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六大动力



整理 /  《创业家》申音

  1、全球粮食长期短缺是引擎

  长期以来,我国的粮食自给率一直在95%上下徘徊,每年需进口大量的粮食以保障国内消费。近年来,由于耕地面积减少、种植结构调整,我国的粮食种植面积一直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粮食短缺矛盾日渐突出。从全球情况看,粮食危机的信号也在加剧,粮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性课题。

  解决粮食短缺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加大农业投入,加快农业开发进程。只要粮食短缺问题有一天得不到解决,包括农机产品在内的农业生产资料的总体市场需求就不可能呈下降之势。

  2、农业机械装备产业获得优先发展

 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六大动力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根本手段,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水平,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根本路径。而农业机械作为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载体,对于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单位产量、提升农产品品质、改善生态环境以及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必须率先发展农业机械化,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集约化水平。据此可以预见,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农业装备板块将成为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行业之一。

  建国后直到2006年之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化都处于初级阶段,2007年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42%,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38%,已降至40%以下,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在2007年已经由初级阶段跨入了中级阶段。根据美日德等国外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启动时的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百分比的数据及持续时间对比大体可以判断,我国当前的状况与这些国家进入中级阶段的情形类似。预计到2020年左右,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0%,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降到20%以下,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历史跨越。

  3、农村劳动力转移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06年,农村外出从业农民工达1318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25%左右。如果再考虑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大约8000万~9000万农村劳动力,则转移到非农部门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数量在2.1亿~2.2亿之间,已超过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40%(资料来源:陈锡文:农民工流动为社会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农民日报》,2008年9月16日)。

  到2007年底,我国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已降至38%左右(资料来源:农机购置补贴推动农机市场繁荣,《农机市场》,2008年8月)。

  如此庞大数量的农民转移就业,农民务农的数量减少,并且很多出去打工后回流的农民工倾向于买农业机具承包耕作土地,都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同时,随着农机作业社会化进程推进,农机作业收费价格在市场竞争中下降。因此,农机作业比人工劳动不仅在质量上、时效上占据着优势,而且在经济性上也逐步占据优势。

  4、系列惠农政策将成为“加速器”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将为我国农机化的发展创造巨大的市场升腾空间,一系列农业发展的利好因素都将对农业机械产品的市场需求产生强劲的刚性增长预期;中央出台的土地改革新政,在农民自愿和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必将拉动大型高效复式作业机械的发展和加速农业机械功率上延的节奏,从而为农机化需求创造巨大的内生性增长空间。

  5、政府补贴释放权威信号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适时调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逐步实施,连续调低银行基准利率,加速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鼓励和放宽农村信贷政策以及中央关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十条政策”等一系列利好因素都将对2009年的城乡消费市场产生积极的拉动作用。特别是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的100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更是一个农机市场刚性增长的权威信号。从2004~2008年的补贴实施情况来看,5年间中央财政共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9.7亿元,带动农民投入373亿元,拉动农机工业销售产值443亿元,中央投资拉动比例达到1:5.35,相当于国家投入1亿元可直接形成农机工业销售产值6.35亿元。2009年,国家投入购机补贴100亿元,可直接拉动农民投入近540亿元,增加农机工业销售产值近640亿元左右。

  在农机直补政策的刺激下,农机产品市场购买力必将大幅度攀升。加上农产品保护价格的推行及其他农业生产资料补贴等配套惠农政策的逐步落实,广大农民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收入水平将持续稳健增长,必将对农机市场需求产生长效持久的拉动作用。

  6、工业反哺农业的新时期已到

  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各主要指标均表现出了进入“工业反哺农业”阶段的特点。农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近25年间下降了一半,目前还不到15%。这表明,既不应当,也不可能继续要求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而工业却可以反哺农业了。85%对15%的关系,在理论上决定了反哺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出口贸易对农业的依赖性大大降低,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出口在总出口中的比重,已经由30%下降到了4%。农业品在出口创汇、支持工业品进口方面的意义,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恩格尔系数大幅度下降,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经从57%下降到了37%,也进入了属于中等发达程度的阶段。城镇人口比重和非农业人口就业比重大幅度提高,城镇人口比重从不到18%提高到了40%以上;非农业人口就业从不到30%提高到了超过50%。这些条件表明我国已经具备反哺农业的经济实力、财政实力和发展条件。

  (本文系编辑根据九鼎投资所做的《吉峰农机所属行业及市场研究》、吉峰农机招股说明书编辑整理而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99264.html

更多阅读

冰封之路从未停步---我的魔兽世界征程 魔兽世界3冰封王座

注:由于账号众多历程繁杂,此文全程以战士号“Rockme”和“在烈焰中”的视角描述。2005年:初涉艾泽拉斯 05年3月,魔兽世界免费公测开放。5月份,在三区纳沙塔尔建立人类女战士号Rockme。 练到17级后游戏开始收费,加入公会<反日同盟>。练

我的成长之路 成长发言我的成长之路

我的成长之路1.我的成长过程是怎样的?我遇到了哪些困难?我领悟到了什么?我叫王君华,2014年、2015年新教育会员。我出生于70年代初期的农村,小时候

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 中国最美的十大海岛

“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2005年评选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排行榜为:1、丹巴藏寨(四川)2、红河大羊街乡哈尼村落(云南)3、喀纳斯湖畔图瓦村(新疆)4、黎平肇兴侗寨(贵州)5、婺源古村落群(江西)

李安的电影大师之路 李安导演的电影

电影的本质属性之一是商品,获奖拼票房成为影片成败的两大筹码。在公众视野里,一部影片最大的成功,莫过于问鼎奥斯卡,同时问鼎欧洲三大艺术电影节,同时收获国内外高票房。在一百多年的世界电影史上,能够这样完胜的影片及电影人有几?没做过调

声明:《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六大动力》为网友江海寄余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