑。笛福热衷于投机,他一直很自信,认为自己的失败不过是运气不好。

过度扩张—投机失败—不择手段地挣扎—最终一败涂地,这几乎是笛福一辈子商业生涯的写照。

笛福的晚年很不幸。有一段时间他差不多成功了,在伦敦的富人区有花园洋房,有宝马香车。不过债主们还是不放过他,他们不断地提起诉讼,令笛福头痛不已。

他只好想一些损招逃废债务。比如他把自己的财产全部转移到他唯一的儿子小丹尼尔名下,条件是小丹尼尔答应赡养他的母亲和尚未出嫁的妹妹。然后自己只身出逃,趋暮年之躯继续躲债,这是他一辈子干的最多的事。

 笛福的作品 商人笛福
不过笛福的家教糟糕。他的儿子完全是个白眼狼,竟然不顾当初与他达成的协定,把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妹妹赶出了家门,任由她们沿街乞讨。笛福为此几乎肝肠寸断。在伦敦通往爱丁堡泥泞的土路上,笛福用最后的气力写信给儿子,祈求他眷顾自己的母亲和妹妹。不久就在贫病交加和忧心忡忡中死去了。

实际上商人笛福也是一个写作天才,年轻时曾经被他用于投机的文字,到了晚年成为他反省的工具。

60多岁的时候笛福写作了《鲁宾孙漂流记》,这不仅仅是一部发明了第一人称水手叙事的探险故事,它还是他自己的人生寓言。笛福在这个故事里寄托了自己未竟的理想:躲到一个没有人打扰他的化外之地,一个人统治着属于自己的世界。

现在来看,笛福生活的那个年代,像极了今天的中国。同样是遍地机会,同样是社会大转型,同样是价值颠覆与重建,同样是茫然不知所措的致富阶层和喧嚣浮躁的环境。

来看看商人笛福的悲剧之处,他的价值观很成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没有一个稳定的价值框架。他太热衷、太浮躁。他看不清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把大好才华大多奉献给了政治和权势。为了虚幻的名利,耗费了太多。

和写作比,笛福经商能力其实很差。而且由于不讲诚信和热衷投机,他很难逃脱破产的命运,失败就是他的宿命。

其实,笛福如果能耐得住暂时的寂寞,专心于写作,不见得就过不上他想要的生活。事实上,笛福一生中用于还债的许多钱,还有躲债期间的生活费,恰恰来自于稿费。

笛福经商的经历提醒着我们,越是价值颠覆和迷失的时代,越是要坚守基本的伦理纲常。商业社会里,诚信比金子还贵重。

所以,在今天这个缺乏精神资源的商业世界里,笛福是我们的镜子,笛福敲响了警钟。

(作者为某房地产集团董事会主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97864.html

更多阅读

如何Windows Vista的作品 windows vista 7

如何Windows Vista的作品——简介微软Windows的第一个版本面市于1983年,但与Windows不同,今天的版本中,Windows 1.0是不是一个操作系统(OS)。这是一个图形用户界面,与所谓的MS-DOS的现有操作系统的工作。1.0版没有看很像新版本,要么-甚至在

鸣佐短漫翻译之五---这次是emi的作品 emi鸣佐 合集

本篇日志请勿转载鸣佐短漫翻译之五---这次是EMI的作品SHINO真的已经翻的差不多了,于是这次转战EMI,和SHINO的风格不同,EMI更注重情节并且感觉比较灰暗诶~我还是翻译他的小漫画,不过内容也是挺多的,我一点一点来吧~先是几个单幅的.

冰心的作品《笑》 访兰阅读短文及答案

冰心的作品《笑》今天中午,在奇奇的《文学赏析》中看了几篇文章,都很不错。下面把冰心的《笑》转载上来,和大家共同欣赏。冰心作品 笑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

莫言的作品牛在什么地方? 莫言作品精选

叶开文:莫言用“残酷叙事”创造了自己的文学王国一则诺贝尔文学奖赔率的传闻,又一次把莫言推到风口浪尖上。各种争议在文学作品和道德伦理中攻讦不休,而很少涉及到对他具体作品的深入分析。因为文学的边缘化,很多人连莫言的作品都没有读

声明:《笛福的作品 商人笛福》为网友倒不出的思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