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唐使:文化引渡者



 遣唐使:文化引渡者
  我眼前的展品,件件千年以上,个个伟大。世界各地的参观者虔诚有序,让我深感文明的力量和历史的分量。

  日本人把中国文物唤作唐物,把中国人称做唐人,世界各地中国人及文化聚集处都叫唐人街正是缘于日本人古老的称谓。唐朝对日本的影响深远,至今可见其痕迹。由于我们自己一变再变,反倒对唐风生疏,甚至辨不清古今中日之差别,真叫惭愧。隋朝时期,日本曾四次派遣使团前来学习吸收中国文化。遣隋使为遣唐使打好了基础,开创了范例。在大唐王朝建立的第十二年(公元630年),日本开始派遣国家级外交使团漂洋过海,来中国参拜和学习,史称遣唐使,这一制度几近贯穿大唐王朝。而一些优秀的遣唐使选择留在大唐,甚至成为朝廷官员参与政治,比如著名的阿倍仲麻吕(晁衡),就曾担任过相当高的官职。遣唐使在日本文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

  今天,中日之间渡海若飞行只需要两个小时,平稳舒适;可唐朝渡海中有多少人葬身海底,也未可知;鉴真大师六次东渡(一说七次),舍生忘死,直至失明才登上日本土地,建立唐招提寺,弘扬佛法,得到日本皇室确认。前不久,上海世博会迎来了日本国家馆日,一艘复制的“遣唐使船”成为庆祝仪式上的明星。今天看来,遣唐使已经成为一个象征,证明两国交往历史的久远。

  一个强盛国度的背后,一定有强大文化做支撑,这种强势文化势必会影响周围较弱的文化。通过遣唐使团,日本人在大唐学习了多种制度、宗教、思想、艺术、技术及风俗,并把它们带回日本。大到城市,小到饮食,无不以虔诚的态度追摹大唐。奈良城完全是仿照唐首都长安的格局建造;日本的和服沿袭唐代服装;唐代的茶文化也被全盘接受。其中,保留至今的很多唐代文物都成了日本的国宝,世代尊崇,保护得非常好。如著名的日本东大寺正仓院中就收藏了大量唐代文物,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可算是顶级文物,每件都代表了大唐文化的繁盛与辉煌。

  我在日本的奈良国立博物馆参观过一个展览:《大遣唐使展》,这是由中日两国联合主办,250多件(套)展品由中、日、美三国的博物馆所藏文物所组成。展览可以看出主办方的倾力而为,展品涵盖了生活、美术、宗教等等方面,许多我以前只在图册上看见过的国之重宝,都被奈良博物馆借来展出。中日两国同时期的文物放在一起,很容易看出其中的文化纽带,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显而易见。只可惜我参观的时间有限,不能够细细观看,一饱眼福。

  我边看边想,我们面对的所有展品,件件千年以上,个个伟大,我们自己个个渺小,可以忽略不计。展厅里来自日本各地、世界各地参观者们,虔诚有序,让我深感文明的力量,历史的分量,在此刻变得翔实而具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98894.html

更多阅读

佳片U约 英国电影:《冒充者》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英国电影:《冒充者》[海报剧照][热诚推荐]很棒的谍战故事。搞军事情报工作的人实在厉害,思维之严密,把德军骗得七荤八素的。想起了《36小时》,德军设局套取第

惊世奇方:手脚颤抖者福音!

馆友“三个大学生”:您好!您的馆藏文章“惊世奇方:手脚颤抖者福音!”深受广大馆友的喜爱,于2014年11月13日进入“阅览室”频道的“健康/养生”下“杂症/偏方”类别的精华区。360doc代表全体馆友感谢您的辛勤劳动和慷慨分享!────360doc

声明:《遣唐使:文化引渡者》为网友星糸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