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源分配器 里海管道外交与气源博弈



 文|崔守军

  

  近日,土库曼斯坦外交部称,该国已同意提高每年向中国输送的天然气量,最终突破当前管道400亿立方米的年输送能力。10天之后,纳布科(Nabucoo)天然气管道国际财团表示,该财团将于2010年底前确定通过纳布科管道提供天然气的国家,并与这些国家签署供气协议。

  去年12月,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一期工程竣工,标志着中国已经在中亚里海地区抢占了先机,站在了“油气核心地带”的门口。预计到2011年二期项目全面竣工后,在30年的运营期内,每年将从中亚地区向中国稳定输送约4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其中主气源为土库曼斯坦,另有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为补充气源。

  这条全长1833公里的天然气管道的通气不仅对保障中国能源供给安全具有战略意义,同时还撬动了中亚地区原有的地缘政治格局——中国、俄罗斯、欧盟以及美国,这些大国日益进入能源地缘政治的深度博弈阶段,呈现出大国“管道外交”博弈格局。

  由于欧盟对俄罗斯能源严重依赖,2006年和2009年两次俄乌“斗气”危机刺痛了欧盟敏感的能源供应神经,欧盟担心对俄罗斯能源的过度依赖会影响欧盟的地缘政治安全。在这样的背景下,欧盟加速推进早在2002年就提出的纳布科天然气管道计划,旨在绕开俄罗斯,通过土耳其把中亚里海国家天然气输往中东欧的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和奥地利,此计划亦得到美国支持。

 气源分配器 里海管道外交与气源博弈
  出于能源外交和抵制纳布科管道的考虑,俄罗斯随即出笼了绕过乌克兰的北溪(Nord Stream)和南溪(South Stream)天然气管道计划,北溪项目将通过波罗的海把俄罗斯天然气输送到德国,南溪项目通过黑海把俄罗斯天然气输送到欧洲南部。其中,俄罗斯的南溪计划和欧盟的纳布科计划是存在直接竞争关系的 “零和游戏”,一场没有硝烟的能源战争正悄然上演。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建成之后,将会给两个规模巨大的天然气管道项目——纳布科和南溪——带来新的障碍。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欧洲的天然气需求弱于预期,纳布科计划的主要气源地之一为土库曼斯坦,一旦通过中亚天然气管道将土400亿立方米天然气输入中国,纳布科计划将陷入缺乏气源的尴尬境地,使得计划前景黯淡,恐成为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经济危机给欧洲的天然气需求造成如巨大的打击的前提下,俄罗斯的南溪管道计划并不是那么急迫,同欧盟之间的地缘政治博弈因素要大于经济因素,若纳布科管道计划搁浅,则南溪管道计划也会推迟。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建立,预示着中国在中、俄、伊朗、阿富汗之间这片广阔待开发区域内的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与原油不同,天然气不能直接装桶,又因其易燃易爆,也不方便通过公路和铁路来运输。一些沿海天然气区,还能通过液化的方式将天然气通过海运,送抵目标市场。内陆大部分气区却几乎只能依赖天然气管道运输。

  虽然中亚国家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就获得了独立,但由于中亚境内的天然气管道均建于前苏联时代,在抵达欧洲市场前要经过俄罗斯,这些管道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牢牢把握在俄罗斯手中。因此,中亚国家不得不以低廉的价格将天然气卖给俄罗斯,再由其以市场价转供欧洲。

  但是,俄罗斯“跋扈”的家长制作风,引发了中亚国家对能源利益和安全的担忧,为天然气另寻出路,实现能源出口多元化,成为中亚国家实现经济独立的重要步骤,这与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正好形成战略互补。

  修建能够直接连接天然气产地和消费市场的管道,是确保天然气稳定、有效供应的最可靠手段,也是在国际能源博弈大格局中争取主动的战略举措。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西起土库曼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穿越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在中国新疆的霍尔果斯入境。管道全长1800多公里,双线并行,该天然气管道进入中国境内后,与同期建设的西气东输二线衔接,总长度超过1万公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距离最长的天然气大动脉。

