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发展史 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内部审计



 常旺玲/文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内部审计旨在规范管理制度,强化内部控制,增强预算编制和执行的透明度,推进依法理财,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机构的运作效率,为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作为和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并列的三种审计类型之一,内部审计正日益体现出其在企业内部控制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从企业自身来看,建立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是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有力保证。但是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中,均有不少认识误区以及亟待改进之处。如何抓住机遇,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发展内部审计职业,是每一个内部审计人员面临的重大课题。

  

  从独立性到客观性

  在传统观念中,“独立”是内部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然而,从本质上说,客观是一个更为根本和广泛的概念。长期以来,在对于内部审计的认识上,人们经常徘徊于这样一个误区,即混淆了目标和手段的区别。

  虽然,目标和手段应该是统一的,但是将手段作为目标则必然导致目标的异化,导致手段最终失去意义。最明显的例子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原来倡导的以规则为导向的会计准则模式,由于一味以规则为重,最终导致不少公司钻规则的空子。这种模式容易造成了以下问题:没有明确清晰的目标,大量的细节掩盖了准则的用意;过多的例外和界限测试,为财务设计者获得所需要的结果提供了方便;大量的详细指南,其中包含了许多互相矛盾的处理。

 内部审计发展史 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部门能为企业增加价值就是因为他们对改进经营与控制的分析与建议是客观的。独立是为了保证客观,是一种手段,而客观才是最终的目标。试想,如果审计活动是独立的,但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反映事物的客观面貌,那这种活动就没有效率和效果,甚至造成决策失误,十分有害。反过来,只要保证了客观,就不必要死守独立不放。对于内部审计来说,其形式上的独立性肯定不如外部审计,如果就此认为内部审计不如外部审计,那是十分荒谬的。因此,重新审视内部审计工作的改进余地,就必须从观念上,把对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追求转移到客观性的重视。

  

  从内部人审计到内部审计

  在对于内部审计主体的认识上,企业的理解也往往失之偏颇。既然是内部审计,那么,理所应当由组织内部的人员和机构进行。然而,内部审计中的内部是对业务开展的范围进行约束,而并非对业务主体进行限制,组织内部的审计业务,显然不应当等同于由内部审计人员从事的审计业务。

  虽然,内部这个概念是内部审计职业的重要特质,但在理论上保留这一概念是有缺陷的。这一措辞试图使内部审计机构垄断所有相关的服务,执行所有职能,试图阻止外部人参与内部审计服务的竞争。而且随着服务范围的扩展,在企业内部拥有所有需要的技术变得不经济,这也造成了许多企业从外部购买服务,即所谓的内部审计外部化。对于内部这一概念应有的执着,在于内部审计服务应当由企业内部进行管理,过程完全可以外部化,但内部审计机构应当保留内审工作的控制权,以及针对内审结果的相应执行力。

  内部审计业务部分或全部拓展到外部,其明显的优势在于:外部机构往往具有更丰富的审计经验,可以获得规模经济、降低总成本;保持企业适当的组织规模,使得企业不至于为了内部审计的开展,耗费过多的人力物力资源;使管理层能够从繁琐的内部审计工作中抽出精力,关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组织在外购内部审计服务时,占有主动权,可以针对进度、结果等提出要求,订立合约,保证内审工作的可控性。

  从事后处理违规到事前预防违规

  在对于内部审计的工作职能的认识上,企业的理解往往陷入了另一个误区:即认为既然是审计工作,那么自然是事后控制,在对抽样审计的结果进行解读之后,再对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殊不知,这正是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根本区别所在。

  外部审计工作是由外部独立机构开展的,其目标在于发现问题,对财报的合法性、公允性作出评价,因此在抽样审计之后,得出对于企业内部管理认可程度的结论是外部审计工作的终点;而内部审计工作是企业在内部开展的,其目标在于改进管理,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因此,对于审计结果的解读并非意味着内审的结束,而是仅仅作为改进企业内部管理的依据。内部审计旨在改进管理,其执行方式与截点都是可以商榷的。所以,内部审计的执行方式可以包括对审计结果的解读,却不仅限于此。内部审计完全可以适当地关口前移,从事后处理违规向事前预防违规转变。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随时改进管理流程。

  

  从审计机构复核到全面复核

  正是内部审计工作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内部审计工作绝不能局限于任何一个工作环节,绝不能局限于任何一个内部机构,而应是以企业制度建设为基础的一项系统工程。制度建设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前提,是实现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基础。为配合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企业应当依据相应的法规与规范,建立单位审计部门的内部督导制度。同时,推行企业内部各机构间的互相复核制度,使得内审成为贯穿企业内部管理始终,切实执行的有效手段。 

  

  

  作者系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财务部副经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99533.html

更多阅读

可持续发展三要素 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五大要素

  我们企业和人一样都想过个畅快人生,要雨得雨,要风得风,既健康又长寿。事实上也确实和人一样,有生老病死,每年遇到事故的企业多如牛毛,我们看到许多大企业倒下,还有许多原来风光无限的企业陷入泥淖,如摩托罗拉,诺基亚、蒙牛等。我们当然需

企业发展三要素 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六大要素

  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六大要素我们企业和人一样都想过个畅快人生,要雨得雨,要风得风,既健康又长寿。事实上也确实和人一样,有生老病死,每年遇到事故的企业多如牛毛,我们看到许多大企业倒下,还有许多原来风光无限的企业陷入泥淖,如摩托罗

企业文化与战略的关系 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的发展是企业发展的“灵魂立法”,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关键因素之一。       企业文化反映了一个企业内部隐含的主流价值观、态度和做事的方式。企业

声明:《内部审计发展史 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内部审计》为网友若有來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