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申遗 申遗即为开发?

 五台山申遗 申遗即为开发?


  中国的申遗热,已经热过好几拨了,至今也没有退烧的意思。8月1日,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项目正式通过巴西利亚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审批,成为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第39个项目,也成为河南省继龙门石窟、安阳殷墟之后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而作为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另一申报项目“中国丹霞”也于晚些时候通过审议。此外,新疆天山天池管委会已表示,新疆将以“天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为名开始申遗。

  原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重点是为了保护这些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不受破坏;即使开发,也只能是适度的。但是,桔越淮北而变枳,但凡在中国变成遗产的东西,几乎无一例外地遭到当地政府的大力开发,以致于在人们眼里,申遗跟发展旅游是一回事。尽管登封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称,申遗成功不会对各景区的门票价格产生影响,但“天地之中”长达3年的申遗工作耗资逾8亿元,这些投资若想收回来,旅游业就理所当然地要高歌猛进。而政府的开发与旅客的纷至沓来,将不可避免地加剧遗产的损坏。

   

  申遗之后的厄运

  其实中国人知道旅游业这回事,总共没多少年,但现在已经成了旅游业最积极的开发者。一种思路是造假古董,不管真假,听风就是雨,拉两个专家论证一下本地有哪些名人,头几号的祖宗,黄帝炎帝、伏羲女娲之类的最好;祖宗抢完了,就抢名人,上过电视剧的最佳,比如诸葛亮、刘备、关羽,连潘金莲、西门庆也跟着走红。古装电视剧上只要出现过的人物,几乎立刻就能演成一场又一场的名人故里争夺战。

  在相关地方政府看来,抢西门庆跟抢孔子,其实本质上没有区别。这种事,虽说挺恶心,但比起糟蹋文化遗产来,还是小巫一个。反正无非是花钱造假古董,塑一个又一个近看类人、远看像怪的名人巨像,一个又一个钢筋水泥的亭榭楼台,能骗来傻子上门旅游,算是收回投资,骗不来,算是交了学费。因为再怎么折腾,毕竟没有把真的古人遗迹或者自然风光糟蹋了。

  张家界自然遗产,当地旅游部门一度打算架设天梯,总算在各方的反对下,在联合国的压力下取消了。但各个旅游景点人为的路和桥,还是多了,已经让人感到不大自然了。上半年电影《阿凡达》大卖,据说有关镜头是在张家界拍,张家界就因此有了哈里路亚山。

  至于文化遗产,因为申遗而遭到厄运的就更多。最早的时候,地方政府是把古迹修饰一新,然后申遗,后来发现这样不行,于是就申下来之后,再大修大建。曲阜的孔庙,一度地方政府居然打算把孔林的古树全砍了,栽上地方官认为好看的树,若不是有人恰好在他们已经动手砍树之际劝说制止,后果不堪设想。丽江古城,原住民被迁出,几乎变成了商业城;大理古城,稍好一点,但也文化气息日弱,市场气味日浓。湖南的凤凰古城,古城那段江面,要接受新城区下水道污水的洗礼,游客定期闻臭味也就罢了,古城的木质吊脚楼,在污水的侵蚀下,估计挺不了太久。山西的平遥古城,自打成为文化遗产之后,为了旅游的需要,添加的东西是越来越多,古城内外不古的东西越来越多。

  很多地方,说是修旧如旧,其实就是修旧如新,新得让人晃眼。中国可以派出古建修复队到柬埔寨修吴哥窟,但自己的古建修整,却尽是那些一般的工程队在干。山西的绵山,一个据说是介子推被烧死的地方,也是一个挺知名的佛教和道教遗迹,由于开发较早,结果整个山上,除了几条铁链子还是旧的,所有的建筑都金碧辉煌,什么遗迹都不见了。寺庙是新的,道观是新的,一个现代的介子推雕像,高耸在那里。

  没有翻新的古迹,比如著名的应县木塔,命运也好不到哪儿去。早就听说木塔岌岌可危,但不管塔倒与不倒,旅游业却照旧挺进,只要交了钱,游客还是能昂然上塔,继续加剧塔的危机。

  无论自然遗产,还是文化遗产,都是祖宗留下来的宝贝。作为最讲究敬天法祖的中国人,按道理,应该更在意祖宗遗产的保护才是。可是,无论政府还是个人,中国人热心的,都是开发利用,只要能换来钱,在最短的时间里能换来钱,哪怕毁了,也无所谓。所有挂牌的文化自然遗产过度开发的叫停,都是由于外面的压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黄牌警告。现在,包括故宫在内,已经有6个已经申下来的遗产被黄牌警告。而我们自己的刹车纠错,往往姗姗来迟,慢了不止半拍。

