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拉瑞亚模仿者 模仿者(5)



  所以有人说是淘宝获胜是因为淘宝的本土化做的比易趣好。同样是中国人,易趣创始人邵亦波在所谓本土化的问题上做的为什么不如马云好呢?本土化实际上只是eBay为自己在中国的落败寻获的一个绝佳借口。事实是,各种各样的本土化,最后无不落实到对用户体验的充分重视上,易趣缺乏的,恰恰是淘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淘宝,胜在模仿基础上的微创新。

  在这次互联网大会上,奇虎360集团董事长周鸿曾反复强调微创新对于互联网创业者的意义,他说:“要做出微创新,就要像钻进用户的心里,把自己当成一个老大妈、大婶那样的普通用户去体验产品。”免费加剧了淘宝战胜易趣的速度,但绝非其制胜的根本原因。

  淘宝实际是胜在对用户体验无微不至的照顾上,这种体验包括用户的便利体验、优惠体验等,体现在界面的人性化上,也体现在良好的售后服务和交易纠纷处理上。即使是在易趣取消收费的情况下,淘宝超越易趣的脚步也并没有放慢,更是说明淘宝在用户服务上的微创新已经成为这个领域竞争的关键。在这一点上,淘宝无论从理念还是形式都遥遥领先。

  当然,创新本身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李开复的创新工场首席布道师蔡学镛说:“周杰伦当初结合东方与西方乐风,这是创新吗?将心血管的药改变剂量变成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的viagra,这是创新吗?3M微黏胶找不到用途,改用在Post It自黏式便跳上,这是创新吗?对于创新,大家都有不同的定义与不同的角度。”

  易趣的故事已随着它的全线转战外贸市场和邮乐网的开通运营告一段落,当模仿者淘宝已经将更多的免费转化成收费,积极扩张业务和腾讯斗智斗勇时,被模仿的易趣还在各种定位中摇摆着,找不准那个属于自己的萝卜坑。

  腾讯:我爱模仿,也爱创新

  善学者,学根本,是为胜;不善学者,学皮毛,必败无疑也。腾讯模仿除了基于庞大用户基础,也基于盈利基础。不能否认腾讯总能将模仿新产品与QQ核心结合,开疆辟野。

  本刊记者 吕文龙

  绝大多数商业模式创新都建立在成功模仿基础之上,没有人可以否认,在ICQ、AOL、Yahoo和微软都有功能强大的即时通讯工具的今天,腾讯因为坚持和不断嫁接新的商业模式而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对于腾讯的这种模仿,有人总结出,腾讯QQ模仿ICQ,QQ游戏大厅模仿联众,QQ堂模仿泡泡堂,QQ飞车模仿跑跑卡丁车,腾讯拍拍模仿淘宝,财付通模仿支付宝,QQ拼音输入法模仿搜狗输入法,搜搜问问模仿百度知道,搜吧模仿百度贴吧,QQ播客模仿土豆,QQ交友中心模仿亚洲交友中心,QQ炫舞模仿劲舞团……

  虽然,腾讯因为模仿策略,使得产业链太长、竞争者太多,四面树敌引来多方争议,甚至公愤。但腾讯是否强大到破坏了产业链?事实上在一些细分领域,腾讯搜搜打不过百度,腾讯拍拍比不过淘宝,安全敌不过360,输入法打不过搜狗。相比之下,同样作为被腾讯模仿公司之一的4399游戏的董事长蔡文胜显得坦然,“公司遭遇腾讯竞争说明公司的方向对,竞争不过腾讯,是自身不足不能埋怨。”

  况且,这种模仿也并不能构成侵权。法律专家表示,侵权的要件是以法律设定的权利为前提。如果被模仿对象不具备法律设定的权利属性,那么这种模仿就不一定构成侵权。从腾讯模仿案例来看,实际上有很多被模仿者也是最初的模仿者,大家都模仿了国外的同一商业模式,那么谁的技术更先进,谁的文化移植更易被接受,谁就能取得成功。

  据了解,在腾讯之前国内就有公司模仿ICQ在做即时通讯软件,但却没有看到即时通讯商业模式的前景,即没看到通过即时通讯与其他商业模式嫁接产生的加和效应,于是一开始便采取收费制度,结果很快就退出了市场。相反,腾讯在模仿的同时,却逐渐摸索到了一条基础服务免费+增值服务收费的成功之路。有业内人士表示,当时腾讯甚至由于资金紧张想把QQ卖给新浪,但新浪却不看好QQ的市场价值,没预见到即时通讯工具在未来互联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虽然新浪自己开发了“新浪寻呼”,却也因为缺乏对即时通讯商业价值的坚信,开发推广乏力退出历史舞台。

 泰拉瑞亚模仿者 模仿者(5)