  西气东输二线在我国境内首站为新疆的霍尔果斯,途经新疆、湖北、浙江等省份,向东抵达上海,向南抵达广州,并最终到达香港。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会极大地满足中国急剧增长的能源需求,并稳固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据测算,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成投产后,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会提高2个百分点。同用煤相比,仅来自土库曼斯坦每年400亿立方米天然气就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亿吨,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清洁高效的天然气资源。

  2009冬天,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范围“气荒”席卷全国多个省市,天然气供应紧缺的难题再次摆在人们面前。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天然气消费量以年均16%的速度增长。2009年底消费量达到874.5亿立方米,预计到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可能接近3000亿立方米,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也将从目前的3.9%提高到8%—10%,中国天然气未来可能面临的短缺显而易见。中亚天然气管道每年锁定400亿立方米天然气,无疑将在很大程度上纾解这种供给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纳布科”项目的主要气源地之一,土库曼斯坦将决定“纳布科”管道的命运。土库曼斯坦是世界上第四大能源储量大国,也是中亚地区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近年来天然气产量为700亿-800亿立方米,其中500亿立方米过境俄罗斯出口乌克兰,部分出口欧盟,80亿出口伊朗,120亿立方米自用。

  2009年4月土库曼斯坦天然气管道发生大爆炸,毁掉了俄罗斯与土库曼斯坦之间的天然气主管道,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拒绝承担责任,土库曼斯坦官员谴责莫斯科为了避免支付高额费用关闭管道,俄土关系紧张。尽管现在土库曼斯坦向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已经恢复,但已不到以前的三分之一。

  考虑到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30年协议所规定的每年向中国输送400亿立方米天然气,以现有产量测算,土库曼斯坦恐没有足够天然气供给“纳布科”管线。而且,一边是欧洲萎缩的需求,一边是中国市场天然气需求的飙升,在市场规则下中土能源合作空间巨大。

  当市场“天平”的一端指向东方,而不是西方的时候,土库曼斯坦会毫不犹豫地向中国张开更广阔的双臂,该国外交部最新的表态也是基于此意。做一个更大胆的展望,“纳布科”项目的另外一个重要气源地——阿塞拜疆也可以通过“跨里海”管道向中国输送天然气。“纳布科”或许仍是一个构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98631.html

更多阅读

超越善恶 善恶营销罗一笑?看公益、商业与道德“三角博弈”

陈光标是首善还是首骗?是真公益,还是借公益做事件营销打响自身企业品牌影响力?是真性情还是实伪善?……当下,在“罗一笑事件”中,大家对待罗尔的态度,与标哥的情形有点相似。只不过一个是企业家,一个是相对普通但经济状况还可以的公民。

封闭环境下的人性博弈 传承,人性与职业的博弈

前阵子应邀参加中国企业家杂志办的未来之星沙龙:感触非常深刻的是,二代独立、自主、责任意识,不甘于只是富二代,要做创二代。也深刻的感受到一代创业者,超脱、自然、使命的心态。所以在“家业长青还是基业长青?”上讨论的比较激烈。感觉

炒作的火候: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博弈

2011年第4期《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作为一种整合营销传播的非常规手段,炒作已经成为众多企业进行新品推广的首选。当众多企业趋之若鹜的时候,很多企业发现,一个成功的炒作案例往往是炒作火候把控得好。笔者文武赵认为,单就炒作的

从“情境搜索”到“锦囊”:一场创新与融合的博弈

   最近一段,“情境”和“锦囊”这两个概念持续升温,百度、google、微软、腾讯相继涉足情景搜索研发,[email protected]务推出旗舰版产品“锦囊”,各方都在大谈创新。热概念更需冷思考,开启第二个互联网十年的钥匙,是创新?还是融合?还

声明:《气源分配器 里海管道外交与气源博弈》为网友江南过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