   

  刹不住的商业开发

  无可否认,凡是评上遗产的所在,大多具有很大的旅游价值。平心而论,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中国人,要想让他们只保护不开发,不享用这种价值,几乎是不可能的。等于是他们捧着金碗要饭,他们不知道这金碗价值也就罢了,知道了,无论如何都不肯的。世界上发达国家的这些遗产,也发展旅游业,也在不断地给所在地带来大笔的银子。

  但是,即使我们不考虑这些遗产的文化价值,单从经济角度来想问题,旅游的开发也是有节制的好。祖宗的饭,要慢慢吃,这样才对得起祖宗。这样,可以细水长流,给子孙百代不断地带来利益,而像现在这样,一两代迅速地耗光,就是再笨的人,也能算出来,总的获利量肯定要减少很多。旅游资源也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基于资源的短期行为,无论如何都是一种经济学上的蠢事。

  但是,蠢事总有人喜欢做。眼下,是个中国人集中而且大规模追逐财富的时代。经过那么漫长的贫困、而且以贫困为荣的岁月,被放开了手脚的国人,对于财富的追求,就像一个饿坏了肚子的饿汉,一下子恨不得把所有好吃的都塞进肚子里,欲望的释放,如脱缰之野马。所以,在释放改革能量之时,出现物欲横流的疯狂,没什么奇怪的。所有耗干旅游资源的举动,不仅地方政府在干,当地的百姓也在干,甚至干得比政府还疯狂。各个遗产所在地的农民,无不热切地欢迎而且参与旅游事业,对遗产没有多少怜惜之意。

  当然,真正有威胁的破坏性开发,还是政府才能做得到。我们的政府,迄今为止,还是公司化的政府,具有比任何个人、企业都大的牟利冲动。所以,对破坏遗产的刹车之举,一般的地方政府是不会干的。就国内而言,中央政府是最可能的刹车之手,但是,仅仅有这样的刹车,是刹不住车的。对文化遗产来说,就是眼睁睁看着祖宗留下来的这点东西,被糟尽,给后人落下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老百姓有迅速发财的冲动,地方官更有迅速制造GDP的冲动。如果没有大环境的改变,每一任官员单为自己的政绩负责,势必只能竭泽而渔。落到自然和文化遗产上,当然就是在短时间内尽快地开发、压榨,在单位时间内压出最多的油来。如果上一任每年游客100万,那么下一任就争取200万、300万,以此类推,糟坏、糟完拉倒。显然,这种冲动不是上面在宣传上不提倡GDP至上就能解决的,因为,政府的职能没有真的变过来,整个政府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府依旧是拉动现代化的火车头,地方官就只能保持这种冲动。

  所以说,自然和文化遗产的过度商业开发,绝不可能因中央一些部委下了禁令,就会真的刹住车。顶多停上几日,然后就加速运转,一切照旧。因为,跟禁令比起来,真正起作用的是结构。在公司型政府结构面前,别说禁令,就是所有官员的思想都转了过来,充分认识到遗产的价值,他们也照旧会过度开发。这样的政府结构,就是制造追求功利主义的短期利益的最好温床。对地方官而言,长远的利益就是有了,跟他们有什么关系,他自己又在哪里? 

  要想改变这一切,首先得下决心改变政府的职能,让政府像个政府,别像公司。而让真正的公司做市场的事,政府只做裁判,做治安。然后再制定几个严格的法律,严格约束遗产的开发。如此,才能保住这些遗产,给后代留点东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99186.html

更多阅读

怎样将hao123设为主页? 如何将hao123设为主页

网址太长记不住?不知道哪个网站最适合自己,也不知道上网能干什么?还在为这些烦恼吗?学会使用导航网站,享受网络精彩从这里开始!hao123网址大全是国内最知名的导航网站,它不仅收集的网站多、知名度高、安全性好,还按照功能详细分类,生活服务

太极图解说一 何为太极?二 太极图含义三 应用篇 ps太极图制作

太极图解说(一)何为太极?作者:郭顺红 2007年10月传统太极图是以相互环抱的两个阴阳鱼组成的圆形图案,故称阴阳鱼太极图。一、何为太极?“太极”一词最早见于《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它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

郭太后诋毁曹髦到底为哪般? 曹髦之死

在开展灭司马氏的计划前,曹髦早已告诉郭太后,可是后来郭太后为什么要颠倒黑白,站出来诋毁曹髦,说他居心叵测,说他悖逆不道,说他不安好心呢?郭太后诋毁曹髦到底为哪般?要想解开这个谜团,需要先还原曹髦讨伐司马氏这件事。在《三国志》中,对于

声明:《五台山申遗 申遗即为开发?》为网友微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