  因此,和大多数成功的国内互联网公司类似,腾讯的成功也是从模仿开始。但是,腾讯的成功之处肯定不只是一味模仿,在模仿中进行有效创新也是其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腾讯获得突破的领域往往得益于应用层面的创新,腾讯总是能够通过QQ用户行为习惯的把握,将新产品与腾讯QQ这一核心进行结合,使其用户的优势得到发挥。

  模仿并迅速超越,这是腾讯擅长的做法。腾讯除了抓住时机外,凭借着用户基础和盈利基础两大利器所向披靡,用户基础可以让模仿的产品更好更快的获得用户数量;盈利基础则能让模仿做的更好,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在推广营销中占得先机。

  近日腾讯对康盛收购行为的尘埃落定,兴许会成为腾讯帝国开启另一个全盛时期的新契机。

  创新往往要从学会模仿做起,模仿与创新的界限并不明显,甚至相互交融。腾讯在模仿和创新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第三方支付的“自然淘汰法则”

  本土环境能够给国外企业设置门槛,同样也能给国内企业制造麻烦。近期央行“超级网银”业务上线,让人惊呼“国家队”来了。第三方支付是否也会出现“国进民退”?

  本刊记者  豆瑞星

  本土企业依靠立足本土的创新打败国际大鳄,在互联网行业早已不是神话。

  以第三方支付为例,被认为是抄袭国外在线支付服务PayPal的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不仅成功遏制了PayPal入主中国市场,而且其市场份额远远超越了中国化的PayPal——贝宝。目前以交易额计算,支付宝占据50.6%的市场份额,而贝宝基本上在苟延残喘。支付宝早已不再将贝宝作为竞争对手,而是瞄准了PayPal。

  2009年7月6日,支付宝用户数突破2亿,用户数和交易笔数都超过了PayPal,成为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总裁邵晓锋则预计,3年内,支付宝将从绝对交易金额上也超过PayPal。

  现在国内第三方支付企业面临的问题不再是如何对抗国际巨头对国内市场的进攻,而是如何成功走向国际市场。

  为什么支付宝能战胜PayPal?从适者生存的“自然淘汰法则”来解释,PayPal的失败实际上就是其本土化的失败。

  PayPal进入中国之初,面临着多项挑战。从盈利模式上说,PayPal是向卖家收取每笔交易的手续费,而当时国内已经出现的支付宝采用的是免费模式。后者无疑对中国消费者更有吸引力;PayPal在国外支持6种货币的自由兑换,而受到中国金融政策的限制,PayPal只能提供人民币的服务;PayPal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国内它必须寻求中国银行体系的支持,并需要为此支付手续费。因此,“中国版PayPal”贝宝必须做出一系列的改变,其优势因此大打折扣。

  而与支付相关的,还有其背后的电子交易平台。PayPal背后是eBay,支付宝背后则是淘宝。eBay与淘宝竞争的失利也使得其支付平台的推广受到限制。淘宝网虽然模仿的eBay,但是淘宝采用了免费模式,并且增加了保护买家利益的繁琐程序,使人们可以比较放心地付款。淘宝还放弃了eBay的“竞拍”方式,而采用国人比较习惯的“一口价”。这些创新使得淘宝成功击退eBay。而丧失了eBay的PayPal贝宝则显得孤苦无依,弱势更加明显。

  今天,支付宝已经成为中国人熟知并认可的交易手段,在支付宝的强势之下,PayPal的中国之路将更加艰难。

  然而,本土环境能够给国外企业设置门槛,同样也能给国内企业制造麻烦。近期央行“超级网银”业务上线,让人惊呼“国家队”来了。第三方支付是否也会出现“国进民退”?这是让支付宝、财付通等民营第三方支付企业担心的问题。依托央行,“超级网银”具有第三方支付不具备的诸多优势。第三方支付还没有接入这一系统。“超级网银”与民营第三方支付争抢市场的意图有所显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98232.html

更多阅读

齐襄王的王后——君王后 泰拉瑞亚新三王后攻略

君王后(?-公元前249年),是战国时代田齐的亡国君主田建的太后、齐襄王的王后。《战国策》中记载,君王后本姓后,是当时太史敫的女儿。由于她的特殊姓氏,当了王后之后,不能被称为《后后》,所以历史把她称之为君王后。当时齐国被乐毅攻陷,齐湣王被

如何下手“瑞和300” 泰拉瑞亚gg助手下载

瑞和300分级指数基金,9月17日发行,这是国内首只分级指数基金,是国投瑞银基金公司的又一创新。该基金在发行首日15只基金竞发的情况下,仍然实现首日20亿元的募集金额,市场的欢迎程度可见一斑。瑞和300份额包含3部分,一是通过场外认购的全部

声明:《泰拉瑞亚模仿者 模仿者(5)》为网友獨自去偷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