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市场监管力度 加大金融监管利大于弊



  从各国金融当局开始积极避免系统性崩盘,距今已有三年时间。监管机构在设法阻止危机重演的同时,一直在提供紧急援助。与恪守希波克拉底誓言(Hippocratic Oath)的良医一样,官员们心存警惕,以避免给金融体系造成伤害。抱着这样的想法,他们正在研究加大监管的做法,在多大程度上利大于弊。

  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上周发表的两篇报告,给出了清晰的答案。第一份报告研究了加强资本和流动性要求的长期效应*,第二份报告则研究了逐步加强监管过程中产生的过渡经济效应**。综合来看,这些报告表明:实施此类举措将带来巨大益处,而代价可能相当小。

  监管的动机在于,如果任由银行按照自身机制行事,它们就会持有过少的资本金和流动性。资本金减少,意味着股本回报率上升,但同时也减少了针对贷款违约和投资损失的缓冲。流动性下降,意味着由短期债务提供融资的长期资产比例上升,这将提升利润,但加大了突然撤资的风险和循环还债的难度。

  正如我们过去三年所了解的那样,承担这些风险的好处由银行股东和经理人享受,但资本和流动性缓冲的规模,则决定我们所有人将承担多大的不利风险。在任何一个特定国家,每隔20至25年就会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并造成深度的经济衰退。正是为了降低此类危机发生的频率、严重程度和公共成本,20国集团(G20)领导人才承诺大幅提高本国银行业体系的资本金和流动性水平。巴塞尔委员会的报告表明,由此带来了降低爆发严重危机可能性的巨大益处。

  但是,即便可以证明其长期益处,加强监管又会造成怎样的短期成本呢?

  这是FSB/BCBS宏观经济评估集团(FSB/BCBS MAG)提出的问题——该集团对二十多家政府机构和国际组织的建模专业意见进行汇总。我们认为,如果在4年时间内逐步施行新的要求,资本金要求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施行期内的年增长率会下降0.04至0.05个百分点。随后产出将恢复到原有状态。

  实施更高资本金要求带来的调整成本源于以下事实:股票投资者(银行风险资本的供应者)要求获得比储户更高的回报。因此,提高资本金要求意味着融资成本上升——银行将试图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收缩资产负债表或在其它地方缩减支出来弥补这些成本。但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随着银行变得更安全,市场要求的股本回报率降低,从而缓解了融资成本压力。

  聚焦于借贷成本方面的影响,并假设不进行其它任何调整,MAG研究人员估计,资本金要求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银行的贷款利率就会上升约15个基点。由于借贷成本上升,企业新增投资项目将有所减少,从而降低总体经济活动的水平。但是,随着金融体系的调整,这些成本将消失并逆转,从而使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恢复其原本应有的速度。提高流动性标准的预估效果同样较为温和。

 加大市场监管力度 加大金融监管利大于弊
  银行发表的研究报告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在某些情况下,它们的估计数字高出了10倍。为何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异?原因之一,是行业报告假设的贷款利率增幅要高得多,这是对政府撤消隐性支持的反映。但是行业报告也承认,它们假设股息、薪酬和经营效率没有改变,它们也没有考虑到更具弹性的金融体系带来的益处,包括较安全银行需要支付的融资费用较低。

  此次危机的一个明显教训是,各国出台的监管措施过于疲弱。但加强监管并非没有代价。幸运的是,短期调整成本可能较低,而且不会持久,同时我们将在几年后获得金融体系变得更强大、更健康的益处。

  *《新监管框架长期经济效果评估》,巴塞尔委员会,2010年;

  **《评估加强资本金和流动性要求的宏观经济效应》,国际清算银行,2010年

  本文作者为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经济顾问,并担任宏观经济评估集团(MAG)主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98404.html

更多阅读

辩论:网上购物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技术日新月异,网上购物也成了新的潮流。很多人都喜欢在网络上购物,这样既方便又省时,不用顶着大太阳亲自去逛街。例如淘宝网,就是现在流行的购物网站。但是,网上购物也存在着弊端,很多人在网上受骗,造成金钱损失。而且网

关于小学生上网利与弊的研究报告 小学生上网的弊

关于小学生上网利与弊的研究报告(狮岭学校五(1)班杨文洁)一、问题的提出在一次纷争中,妈妈说:“女儿,我买电脑是为了你的学习,而不是为了你玩游戏的呀!”女儿说:妈妈电脑本来就是用来玩的,如果不是用来玩的那电脑又有什么用呢!”在这对母子

声明:《加大市场监管力度 加大金融监管利大于弊》为网友繁华若梦惜流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